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裂日 > 第42章

第42章



连原来有些持观望态度的人,在看到现实的成绩后,也对方云这届县政府有了信心。

对于桐梓的卖春行业和烟馆经营,县政府的态度是不鼓励不打击,只是征收高额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打击逼良为娼的行为,慢慢规范这一行业的经营。

有不少被打散的三民党、黔军的散兵游勇溃逃到桐梓,基本上都被方云的护国军俘获。方云与被俘的人员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亲自谈了话,他介绍复兴党、护国军抗日救国的宗旨,并希望全大汉的军人能够组成统一战线。愿意留下来的欢迎(吸食鸦片的不要),不愿意留下来的去哪里都可以,只是要求他们不要再欺负老百姓。被俘虏的不少军官和士兵都很感动,很多人都加入了民族复兴党,这些人经过考核后,就被编入了后备营,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文化教育;没有通过考核的余下人员,方云也把他们安置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给方云他们最大困扰的还是钱的问题,什么都要钱。虽然民族复兴党的规模已经是空前巨大,已经是有近6000成员,有不少还是当地的士绅,但募捐来的资金还是不够开支,尤其士县政府的许多投资不是马上就可以见效的。

方云决定拿自己境内不服自己管辖的地主恶霸势力开刀,一来可以搞到钱财和物资,二来可以竖立威信,检视训练成果,锻炼部队。

于是,在方云的授意下,朴志玄领导的情报科重点开始了对桐梓县境内不受县政府节制的地主恶霸势力、盘踞在荒山里的土匪山贼的情报收集。

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后,王家瑜那边传来了好消息,迫于滇、桂、粤和国防部方面的压力,李飞耘撤掉了薛毅贵州省绥靖主任的头衔,晋升薛毅为陆军中将,全力主持四川的剿匪。贵州又恢复到王家瑜一人说话算了的局面,这让王家瑜非常高兴。对给他出了这个主意的方云非常感激。他了解到方云在桐梓有点举步为艰,就很大气地拨了三万块大洋和200条太原制造的步枪给方云,并暗示自己在贵阳的朋友在物资和资金方面赞助一下方云的县政府。同时,王力军前往桐梓任县警察局局长的事被大肆宣扬了一番。

这下可好了,方云是贵州王的红人这一消息被流传开来,到桐梓来经商和投资的人忽然增多了起来。

这些都是方云始料不及的,他本人不由对王家瑜开始有了点好感,认为王家瑜还是很仗义的。过完元宵节后,王力军走马上任,方云带领县政府的各部门的官员隆重地迎接了贵州王的公子。

王力军是个典型的民族复兴党狂热分子,先是向方云要了个民族复兴党干事的头衔,一天到晚往民族复兴党总部跑,宣传、集会比谁都热心,还拉了一帮他的同学、好友加入了民族复兴党,都是些贵州要员的子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早把警察局长的职责忘得一干二尽。警局的所有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常务付局长钟羽一人在主持。

搞得何凯、王文宾不止一次地问方云,是怎么给王力军洗的脑?造就了这么一个狂热分子。方云唯有苦笑,曾经试过辨白自己什么都没有干,何凯,王文宾根本就不相信。



西元1927年6月,桐梓县的农作物开始收割。看着辛苦的耕作有了回报,老百姓的脸上都有了笑容,更让他们开心的是,县政府不但不摊他们的租,还告诉他们今年的年租可以拖到秋收才交,还派出护国军保护他们的夏收。这让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县长大人是真心实意为百姓做事的。

6月底,在夏收基本顺利结束后,方云根据朴志玄提供的情报,开始部署对付境内的地主恶霸、土匪山贼的军事行动。

首先被拿来开刀的就是凤鸣坝。因为凤鸣坝的强豪张汉三是桐梓县城实力最强的,长期不服政府管制并肆意欺凌周边百姓,其所在地张家寨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

大娄山脚下的凤鸣坝,土地肥沃,兼有金沙之矿,很是富裕。当地的强豪张汉三拉有一队人马,约有两百条枪,为地方一霸。对金沙矿区,张汉三看得很重,在矿区口起了围子,围子对角依山就势垒了两个碉堡,封锁着进入矿区的通道。平时都有五十人在那里守卫,一旦有事,驻扎在张家大寨的人马可以在二十分钟内快马赶到。

方云在详细研究了矿区的地势后,决定亲自带领4个连对张汉三的金矿进行打击,收缴金矿的控制权,顺便也帮地方除掉一害。



这是去金沙矿区唯一的道路,两旁山坡树林茂密。薄暮时分,方云带领部队赶到张汉三的金沙矿区设伏。他的计划是用一个连埋伏打援,自己三个连去攻打碉堡,以求在敌援兵到达之前解决矿区之敌,然后回过头来消灭来援之敌。

在检查好最后一根绊马索后,方云点了点头。张连武带着一个连的士兵埋伏到两旁的密林中,其余的两个连由参谋长林红军带领,跟在方云后面,往围子方向赶去。

入夜,围子里的几间房屋亮起了灯光,隐隐有人声传来,看到对方正在吃晚饭。横拦在道路中的围墙上有一道木门。碉堡里也有了灯光。方云手朝林红军打了一下手语,让五个战士悄悄摸向右边的碉堡,而他自己也亲自带了五个战士摸向左边的碉堡。

到了围墙下面,方云掏出有钩的绳索,用右手轻轻一甩,搭到了墙垛上,用力试了试,很牢固,就第一个攀爬上去。很快到了墙垛上,他一看无人注意,一个翻身就躲到了城墙的阴影里面。很快,其他队员也爬了上来。方云在阴影里瞄过去,看见林红军他们像狸猫一样上对面围墙。他又扭头瞄瞄围墙里面,敌人还在吃饭。他猫着腰沿着墙垛往碉堡入口摸去。

很快有近四十个战士也沿着绳索上了围墙,全隐藏在墙垛背面。

碉堡里面有几个敌人在吃饭,他们可没有想到死神已经悄悄来临。

方云掏出匕首,旋风般地冲了进去,一刀刺断了一个背对着他的敌人的颈椎,顺手割断了另一个人的喉咙。跟着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又一脚踢爆了一个人的下颌骨,强大的撞击力直接折断了他脆弱的颈骨;右手把匕首狠狠地扎入最后一个人的胸膛,同时用左手死死捂住他的嘴,不让他发出一点声音。

动作干净利落,方云在瞬息之间就杀死了4名敌兵。

在后面跟进的战士吃惊的眼神中,方云提着滴血的匕首蹑手蹑脚的上了二楼楼梯。当队员上到二楼时,方云已经在擦拭匕首上的鲜血,在他脚下躺着两具尸体。

除开在天门洞跟方云一起训练过的那33名老先遣连战士外,其他后面招收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方云是如此的厉害,如此的恐怖,在心里不由的升起难以匹敌的感觉,充满敬畏。

很快,解决了碉堡内的敌人后,方云指挥部队在墙垛上居高临下开枪射击,并让林红军指挥余下士兵冲击大门。正在吃饭中的敌人措手不及,不到十几分钟就被全歼了。

听到枪声,张家山寨果然派出快马来援,在半路上中了埋伏,被张连武杀得个人仰马翻,丢下几十具尸体退回张家山寨去了。张连武看到敌人退却了,就带着全体队员赶到围子里面和方云汇合。

张汉三闻报后,气得七窍生烟,亲自带着全部人马一百多人,赶往金沙矿区。方云指挥部队依托碉堡围墙,只打了几次齐射,就把张汉三的百来号人杀得没剩几个,张汉三也被当场击毙。随后,方云带领一个连骑着收缴来的快马,一鼓作气端掉了张家山寨,缴获了不少的钱财和粮食物品。就这样,方云抢到了张汉三的金沙矿区。

同时,民团司令方云一人一刀单独博杀六人的事迹也在护国军中传开来。

第二卷  第二章

夺取了凤鸣坝的金矿后,方云指示谢峰的工程队先是拆光了张家山寨,消除了对金矿的安全形成威胁的隐患。把拆卸下来的材料用来加强了该矿区设施的修缮,完善了该矿区的防御体系,并派驻了一个装备齐全、战斗力最强的连队驻防那里,并把唯一轻机枪也配置到了那里。

张汉三的覆灭,让桐梓其它不服县政府管制的地主恶霸感到恐惧。方云命令护国军各部轮流出击,每次以一个营为批次,轮流出动打击县境内的反抗势力。

在辗转征战途中,高山悬崖、莫测的雨雾、湍急的河流、无边的森林、交错纵横的山沟和饥饿的威胁、无休止的行军,都让护国军士兵们随时面临着比枪弹更大的危险。护国军的军官们都是些精明能干和久经锻炼的人。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参加过多年的游击战争,共同经历过多次战斗。

他们熟悉自己的国土,熟悉人民。他们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林红军的一营在突击和伏击方面是超群的;而在正面作战和短兵相接方面,张连武和他的二营最为擅长。

他们学会运用策略和计谋战胜优势的敌人。

他们行军神速,当敌人以为他们距离很远时,却又突然出现在敌人眼前。他们行装轻便.不怕艰苦,到处都能生存。他们很年轻,都是壮实的忠诚的复兴党党员——当中大多数是农民出身。他们体格健壮,不怕劳累,能像山羊一样地翻山越岭,可以夜以继日地连续行军,一天只睡几个钟头——或者根本不睡觉——又投入战斗,而且打则必胜。

金龙寨,背靠大娄山,位于元田坝东面约三十里地,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道进入山寨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