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农村兵 > 第6章 新起点(3)

第6章 新起点(3)

    “哈哈,还不一定哟,千万不要对鲁兵说。”杨宗伟畅想起自己的未来,“就是退伍也不怕,在家里开个诊所,保证不用出大力了!”

    “嗯。”

    “我刚才路过修理所的时候,看到鲁兵那家伙正在生炉子呢!人家是什么也不愁了,哪会想到咱兄弟呀?”杨宗伟把想说的话都说完了,心情特别舒畅,哼着军歌,在那儿做起了队列动作。

    晁亮又弯腰捡起一块石子,狠狠地扔向那棵松树。

    鲁兵把炉子重新装填了木屑,使得它晚上烧得时间长久些。然后就到连队找晁亮,如果连队没有集体活动,鲁兵想邀请他到修理所来一同看晚会。所里人少,还有所长留下的瓜子和糖果。他把鞭炮分给了廖家雨一半,又把自己的一半分出一些准备给晁亮。

    “晁亮巡逻去了,要不我去替他回来吧。”和晁亮同班的黄勇说完就想扎腰带外出,被鲁兵拦住了。

    “谢谢,不用了,我也没有什么事,麻烦你等晁亮回来后,让他去一下修理所好吧?”

    “一定。”

    鲁兵从连队出来,远远地看看杨宗伟在四处转悠着,也没有和他打招呼,一路小跑竟自回修理所了。

    (15)

    周仁把两只手插到裤子口袋里,一边吹着口哨,一边昂着头向前走,把身后的韩为璋甩了几米远。

    “鸟人!你走那么快干吗?!”江西老俵脚上穿着部队的棉鞋,走得时间长了,感觉有点沉重。

    “你懂个屁!”周仁头也不回,“我们早点回去看春节晚会,你想在这儿啃骨头呀?”

    周仁从新兵连跟指导员去了船队,在警卫班当上副班长了。今天下午和韩为璋相约请假来看望新兵班长吴涛,没想到扑了个空,决定到修理所看一下鲁兵。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个新兵班的弟兄。

    对于他俩的到来,鲁兵也感到非常高兴,拿出糖果来招待自己的客人。坐在一起互相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回忆起新兵连的情景,憧憬自己的将来。

    “我最倒霉!”韩为璋努力地挤出笑脸,装出自嘲的样子来,“我在食堂烧饭,呵呵。”

    “你就会扯蛋!”周仁不等他话音落地,立即回敬道,“我们一天才吃一块两毛五,哪象你们在炊事班,大鱼大肉由着你吃,每月还比我们多拿五块钱的洗理费。”

    “废话!那你怎么不去?”韩为璋为自己辩解道,“你以为那钱是好拿的吗?我每天五点多就要起来烧锅炉,不然你们哪有开水喝?”

    鲁兵有点幸灾乐祸,心里说:他妈的,在新兵连你就喜欢打开水,我一次也没有从你手中抢到过开水瓶,这样安排正适合你哩,嘿嘿。

    “张强来过吗?”周仁想起了什么,问鲁兵道。

    “没有,从新兵连下来我一次也没有见过他。”

    “一次也没有来过?离得多近呀,50米不到,抬腿就到了呀?”周仁有点不相信,张强可以不见自己,但不可能不与鲁兵联系呀,在新兵连,他和鲁兵关系最铁,鲁兵也没有少帮他。

    “真没有来过,也许他在机关,不方便出来吧。”鲁兵宁愿相信事实是这样。

    “好,如果见到他,请代我们问好。对了,等我们吴涛班长来了,也请你告诉他一下,我和韩为璋过来看过他了。”

    “好的,放心。”

    “那我们回去了,天要黑了。在此给你拜个早年!”周仁边说边站起身来。

    “给你拜个早年!”韩为璋也附合着。

    “谢谢啦,也愿你们新年快乐。有时间再来!”鲁兵起身相送,直到他们转过那弯去,鲁兵还愣愣地站在那儿,心里感到有些失落。

    廖家雨早已把电视的频道调整到中央一套,坐在炉子旁边烤着自己的鞋垫,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酸臭味。见鲁兵进来,他才不紧不慢地把鞋垫往棉鞋里塞。

    由于他的性格孤僻,平时很少有人愿意和他玩,这会儿一个人闷不作声,坐在那儿面无表情,不知在想着什么心思。

    “他一定是在想家”鲁兵在心里想。其实,自已也想家,但绝不会像他那副熊样!鲁兵最看不得男人软弱的样子。

    鲁兵还没有坐下,李浩就推门进来了。

    “走吧,去警勤分队。”李浩拉起廖家雨,回头对鲁兵说,“先关了电视,我们仨人一起过去。”

    “干吗?”鲁兵没有忘记堵上炉口。

    “他们队长邀请我们一道参加联欢,过去凑个热闹,一会再回来看晚会。”

    连队的文化活动室里,战士们早已团团围坐。队长带头鼓起了掌,以示对修理所兄弟的欢迎,然后冲晁亮使了个眼色:“开始吧!”

    队长话音刚落,晁亮就咚咚咚地敲起鼓来。在鼓声中,战士们把一条毛巾飞快地传递着。当毛巾递到廖家雨手中的时候,鼓声嘎然而止。

    “欢迎廖家雨同志为我们表演节目!”队长带头叫了起来。鲁兵看出来了,今晚有点像“鸿门宴”,这一切都是有意的安排。想到这儿,鲁兵紧张了,在心里合计着对策,以及被推上台后怎么说话。

    廖家雨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这方面可是他的强项,只见他清了清嗓子,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故乡情》,博得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然后坐下来心安理得地把一支香蕉送到嘴里。

    鼓声还在继续。

    鲁兵多次用眼光示意晁亮,可发现晁亮面带笑容,不知是否明白了他的意思。鲁兵有点急,感觉额头上正在冒汗。

    两通鼓响,那条毛巾终于停留在鲁兵手里。

    “欢迎鲁兵同志为我们表演节目!”队长又带头鼓掌。

    “俺不会唱歌”鲁兵红着脸站起来。

    “那就唱军歌!”

    “可是俺高音唱不上去……”鲁兵求助似地望着队长。

    “同志们说鲁兵不唱行不行?”队长问。

    “不行!”齐声答。

    “一二三——”

    “快快快!”

    “一二三四五!”

    “我们等得好辛苦!”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们等得好着急!”

    “再次鼓掌!”队长丝毫没有放过鲁兵的意思,气氛越来越活跃。

    “实在不行,你就学一声狗叫,哈哈!”一位经常喜欢和鲁兵开玩笑的新兵打趣道。

    有了!鲁兵发现对过有一支口琴,胆子顿时壮了起来。奶奶地,小看我鲁兵!

    一曲《十五的月亮》,悠扬激荡,引得战士们随着节奏鼓着掌,很投入地欣赏着。当鲁兵在口琴上吐出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掌声四起,让鲁兵体验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坐下后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湿了。

    (16)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从王母娘娘的宫中飘下,带着记忆,带着祝福,带着春天的问候,静悄悄地洒在了人间。

    这是农历年后的第一场雪。经过一夜的长途奔波,这些春的使者,安详地卧在房顶,树梢,草坪和马路上,覆盖了城市里的尘埃,为新年带来了新的气象。

    节日期间,部队安排了一系列的文化体育活动,有钓鱼,猜迷,电影,录像……鲁兵也参加了一些活动,还得了两个信封,一把牙刷呢!不知不觉,年就这么过来了,并不是自己当初想象得那么难过。

    今天年初四,部队就上班了。不像在家,不到正月十五没有人开工。当然,假日里鲁兵一如既往,每天依旧早起。父亲说过,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做人可不能懒,人懒庄稼也懒。这些话鲁兵都记着呢,鲁兵可不想做懒人,哪怕睡一会儿懒觉。

    “小廖!”鲁兵打扫过了卫生,见廖家雨还在蒙头大睡,就轻轻地叫了一声。

    廖家雨躺在热被窝里正惬意着,鲁兵的叫声打乱了自己的想象,不禁有些不高兴,故意装睡不答理他。

    “小廖!”鲁兵知道这家伙在装睡,刚才还看到他的脚在随外边的音乐节奏抖动呢,这会儿却在这儿装死。

    “马上就要上课,你还不起来呀?!”鲁兵边说边把教材翻得哗哗响。

    “操!外边下雪了!你为什么不叫我?”廖家雨很不情愿地掀起了被子。

    “叫你半天了,你没反应,再过半小时就上课了,你快准备吧。”

    廖家雨又恢复了沉默,端起脸盆抖抖地下楼洗漱去了。

    鲁兵看了看桌上的那只闹钟,感觉时间过得有点慢。马上就要去学习了,心里有点激动。村子里当过兵的人不少,有的是在部队挖了几年山洞,有的在部队养猪,有的是站了三年的岗。有几个能像自己一样,刚来部队就参加学习呢?别说村子里那些当过兵的,就是一同入伍的晁亮和杨宗伟他们,不也非常羡慕自己吗?想到这里,鲁兵会心地笑了。

    “咿-咿-咿-吗啊吗――”廖家雨吊着嗓子从楼下一步步往宿舍来,但他并不是因为学习才这样。对于他来说,如果可以选择,他宁可选择睡觉。因为早上起得迟,没有打开水,用冷水洗脸有点凉,所以吊吊嗓子,似乎也能驱点寒气。

    “鲁兵,借点开水。”廖家雨一边往长满青春痘的脸上涂抹着油膏,一边从床头柜里哗啦啦翻出一面快餐面来。娴熟地一掰两半,塞进刚洗漱过的牙缸里。

    “你倒吧”鲁兵不冷不热地回道。这家伙已无数次借开水了,什么叫借呀?明明是自己偷懒,经常不打开水,还美名曰“借”,真晕!

    从宿舍到培训的地点,有三百多米远的距离。廖家雨吃过一袋方便面,感觉身上来了热量,把教材在腋下挟了,两手插在裤子口袋里,顾自唱着歌,好像鲁兵不存在似的。鲁兵不太欣赏他的歌喉,本来挺好的一首歌,被他油腔滑调地唱出来,那歌的味道就好像变馊了一样。真不该和他一起走,平白多受了这份折磨。

    “哟,两个大学生嘛!”不知什么时候,杨宗伟已走到了他们身后。

    鲁兵感觉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有点刺耳,但还是冲他微微一笑。

    “你们厉害!”杨宗伟嘴还不想闲下来,“马上就成为技术员了!”

    “你们在忙什么呀?”廖家雨在新兵连和他同班,和杨宗伟也很熟悉。

    “我们?天天搬搬扛扛,出苦力,除此之外,还能干什么?咱又没有关系。”

    “保管员哪儿差?听说在保管队好转志愿兵呢!”鲁兵想安慰安慰他。

    “嘁!和你换,你干不干?”杨宗伟根本不买账。

    鲁兵感觉很难与他谈得来,便没有再理他。

    拐过弯道,杨宗伟进了库房,鲁兵和廖家雨直奔前方的那排小平房,那儿临时做为培训班的教室。鲁兵在内心对自己说,这儿,将是自己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