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我们是传奇 > 第二十五章 三个疑问

第二十五章 三个疑问



        第二个问题是对此次灾难规模的推测,如果有证据表面是全球性的,那么就幸存者就微乎其微,列车上的幸存者也就没有人来救援了。否则的话那就还需要在原地等待并四处寻找救援力量。

        第三个问题是对伽玛射线爆发再次爆发的预防问题。既然伽玛射线已经爆发了,那么就不排除其出现第二次甚至更多次数的爆发。如何预防爆发这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不能排除这种可能的话,那么众人就只有重新回到隧道里面避难了。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让众人对李志刚更加佩服和尊重,他们向李志刚投以钦佩的目光,有些人干脆就直接说出口:“你看这个年轻人,考虑问题多全面,咱们在这里争论半天,也没有小伙子这几句话有分量。”

        李志刚被众人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笑了笑,对各位专家说:“这几个问题我考虑很久了,现在各车厢的同学都基本上用完早餐了,我们应该尽早研究这三个问题,好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方向。现在都已经九点多了,白天的时间很宝贵,听列车长说北山市现在的电力都停了,我们应该争取在白天将一些问题解决掉。”

        那位女专家首先发言:“伽玛射线是没有污染的,否则医学上,工业探伤以及农业生产就不会使用伽玛射线的。据我所知,一些食品的灭菌工序也是用伽玛射线,可见其‘清洁’程度。至于目前的伽玛射线的强度如何,我还真不得可知。我看应尽快在北山市找出一台放射性物质检测仪器,用仪器确定目前的射线强度,再做具体安排。不过我可以告诉大家,根据大家现在的表现,如果没有集体出现呕吐、发烧等症状,估计目前我们没有遭遇辐射。也就是说,伽玛射线的爆发很可能已经结束了。”

        “至于地球上能否有其他幸存者,现在不得而知。但是我总觉得,幸存者不应是只有我们。”女专家接着说,“大剂量的伽玛射线杀伤能力虽然很强,但一定厚度的岩石层等自然结构仍能够有效抵挡住射线的穿透。在这一点上,我们能够幸存下来,就是仰仗唐岭山脉中那座山。”

        宋雪峰在一旁补充道:“大瑶山,昨晚我们在那里停的车。”

        “难道,其他隧道中的列车也会幸存下来?”有人问道。

        女专家摇摇头,“咱们感谢大瑶山隧道,更得感谢那次临时停车。没有那么长时间的临时停车,再长的隧道也列车也会在短时间内通行过去的。我想这次伽玛射线爆发不会像相机闪光灯一样,在一秒钟内‘啪’的一下,至少要持续十分钟到半个小时。这样的话,即使伽玛射线峰值时列车在隧道里面,但列车驶出后仍然有可能受到辐射的侵害。所有,咱们能够幸运地存活下来,我感觉里面的偶然因素太多,世界上很难找到第二个类似的例子。”

        “我想到一类人群,矿工!”有人一拍大腿,说道。

        “矿工?”有人立即反对,“不可能,矿工在地下的深度最多几百米,浅的仅有几十米。这一深入我感觉很难抗拒伽玛射线的侵袭。再说,我非常熟悉矿井,下矿和上矿的人员是持续不断的,绝不是我们上班那样,哄的一下全都上班、下班。矿井电梯非常小,每次就能运几个人,所以只能是持续不断地进出。当辐射发生时,下矿的人员肯定会将自己的不适感告诉地下人员,这样必定引发慌乱,矿工们都会想办法往地上跑,也就无法利用自然结构的防护作用了。”

        “那么说,这地球上就没有其他幸存者了?”有人不甘心地问道。

        李志刚这时讲话了:“各位专家,我想是不是这样,从现在的情况看,很难有人数较多的幸存者,也就不会有什么力量来援助我们了,对吗?”

        众人都沉默不言。

        李志刚见状忙追问:“伽玛射线会不会再次爆发呢?”

        众人还是沉默。半晌,有人回答道:“我们这里没有天文学方面的专家,谁也回答不了你的问题。”

        王瑞林一直没有说话,此刻他终于有发言机会了,他清了请嗓子,官腔十足地说:“我们给你介绍一下吧,我们专家组是东海市政府委托我们科技局从东海各行业抽选的专家,共31名,都是各领域的专家,准备乘坐本次列车赴对口支援城市西江市进行科技交流。这些专家以工业、农业、经济、医疗卫生等领域为主,都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主,所有就没有什么天文、历史之类的专家。”

        见李志刚聚精会神地听着,王瑞林的感觉又上来了:“既然各位都不清楚伽玛射线会不会再次爆发,我看咱们还是稳妥起见,全列车人员抓紧时间回到列车上去,赶紧再回到大瑶山隧道里面,在那里比较安全,确保咱们不会被伽玛射线伤害。”

        宋雪峰听后苦笑一下:“那咱们得躲到什么时候?与其在那里面躲着不如舒舒服服地在北山呆着,找个宾馆好好享受一下,该着河里死,井里死不了。”

        李志刚笑道:“列车长说得是,咱们不能无原则地躲避。刚才我注意听了,宇宙中出现伽玛射线肯定会有必然规律的,至少是要有前兆的。我想正如张教授所讲,咱们当务之急要尽快在北山市找出一台放射性物质检测仪器,用仪器确定目前的射线强度,再做具体安排。我建议所有乘客还是在列车上休息比较好,王教授,你辛苦一下,我们派一些人陪你到北山找放射性物质检测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