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侠女奇缘 > 第184章

第184章



又听得庙外人声喧嚷,一片声"  杀呀,拿呀,千万别放走了要犯呀"  ,更嚷得人心慌乱。

齐明已身受重伤,法明偷眼再一细找,欧鹏、侯蒙俱不见了,就知他二人不肯出力,自顾性命,由后面脱逃了。暗想:"  今日断难活命,莫若行个拙志,自刎了罢!"  法明一面招架,一面打算主意。忽见后头"  嗖嗖"  的跳出两个人来,第一个白面长髯,精神足满;第二个紫黑面皮,重眉大目,花白胡子,年纪都在六旬上下。前面使的是宝剑,后面使的是一对雪亮护手钩。但见他二人舞动了兵刃,好似几团白光滚来滚去。那时候两下里正在性命支关之际,忽然添了二人。

赵鹏等一看,并不是自己弟兄,以为是法明等一党。谁知法明等更不认识,以为是官兵又添了武艺高强之人,只吓得魂飞天外,魂散九霄。不料那二人直奔了赵鹏等杀去,只杀得赵鹏等四人乱纵乱跳,俱是勉强招架,并不能还手,渐渐要败。

又见随后欧鹏、侯蒙也跟了来,并听欧鹏嚷道:"  法师兄不必惊慌,我的二位师父来了。"  法明三人此时非常惊喜,见两个老者越杀越勇,暗暗称赞:"  真好本领!"  觉得自己精神顿起,遂大叫道:"  我等不趁此时杀出,更待何时!"说罢,就杀奔前门而来。白面长髯老者在前舞动两把宝剑开路,大嚷道:"  让我者生,挡我者死。"  法明等三人紧紧跟着,鱼贯而行,留下黑紫脸的老者断后,犹如几只猛虎。赵鹏等便知事情坏了,往外一败,那一伙就杀出庙门去了。

魏永福正督率官兵在庙外围严呐喊助威,不料庙内冲杀出一群猛虎,把这些官兵如切葱切蒜的一般乱杀,只见人群里头颅飞起飞落。魏永福吓得不敢迎敌,让开一条血路,遂使法明等众人逃出。及至孙祥安赶来,赵鹏等杀出,已经把贼放出去了。大家互相抱怨一回。冯小江道:"  我等这些个人,并且带着官兵,竟被他走脱,如何回见师爷?就是大人不在此,将来也不好交差。"  魏永福等也面面相觑,彼此设法。

赵鹏道:"  我们不管杀得过杀不过,只好还是追。"  大众只得虚张声势,追了一回。怎奈后来的两个老者武艺过高,赵鹏等都不是他的对手,差得太多,焉能相敌,眼看着要犯逃脱了。徐三、朱三在庙后领兵跑来,彼此相见了。朱三道:"  我们听见锣声,领兵将庙围住,不意从外面杀进两个老头子,我二人杀不过,那兵丁更不用说了,只得容他跳墙进庙。人家往外杀,他反倒杀进庙去。"  周三叹道:"  若不是他两个,还不至放走了铁头陀。我们四人已经把铁头陀与那个和尚都杀败了,再一会子,就要被擒。谁想到半空出来这两个祸根。

不言大家扫兴回公馆。且说法明等跟着两个老者出离了龙潭虎穴,追兵又追了二次,被老者唬回,大概不敢来了。铁头陀便向老者叩头,并向法明等逐一磕头道劳,大家还礼。法明便问二位老者姓名,欧鹏这才过来给大家引见。原来这两个老者就是在地坛教欧鹏、欧鹤的师父,白面的叫飞天虎李德芳,紫面的叫海底龙陈德明。二人皆会奇门遁甲,知道二徒弟有难,铁头陀与法明等都不该这次就擒,故来湘救。及至救出二位,就要告别。法明等不肯放,李德芳笑道:"  众位还须早早回去,不必客气,离开这是非之地方好。"  欧鹏也苦苦攀留,说明大家都回清水寨,不料又出了一件意外之事。不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五十八回  钦差审案四远名扬  活佛升天一朝事败

话说铁头陀屡次蹈险,及至承寿寺被围,万无生理,不料又有两老者前来搭救。大家逃出重围,欧鹏恳请大家到清水寨暂避几时,再作打算。大家应了。谁想到又出了意外之事。原来铁头陀一时应了替张七报仇,屡屡行刺不成,往来奔波,又是后悔,又是惦念自己羊角岭,病机已伏。近日劳碌惊恐,想起当日在青莲寺享福,何曾受过这般苦楚,不觉病上加病,又添外感,益发沉重,已是行走不得。大家着急,又恐调大兵来追。大家只得留下,齐明陪伴他,找了个僻静小店看病。法明等同了欧鹏往清水寨去了,皆不在话下。

且说安大人破了羊角岭,擒了张七,拔营起程,班师回省。

因顾师爷来信云:"  铁头陀近日在省城行刺不成,正在擒拿,恐大人回省,把他惊走。"  故此缓缓而行。这一日已离省不远,顾师爷到来,讲说铁头陀得而复失之事,并云:"  天意不该他绝,仍须大费周折。"  二人又谈了会子近日公事。

安大人道:"  贼盗之事,功已得半,至于词讼之事,大约日后不少。只因在外用兵,无暇料理。恐此番进省,递呈者必多,非用心听断,使人折服不可。"顾朗山道:"  听讼一节,实不容易。"  安大人道:"  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有《吕刑》一书,可作法则。再加以色听、气听、情听、神听,理所不通,通之以情,情所不通,通之以变,变所不通,通之以诚。至于侦访疑难,亦用得着。如此,或不至茫无头绪。"  顾朗山道:"  空说自易,实作则难,惟以为难,方无枉纵。若见为易,不免失刑,至于上刑适轻下服,即宥过无大之意,此甚可从。下刑适重上服,即刑故无小之意,似不可泥。恐以下罪而服上刑,稍失于滥耳。"  安大人点首称是。

二人谈至更深,同榻而眠。

次早首府来接,备着八人大轿,旗锣伞扇,清道飞虎,执事纷纷。又有武官将弁,顶盔贯甲,带着兵丁站班,再加上冯小江、赵鹏一对,郝金刚、周三一对,韩七、谢标一对,陆葆安、褚一官一对,俱是本身顶翎冠带骑马,两边护持,锣声震地,喝道喧天,实实尊严无比,威武可观。午后,安大人到了衙中,进内见了舅太太,珍姑娘也接出来。又检点行装,在半路已接了无数呈词。至次日拜客行香,一路拦舆告状者又不少。

当日晚上,在书房将状词批了十数纸,始行归寝。

顾朗山自己思忖:"  东家年少,才能就算好了,只不知听断何如?且看看他批的呈子怎样。"  及看了各呈批语,俱如老吏断狱,洞中察要,不觉吐舌。再看到一纸,首胞兄逼奸邻女一呈,批云:"  逼奸之有无不可知,兄弟之名义不可绝。律载告期尊长虽得实,杖一百。仰济南府将原告提案,折责四十板具报。其牵连邻女,事属暖昧,消案不行。"  又一件系告父妾欺父年老,抵盗家财之呈,批云:"  家财乃汝父之家财,汝父不禁其抵盗,即非抵盗矣。本应坐诬,姑念愚民,比照子孙违犯教令,律杖一百。仰首县折责具报。"  又有许多呈子,批语皆无不合。或准或不准,各有见解。朗山看了,心甚佩服。

次日安大人坐堂审案,朗山已服其批呈,尚未观其审案如何,故急急吃了早饭,藏在二堂的暖阁里。只贝安大人升堂,

两旁皂役威武已毕,叫先带第,一起假女赖婚一案。原告周镜涵,是个秀才。

被告李治书,是个布理问衔。假女是乳母之女。

安大人问过口供,唤李治书上去,喝道:"  女果不假,便是你亲生之女,岂肯自认为乳母之女,诬证亲父。据汝婿说,是因奁资太薄,无有媵婢,遂起疑心,用酒哄醉,盘驳出来。这是真情。你虽能言,无从置辩。本院如今只问你:愿打愿罚?若愿打,只一夹棍、四十大板,将真女交出,断与周生成婚;愿罚,出八百两银子,补还妆奁。问你女儿,如不愿改嫁,仍归周生为正妻;如愿改婚,则任其你另行择配。"  李治书连连磕头,道:"  治生情愿受罚,但女儿亦情愿改婚,只求大人开恩,准其另配。"  安大人道:"  必须你女儿当堂供出,难听你一面之词。"  当时发出朱签,立刻唤真女到案。

须臾唤至,八百银子亦随着呈堂。安大人问真女道:"  可愿嫁周秀才不愿?"  真女回答:"  不愿。"  安大人道:"  你不过嫌这周秀才家中贫寒,恐其难以度日。如今有了八百银子,也就不算穷了。况他是个秀才,岂无发达之日?怎么还不愿意呢?"  真女道:"  坐吃山空,八百银子也有用完之时。他前年曾来我家祝寿,衣衫褴楼,气得人要死。我已立誓不愿嫁他的。

如今又先娶有奶母之女,添一气块,怎还肯嫁他?若说这等穷鬼都会发达,那日头真要往西边出来,世界就要混沌哩。"  安大人大怒道:"  你竟敢这等回复本院!本院只认是你父亲主意,所以唤你当堂质对。谁知竟是你的见识!你嫌他是穷鬼,且教你做一个苦鬼。"  喝声"  拶"  ,便是一拶二十敲,真个喊告连天。吩咐带下去。

又把周镜涵叫来问道:"  我看假女容貌不俗,不知德性何如?"  周生道:"德性也还不错,是个懂道理的人。"  安大人点头道:"  娶妻娶德,那真女相貌太薄,不像厚福之人。本院

岂不能立押真女仍为你妻,但恐他不肯同你安静度日,反为你之累。你领这八百两银子回去,即以假女为妻,不必复恋此无情泼贱。从此置点产业,勤俭过活,发愤读书,一朝发达,教他父女看看,令他后悔,方知日头原有西出之时也。"  周生连连叩首,泣涕道:"  大人言言金玉,生员日后若不认真念书,以图上进,不特为彼父女料定,亦深负老大人、天地、父母之心,死有余辜矣。"  含泪而退。

那顾朗山在暖阁后面不住的点头。这堂下听审众人,亦各佩服。又问了三四起,都问得确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