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十二国记 > 第312章

第312章





“不很清楚。综合各处的消息来看,是立了伪王的样子。”

“泰王还健在的情况下?”

“是很奇怪,也没听说泰麒失道。泰王没有驾崩,泰麒没有失道,因此只能认为是内乱,仅仅内乱就使妖魔如此跋扈也是很奇怪的事情啊。”

“……很相像。”说话的是昭彰。

“相像?”

“是,和巧国。塙麟失道,接着塙王驾崩,虽然不是稀奇的事情,但是不记得有过这么短的时间内荒废到那种程度的例子。”

“确实”,明嬉把剥皮切好的桃子分盛在人数份的碟子里。

“不是妖魔那边出了什么事情就好啊。”

“妖魔那边?”

“已经是很奇怪的事情了嘛。戴和巧奇怪呢,还是出没在那里的妖魔奇怪呢,不仔细确认可不行啊。”

“不行啊,母亲。”利达反对道,恼怒的看着利广,“说了那种话,某人就会想去调查了。——利广,你又心神不定吧?”

“接了个大任务,可不能总心神不宁啊。”

“不要忘了这些话啊。”

利广苦笑自己没信用,先新问:“还有一个危难中的国家吧,芳的情况如何?”

“那边没有特别的异常,正在迅速沉静下来,似乎已经稳定住了。那个假朝很有出色之处呢。”

“其他的呢?”

“别的大概没什么问题。舜还不是很安定,但新王登基刚四十年,情有可原。虽然不知进展如何了,感觉上是在向着稳定的方向前进。范正当重要关头,感觉也正安稳的进行。”

“庆怎样了?稳定下来了吗?”

啊,利广笑了:“是啊,庆。那边的情形变得有趣了。”

“哦?”

文姬侧着头,“是位女王吧?”

“是啊。——嗯,虽然庆国和女王不是很合,这次说不定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近来颁布初勅,废除伏礼。”

哎,在场的众人都睁大了眼,明嬉愣住了。

“废除伏礼——之后怎么办呢?”

“难道全员只行跪礼,像麒麟一样?”

利广向这么说的文姬点点头,“似乎如此。”

“可是废除伏礼的原因是什么?”

“虽然觉不出有什么实用,但是怎么说——可以感觉到女王的意气。对百姓说不要叩拜的王还是第一个呢。”

“这么说也是啊。”

“做出初勅之前,庆中部发生动乱,景王亲自出马平定了叛乱。”

哦,文姬捧住腮。

“朝廷长期为X纵朝政的大臣束缚,官吏的整理都无法进行。对景王来说是少见的有行动力呢。”

“哎……”

“初勅以来,改革也在进行中,以勅令决然的把有关半兽、海客的规定制度都废除了。听说禁军左军将军就是半兽。”

“哎呀,了不起。”

“是不是应该说总算如此了呢。”

“景王发布勅令做这件事,很了不起吧?庆国本来一点没有那种气势的。”

“确实,如今的庆很有气势哪。不错。”

利广微笑着。庆的各处还残留着对强势的王的不信任感。但是,越是靠近王都的地方,百姓的脸上就越有生气,证明希望正从王膝下散播开去。饱经动乱的国家,像岩石一样固执的臣下,起码感受到了改变一切的气势。也许庆可以以很好的形态越过最初的十年。

利达松了口气。

“难得庆安定下来,不然到处都在骚动,睡觉都不安稳。我们也该去庆见习,向好的方向改进啊。”

“这是在暗示我吗?”

“要是听取本人的申请,就像个傻瓜了。”

利广苦笑着称是。围坐在桌子周围的人沉默下来,陷入了各自的思索中。

打破沉默的是先新。

“实际看来,柳有多少可能保得住呢?”

利广稍稍思考了一下,“不清楚,虽然一旦开始很快就会见分晓。妖魔出没,相当的违背了天意哪。说不定近期台辅就会失道。”

“柳的荒民和我们就没什么关系了,要依赖也是雁和恭吧。”

“雁好像已经把握局势的样子,应该没有问题。”

“但是,戴、庆、巧的荒民也要负责啊。虽然庆已经在重振中,援助还是必要的。戴已经完全不行了,再加上巧北方的难民,穿越妖魔跋扈的土地逃到奏来几乎不可能,雁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但是,接受巧的难民,柳也荒废了,雁的负担很重啊。出手援助的话又很失礼。”

“这样如何呢,”利广笑道:“尽可能引入巧的荒民。现在荒民甚至流入庆国,但庆国还没有支持他们的力量。”

嗯,先新沉吟道:“问题是怎样吸引巧民来奏呢?”

“出船可以吧?”利达一边飞笔在纸上记下心得,一边举手说道。

“从赤海到青海好像比较困难,暂时尽可能增加赤海沿岸港口的船只,然后巧北方虚海沿岸派出荒民专用的船只的话……”

“虚海沿岸好像没有像样的港口啊?”

先新询问似的看向利广,利广点点头:“能容纳大型船只的港口有两个,渔港大小有那么一些。”

“那么就用小型船只吧,渔港也能进入了。大型船只要凑齐必须临时建造,时间上来不及。渔船虽然承载的人数少,可以组成船团,增加船只数量。”

“嗯,还有这么一招啊。”明嬉表示赞同。

“就那么做吧。慌慌张张的建造大型船只,就算能派上用场也没有可使用的途径,小型船还可以卖给渔民。把巧北方虚海沿岸的难民引入奏,可以相当减少庆的负担嘛。”

“是啊。——恭怎么样?”利达抬头看向利广。

“回来的时候经过恭,告诉他们要做好准备。”

“恭的物资如何?”

“因为芳已经相当稳定,援助芳的义仓当前可以挪用来救济柳的荒民。但是怎么说芳也需要物资支援,长此以往也是很严峻的问题。”

文姬叹声道:“要负担芳和柳两个呢。特别是芳,地理上也要依赖恭。恭和近邻的范有国交吗?”

“我认为没有。”

“那么,我们也帮帮恭的忙,起码确保芳的食粮供应吧。”

“那可不行啊,文姬。”

明嬉轻笑道。“考虑一下运送的手续和花销看,与其我们援助,用恭的国库援助岂不更便捷。巧的荒民流入,我们也要开义仓,再为恭搜购粮食的话粮食的价格就不得了了。”

“那个……确实如此。”

“不如忠告供王监视谷物的价格,还有木材,北方木材出产以恭、芳、柳为主,其中两国倾覆了,价格一定会暴涨。把这边的谷物和木材降价运往北方吧。”

“但是——”先新打断文姬的话。

“母亲说的对。赠送物品并不好,会挫伤独立不羁的心。荒民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希望,我们正是为了这一点援助他们。”

“……啊,是。”

“伸出援手是必要的,但是他人可以自立时一定要放手。援助恭也可以,我赞成支援他们的国库帮助救济难民。但是必须是恭施以救济,有邻国的帮助,柳的百姓也可以安心一些,感受到恩义。虽然和奏救助是一样的,但是恭的话因为是邻居,可以报答恩义,奏给予的恩义却不能报答。无需回报的恩义如同上天施与的,习惯于此的难民会损伤最重要的东西。”

微笑着看看点头称是的文姬,先新回头对利广说:“你也一样。为了巧的百姓花光国库没关系,不要给得过头了。”

“记住了。”先新点点头,叹了口气。

“嗯,你从各方带回消息帮了忙啊。”

“不能夸他,父亲。”

利达啧啧道,“利广得有一点自觉。”

“不用唠叨那么多次,我也会接下关于荒民的任务。”

“说得好,约定下了哦。总是糊里糊涂的很过分啊。”

“知道了。”

“接下来,”

利达瞪住利广,“快去把骑兽放回厩里,想让它在外边待多久?”

向缩着头的利广微微笑笑,昭彰站起身。

“我去。”

“慢着,昭彰。”

明嬉制止住昭彰。

“拿出来的东西要收拾好,这一点都做不到可不行,怎么说都不是小孩子了。”

大家一起笑出来。

“的确如此哪。”

“是啊,哥哥,老老实实作个大人吧。”

“六百多岁的小孩子没什么可神气的。”

利广自己也笑着,是是,站起身。

这里一点都没变——利广一边从窗子钻到外边的岩场一边想。住所没变,面孔也没变,什么时候窗子里都亮着灯,开朗的人们和乐的聚在一起。

旅行归来看到这样的景象心底就安稳下来。还没有厌倦这种安逸是幸还是不幸呢。不,或许利广如此频繁奔出王宫,明知危险在诸国放浪,就是因为已经厌倦了。这么说来,每次出去的时候都没有想着回来,念头里只有前方,奏和清汉宫,以及住在那里的家人都在意识之外了。也许利广自身都没有意识到的心的深处,在想着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即使那样,结果不管什么时候利广都会回到这里。

看着他国感到寒心,国家脆弱,百姓如履薄冰。十分明白不死的王朝是没有的。——但是这里没有问题,至少大家相互支持就好。

利广回头望向窗内。

——也许,自己正是为了确定这一点回来的。

(完)

--

《华胥之幽梦  书简》

1

那座王宫,仿佛从高高突出的断崖边缘窥视着下界一般,浮于云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