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释怒 > 六十七章 锦州

六十七章 锦州



        六月末,除了锦州,大凌城和中左二城都没有如期完工。

        本来是都可以完工的,因为班军们听都没听说过这样的政策,所以干劲空前高涨,效率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一个劲地往上蹿。其实,别说是工期提前的奖励,就是每天管饱和三天一顿肉也足以刺激得人人下死力,每天没命地干。

        筑城筑到一半的时候,张素元突然命令暂时缓建大凌和中左二城,他要班军集中全力,不分昼夜地修筑锦州,因为他把锦州城的规格和标准提高到了宁远的水平。

        六月中旬,锦州完工后,张素元并没有下令接着修筑大凌和中左二城,他把前后共五万的班军全部调回,令他们加紧修筑山海关一线的城防和宁远外围的防御工事。

        张素元之所以突然变更原定计划,是因为他发觉了整个战略规划中的错误,他不该在这种形势下求全求备地建设他心目中的军事防御体系。

        关于辽东全盘的战略规划,张素元与赵烈廷一脉相承,就是巩固后方,而后徐图进取,相机行事。

        所谓巩固后方就是建成由山海关至锦州及大凌河一线,纵深四百余里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个军事防御体系分南北两段:南段,由山海关至宁远,长约二百余里;北段,由宁远经杏山、锦州至大凌河,也长约二百余里。

        整个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总枢,宁远为中坚关城,锦州为先锋要塞。在北段,以宁远为后劲、锦州为中坚、大凌城为前锋,又以所城、台堡作联络,负山阻海,势踞险要;配以步营、骑营、车营、锋营、劲营、水营诸兵种,置以红夷大炮、诸火炮等守具,备以粮饷、马料、兵械、火药;并屯田聚民,亦屯亦筑,且守且战,相机进取,从而形成沿关外辽西走廊上,纵深400余里,以宁远为中坚,山海为后盾,锦州为前锋,其间中前、前屯、中后、中右、中左、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形同肩臂,势如联珠的军事防御体系。

        在张素元的心目中,一旦完成这个军事防御体系,他就可以选兵设将,分守诸城。诸将所守之城,即为其死生之地,专责其成。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信守不渝,死生与共。倘能如此,则即如他先前在奏疏中所言,皇天极不来便罢,一旦来攻,即便他节节取胜,一路诸城凭坚城利炮,万千死士,必定可以极大地消耗离人的有生力量,恐他们未至宁远就已伤筋动骨,无力再战;如果皇天极不来攻他,就会坐困愁城,是等死之局,因为他一天增长的力量必定是皇天极的十倍、二十倍之数,但如今的形势却已不允许他按部就班地做,他能做的,只是建起关宁锦防线的骨架。

        张素元知道留给他的时间已径不多了,即便皇天极沉得住气,给他时间,他自己却已沉不住气,他得想方设法诱使皇天极发动对帝国的战争。在售粮的问题上,他虚言诓骗皇天极,一来是想拖延个把月时间,二来也是想以此激怒皇天极和离人。

        张素元之所以如此迫切与离人一战,是因为互市的原因。互市为他修筑城防赢得了必要的时间,为他进一步获取辽东的军心、民心和改善辽东的形势获得了必需的银子,但同时也为他种下了无边的大祸。

        互市与和谈有着本质的不同。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朝廷目前至少对和谈采取了默许、观望的态度,但互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虽然秦桧贤暂时压下了互市的事,但若一旦爆发,就是通敌卖国的大罪,到时他将百口莫辩,所以必须得赶在事情爆发之前大败皇天极,如此才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与离人的再一次大战已迫在眉睫,现在已没有时间构筑心目中的完美防御体系,多点、逐层的防御策略并不现实,张素元决定把前线的所有防御力量全部集中在锦州,务必使锦州成为一颗钉在辽西大地上的钉子,一颗皇天极永远也拔不出的钉子,只要撼不动锦州,皇天极必败无疑。

        在宁远大捷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离人的力量虽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张素元掌握的力量却是爆炸式的增长,物资储备、纵深余地、兵员数量以及战斗力和士气等等方面无不如此。虽然仍不能与离人铁骑平野争锋,但凭坚城利炮,他已有绝对的信心挫败皇天极。

        今时已不同往日,吉坦巴赤当初有长期围困宁远的能力,但皇天极今天却是想做也已经做不到。如果皇天极不能速战速决,就难逃失败的结局,皇天极和他打不起消耗战。

        锦州,是辽西重镇广宁的卫城,位于小凌河与哈喇河之间,北依红螺山,南临辽东湾,地处险要,势踞形胜,为帝国关宁锦防线的前锋要塞。

        锦州始建于帝国开国初年,为指挥曹奉修筑。城周围五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其后,又经都指挥王锴增扩建,南北四十五丈、东西九十五丈。城门为四:东江远,南永安,西广顺,北镇北。

        宁远大捷后不久,张素元即遣赵明教总督锦州。按照张素元的要求,赵明教重建了一座关城。新城是在旧城的城基上重建的,并没有扩大,只是比旧城厚了八尺,高了一丈六。竣工之日,张素元徒步绕城三周。城外、城内、城上各走一遍,而且每隔三五步不等,即令力士奋力以铁锥猛击,总之,经略大人检查之仔细令人叹为观止,检查得大将军直冒冷汗,暗自庆幸筑城时没有一丝松懈。

        欢宴之后与赵明教密谈时,对于将来战局可能出现的情况,张素元说了他的预测。他说一旦离人南侵,锦州就是一座孤城,半年之内不会有援兵,也就是说,锦州至少必须得独自坚守半年。

        经略大人是什么意思,赵明教当然明白,对于锦州能否坚守半年,他心里自然有底。城是他建的,兵是他练的,只要兵员、物资等什么都不缺,守多久他都有信心。筑城时,他对质量的要求已经不能用严苛来形容,之所以如此,既是因为他对张素元交待的事不敢怠慢,更是因为他早已预见到了这种情况。经略大人既然让他督造锦州,那将来锦州的主帅十有八九就是他。于是,当张素元接下来问他愿不愿意担任锦州主将,他自是慨然接下重任。

        按照赵明教的要求,张素元给锦州调派三万步军,二万精壮民夫,并令总兵左长、副总兵朱虎城为其左右翼,为了以策万全,粮食、器械等各种物资也都储备了一年的量。

        有了这份底气,如今看着城下如排山倒海般潮涌而至的离人铁骑,也就难怪赵大将军竟然面带笑容,那一份轻松写意说是儒雅风流也不为过。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