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另类书僮 > 第217章

第217章





当前方的胜报传来之后,大宴群臣,隔了一天,李昂便宣旨让邹一问立刻赶赴卢龙镇,去接替那儿的节度使一职。

这头邹一问当即领旨上路,而李昂则又按照之前跟杜风商议的,把吴克礼那个家伙调回了宫里,顶了邹一问原先的职务。

随后,退朝回宫,杜风便跟在李昂身后一同去了李昂的寝宫。

门外是吴克礼亲自带人把守,确定了不会隔墙有耳,杜风这才仿佛心里安定了点儿似的,走进了李昂的寝宫之中。

李昂看到杜风这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禁笑了:“呵呵,子游啊,你今儿这是怎么了?一惊一乍的,天要塌了?”

杜风脸上略显疲态,也不管李昂还没赐坐呢,先找了把凳子坐下,然后从桌上拿了个茶碗倒了杯水,喝完之后才说:“皇上,并不是微臣杞人忧天,而是这时候已经到了不得不防的时候了,一切必须要小心从事,否则我们这两年做的一切,都有可能崩溃在眼前。”

李昂一愣,随即表现出他作为一个君王的宽怀来:“你看看,子游,越说你越危言耸听了,哪里有那么严重。我知道,你是说的仇士良,可是,他再如何胆大,难道还能谋权篡位不成?”

杜风很严肃的点了点头:“这可真不好说,弄得不好。仇士良还真可能为了过两天皇上的瘾头,豁出去了。总之,微臣可不想看到出现任何地意外,这天下大权好不容易归于皇上之后,眼看就要彻底完成了,若是这个时候出了岔子……”

李昂也不好说些什么了,他明白杜风这是为了他以及他的江山担忧,心里不禁对杜风又多了几分感动。

想了想之后,李昂点了点头:“好吧,先不说这个。刚才在朝上你一言不发,退朝之后又跟着我回来。想必是有事情要说吧?”

杜风点了点头:“回皇上的话,微臣的确有事要启奏皇上。”

李昂也点点头:“那就说啊。你什么时候跟我说话也这么吞吞吐吐的了?”

杜风心说我不吞吞吐吐行么?就冲您现在的表现,时不时的就显得跟我有隔阂,早已不是那个你仅仅只是个王爷的时候了,我再那么大大咧咧的,找砍头么?我脑袋也只有一个,留着还有用呢。

“不是微臣吞吐,而是臣一直在想。这事儿恐怕要委屈皇上!”

李昂眉头一抬:“哦?怎么说?你快点儿说吧,你想急死我啊?”

杜风这才正色说到:“微臣以为,皇上在这样的时刻最好离开长安……”

“去哪儿?”李昂脱口而出,说完觉得不对,立刻又问:“为什么要离开?”

“是这样地,皇上!”杜风又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微臣算了算,凭邹一问那家伙的速度,估计三日之内。就能赶到卢龙节,然后他们交接也好其他也罢,充其量两日。然后郭厚和杜牧带着大军返回,也就是半月地时间。总的算起来,差不多二十日吧!等到郭厚和杜牧地大军开进长安城,甚至于不用进城,距离长安还剩下三五百里的时候,仇士良就会发现他对于神策军几乎已经完全丧失了控制权,到时候,为了他们的个人利益,说不得仇士良就会把皇上您软禁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因此,微臣觉得,皇上万金之躯,自然不用去冒这个险……”

李昂听完,也不知道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反正就觉得杜风的心思实在是太过于缜密了。

可是,杜风自己很清楚,他根本就不是什么缜密,只是因为很清楚历史进程,而仇士良也的确有过这样的历史记录,只是这种进程,在杜风的强力干预下,已经几乎完全改变了。可是,杜风依旧会担心自己地干预并不彻底,而使得仇士良虽然从甘露之变的揭露者变成了参与者,但是最终仇士良因此控制李昂,把持朝政的历史没有改变。

杜风所要做的,只是让仇士良的计划彻底落空,而让这个历史上被人评价为有心无力的文宗李昂,能够长治久安地统治下去。接下来不管是传位于自己的儿子,还是依旧按照历史传给弟弟武宗,大唐即便不复兴,也不会在他们手上继续堕落下去。

想必,武宗李炎也就不会被世人评价为有力无心的皇上了吧?

要真说起来,杜风其实很期待看到一个完全不同地大唐,而且更加希望自己能够知道,当历史出现了分岔的时候,会演变成什么样子的结局……不过,多半他是没什么机会看到的。

但是无论如何,看到历史书上的那些历史进程,在自己手上一点点的改变,总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你真的觉得仇士良会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李昂很是谨慎,主要是他觉得一个皇上要落得一个跑路的下场,也实在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

杜风很是严肃的点了点头:“皇上,对于仇士良究竟会如何,微臣实在不知。可是,王守澄也好,刘克明也罢,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皇上龙体,一切都需小心才是。想要知道仇士良究竟如何,只要皇上离开了长安,然后静观郭厚和杜牧的大军回来的时候,一切就水落石出了!若是仇士良有野心,妄图操控朝政,必然会跟郭厚以及杜牧的大军起冲突。但是不管其如何,神策军的控制权以后都绝对不能掌握在宦官手里了。”

李昂沉思片刻,点头赞同:“那好吧,你且说让我以何名义离开长安?我毕竟是皇上,离开帝都总是需要理由的,总不能说微服私访吧?”

其实本来杜风倒是想说微服私访的,比如像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那样,可是既然李昂觉得不妥,杜风临时想到一个别的借口:“就说皇上打算打趟春围……”

李昂眼睛一瞪:“现在是隆冬时节,打的什么春围啊?”

杜风笑眯眯的说到:“皇上,这御驾亲往江南打春围,一路行程繁琐,怕是没个一两月的工夫都到不了江南。等皇上到了,自然也就是初春时分了,刚刚好啊!”

说罢,杜风的眼睛还诡异的眨了眨,看的李昂禁不住也有点儿龙心大悦。

“也有道理啊。然后咱们可以趁着隆冬时分黄河上冻,从河面上过去,想必也是一番别有情趣的景致,就当是出门散心也好。”说着说着,突然又觉得有点儿不对:“可是照你这么说,我们现在就动身,半路上岂不是郭厚和杜牧就已经回朝了?那咱们到底还去不去江南了?”

杜风笑了笑:“这就要看皇上自己的意思了……微臣倒是觉得是无所谓的,若是皇上有兴趣一游江南,那便转一转,若是皇上心系国事,那便只等郭厚和杜牧控制了局面立刻返程回长安。”

李昂点了点头:“先游着吧,到时候看情形再决定。经你这么一说,我倒是也有点儿开始期待从黄河冰面上过去了,想必景致一定非常有趣。”

杜风稍稍停顿了一会儿,又对李昂说到:“那微臣就奏请皇上立刻书写圣旨一道吧,说明等郭厚和杜牧回京之后的事宜……”

“可是这道圣旨交给谁来经办呢?”

“微臣的岳父李德裕!”

其实原本李德裕倒是未见得是最好的人选,但是若是交给裴度或者韦处厚,又总是担心他们的临门一脚会稍嫌太软。而至于李宗闵和牛僧孺,则是断然不可的,让他们对李逢吉下手,说不得他们就会心慈手软,到时候哪怕是出现一丁点儿的小纰漏,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所以,杜风在考虑了很久之后,也不得不把自己这个跟牛党素有嫌隙的老岳父抛出来了!

李昂沉思片刻,本来倒是想要按捺住心里的不解,选择无条件的相信杜风算了,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还是不能不问清楚。

“呃……子游,你不觉得你那个岳父跟李逢吉一向是死对头,让他到时候宣读圣旨会有些不好?”李昂倒是很清楚,知道这道圣旨之中,少不得要提到关于李逢吉的下场。

杜风淡淡的一笑……

第二卷  小试牛刀  第二百二十九章  国丈监国

杜风一早就知道李昂肯定是要问这个问题的,毕竟李德裕身份比较尴尬,一来跟牛党关系对峙,二来又是自己的岳父,看起来总是让人觉得这里头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于是乎杜风也只能表现的很从容地淡淡一笑:“皇上有所不知……要说换在平时,让我那岳父做了这个颁布圣旨之人,的确是有诸多顾虑。可是,当皇上不在朝中,远行在外的时候,却是最为恰当不过。”

“你且说来听听,为何恰当了?”李昂这时候也不着急了,慢慢的问。

“裴度或者是韦处厚,虽然一向立场中立,为人也还刚正,可是,在这种事情上,他们却很容易心慈手软。但这事儿偏偏是绝不能手软的,稍稍的软了一点儿,那就不是他们几个人倒霉而已的事情了,往大了说,大唐江山可能从此出现一个重大的转折,就算是最后皇上能够平定此乱,也必然是元气大伤,最终各地那些本就不服朝廷教化的藩镇,就更加的肆无忌惮。而那些虎视眈眈的番邦外国,吐蕃也好,突厥也罢,就算不敢杀进中原,也至少是伺机在周边上讨些便宜……”

李昂看杜风越说越离谱,忍不住出言阻止:“子游,你越说越没边了,哪儿有那么恐怖?”

杜风摇了摇头:“启禀皇上,还真的不是微臣危言耸听,而是这种事情原本环环相扣。若是我们不动仇士良的脑筋。那么也许他还能满足于目前地权势地位,并不会采取多余的行动。可是若是我们动了,却又放过了他,哼哼,这事儿可就真的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