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301章

第301章





在孟加拉,由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都十分低廉,一个工程师的工资才每月80美元,大大减少了投资和运营成本。加上孟加拉和欧洲各国之间良好的外交关系,欧洲各国不仅给予孟加拉产品实行零关税进入欧洲市场,欧洲企业更是对在孟加拉投资设厂富有极大的热情。不仅占孟加拉出口总额70%、GDP约40%的纺织业,欧洲企业与中国服装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在孟加拉新兴的电信、能源、工程三大部门之中,欧洲公司发展得很顺利,投资也正在为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所以经管印度和孟加拉之间的双边关系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是表现的空前恶劣,军事冲突一触即发。但是主要集中在孟加拉首都达卡附近的欧洲企业仍一直无视印度外交部门的警告,迟迟不愿撤离,因为在他们看来经管印度与孟加拉之间有着绵长的边境线,但是在印度军队真的兵临达卡城下之前,他们仍有时间从孟加拉转移走最后的一笔财富。所以直到印度海、空击溃了中国海军的“江苏”号航母战斗群,印度陆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泛海进入恒河之后,欧洲各国才第一时间意识到达卡已经不再安全。

不过凭借着欧洲政府的外交影响力,印度军队仍要投鼠忌器。不得不让出通道让欧洲各国派出专机紧急撤走仍滞留在达卡的侨民。当然这只限于法国航空一个航班而已,这个航班主要接走的是在战争之中脆弱的妇孺,更多的欧洲商人将在达卡寻找自己所在国的外交使馆的庇护。当然此刻塔布拉斯中将并不知道印度军方的这种形式化的有限大度,将为此后的印度陆军的军事行动带来决定性的逆转,因为飞抵达卡之时,这架班机之上所搭乘着的是一百多名视死如归的中国海军陆战队队员。

不过此刻这支特遣分队依旧滞留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齐亚国际机场之上。在孟加拉政府单独为特遣分队安排的休息室内,东南纳拉扬甘杰市方向不断传来的枪炮正逐渐清晰,机场的广播里不断用孟加拉语报道着战争的最近进展。在随行广州军区两个中校的翻译之下,特遣分队得知印度陆军的前锋部队已经基本控制了纳拉扬甘杰市的大部分战略要点,此刻孟加拉准军事部队和民兵正在为了夺回这座重要的卫星城而发起新的攻势。

虽然可以想见这些缺乏重型装备的准军事部队在艰苦的攻坚战中将承受何等巨大的伤亡。但是从纳拉扬甘杰市到达卡只有12公里的距离,一旦印度陆军完全控制了这一前进基地,那么达卡根本无险可守。而更令人沮丧的是担任着首都卫戍任务的孟加拉陆军第1步兵师至今仍没有出动迹象。而达卡连接孟加拉东南部的主要交通枢纽—达卡市东南部布里甘加河之上的布里刚戈桥,也已经陷入了印度特种部队之手,从孟加拉东南驰援的孟加拉陆军将无法顺利及时抵达战场,如果他们还想来的话。

“我们必须迅速的赶往达卡市中心!”望着纷乱的窗外,负责整次行动的冷紫翎上校备感无助。可是战士们虽然无所畏惧,但是他们仍缺乏武器。此刻机场的候机大厅之上挤满了焦急的旅客,他们大多是来自伊朗、埃及、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投资商,与幸运的欧洲人相比,他们的国家显然没有能力将他们迅速带离这座即将沦陷的城市,他们只能望着写满了取消的航班指示牌期盼着奇迹的出现。

“就这些了!”捧着一堆半哄半骗从机场的孟加拉军警手中“借”来的警用武器,康伟中尉一脸惭愧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看着放在休息室桌子之上不足二十件的武器—只有三发子弹的左轮手枪、锈迹斑斑的单发霰弹枪、警棍。冷紫翎上校无奈的苦笑着说道:“大家先简单的武装一下,我们到了市区再想办法吧!”

但就在众人拿着这些粗糙的武器无悔的走出休息室时,三辆没有任何标记的军用重型卡车突然一路闯过检查哨直冲到候机大厅的门前。正当大家无比错愕的望着眼前突然出现的车辆之时,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馆武官—金振印大校满是汗水的脸。“大家快上车,武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众多战友,金振印大校微笑的向大家挥手说道。

登上面前的卡车,首先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五花八门的各型轻武器。其中大多数即便对于一直与枪械打交道的中国海军陆战队士兵来说也是无比陌生的。“俄罗斯陆军的新型突击步枪—AN-94!”一直以来对俄制武器颇有好感的康伟中尉摆弄着自己眼前那支外型与一代名枪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有几份相似的新型突击步枪反复端详了好久之后,突然兴奋的大叫起来。

前苏联时代的终极名将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问世以后不久,便迅速被下发给了当时驻守在战火第一线的阿富汗战场上的苏联陆军部队。历次战火的考验,士兵们普遍反映AK—74型小口径突击步枪杀伤力的确惊人,但是这种新型步枪的精度却总不能令人满意。于是,前苏联国防部不得不计划重新研制一种全新的突击步枪。但是这种新型步枪还未来得及投产,庞大的红色帝国便轰然崩塌。1994年,这种名为尼科诺夫“阿巴甘”全自动步枪才以AN—94这一新名称作为制式突击步枪注册。一经问世,这种新型步枪便受到了俄罗斯军方高层和普通士兵的一致好评。在1999年8月发生的车臣战争中,第一次使用AN-94型突击步枪的俄罗斯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都认为这种新型武器性能优异,而且耐用可靠。不过虽然早在1996年时,俄罗斯国防部就宣布,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装备AN—94型突击步枪。然而由于经费限制,至今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它。至于在孟加拉金振印大校是如何搞到这数十支AN—94型突击步枪的或许永远只能用传奇来形容了。

“真是千钧一发!差点就没赶上!”坐在宽大的卡车驾驶室内,金振印大校一边从自己的手边取出一个黑色的金属盒子交给坐在自己身边的冷紫翎上校,一边擦着满头的大汗笑着说道。“俄罗斯特种部队的PP2000型军用冲锋枪!”打开盒子,见多识广的冷紫翎一眼便认出了盒子里崭新的两只轻型冲锋枪。二战后,前苏联在轻武器装备调整方面花费了巨大精力,其中最主要的成果就是开创了AK突击步枪(AK47、AKM和AK74)时代。当时,苏联军事学家曾断言:从战术用途上讲,突击步枪能够取代冲锋枪。继续保留冲锋枪没有任何价值,只会使装备体系更复杂,为供给和维修等保障工作带来更多不便。这一观点的直接结果就是冲锋枪被完全挤出了苏联军队装备体系。

但是苏联解体后,随着大战记忆的远离和中低冲突的不断发生,步兵作战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尤其是城市作战的逐渐升温和国内防不胜防的恐怖事件接连发生,使俄罗斯军队和安全部门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急需一种结构紧凑、火力密集、射击杀伤效果较高的轻武器,以便在复杂的城市环境内执行清扫战场、解救人质和消灭恐怖分子等作战任务时,满足较近距离、短时间交战中的使用需求。俄罗斯军方重新审视冲锋枪的作战价值,认为小口径突击步枪只能完成冲锋枪的一部分战术用途,冲锋枪还有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苏联时代遗留下来庞大的军工系统为苏/俄军制式冲锋枪半个多世纪的缺位准备了多种完全不同的选择,而融合了“单兵自卫武器(PDW)”概念的PP2000型冲锋枪更是当时备选的焦点之一。

“说来纯属巧合!这也是天赐的良机。”看着冷紫翎上校满是疑惑的眼神,金振印大校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始讲述其自己在过去几个小时里满世界搞武器的尴尬来。就在金振印大校的工作几乎陷入绝境之际,一个来自乌克兰驻孟加拉大使馆武官留奇科夫突然打来电话告诉金振印大校,自己可以从黑市为金振印大校搞到足够的武器。

留奇科夫曾担任过乌克兰驻中国大使馆的武官,一直以来都与中国军方保持着不错的关系。在调任到乌克兰驻孟加拉大使馆之后,更与金振印大校私交不错。当金振印大校到处寻找可靠武器的消息传来,留奇科夫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个不错的途径—他的好友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乌克兰裔国际军火巨头—尤里.奥洛夫正有一批不错的存货放在达卡市中心的仓库之中。

当尤里.奥洛夫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随着自己的家庭从乌克兰移居美国,在这个充满冒险和机遇的国家里,他开始逐渐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谎言来获得生存和壮大的机会。随着苏联的解体,尤里返回乌克兰,利用自己家族的关系开始向世界各地的战乱地区倒卖前苏联遗留在乌克兰境内的库存武器。并由此挤身世界军火巨头的行列之中。不过前苏联遗留在乌克兰的军火库虽然庞大,但也最终有搬空的那一天。于是尤里.奥洛夫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前苏联在俄罗斯境内诸多兵工企业。而面对俄罗斯军队日益萎缩的采购订单,俄罗斯军工企业也在为自己寻找拓展销路的机会。于是两方一拍即合。

而在非洲占领了相当数量的市场分额之后,尤里.奥洛夫也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亚洲市场。东南亚军火销售市场正越益兴旺,该地区多国政府不惜重金购买从轻型武器到战机等各类军事装备,希望能赶上邻国扩充军力的速度。近年来,亚洲已一跃成为发展中世界的最大军火销售市场,军火交易总额占同期全球将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