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 > 第335章

第335章



浮空器将依靠浮力原理升空,不需要过多的地勤人员,即使被敌方导弹击落,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三是浮空器上搭载的设备易于更换,可执行多种任务。但是这种浮空器也有同样明显的弱点—体积庞大,规避能力弱,容易被敌方发现和摧毁。

对于拥有先进的被动防御系统的F-22A型战斗机而言,这些漂浮在空中的预警浮空器几乎只能有插标卖首来形容,F-22A型战斗机能够在不开本机火控雷达的情况下对160公里以外的各类防空和机载火控雷达进行定位和识别。所以在这些预警浮空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挂载在机身中间的主武器舱的6枚AIM-120C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便将这些印度防空体系中的空中眼球打瞎,在这些预警浮空器所监控的范围内,从阿富汗出击的巴基斯坦空军F-16型战斗机将顺利的完成低空突防。

而就在美国“全球打击特遣部队”首开战绩的同时,印度有限的核武库也遭到了今天以来的第一击。不过这一击并非来自于巴基斯坦和美国联合行动的西部战线,而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北。与巴基斯坦和美国联合行动所采取的传统突防程序相比,中国空军的打击手段显得新颖很多。一种全新的作战模式在今天注定要震惊世界。第一个遭遇毁灭性打击的是印度陆军部署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大吉岭一线的印度陆军第222独立导弹团。

在毫无先兆的情况下,12架中国空军的苏-30MKK型战斗轰炸机便飞临了他们的上空。“这不可能!我们雷达系统都失灵了吗?”呼啸而来的中国雷石-6型制导滑翔炸弹便准确的将隐蔽在山林之中的搭载于太脱拉814型6×6轮式卡车底盘之上的“大地—1”型对地近程战术弹道导弹炸成了废铁。火光冲天之间印度陆军第222独立导弹团所属的3个导弹连和1个支援连几乎来不及作出任何的反应便被彻底摧毁在集结地域之中。

“就算给你们时间又能怎样?”在西藏高原的上空担任着战术支援工作的武岚中校正在自己所驾驶了中国空军的轰-6X型轰炸机的驾驶舱内注视着这场空中突袭的全面展开。与担任着战术突袭任务的苏-30MKK型战斗轰炸机不同,武岚中校和中国空军的轰-6X型轰炸机所担任的任务主要是摧毁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地区的雷达预警系统和指挥通讯系统。早在中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从西藏地区的各机场起飞之前,他们便已从隐蔽部署已久的青海玉树军用机场出发,抵达了战区上空—距离中印边境300公里以外1000米左右的青藏高原的天空之中。

“这次行动将是中国空军空战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随着总攻击命令的下达,挂载在的几乎脱胎换骨的轰-6X型轰炸机的两翼之下的4个武器挂点之上的4个硕长的外型酷似巡航导弹的重型弹体开始脱落,在5秒钟之后下降100米后开始点火。正迎着高空之中强劲的对流,逐渐加快速度以显现出它的峥嵘。这毫无疑问是一种全新的武器,因为这中看似普通的弹体顶部,是一个庞大宛如火箭运载舱式的椭圆型弹头。随着后段火箭推力的增加,6架轰-6X型轰炸机所挂载着的24枚新型武器不断升高高度,以曲射弹道的轨迹进入开始向着喜马拉雅山脉以南飞去。

“如果说这一场中美之间的全球争夺是一场世界杯死亡之组的预选赛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和中国一样都希望能在印度之支弱旅身上取得更多的净胜球—将更多的武器通过实战检验送上战场。”在位于拉合尔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已经第一时间得到了中国空军对印度北部地区全面空袭行动开始的消息。出乎美国军方预测之外的是,中国空军虽然采取的仍是传统的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加战斗机的攻击模式,但是打击的平台却有了巨大的变化。

“想不到中国人在空射弹道导弹领域竟已经取得了如此领先的地位。”在五角大楼之内,美国空军的主要将领也同样对中国空军的长足进步感到惊讶。虽然早在2006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便在第六届中国(珠海)航展展出了具备应急机动快速发射小型载荷能力的“开拓者”系列空射运载固体火箭,但是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这种三级带翼固体火箭虽然性能卓越,起飞重量13吨。挂载在载机机腹下部,将火箭携带至高空后机箭分离,进行空中点火发射,此后按设定程序飞行,将载荷送入大气层外。在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低于50公斤。但是尚处于研制发展期,根本不具备实战部署的能力,因此美国军方对于中国空军在2010年之前掌握空射弹道导弹技术可以说毫不担心的。

但是此刻事实却给了五角大楼一个毫无预料的“惊喜”,显然中国已经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掌握空射运载火箭和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空射型运载火箭的首次成功发射是在1974年,当时美国空军首次空射了一枚“民兵”弹道导弹,这次发射最初的目的是向苏联人示威,以展示美国的核威慑力量,但就如冷战时代所有的行动一样这一行动也迅速拉开了空射火箭领域的军备竞赛的序幕。

空射弹道导弹的优势显而易见,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导弹的生存性能,采用空中机动后,导弹载机可以在自己的国家上空随意机动。而且更难防御,理论上讲采用空中载机几乎可以从世界任何地方起飞并且飞到敌方外围的任何方向,任何高度发射而且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样现有的所有防御系统都就将失去功用。因此在冷战时代美、苏两国都不遗余力的投入精力进行研究,但是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军方却已逐渐放慢了这种武器系统的研制脚步。而当此刻中国以“开拓者”系列空射运载固体火箭为载体向印度北部实施远程打击之时,美国空军立即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即便他们来实施这样的攻击,也未必比中国人作的更好。

由轰-6X型轰炸机发射的“开拓者”空射运载火箭在1800公里射程可以搭载2枚1-10万吨级小型核弹头或者1吨常规弹头、500公斤弹头2枚。位于印度北方邦东南部阿拉哈巴德的印度中部空军司令是第一个遭到重创的印度北方战略目标,1吨重的常规弹头呼啸顷刻间将印度空军这个中部地区的指挥中心夷为了平地。在随后的数分钟之中,纷飞落下的弹头在印度北部一再的重复着同样的毁灭。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五)下

2008年3月24日上午7点11分,对于大多数印度的公民来说,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还有相当富裕的时间去完成每个人在今天所想要作的任何事情,但是对于印度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以北50公里的荒原之上忙碌着的印度雷达兵来说,他们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了。面对中国空军的突然打击,印度军方此刻更多的反应并不是出离的愤怒,而是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了。因为等待一场攻击,远比承受一场攻击的时间来得漫长,而又令人难熬的多,况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中国空军所发起的这次攻击虽然在攻击手段之上有些出乎意料,但是规模和烈度却远远低于印度军方的预计。

“目前为止,中国空军的战斗机仅仅摧毁了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大吉岭一线的第222独立导弹团。其发射的24枚新型空射弹道导弹之中仅有10枚左右准确的击中了我方在第一线配属的指挥中心和军用机场。这样的损失并不致命。”在新德里的地下防核掩体之中,黎明时分便从自己的床上被惊醒的印度空军参谋长特亚吉上将此刻正心有余悸的向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上将汇报着在刚刚过去的10分钟之内,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之下,印度一线空军和地面导弹部队的损失情况。

“看来中国人对于越过高原打击我们也是有心无力,在刚刚结束的第一阶段中,我们的防空预警和指挥系统依旧保持完好,二线机场和地面弹道导弹部队也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我们依旧有能力保护印度的天空。”虽然遭遇了攻击,但是特亚吉上将的脸上却依旧挂着灿烂的笑容,因为在同僚乔京德尔以核武器向北京方面进行威慑之后,中国向印度实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的噩梦便一直出现在每一个煎熬的晚上。现在这种危险似乎已经基本解除了,因为从种种迹象来看,中国遵循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都打算以一场常规的空中突袭来瓦解印度的核打击能力。

不过中国人好象仍很忌惮印度在中印边境地区部署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攻击都仍是试探性的。中国空军的战机没有深入边境,而一直以来被印度方面视为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所谓青藏高原之上的中国导弹部队也没有全力发射,所有的行动都显得是那么不疼不痒。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四平八稳,毫无决战的气息。

“显然这是中国人在试探我们的底线,他们的攻击刚刚才开始,北京是在看我们有没有料首先向他们发射核武器,那么好吧!我就让他们知道印度压抑已久的愤怒吧!我现在命令印度334、335、545、555四个独立导弹团进入核反击程序,按预定计划向中国和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实施核打击。二线所有仍能作战的机场出动所有携带核航弹的战机……”显然乔京德尔不会接受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结果,中国显然是想以这样的行动来麻痹自己,如果不立刻予以猛烈反击的话,那么印度的核打击力量很可能会一点一点被中国人吃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