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侠女奇缘 > 第159章

第159章



身上穿的红袄,像个新娘子。

他说他走了一路,渴极了,要喝茶,我所以才答应他,说我来倒。我止当是真的,谁知是梦。看起来这梦总有点兆头,不要他们真个来山东,也未可定。"九公道:"  他如今必定是跟他家太太在京,那乌里雅苏台是必不去的。他太太又不出门,他怎么会到山东来?这是你想他,才有这梦,别瞎猜乱想的了,快睡觉罢!"  说话之间,孩子也醒了,要吃奶,二姑娘忙奶孩子,不多时,大家都睡着了。

到了次早起来,褚大娘来见过老翁,问道:"  昨晚上我听见老爷子醒了,说了好一会子话,二姑娘也说话,是为甚么事?"  老翁道:"  你还问呢!就是二姑娘发梦颠,说梦话,吵醒了人,你问他罢,说来真要笑死人。"  褚大娘子忙问二姑娘道:"  我的小妈,到底是甚么事呀?"  二姑娘道:"  我昨晚上睡得好好的,约有三更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安家长姐妹子,身穿红衣服,戴了一头珠翠首饰,像才出嫁的新娘子。他说他到山东来了,一路上走得急,渴得很,要喝茶。我听见忙答应说有茶,我来倒给你喝。就是这个答应当儿,我就醒了,把老爷子叫我惊醒了。姑奶奶,你看我妹子到底来不来?这梦准不准?你替我圆圆梦罢。"  褚大娘子听罢,笑道:"  你怎么心眼这么实!

梦是一半心计。你天天想那长姑娘,所以梦见他了。若说他来山东,止怕未必。"  父女三人正在说话,止见外面庄丁走进来叫道:"  老爷子!外面来了两个人,骑马来的,说请你老出去,有话说。"  老翁听说,忙匆匆往外就走。这两人是谁?一是马夫,一是安公子差来家人,先来通知邓翁,随后就要来了。邓老翁出来,那家人忙上前请安,说:"  主人先差小人来通知,主人随后就到。主人是便服乔装来的,因是钦差,恐惊动乡间百姓,所以绕道而来。"  老翁听说大喜,忙问:"  你们少大爷不是上乌里雅苏台吗?怎么又到山东来?莫非由山东也可以去的吗?我差去那四个人,他们怎么不先来报信?"  家人道:"  褚、冯二位是在水路船上护送家眷,陆、赵两位是跟着主人一路同行,即刻就到。主人如今是放的山东学台兼观风整俗使,不上那乌里雅苏台了。"  九公道:"  呵呵!原来有这等事。这可真算是好极了。

那家眷走水路从运河直下到德州,起旱进省,不过三站;德州离我们这里不过一百余里,等我快差人去德州迎接,一定要请你们太太、大奶奶来我家盘桓几日。管家,你快到那边客房里歇息歇息。"  忙叫庄丁领这二爷去,叫厨房里快备菜饭,打出酒去;又叫人快收拾厅房,要打扫干净,预备着请安家主仆好住。

九公吩咐着,一面走进里面,一面走,一面嚷道:"  姑奶奶,你瞧瞧二姑娘做梦可真做准了,真个安家有人来了。原来少大爷不上乌里雅苏台了,改放我们山东学台,即刻就要到快了;家眷是从水路走运河到德州上岸,我要差人去接他们来住几日。这不是二姑娘的梦有点准吗?"  褚大娘子听了这话,欢天喜地,那姨奶奶更不用说了,忙料理预备酒菜茶饭,收拾屋子,随问道:"  老爷子,问了他们家眷是全来的,还是有几位留京呢?"  二姑娘道:"  别的不管,先要问一声我那干妹子来不来?我真是怪想他的。老爷子快问问罢!"  九公道:"  你且别忙,等一回少大爷就来了,那时当面细细的问他就知道,谁来谁不来,何必忙在这一刻工夫呢?"  褚大娘子道:"  不错,我的妈呀!你快给两个孩子换换衣服,打扮打扮,好见见那干哥哥呀!别叫人家笑话。"  二姑娘听说,这才叫老妈进房里替两个孩子换上衣服,又给孩子洗了脸,揸上粉,点了胭脂,自己也梳洗,换上衣服。褚大娘子已经将下马饭菜、酒果点心,样样都预备停当,所用这些吃食酒菜果子,家中都有现成的,所以不过弹指之间,诸事都已齐备。那老翁又在外面客厅上看着人打扫干净,铺设好了坐位,忙走出庄门外来迎接。果然远远望见有几匹马奔庄上而来。

原来安公子此番访九公,是私自改装而来,轿马人夫全不用,止同了陆葆安、赵飞腿、随缘四个人骑马,行李都捎在马上,打算不过见了面,问明那李公隐居之所,然后再定或在庄上动身去访,或赶紧到省接印后,再专人去请,都不能预定。

所以公馆中留下轿马,止说大人偶尔抱恙,要打住几日,不用地方办差,自己起火食。那个地名红花铺,是沂州所属,离府城四十余里,离邓家庄五十余里。

主人仆从四骑马,步下两个马夫,共总六人,不多时已到庄门。安公子一眼看见邓翁,慌忙下马。陆、赵二人与随缘一齐下马,马夫拉过马。随缘忙将帽盒解下来打开,取出帽子,安公子戴好,忙叫道:"  九太爷!"  抢行几步,到面前请安下去。老翁一见,呵呵大笑道:"  少大爷,老贤侄,今日真是从天上掉下来,快请进去罢!"  说罢,一手拉了安公子的手,往内飞跑,也顾不得招呼陆、赵二人。

那二人忙赶着上前叫:"  老爷子请安。"  九公答应,问道:"  他们俩是在水路船上护送,到底船上有那些人,我那老弟想必同来?"  安公子忙答应道:"  父母都在京,不同来,船上就是舅母与侄儿新置的妾两个人。"  九公道:"  哈哈!

两位姑奶奶也不同来。老贤侄你这样年纪,两位姑奶奶又正在年青,怎么老贤侄竟会买了人?难道老弟弟夫人竟许你弄人吗?两位姑奶奶大量宽洪,不说也罢了,难道他姐儿两个就都不肯出京

上任,做现成太太,倒让这新置的姨奶奶享福?真是怪事,真叫人意想不到。"  安公子道:"  这置妾一事,说起来话长,容侄儿慢慢的细禀。"  九公道:"  是了。"  忙拉着公子,竟到了上房。

褚大娘子早已迎面叫应道:"  少大爷妹夫来了,干娘、老爷子好,两位妹妹好,舅太太、张亲家爹妈都好!船上是那几位?大概全来了,怎么又走水路呢?我们老爷子就要差人去迎接来住几天,好在不远。"  褚大娘子方才问话,安公子尚未回答,又早走过这位二姑娘,也照褚大娘子一样,一位一位的问好,随后问道:"  我那妹子想必来了,他可好?我梦见他做了新娘子,穿了红衣裳,戴了一头珠翠,倒是到山东来了,路上走得口渴,要喝茶。我梦中正答应倒茶,这个当儿醒了,天正交三更。到底我妹子来了不曾?"  安公子听了这些话,有些不好意思的,只得说道:"  船上就是舅母同他,父母同他姊儿俩都不来,说起话长,容我慢慢的细说。"  忙走至当中,要给邓老翁行礼。老翁哪里肯,说道:"  老贤侄,你如今是钦命大人,断不敢当你大礼,休要折了我的福寿。"  安公子止得请了一个安,随后给褚大娘子、姨奶奶作揖,忙问:"  两个弟弟呢?"  姨奶奶叫道:"  老李,快把他们俩抱来见见大人哥哥!"  那老婆子答应,果将两个孩子一手一个抱了来。安公子细看,只见一个面黑,一个面白。黑的恰像九公,白的与姨奶奶面目无二。

安公子看罢,赞道:"  好两个兄弟,真是有福气的。"  九公与褚大娘子齐声道:"  但愿借你的吉言,将来还要你疼顾他们俩呢。"  姨奶奶道:"  他二叔上回来,不是替他起的小名,那官名按着我们老贤侄少大爷的大名'  骥'  字排,一个叫世骏,一个叫世驯,说是像两匹好马。"  安公子道:"  不错,老人家也曾说过,连侄儿一时都会忘了。"  说罢,九公携了安公子手,出了上房,说道:"  你上次到过那个庄子是西庄,这个地方你还是初次来的呢。你看我这个箭道还宽敞么?"  领了安公子,前前后后看了一遍,重新走进上房。

褚大娘子已经将酒菜摆好,请他爷俩入座。九公让公子上首坐,安公子不肯。

老翁道:"  你是客,总得坐上首的。"  公子辞不过,只得坐了。那四个服侍的孩子,早已一旁站立,上前斟酒。老翁见了公子做了大官,毫无一点官派,仍旧是从前那个样子,好不喜欢,杯到即干,连喝了一阵酒。安公子也是爱喝的,也陪饮了不少,又吃了两道菜,这才问老翁道:"  侄儿要问九太爷一件事,不知有所闻否?"  九公道:"  何事?"  安公子道:"  有一位隐君子,姓李名应龙,号素堂,从前曾在纪大将军幕中,近来无意进取,隐居山中。闻人云就庄这青云山左右。

这人年近古稀,深通岐黄,尝舍药治病,不知九太爷有所闻否?侄儿此番奉命往山东充采访使,非得一个能干人在幕中不能济事,因此父亲放心不下,命侄儿顺路来见九太爷,务要访明此人住处,亲身前去聘请。若这位先生肯出山入幕,助侄儿一膀之力,何忧山东风俗不整,大案不消呢?"  九公闻言道:"  原来如此。

这人我略有所闻。不错,姓李,年纪六十多岁。他现隐居在青云山下一个村庄中,离此十八里远。这地方我庄上有人去过,你等我去把那去过人叫了来,命他引路,我陪你去走一趟。但恐到了他那里,他又出门,或推故不见,那就无法可想了。

万一见着了,你自然有一套竭诚请他的话,再加上我打个边鼓,下一番说词,他或者竟肯出山襄助,也未可知。总而言之,你我尽到了心,那个人来不来,这其中关乎机缘遇合,勉强不来。你想我这话是不是?"  安公子道:"  九大爷这话痛快明皙,就是如此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