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煞星 > 第68章

第68章





可是,大家在见识了他办的这个罗贤明的案子以后,一切的想法都改变了。仅仅就从这一件事上,大家就可以看出,在韩星的身上,有着周密细致的组织能力,否则,像罗贤明这么大的案子,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能够在刚刚上任的时候就采取这么大的动作,这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下得了决心的,至少在座的人都认为,这样的事,他们干不出来;统筹各方的协调能力,从公检法这些实权部门能在短时间如此高效地按照他这个新任的政法委书记的意志行动,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游刃有余的用人能力,魏昊最能说明问题,十几天前他们还是针锋相对的对手,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左膀右臂,还有那个德高望重的副书记,如果韩星不能服众,他们是不会这样由着这个年轻人胡闹的,肯定要找领导反映,但是,这些都没有出现,他负责的纪委,分管的公检法,就象一部性能优良的机器一样,在高效地运转着,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协调。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所必备的特质,同时也是无数的人在行政体制内干了一辈子也学不来的本事。无论大家对他是爱是恨,但有一点是不能不承认的,这个韩书记,的确有几把刷子。

这是能够看到的,还有一点是看不到的,在韩星身上,似乎还有一种让大家看不透的神秘的能力,那就是,他是怎么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能把这么多的事情都查清楚的?仅仅是凭群众的举报吗?不可能。可从罗贤明的案子上就分明可以看出,纪委得到的证据是绝对充分的,这是为什么?难道他有特异功能,会未卜先知?大家期待着韩星的解答。

“请大家打开电脑,我这里有一份材料,现在可以在这个会议室的内网上共享,各位都下载下去看看吧。”2012年,办公的自动化、信息化已经很普通了,无纸化办公早已实现,现在的领导人开会,没有人念打在纸面上的稿子,开会的领导,要说的,要记得,都是通过一台既轻且薄的龙蕊笔记本电脑来操作。大家听韩星这么说,都把电脑联上了小会议里的内网,下载已经被韩星打好的文件包。

打开文件包,是八十一份材料,第一个就是市长罗贤明,剩下的,都是这次被双规的干部。震憾,这个词最适合形容大家在看到这份材料时的感受,材料里体现的是所有干部的违法犯罪证明,齐全,而又有效,而且,这些材料体现的不仅仅是在海洲取得的犯罪证据,甚至在海外,在上海,在杭州,在宁州购置房产记录都清晰在案。这也引起了大家的一个疑问,韩星,究竟是怎么办到的?三天之内想取得这些证据肯定是天方夜谭,因为,有些资料,比如贪官亲自外购房、看房的录像资料还是一两年以前做的事。

细心的人发现,最早的证据,居然可以上溯到七年以前。这就让他很自然地想到,韩星,正是七年前来海洲就职的,难道,这些证据,他七年前就开始着手搜集了?这也不对,取得这些证据,绝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以办到的,也不是凭文凭就可以取到的,需要大量的资金,大量的高科技设备,当然,还要大量的人力,甚至可以说,凭现在的纪委加反贪局的全部力量,都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韩星又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真的是传说中的中纪委隐身密探,难道,除了他以后,在他身边,还有着尚未浮出水面的同事?大家的脑壳都想破了。

“看了这些资料,大家肯定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些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韩星的话,总是能够说到大家的心坎上:“现在,我就可以回答各位。这些料资,来自于一个在海州经济开发区的一个外商投资企业,这个企业,我不用说大家也能猜得出来,这就是由董小方先生负责的南非炎黄投资集团中国分公司。”

“韩书记,这不是你的家族企业吗?”许有为是知道这一点的,他很奇怪,第一,他们家的这个企业为什么要做这些事;第二,像这样的资料,无论是什么什么样的集团采集到,都应该属于绝密,为什么韩星要把家族企业的资料公布于众,难道,他们家的这个企业做了这么多的事,就是为了让韩星做了纪委书记以后有取得政绩用的?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不是。第一,据我所知,这些资料的获得,是董小方先生利用企业的资源所做出的个人行为,并不是炎黄集团的企业行为,不过,他本人也是炎黄集团的股东之一,当然,这和我要说的话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第二,我已经在参加竞选时候就说了,我和这个家族企业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我妹妹韩晶,和我都没有血缘关系,我没有家族资产的继承权,原本我并不姓韩;第三,这份资料,据董小方自己说,只是为了在海洲办事方便,而且,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董小方有任何利用这些资料威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不当获利的行为,当然,以后也不可能,因为这些资料从现在开始就算公布于众了,已经解密的秘密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他以后就是想这么做,也没有机会了,除非他手上还有其他的证据。也就是说,董小方的行为,并没有购成犯罪。否则,政法一样会依法处理他。”包袱,被韩星一个一个地甩出来,众人只有张大嘴巴听的份,哪有丝毫插嘴的余地。

“当然,我之所以向常委会汇报这些,并不是想给大家说一些离奇的故事,因为有些事涉及到我的个人隐私,我并没有把私人隐私暴露在世人面前的习惯,我只是想告诉各位常委,这八十人的案子,不得不办。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董小方的目的并不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单纯,如果他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那么,就凭他掌控的这些证据,我敢说,海洲市一半以上的行政能力就可能掌握在他一个人手中,党对海洲的领导,政府的威信,将完全被董小方架空,海洲,就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厦门,董小方,也完全有能力成为第二个赖昌星。如果到那时候,海洲就不仅仅是八十名处级干部被双规、市长被逮捕了,那时候的海洲,情况会比现在要严重的多。”

会场沉默了。韩星没有危言耸听,别说是八十个涉及海洲市方方面面实权人物的处级、副处级干部,就是罗贤明一个人,如果被董小方控制了,那已经够可怕的了。市长,政府的第一把手,党委的第二把手,掌握着全市绝大多数经济活动的决策权,开发区土地划拨的拍板权,财政一支笔审批权,处级干部的任用建议权,政府职能部门领导人的使用权,而且还兼着市编委会的主任,财政全拔人事编制只要他一句话就可以开口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说一句话就能让一个人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职位。

想到这里,有的人甚至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韩星干的这事,好像有点傻。

显然,如果他不把这些材料公布出来,那么,在海洲,他的能量,绝对可以和许有为并驾齐驱,甚至可以轻易地把许有为也架空。可现在,他这么干,兴许会得到一点虚名,却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这是从现实的角度考虑的。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道理也很简单,韩星作为一个新任的领导干部,要想再提拔总要有个过程,他刚刚做了副厅级,再提一级,到正厅级,按组织条例要到两年以后。计划不如变化快,现在有点政绩,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两年后再考核的时候,组织会更注重他当年的成绩而不是历史。所以,如果是为了以后的仕途考虑,最好的办法是放长线钓大鱼,慢慢来。

韩星现在就像一个富翁,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在倾刻间把所有的钱花得干干净净,一贫如洗。花钱,比挣钱容易得多,积累政绩也是一样。这方面,大家都有心得,他们未必比韩星会挣,却都感觉韩星不会花。当然,也不能绝对排除韩星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先抛出一部分,搞个开门红,然后,到关键的时候再抛出一部分,可大家很清楚,这不可能,海洲共计也就有四百多名的副处级以上干部,他一次就办了五分之一,而且,这五分之一的人里面,已经涵盖了大多数大家所了解的要害部门领导和实权部门人物。

大家都是领导干部,都明白一些常识。一般来说,有几类干部不会贪,或者说不会太贪。第一类是没权的干部。市级机关多如牛毛,名目繁多,什么残联、老龄办,这些单位过日子都靠化缘,把全单位所有的钱都贪了也没多少;第二类是年轻干部,像韩星和魏昊这样的,倒不是说年轻人没贪念,而是他们大多在政治上有追求、有报负,不会轻易被一些不当利益所动;第三类是新提拔的干部,凡事总有一个过程,腐化也是一样,总不能一上任就大捞特捞吧。海洲市委刚刚换届,新干部年轻干部数量很多,再除去没有权的,剩下的本就不多,如果说,韩星还能再办一批这样份量的人物,那就真的像罗贤明所说的那样了,海洲,就是一个贪官的温床,镇海县里没好人了。这应该不可能。

“各位,也许按世俗的观点不大想得通,我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说老实话,我不想发财,如果想,我可以到南非的炎黄集团去做个职务,我妹妹是董事长,五十亿美金是她的,我拿不到,但千八百万的工资应该不成问题吧;我也不想升官,否则,我不会放弃在中纪委工作的机会到海洲来,即便来了,也不会甘心做七年的宣传部长;我更不想出名,如果想出名,我就不会换身份了,即便是我在海洲办了这么大的案子,也未必就能给我再换来了一个‘反腐卫士’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