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帝色无疆 > 第122章

第122章





“那是高阳王妃父兄的嫡系军队,他们除了家人,谁都不信。现在又和高阳王撕破脸皮,你想收服他们,大大的不易。”

斐旭从怀中掏出一只小瓷瓶,拔掉塞子,往口里倒去,解毒的药汁顺喉咙而下。半晌,他脸上的青灰渐褪,才松了口气道:“三万兵马?师父真是大方。”

“是福是祸,端看你自己。”费五说着,慢慢站起身,又摘了一个串葡萄纳在怀里,“跟为师,就不用要礼了吧?”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要的东西,徒弟当然双手奉上。”

“哦?那我要你那位九五之尊呢?”

“那师父顺便把我一起要了去,也好作个伴。”

费五叹了口气,负手向外走去。

斐旭这才转头看向缺了个口的围墙,那一家人都聚在墙那头,嚷嚷不止。他漫步走到墙边,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在考虑怎么赔么?”

对方看到他,气势稍弱,“这墙,我们这几日便会砌好的。”

斐旭点点头,“那就好。不过告诉敲墙的那位,莫再随便砸了,我胆小,经不得吓。”

对方一伙人阴郁地互相看着,须臾才道:“慕先生说的是。”

斐旭满意地点点头,回身往里走,顺手摘下串葡萄,惬意地放进嘴里。

仆人小步跟在后面,语气迟疑道:“葡萄有毒。”

斐旭回头一笑:“毒?哪来的毒?”说罢,又摘了两串提在手里。

仆人疑惑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挠挠头,拣起地上的扫帚,复又扫起地来。



《帝色无疆》苏俏  ˇ鏖战(上)ˇ  

永谐元年十月十八日,高阳王七万大军自西入樊州境,大破承康、桑定,滕环率一万残部退守七角城。

蔺郡王整合十万大军南下,暂守羚角城,与七角城隔江相望。

明泉将奏折交给安莲,“皇夫如何看?”

“以滕环实为高阳王的先锋军。”

“高阳王三万兵力回撤,不知有何计较。”她看着地图,苦思不果。滕环损失的一万兵力必定是最差的散兵,留下的一万才是精兵。但即使如此,加上高阳王的七万,也只有八万之数,以此对敌大宣第一名将的十万大军,未免托大。无论高阳王在军事上有何等天赋,但经验总比不过身经百战的蔺郡王。

安莲沉吟道:“兵法有云,实则虚之。兴许三万兵力另有用途。”

明泉叹了口气。夏淳淳一入樊州音讯全无,欧阳成器也是好不容易逃回,现在她对樊、雍两州的情形,可说是两眼一抹黑。“高阳王若要继续北上,必须收编滕环的军队,不然单靠他一万兵力,如何能攻破蔺郡王的十万大军。”

历史上以一敌十的辉煌战绩不是没有,不过前提是双方将领素质的差距,以及天时地利人和的引导,滕环显然没有这种优势。

安莲脸色凝重,“只怕另有奇兵。”

明泉下颚一紧。

永谐元年十一月二日,狄族突然以追查失踪国宝为由,领两万黑狮铁骑越樊州东来,绕行七角城,占据羚角城西面中等城池桐山,蔺郡王两面受敌,情势顿时由安转危。

明泉拍案而起,笑得咬牙切齿,“好个高阳王,好个玉流!”

那个一心以大宣天下为己任的尚清,终于敌不过帝位的诱惑,与外族联手了么?

这个结果,究竟是父皇的错,还是她的错?她随即又把自己的念头否定,纵然是当初被废太子尚汤,也从未想过借助外族,这样的想法,只能说是尚清他自己的堕落!

范佳若匆匆觐见,“兰郡王特使在宫外求见。”

明泉右眉一挑,“宣。”蓝晓雅这个时候来做什么?

这个疑惑很快就被来人揭晓。

“臣缅州骁战营统领萧寒参见皇上。”

“萧二?”来人正是在那武举士子落脚的客栈遇到的萧二。

萧寒道:“请恕臣隐名之罪。”

明泉笑笑,“朕也未用真名。平身。”

“谢皇上。”萧寒施施然站起身,“郡王听闻狄族蛮夷在西樊作乱,特派微臣率骁战营一万兵马前来听皇上调遣。”

明泉微愕。没想到当初她这般斩钉截铁地拒绝他后,他竟还能出兵襄助。

“骁战营现在何处?”

“正在缅州与帝州交界处扎营。”

明泉沉吟了下。虽然只有一万兵马,但此刻京城兵马中空,连帝轻骑都派了出去。若蓝晓雅命骁战营促起而攻,恐怕整个京城都有沦陷之虞。“兵部正好上奏,欲另调两名大将赶赴前线。朕正愁手中无兵可供他们差遣,萧卿来的正是时候。”

萧寒道:“皇上洪福齐天,自有上苍庇佑。”

虽然他只是浅浅一笑,明泉却有种心思被看透的尴尬。

永谐十一月二十八日,兰郡王勤王之师由两位偏将军于崇、马袭波率领,西去抗敌。

明泉身披大氅,站在未明的疏淡星辰下。

比星辰更亮的明眸仰望金角赤檐,思潮神游。

安莲在严实地引领下踏残月余辉,款步而来。未及梳理的长发黑耀如夜,让人心神一凝!

“皇上。”他双眉微微蹙起,满眼的不认同,“又是一夜未眠?”虽是问句,却隐含责备。

明泉苦笑,“朕睡不着。”祖辈传下的江山动荡若斯,又有几人能睡得安稳?“于崇和马袭波已经到了羚角,战况却依旧胶着。孟子檀与滕环几次交兵,互有胜负。但滕环好似有乾坤袋般,一万人马从不曾缺……可恨!”滕环当然不会有乾坤袋,个中奥妙,路人皆知。

“皇上担心辎重?”他几次见她召见孙化吉,往往一见就是几个时辰。

明泉长叹,“天家帝位之争,却是以百姓的血汗结帐……朕有时想,若朕认输,是不是天下就会太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不再提心吊胆?”

安莲眉头皱得更深,“战至今日,朝中文武已将身家性命押予皇上。皇上拱手江山何其潇洒,却又至他们于何地?”

高阳王若入主江山,难道真能对这些昔日旧敌毫无介意地释怀?

她与他都知,并非不可能,只是希望太渺茫,渺茫到不敢想,也不能想。

“唉,朕明白。”这声叹息包含的,又岂止是无奈。“如今只是冀望战火早熄。”

永谐十二月九日,高阳王突然率军绕道东行,过雍州境,自号勤王之师,矛头直指帝州!

“杀佞臣,清君侧!”

“安党媚宠,连党营私,其言当诛,其行当诛,其罪当诛!”

明泉当初猜测的‘清君侧’终成事实。



《帝色无疆》苏俏  ˇ鏖战(中)ˇ

  

  蔺郡王大军齐结频州、帝轻骑与当初留守护卫京城的所有兵力,如今帝州除了地方城守外,已是中空!

大宣疆域图已被勾画得看不清原状,但燃眉之急兀自未解。

“不如先调蔺郡王回京勤王?”连镌久道。他半生官场,还从未遭遇如此重大变故。

“不行。”独孤凉否决道,“高阳王部队先发,蔺郡王若仓促从羚角城出发,不但不能及时救援,恐怕还会被狄族和滕环的军队尾追打击。到时候恐怕不但帝州有危,连樊、频两州亦失。臣以为,现今可行之道,惟有从边境调兵。”

殿内默然。

虽然宣朝与北夷重建邦交,暂无战事,但从边境调兵等于国土无障,难保他国不会趁机偷袭。

“朕与高阳王之争,乃是自家之争,若因此而置我大宣国土于险境,朕日后又有何面目面对我尚家的列祖列宗?”明泉见独孤凉还欲再言,复道,“朕宁愿拱手帝位,也不愿大宣拱手国土!此议不必再提。”

安莲突然开口道:“其实还有一支军队可用。”

满殿顿时一亮。

明泉急问道:“哪里?”

“皇上可还记得彭蓄子和徐蓄子。”

明泉提起的一口气立刻缓了下来,“记得。”彭、徐两位将军她不是没想到,只是不敢用。彭挺、徐克敌之死,就算与她无直接关系,总是因她而起。两位将军不落井下石,已是不错了。

“前相安临渊已经修书知会他们,只要皇上恩准,即刻发兵京城,勤王保驾。”安莲目光垂落,并未看殿上众人的脸色。

独孤凉不阴不阳道:“安老相爷真好本事,连彭徐两位将军也能收归帐下。”

孙化吉却一脸喜色道:“皇上洪福齐天,手下能人辈出,自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明泉道:“这自然还要多谢你这位孙化吉孙尚书。”

孙化吉道:“臣名取得好,不如皇上人用得好。”

明泉微微一笑,转看连镌久,“连卿以为如何?”

“彭、徐两位将军身经百战,由他们出马,自是马到功成。”连镌久淡淡道。

明泉道:“既然如此,就由兵部速速下令去办。”

独孤凉虽然嫉妒,却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急急应诺去办。

连镌久目光在明泉与安莲身上一扫,道:“臣等告退。”

明泉点点头。

待他们离开,她才轻声道:“谢谢。”

安莲凝坐未动,须臾道:“若非我,皇上也无须背负贪色误国的罪名。”

明泉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今日就算没有你,他们也能编排其他的不是。”

安莲十指微紧,“不错,今日就算没有我,也还有帝师。”他看着脚下寸地,眼中流露出丝丝不安。

明泉一怔。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