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林徽因传 > 第26章

第26章





    进了候车大厅,奇迹发生了。

    突然有谁喊了一声:“这不是梁思成?”

    梁思成和林徽因惊诧地转过身,一位穿着铁路制服的大汉站在他们面前。两个人一起惊喜地喊起来:“刘大个子,你怎么到这儿了。”

    刘大个子说:“这话该我问你们啊。”

    梁思成说:“我们来考察古建筑,跑遍了大同城,连个住处都找不下。”

    林徽因向刘敦桢和莫宗江介绍说:“这是我们在美国宾大的同学老刘,他是学铁路的。看样子我们今晚用不着蹲车站了。”

    老刘哈哈大笑起来:“我这个站长还能让你们蹲车站?走,到我家去。”

    到了老刘家,他们舒舒服服吃了顿晚餐。莜麦片炒山药蛋,还有黄糕。

    老刘说:“大同这个灰地方,一年到头是山药蛋,拿不出好东西招待老同学,太惭愧了。”

    大家一再说:“好吃好吃。”

    这一晚,莫宗江的肚子胀得像鼓一样,跑了好几次厕所。

    林徽因说:“莜麦片吃多了就这样,真忘记告诉你了。”

    第二天一早,老刘弄来站上一部敞篷吉普车,陪同他们去云冈。

    出大同城西30多里,便是云冈石窟。石窟依武周山北崖开凿,面朝武烈河,50多座洞窟一字排开。

    这座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公元460年),与中原北方地区的洛阳龙门石窟和西北高原的敦煌莫高窟为中外知名的三大石窟。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465年),由当时高僧昙曜主持,在京城郊武周塞,开凿五所石窟,即云冈16至20窟,后人称“昙曜五窟”。它是云冈石窟群中最早的五窟。其它各洞窟完成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迁都洛阳之前。其主要洞窟大约在四十年间建成。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漯水》中写道:“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状,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使后人可窥当时之盛况。

    云冈石窟的开凿,不凭借天然洞窟,完全以人工辟山凿洞。他们完全被这宏伟的美惊呆了。走进昙曜五窟,平面呈马蹄形,弯窿顶是苦行僧结茅为庐的草庐形状,主佛占据洞窟的绝大部分空间,四面石壁雕以千佛,使朝拜者一进洞窟必须仰视,才得窥见真容,主佛像顶天立地,巍峨高大,给人以至尊至贵的感觉。

    老刘说:“你们注意看看这五尊佛像,是昙曜和尚为了取悦当时的统治者,模拟北魏王朝五位皇帝的真容而雕凿的,借造佛像之名,行给皇帝造像之实,看样子出家人也不是四大皆空啊!马屁拍到这份儿上,也算炉火纯青了。”

    林徽因沉醉在艺术的氤氲中,她仿佛进入了那个古老年代,眼前的石像活起来,仿佛听到他们在朗诵《华严经》,仿佛看到他们在眉飞色舞地叙述一个佛本生的故事,仿佛听到他们用排萧、琵琶、长笛奏出美妙的仙乐。1500年,岁月构筑的栅栏,了无痕迹,这里每一块石头,都轰轰烈烈地活着,仿佛听得到他们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仿佛感受到他们的体温、呼吸和心跳。然而,活着的不是释迦牟尼,活着的是石头一样顽强的历史,是把这历史雕凿在侏罗纪云冈统砂岩上的无名的太史公们。

    他们没有谁留下自己的名字,也许他们来自大路上横陈着白骨的凉州,来自荒漠的塞外,来自长安嶙峋的古道。年老石匠额上的皱褶如岩石的纹理,年轻石匠结实的双臂仿佛能托起一座大山,他们成千上万地聚集在这里,吞咽着黄河一样绵长而悠久的苦难,默默雕凿着岁月。

    林徽因仿佛听到了铺天盖地的凿石的轰鸣,看到了铁钎在石头上飞溅的火花。那声音,让整个武周山血脉陡涨,让一条武烈河泪涛翻滚;那声音,在历史的崖壁上被放大了许多倍,时光不能消磨他们。

    石窟雕成的时候,骨瘦如柴的幸存者们,匍伏在大地上,膜拜被他们的手塑造出来的神。武烈河水干涸了,河床上裸露着累累白骨,这是美的代价。

    远在西方雕塑之父米开朗琪罗没有诞生之前,这些无名艺术家的生命便活在这云冈统砂岩上了,便活在这有血有肉的石头里了。石头的灵魂是永远醒着的,他们要把一个个梦境千年万年地守护下去。

    林徽因忍不住掩面而泣。

    一座云冈石窟他们整整看了三天,搞了许多素描和拓片。然后,他们又考察辽、金时代的巨刹华严寺和善化寺。这项工作结束以后,梁思成和莫宗江要去应县考察木塔,林徽因和刘敦桢返回北平,整理资料。

    1934年夏天。

    林徽因、梁思成继去年9月云冈石窟考察之后,又来到山西吕梁山区的汾阳。

    他们原计划是到北戴河度假的,临行时费正清和夫人费慰梅告诉,美国传教士朋友汉莫在山西汾阳城外买了一座别墅,梁思成原来也想到洪洞考察,两地相距很近,于是便一同前往。

    美国朋友买的别墅在汾阳城外的峪道河,那里有一条“跑马神泉”,为沿溪数十家磨坊供给动力,现在这些废弃的磨坊被喜欢自然情调的美国人看中,买来改装成度假的的别墅。“跑马神泉”是吕梁山麓风光最优美的所在,自宋太宗的骏马踢出甘泉,救了干渴的三军,千百年来便没有停流过。这里水碧山青,气候宜人,逐水而居,别一番情趣。林徽因对费慰梅说,这里很有绮色佳流水别墅的风味。

    他们在汾阳住了三天,看了杏花村酒厂,林徽因告诉费正清和费慰梅,这里酿酒始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因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驰名。费正清扶着古井亭旁的石碑感叹,这家酒厂竟比美国的历史早上十多个世纪。他们也看了汾阳一带的“文峰塔”、“南熏楼”和“太符观”等古建筑。

    在他们的住处,峪道河两壁山崖上有几处小庙,东崖上的1实际寺,以风景幽胜著名。西崖上的龙天庙,又称落日庙,跑马泉因而也享受了它千年的烟火。林徽因从乾隆十二年碑刻发现,龙天即介休令贾侯,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刘元海攻陷介休,公死而守节,后人建庙纪念。

    汾阳到洪洞300余里,同蒲铁路正炸山兴筑,公路多段被毁。他们便在当地租了三辆驴车,费正清和费慰梅第一次坐这样的车子,一路上露宿风餐,兴味异常浓厚。他们每人戴一顶白色的太阳帽,林徽因身穿白裤子宝石蓝衬衫,仪容整洁而潇洒,与梁思成的咔叽布服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驴车在乡间高凹不平的土路上颠簸着。车把式都是年轻的后生,他们不时在牲口的头顶爆响一串串鞭花。毛驴喷着响鼻,四蹄轻快地奔跑,从庄稼地里挤过来的风,带着清爽,拂过他们的面颊。车把式们一应一和地唱起了小调:前边车把式领唱:亲疙蛋下河洗衣裳,双膝膝跪在那石头上。

    后边车把式应一声:小亲疙蛋——前边领唱:小手手红来小手手白,抬抬毛眼眼把小辫甩。

    后边应和:小亲疙蛋——前边领唱:小亲亲来小爱爱,你把那好脸脸掉过来。

    后边应和:叫咱掉过就掉过,好脸脸要对那好小伙。

    林徽因、梁思成、费慰梅不由自主地齐应:小亲疙蛋——那土腔土味的歌谣,让他们受到了感染。在这古朴的民风里,他们如同喝了杏花村的美酒,醉得那么深。

    毛驴车的铁皮轮子碾过孝义——介休——霍县——洪洞。

    他们走一路看一路,那开元古碑、铁瓦寺、千佛崖、州署大堂等古迹激动着他们。

    到了洪洞,林徽因他们顾不上休息,就去拜谒全国闻名的洪洞大槐树和苏三监狱,林徽因告诉费正清和费慰梅,大槐树是明洪武年间由晋向冀、鲁、豫、苏、皖等地的移民聚散处,半个中国的根就在这里。在苏三监狱,林徽因还给他们二人讲了京剧《玉堂春》的故事,那故事也深深地感动着他们。

    第二天一早,他们去县城东北霍山南麓考察广胜寺。

    洪洞县距广胜寺约40里。前20里虽是平原,但地势渐高,路悬谷中。林徽因抬头望望,左右土崖遍是青苗,头上一线蓝天,烈日当空,心中实在乏味。后20里渐渐斜坡,盘绕上下,直上高岗,再回头看看低矮的农舍,又极富诗情画意。快到广胜寺时,又是一片平原,满地石片,如同一道干涸的河床,几乎一株茅草也不长,但气象开朗宏阔,展现出北方风景粗犷的性格。

    广胜寺院建于东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经唐、宋、元历代重修,明清两代又予以补葺,分上下两寺和水神庙三处。他们从霍泉出发,进入广胜下寺,这是一座很别致的元代建筑,前殿五开间,悬山式,殿内仅有两根柱子,梁架施大爬梁,承形如人字柁架,构造奇特。梁思成大叫,叹为观止。

    广胜上寺在霍山山巅。他们拾级而上,由山门进入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最吸引他们的是毗卢殿,这座大殿,是庑殿式,殿内两山施大爬梁,结构奇特,是元代建筑艺术富有成就的实例。山门内是塔院,飞虹耸立其中,塔身琉璃镶嵌,呈八角形,十三级,各层皆有出檐,全身用黄、绿、蓝三彩琉瓦披挂。他们沿着塔中翻转的踏道攀登而上,费正清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呼。

    林徽因对费正清、费慰梅说:“佛教流人中国后,从星象来看,选择的就是佛塔的形式,因为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对于空间的理解,是空间与实体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