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卤煮研究生院 > 第47章

第47章



其实,魏研究员之所以会如此反常,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自打在“竹林茶座”与枕流不期而遇之后,魏一诚便想当然地认定,小胖子早就把他的林林总总同吴雨“资源共享”过,既然人家已经兵临城下,自然没有了再遮掩下去的必要。屡试不爽,当中国人面对“囚徒困境”时,往往会在彼此毫无根据的猜疑中消耗掉本已千钧一发的生机。

“谈不上支持吧,”枕流很庆幸于吴雨的宽容,毕竟,魏家那点儿小秘密始终是这位工作不分分内分外的班主任密切关注的重点情报;但很显然,他的守口如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理解。其实,忠诚是种置之四海而皆准的美德,不仅对朋友如此,敌人也难免会钦佩那些“打死我也不说”的“一根儿筋”,而不打自招的软骨头,却往往难逃兔死狗烹的下场:“宁拆十座庙也不毁一门亲嘛,”脱口而出的男孩儿也很快意识到这句辩白很有些投敌的嫌疑,毕竟,人家赵冉才是之于魏一诚的原配;“是吧?”他犹豫着。

“连孩子都那么大了,还瞎折腾什么呀?”综观吴雨整晚的种种言论,这位熟知魏一诚前世今生的“圈内人士”似乎并未流露出那意料之中的文攻武斗,语气中反而更多地渲染着些须感慨,虽谈不上理解,但也超出了一般的长吁短叹。有些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暧昧倾向竟然出现在这位历来不越雷池一步的大家闺秀身上,倒有些异乎寻常:“这个老魏,还嫌不够乱……”小吴老师把手中已经握了良久的水杯递到嘴边,迟疑一下,又搁回了床头柜上。她从不喝凉茶。

“明知道他出现比我早许多,却不管岁月将我们相隔……”这是当年吴雨出嫁时,徐枕流在语文课上组织众多“伤心欲绝”的青春痘男生攒出来并委托他代为演唱的歌词。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当四种基本体液处于不平衡状态时,行为颠倒的人便会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气质(中文‘幽默’为humor之音译,而humor的词根hum来自拉丁语,意为‘水、潮湿’)。当然,这种天真的朴素唯物主义猜想早已被现代医学驳得体无完肤;然而,“幽默”这股“活水”在谈话陷入尴尬时被拿来和稀泥的办法却得以沿用至今。所以说,“美”往往要比“真”长久得多;生命总会有尽头,而浪漫却可以升华成为永恒。

果然,始终显得心事重重的吴雨破颜而笑:“你还记得这个?”其实,此话更该由枕流来问。在整天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小吴老师看来,80后红男绿女最不需要学习的本领就是忘记,成长在世纪之交的一代,早已习惯了将所有不如意抛诸脑后。新新人类的词典里,从来就没有品尝过沉重的味道,不论怎样刻骨铭心的过去,都无法阻挡那“憧憬未来”的脚步,在从背叛奔向虚无的周而复始中,他们从不会去真正相信什么。当然,主流之所以被称做主流,恰恰是因为例外的存在,比如说,吴雨就常常能从那个同样经千禧嘉年华焰火洗礼过的徐枕流同学身上找到似曾相识的点点滴滴,虽然她自己也说不清那究竟是种什么,亦或,是不愿意、甚至不敢去深究。

就拿陆远航的这段剪不断、理还乱来说,之于现如今的多数年轻人(研究生院里那些老古董除外),这种俗套的风流韵事已经对司空见惯了不伦恋外加习惯性流产的他们构不成任何审美刺激,当事人反倒可能会被斥为“没个性”、“老掉牙”。然而,喝过洋墨水的枕流却不这么想,在他看来,存在即是合理,任何“曾经”都有理由得到尊重,这山望那山高的迷失反而要比路漫漫其修远的后果更加不堪。

对此问题,远航本人的态度似乎与徐枕流并无太大出入,至少表面上看来如此;这也难怪,第一次的投入往往格外弥足珍贵,毕竟,无与有的区别总显得比多与少之间的距离要大上很多。

经过前次的三堂会审,魏、陆二人那层本已摇摇欲坠的情缘迅速转入地下状态,当然,这对于她们也并非什么新鲜的课题。把高来高去当作家常便饭的中国人深谙游击战略诀窍,素来不惧怕任何形式的清剿,三光、囚笼外带地毯式,到了这儿一律歇菜,都拿咱那烧不尽的星星之火没辙,野百合也有春天嘛。

如果从面相角度分析,双颧饱满的远航本该是个性格坚毅的姑娘,虽然表面看来,这与她对魏一诚锱铢必较的作风大相径庭;然而,咱老祖宗那点儿文化遗产的玄妙之处也正在于此,只有当一个人被逼进死胡同而不得不调动起全部潜能时,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命理学”才会显出它的先知先觉。所谓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其实,人性也是一样:险恶的环境可以磨练出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坚忍,反之,那些“死于安乐”的幸运儿,则往往只会在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恶性循环中喋喋不休地抱怨。曾经只因为老魏一个姗姗来迟的回电便要如临大敌的陆远航,真到四面楚歌时,反而表现出女人基因中特有的冷静与忍耐:她不再要求那些周而往复的慰藉以及没完没了的海誓山盟,就像悬崖峭壁上倔强的孤松,似乎只需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空间便能饱含出绝望中愈挫愈勇的生命冲动。

但话又说回来了,任何指鹿为马都不可能是彻底的无中生有。在这空前的困境中,远航之所以会岿然不动,也不能完全排除或多或少的外力支持,比如说,魏一诚新近交给她做的那个项目就不失时机地成为可以撬动地球的有力杠杆,在陆远航看来,“魏老师”还能惦记着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说来也怪,一向致力于语言习得研究的魏一诚,这次不知道从什么犄角旮旯淘换来一个有关中文外来语的课题,几乎未做任何指导便悉数交付同样没有任何相关知识储备的陆远航全权负责。实事求是地讲,这些“剪刀加糨糊式”研究并不需要太多真知灼见,但如此明目张胆的滥竽充数倒也并不常见,尤其是在批量生产各种高学历庸才的今天。当然了,随着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体系的逐渐发达,抓几个专业对口人士来“层层发包”、外行领导内行根本不在话下;轻车熟路的魏老师当然晓得个中究竟,特地嘱咐,让远航自行寻个通晓现代汉语词汇学的同窗一起“分而食之”,并叮咛说这种肥水可别便宜了外人,最好能是个“生前友好”前来共产。在人浮于事的研究生院里,等着咬钩的穷极无聊当然车载斗量,比如程毅,就是个不错的猎物。

愈发摩肩接踵的人类社会中,总难免要发生一些小概率事件,尤其在当事者有意为之的时候。手眼通天的魏一诚找来这么个几乎从未涉猎过的外快倒不成其为新闻,可他居然能未卜先知出远航身边刚好有个“门当户对”的搭档,若只用“巧合”来解释似乎多少有些勉强。

坦白讲,程毅在研院中不错的口碑并非来自他的才学,事实上,出类拔萃的卧虎藏龙反倒很难在这个文人相轻的环境里左右逢源,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尤其如此。毕竟,在中国人早被权威伤透心的今天,谁都不希望再出来个“领袖”把自己“一统江山”掉,于是乎,真正的人杰地灵往往会成为众矢之的并夭折怠尽。所以说,这个善于塑造庸才的环境中,程毅的三拳两脚倒还算来之能战,反正那点儿所谓的研究项目也只需要勤勤恳恳的态度外加个好人缘即可。看起来,叫唤了十来年的素质教育倒有点儿阶段性成果,如今的学术机构中,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当然,八面玲珑的好好先生也不见得非得是满脸狐媚的老油条。比起那些在头破血流中才学乖的愤青,程毅绝对算个幸运儿,出身富贵之家的他更像一块温润的碧玉,之所以生来便没有分明的棱角,是因为公子少爷们根本不需要去在你争我夺中打拼下供自己立锥的生存空间。为富不仁那个初级阶段只属于刚刚从土坷拉里钻出来的暴发户,真正的有钱人不用费太大力气便可以为自己买下个好名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导师看得的确是远些,在在多数情况下,社会等级要比我们想象中狡猾很多。

相形之下,枕流他们班那位混过多年民办教师的石立班长便顾不暇那么多皇帝新装。来自山西中部某地(具体位置始终是个谜,从没有人看到过石班长的任何身份证件)的他,由打来到语研院的那天起,便像块久旱逢甘霖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吮吸着目光所及的一切,连妇女工作标兵、计划生育模范之类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头衔都没有消化不良。在这个昏天黑地的小院中,石书记(第二学期伊始,已有六年党龄的他,“屈尊”被“破格”补选进入校级团委)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状态;据说,阿扁“总统”笃信相学,每逢重大选举,总要用某种特殊材质榨取而成的精油涂遍主管权势的额头;若此说属实,咱们这位永远天庭锃亮的石立老师日后定当大富大贵,枕流曾装作不经意地检验过,人家的官运绝无人工斧凿痕迹,非油炸、更健康。

工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多以来的奋斗正开始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至少在06级硕一班这个小圈子内,“石班座”的地位已经愈发巩固。那些曾经拿来新官上任三把火的鸡毛蒜皮早就无须他亲自动手,比如即将举行的春游活动,便被顺理成章地“基层民主”给程毅等人全权代理。

枕流始终没有搞懂,这次当日就须返回的踏青,为什么偏偏要安排到五十公里之外的远郊进行,那个听都没听说过的“青云寺”在北京古刹林立的西北山区根本就排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