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大明审死官 > 第117章

第117章





说着,张允拿起手里地银色五角星,先是按在了第一个凹槽上,大声道:“这是忠诚星,王老爷子虽然只是个商人,不过却从来都没有忘记朝廷的恩典,县衙门的修缮费用就有王家老爷子的慷慨捐赠,衙役们的衣服更是王老爷子免费赠送,足见王家致富不忘朝廷,大家说,这颗星,王家该得不该得呀!”“该得!”四周的百姓大声附和。

“这第二颗星,是守法星!”张允继续吹嘘道:“遵纪守法绝对不是一句空话,王家在河间经商多年,从来都是按章纳税,既不偷也不漏,这一点县衙都有记载,王家子弟温良恭谦,可为年轻一辈的榜样,这颗守法星我相信王家也是应得的!”

张允边往牌子上按五角星,边讲究各个条款,当然了,每一回夸奖王家都是有理有据,比如便民星,张允说到了王家随自己一起送钱粮被褥给那些鳏寡孤独之人,整洁星,他则让老百姓亲自去王家的店铺里去看。

至于诚信星,张允大声:“何谓诚信呢?就是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孔夫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孟子又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可见这诚信何其要紧,不论是经商还是做人,这诚信二字务必要时时谨记,唯有如此,方能受人尊敬,我之所以将这颗诚信星给了王家布店,是因为本官在明察暗访后得知王家布店经营数十载,从没有过短缺之事,足见王老爷子治店之严!大家说,是吗?”“是!”两边的老百姓齐声欢呼。

王守则感动的双眼含泪,朝四方做了个揖,大声道:“多谢诸位乡亲的夸奖,承蒙张大人厚爱,我王家布店得以评上这五星级商户的名号,老朽在此立誓,日后若违了这五星中的任何一条,诸位乡亲尽管到衙门里去告我王家!”

一番表演之后,张允和王老爷子拱手作别,原本张允还想着去下一家,可走了没几步之后,他却停了下来,看了身旁的包天罡和边名扬一眼道:“今天就到这了,剩下的牌子日后再说吧!”

“这是为何呀?”包天罡一愣。

边名扬嘿嘿一笑道:“包大人莫非没听过奇货可居一词,再说了,咱们大人制得这牌子耗资甚大,岂是随随便便就能颁发出去的,更何况,拜神求佛,心不诚则不灵,若是上赶着送上门去,只怕那些锱铢必较的商户们还以为咱们大人敲他们的竹杠呢!”

“啊?”包天罡张大了嘴巴,他原本就是一老实本分的人,哪里想到过这送与不送还有这许多的门道。

张允却拍了拍了边名扬的肩膀道:“名扬呀,我佛有云,不可说,说破了就不好了!”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赚一笔,生一气

王家的这块牌子以及张允在布店前面的那番话就如同在河间县城里掀起来一场飓风,刮得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那些商户都有些发傻。

老百姓是存了心思在看热闹,可那些商户们却瞧出了这里面的门道,那牌子是什么呀,是体面,是衙门颁发的招牌,这可比平素里那些不轻不重的褒奖要实惠多了。

想想看,自家的店铺门外挂上这么一块亮闪闪的招牌,上面的一颗颗五角星昭示得是自己行商的信誉,老百姓们就算识字的不多,可总该识数吧,五角星越多,那就说明这个店铺越好,只要老百姓不傻不呆,下次想买东西的时候,肯定会找挂着牌子,且星星多的店铺去。

做生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顾客,人家的店里一天比自己多个十来个顾客,好嘛,日积月累,那可就差老鼻子了。

这天底下最精明的除了那些擅长内斗的官员,只怕也就是这些逐利的商户了。

一听有这等好事,顿时趋之若鹜,可来到衙门却被当差的衙役给挡了回去,说是张允累了,正在休息,等诸位明天请早。

可是心里有这么把火烧着,哪个能安生得了,得了,衙役走不通,就想方设法走别的门路去吧,一帮商户推举素来就有威望的佟四海前去王家拜访,探一探这牌子的来历。

现在的王家可是不比往日,几次跟在张允的屁股后面办了不少好事,在老百姓中的声望大胜,况且又和衙门走的如此近,几乎都快成河间县城的头号官商了,就从这开天辟地的第一块牌子挂在王家布店的门外就能看得出来,当真是炙手可热。

就连王家地那些家丁护院一个个也都觉得大有面子,走起路来都腆着肚子。

在佟四海的面前虽然依然是恭恭敬敬,可骨子里的那份傲气可自豪却是掩盖不住的。

佟四海是何等样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已经是炉火纯青,看在眼里,又是气愤又是羡慕更有些懊悔。

懊悔的是当初的小儿子胡闹,当街调戏张允身边地贴身丫头----司墨,他生生被敲去了好几百两银子。

而后儿子成亲又出了那么档子丢人的事,他对张允此人心存了几分芥蒂,平日里也不大愿意巴结这个远近闻名的板子县令。

结果,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县令不但办案子的招数新鲜,为官地路子也与众不同。

以前的官员不盘剥下面的百姓已经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好官了,他倒好,反倒是自掏俸禄,给老百姓买米买面,并且还亲自送上家门去。

佟四海做了这么多年的买卖。

看惯了世情,本能得觉得张允这是在赚政绩和名声,心中颇有些不屑。

可不管怎样,老百姓确实也从中得了不少地实惠。

善良的老百姓是容易记恩的,于是张允地威名大盛。

这还不算,王家也不知道是抽什么疯,尽然也跟着张允穷折腾,花了微不足道的银子,可人家不但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更要紧得还获得张允的一幅字。

张允的字好赖且不说。

可挂起来,那就是体面,那就是吸引顾客前去的招牌。

他随后和其他商户跟风而动,钱也没少花,可是呢。

什么好也没捞着。

更可气的是这回的牌子,更是连点风声都没听到。

张允就已经大张旗鼓地给颁布了出去,他临来前,听家里的仆人说过,那牌子的右上角刻着个一字。

这说明什么?人家王家是这河间县城的头一把交椅。

买卖做到佟四海这一步,在乎的就不只是银子了,更多地是名声,是他作为商人永远都难以获得的地位和尊重,而此时此刻王家什么都有了,他难免会有些嫉妒。

可是嫉妒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自己当初没眼光,谁让自己没有牢牢得跟随在张允地后面舔屁股呢。

也多亏他平日里和王守则的交情不错,本来嘛,虽然都是经商,可一个开的是酒楼一个开的布店,没有什么直接的利益冲突,又都是河间的商业里执牛耳的头面人物,就算私底下有摩擦,这表面上还是要一团和气的。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底下那些商户给推出来,前来取经,只是他在客厅里喝了半盏上等的龙井茶下去,心火虽然压下去了,却真不知道该如何措词。

一路看中文网首发过不片刻,王守则走了出来,一见面就朝他一拱手道:“佟掌柜的,对不住了,老朽年迈,又高兴过了头,竟有些疲乏就去后面睡了一会儿,招待不周,还望恕罪呀恕罪!”

佟四海也忙站起来见礼,连声说不敢,而后又满脸真诚地笑道:“王老爷子,我此番来是应咱们河间的大小商户的请求,来向王老爷子道贺的。

张大人颁发给您的那块牌子,固然是您脸上的光彩,也是咱们全河间商人的体面,恭喜,恭喜!”

王守则经商多年,哪里不晓得佟四海此来所图的是什么,和他假模假样的客套了一番之后,心里也琢磨开了,张允今日之举,固然是给足了他面子,可是也相当于把他给架到了火上烤,倘若这牌子只有他一家有的话,尽管是莫大的荣耀,可也是天大的祸端,说不定就和全河间的商人都成了仇人。

不过他也相信,张允绝对不会害他的,毕竟自己只是个商人,人家是官府,若是想害他王家,只需捏造个罪名,随便往大牢里一关也就是了。

之前他也听说过有人弹劾张允,可前两天巡查使刚走,而他却纹丝不动,足见张允此后在朝中是又后台的。

如此的人物,他就更不敢得罪了,也更加不相信张允有什么必要拿自己开刀。

方才他说自己去睡觉了,实际上是和儿子在琢磨张允此举的意图。

可是说来说去,他也没想出个道道来。

可佟四海这么一来,王守则反倒是想通了,他发现忘了张允此人虽在朝为官,可是本性却更象个商人。

俗话说的好呀,无利不起早,没有点图头,王守则不相信他会自己花钱打造了这样的牌子给自己挂上。

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王守则顿时就豁然开朗了,这做买卖讲究的是个口碑,可是这名头不是红口白牙能说出来的。

那就得靠有人做个榜样,显然,自己这回就成了张允推出来的榜样人物,说地再白点,就是个托。

张允多半就是想把牌子往自己家门前一挂。

全河间县城的商户肯定要闻风而动,佟四海之来就验证了这点。

随后呢,就要借助王家的嘴巴把牌子的价码给喊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