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铁血大秦 > 第345章

第345章



“天——下——”刘邦奋起余力,嘶声说了这二字,眼神里分明留恋出对生的眷恋和对天下的渴望!只可惜,有了扶苏,这天下不会姓刘!

“扑通”刘邦身子一晃,连人带剑跌落马下,闭目而逝!

虎贲军军士捡起染血的长剑转身回返,却有些惊恐地发现,英雄剑,上残留的血迹竟然在迅速地消逝,顿时感到头皮发麻:这剑竟在饮血!

极度恐惧中,军士不禁感到英雄剑上传过来一种可怕的寒气,冻得牙齿都开始打颤起来。好不容易艰难地回到扶苏身边,直到扶苏若无其事地将英雄剑接过、还鞘,这才恢复了正常,但看着扶苏的眼神却充满了狂热:“陛下真是神人,这天下也只有陛下才能镇得住这样一柄充满凶杀之气的神兵!”

“主公——!”看着死去的刘邦,夏侯婴、曹无伤禁不住失声痛哭,纷纷下马跪倒在地,残存的楚军也默默拜倒,为刘邦送行。

陈平苦笑一声:“刘公去了,我今何往?罢了,罢了,背主不佯,徒惹人笑!”陈平忽地跳下马来,向刘邦拜了一拜道:“公不负我,我亦不负公!”拔剑横颈,长笑一声,自刎而死!

扶苏一愣:“这陈平——,哎,虽是阴谋之士,倒也是个真男儿!”唯恐夏侯婴和曹无伤二人亦寻短见,连忙道:“曹将军,夏侯将军,如今刘邦已死,只要你们愿为我大秦效力,联保证既往不咎,决不相负,如何?”

夏侯婴闻言大笑道:“我与刘公自小便是至交,今一文士尚为其主殉死,吾若落后,有何颜面见天下人乎!?”说着,也拔出长剑,横在颈上,大喝一声:“主公慢走,夏侯来也!”也自伏剑而死。

曹无伤仰天叹了口气道:“主辱臣死,曹某无能,自当追随!”说着,大笑三声,亦自随死。

一时间,扶苏见此惨景,半晌作声不得。良久,扶苏叹了口气道:“真义士也!王熙,你率虎贲军将楚军的兵器收缴了,还有,好好收敛刘邦等人尸体,与以厚葬!”“是,陛下!”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世间的规律还真是无奈啊!”扶苏苦笑一声,拨马回营。

身后,金黄的朝阳已经渐渐升起,新地一天又开始了!

第十七卷重定中原  第三十章齐国之亡

黄河岸边,沿南皮一线,十数里距离上营垒无数、旌旗蔽空,二十万黑衫军屯兵于此,正准备渡河向齐国发动进攻!

这一日,秦北路军主帅蒙恬大帐。

蒙恬正在帐中处理着繁杂的军务,忽然间帐帘一动,有一人走了进来。蒙恬知道,在军中,只有一人能不用通报便可自由进出帅帐,那就是大将军李信,便头也不也不抬地笑道:“李兄么,稍坐片刻,我一会便好了!”

李信一屁股坐将下来,嘴里嘟囔了一句,便不客气地道:“人呢,人呢,快上茶,快上茶,我快渴死了!”当下,蒙恬的亲兵们不敢怠慢,马上为李信奉上一杯浓茶。

原本秦人都只喜饮酒、不喜饮茶的,但平时秦营是不许饮酒的,所以在扶苏的带动下,秦军的一些高级将领慢慢地喜欢上了‘茶’这么个有趣的东西。而优雅的蒙恬和潇洒的李信便是嗜茶最深的两个!

等蒙恬处理完军务的时真,李信坐在一旁,已经把两杯浓茶干下肚了。

“李兄,看你气喘吁吁的前来找我,有什么急事吗?”蒙恬放下毛笔,微微一笑道。

李信终于有了说话的机会,抱怨道:“我说蒙大帅,到底什么时候进攻齐国啊,二十万大军停在这里都有半个月了!”蒙恬闻言笑道:“李兄这样称呼我,岂不让小弟汗颜!今天李兄这样急火火的奔来,就是为了此事么?”

李信有些哭笑不得地意味道:“我说蒙大帅,难道你没有听说么,陛下连克陈留,废城,正围困大梁。而那个毛头小子韩信先后击败了召公、龙且,又将项梁斩于马下,别人都在立功,你不急么?”

蒙恬老神在在地笑道:“李兄很着急么,别忘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古记啊!”李信闻言愣了愣,眨了眨眼睛,忽地笑道:“噢——,我知道啦,你一定在暗地里搞什么鬼吧!是了,王离那小子这些天一直没见踪影。他到哪里去了?快告诉我,否则,嘿嘿!”李信握了握拳头,一副威胁状!

蒙恬笑了,高举双手,一副讨饶状道:“好了,李兄,算是怕你了,成吧!我看要再不告诉你,非把你鳖坏不可!来啊。取沙盘来!”“喏!”几个亲兵闻令,将一个硕大的地形沙盘抬了进来:上面插满了黑色和红色的旗子,黑色的是秦军。红色的是齐军!

蒙恬起身,对着地形图道:“李兄请看。目前在济水以北、黄河以南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齐军了,这些地方易攻难守且不易增援,所以田横已经放弃了这些地方,而将兵力都集中在济水南岸的乐安一线。这一线大约有十五万人!另外,临淄城的两翼,田荣在章丘附近布置了五万人,即墨附近亦有五万人。构成了第二道防线,一则防止我军突破济水后长驱南下,二则可防备我军故伎重演从即墨登岸偷袭临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临淄本城五万兵马,固守这最后的堡垒!面对这样地三道防线,如果让李兄决断,当如何定策?”

李信闻言摸了摸额头,想了想,忽地摇头道:“难啊,难!要依次攻破这三道防线,恐怕就算有再好的计谋,代价也得相当大!咦,不对啊,我不正是没有好办法,才来找你商量的吗!快说,你心里到底有什么好主意?”

蒙恬笑道:“其实我的主意很简单,就是绕开敌军防线,击敌之虚!李兄请看,目前齐国虽大,但在济水和临淄之间就集中了三十多万兵力,而齐西、齐南、齐东这些庞大的地域上留守的齐军却尚不到十万之数,而且多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队,不仅装备低劣,而且训练不熟,这三大方向的防守简直几乎就是接近空虚状态。如果我军不攻齐北这三道戒备森严的防线,却乘船绕海猛攻临淄之背,你看齐国会如何反应?”

李信闻言顿悟,笑道:“高,实在是高!如果我军从下密附近登岸,不仅没有什么抵抗不说,而且攻破下密、昌邑、北海这三座防守空虚的城池应不费吹灰之力。我算算看,下密离临淄有六百里,离昌邑一百里,离北海三百多里,李兄,我看,只要我军行动够迅速,完全可以赶在临淄齐军作出反应之前,攻陷下密、昌邑、东海三城,兵临临淄城下!”

蒙恬点了点头,笑道:“正是,我想过了,下密、昌邑、北海这三城留守齐军各有只有千余,一见我大军杀来,仓促之下必然只有惊恐四散地份,所以应该不用费力气攻城,这三城,三天便可以全部解决。而临淄离最近的北海亦有两百多里,齐军得到我军登岸的消息至少要两到三天,准备兵马又要二天,抵达北海要两天,所以他们最快的反应速度最起码要六天以上,这已经来不及救援任何一地了!哈哈哈!”蒙恬亦颇为自己的计谋得意!

李信亦赞许道:“的确是妙计,齐军只防备我军偷袭即墨、直趋临淄了,但却把偌大一个后背给我军亮了出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也!不过,蒙兄弟,我军攻陷下密等三城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章丘离得较远不说,临淄和即墨便有齐军十万,我军渡海兵力不可能太多,要防止敌军垂死反扑啊!”

蒙恬点了点头,正色道:“这点我考虑过,我正派王离在黄河入海口的褐石附近秘密打造海船,并征集河北沿海所有民船,佯作是要渡黄、济二水攻打齐国之用,蔽敌耳目。据王离估计,等四月中旬左右,立即可以筹措到较大渡船四百余艘,可载大约三万兵力渡河攻击下密,一半骑兵,一半步兵。我准备将我黑衫军最精锐的部队调派过去,并且由我、王离、翁仲三人指挥。届时可诈称十万,惑敌之目。

而临淄、即墨的齐军虽有十万,但一部分要守城,最多派出六七万人前来攻击,以我军的精锐和奋勇完全可以有一搏之力。我军只要能够将这一波齐军地反扑击溃,便可以有时间等到第二拨跨海援军约五万步卒从即墨登陆,届时章丘敌军便再回援,我军也不怕了。而乐安一线的十五万齐军便由李兄率十二万我军牵制肯定亦不敢回援,如此大局可定!当然,在我军虚张声势之下。吓得胆裂的齐军敢不敢出城反扑这还又是另一回事,说不定可以像上次一样兵不血刃便可下临淄。”

李信点了点头道:“此计虽有点冒险,但是这险还是值得冒地!好,我赞成!”蒙恬笑着拍了拍李信的肩膀道:“怎么样,李兄这回可以安心回去睡觉了吧?”李信闻言大笑:“然也!”

公元前210年,四月中旬地一个深夜,三万最精锐地北疆‘黑衫军’由褐石登岸,跨过大海,向下密猛扑而来。

夜黑沉沉的,夜晚的海面在潮汐力量地牵引下风浪显得有点大。咆哮的海浪不时地撞击着岸边的岩礁,溅起千万朵浪花。

忽地,原本平静的海面上突然亮出万千帆影。在清冷地月光下显得分外突兀。紧接着巨大的船队驶近岸边,在两三百步外停了下来。以免触礁或是搁浅。然后,不计其数的登陆小艇放了下来,载着密密麻麻地秦军开始登岸。

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一直忙到天蒙蒙亮时,三万秦军才终于登陆完毕。朝阳无限中。巨大的船队升起风帆,遥遥北去,留下了这一支奋勇的孤军!

海风呼啸,潮湿而又有点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