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143章

第143章



我军占据齐国百姓民心,时间越久对我军越是有利;另一是依照原定计划,速战速决,接受对方战书,与之决战。”顿了一顿又道:“假如我军改取第一条取胜方法的话,好处在减少我军伤亡。以静制动,以不变而应万变。另外还可用骑兵骚扰对方粮道,打经济消耗战,迫使他们退却。不过,现今我方士气高昂又占据军事重地临。也可趁势一举击破敌方主力,是以不论速战速决还是不变而应万变都与我军有利。”

韩庆附和道:“姜良太宰之言不无道理,但我军一占据要塞,二有安全稳固地防线,三得当地百姓信任,四拥无任何险阻的运输线路。此四点利处。可保我军利于不败之地。另外晋国公卿权力过大,早有夺主之势,国力四裂,名义还为北方诸国的盟主,却是外强中弱。只要我们暗中挑拨,可让晋国内部生变。如此我军必胜。反之我等若速战速决。则晋军得以从容布置,我少敌众,较难取胜。”

无可否认,韩庆此法的最为稳妥的决策。不战而趋人,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可姬凌云却并不喜欢,总觉得有些别扭。

他默不作声,望向伍子胥、孙武子,自己在各方面成长极快。但这远见却始终不如这两位老家伙来的老辣。很多事情,他要想上一会儿,才能看的通透。但伍子胥、孙武子却可以在第一时间内看透一切。

虽然有些嫉妒,但姬凌云也知道类似伍子胥、孙武子这类的人物几千年来也找不出多少个。跟他们比战略。比远见那存属找罪受。

一时各人地目光都集中到他们两人身上。

孙武子知道这不是推让的时候,淡淡一笑,从容道:“在一般情形,两位的提议,正应对老夫兵法中的不战而趋人之兵,是上上之策。”说罢眼光环顾众人,神光灿灿,使人感到他胸有成竹。

孙武子续道:“但现在的情况却是例外,大家莫要忘了,大王此战堵上了吴国的发展,其目的为的是什么?是齐国,大王想吞噬齐国,融合齐国。吸取齐国之长处,将我大吴发展成天下第一强国,并且带领诸位建立不朽功勋,以求载入史册,;退智宣子、赵鞅,那么齐人将会如何看待我们?他们会认为我们懦弱

为我们用心不良,入齐的目的是为了夺取齐地,而不友报仇。跟智宣子、赵鞅是一样地侵略者,只不过我们身上多了一层伪善的衣装而已……当然,这一切都是实情……”

“嘿嘿……”



孙武子说到这里,下方一阵轰笑。这春秋哪有什么义战可言,所谓的义,不外乎是欺骗百姓,或者找一个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而已。

孙武子道:“这些当然不能让百姓察觉,否则他们会对我们产生厌恶。认为我们也是入侵者,不断的反对我们,从而坏了大王的大事。这点,非常不可取。反之,我们果断出击,以少克多,表现出强大地优势,打败智宣子、;了亡国之仇,是他们的恩人,从而接受我们,遵守我们定下的律法。姜太宰,你身为我国太宰,同时也是齐人,可否说说两地百姓人口的差距?”

姜良此刻也领悟到了孙武子的意图笑道:“我吴越偏远,因此人口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弊端之一。越国尚未别大王灭时,姜某做了一个统计,我吴国人口经过‘吴友之乱’后锐减至四十万余,加上越国近六十万百姓,以及大王募集的数万流民,我吴国现在人口约达百万。但世人皆之,人口密集之地向来都偏于北方。齐国历代都是东方大国,近年来,齐国内乱不安,人口流失神大,但初步统计这里的百姓依旧高达二百四十余万之多,是我吴国地两倍还要多出一半。”

所有人都忍不住的吸了口凉气,人口的多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不言而喻。尤其是吴国这种极缺人口地国家来说更是致命的诱惑。

姬凌云也大吃一惊_年内乱之下还能保持如此惊人的数字,也不由暗暗幸喜。人口越多,越能体现变法的成效。若能让这二百四十余万百姓归顺自己,吴国将挤身为同晋国一般的强国。

伍子胥这时也开口道:“若我国能收服这二百四十余万百姓,而大王又以实力以少胜多大败晋国大军。此战后,大王的声望将超越晋定公,可成为春秋之诸侯霸主,雄视天下。称霸以后,将离大王的鸿图伟业,更进一步。因此,老夫认为韩大夫那一计是妙,但远不如速战速决来的实在,更有利处。”

姬凌云点头道:“战争永远未政治服务,这速战速决确实要冒上一定风险。但寡人认为利益如此丰厚,这险值得去冒。”

端科处事严谨疑问道:“但问题是如何速战速决?晋国兵力在我国之上,且他们都以战车为主,力量十足。这齐地不同于吴地,吴地多水多山,战车发挥不出实际威力。然齐地却大多都是原野适合战车的冲刺。晋国战车阵天下无双,向来都是无敌于天下,在原野上与之交锋,决非明智之举动。”

孙武子微微一笑道:“这点无须在意,恐怕大王早就作好了准备了吧?”

姬凌云一拍脑袋,还是没有瞒过你们,真是狐狸中的狐狸。不久前运到的物质,粮食其实只是战局一小部分,其他都是破战

他潇洒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齿,神态轻松地道:“不错,端将军的话其实正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关键。晋、秦诸国皆沈迷车战之术,积习难返。纵然是赵鞅这类奇才也免除不了旧习,认为战车等于无敌。寡人这番就要破他们的战车,逼迫他们以于我们步战。我军向来以步战为主,以我军之长,克彼军之短。则我军必胜。”

韩庆也是晋人,对车战之术非常熟悉忙道:“这车战之术存于世间数百年,如何破之?”

姬凌云道:“弩、:之战车阵法。”

此刻的战车阵是以战车冲锋为主,但战国时期才渐渐转为是骑、步、车不同兵种的混合之战。

韩庆微微皱眉,这三样都是稀松平常有什么可值得称赞的?

姬凌云缓缓说出个中妙处,厅中众人只觉得眼中一亮。

第七部  吴甲震天下

第五十二章  最后一战

战车之强,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冲击力,以及战车上士由于战车上士兵无须走动,他们一般都身着数层革制皮甲,关键的要害处还要加嵌铜片。是以寻常弓箭难以损伤。但这弩却不同,弩比之弓,只是多了一个机括,但威力却增强弓十倍不止,能穿射任何护甲,也包括战车上的战士甲冑。另外,弩在张开以後,弦管便稳在弩机上,并不须要像弓一样总要用手臂发力拉着弦,这样可以有较长的时间瞄准,因此能更准确地射中目标。”

“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众弩可以集中齐射,给敌人以突然而猛烈的打击。如果张弓射箭,仅能靠一个人的臂力,张弩远射,除了使用臂力外,还可以用脚蹬等方法,使力量加强,射程增远,威力也无与伦比。”

“万弩齐发,何等威势。足以压制战车阵的冲锋及大范围的杀伤敌军。”

姬凌云取来一支弩箭,一把弓弩,把箭放在弩机括上拉紧,长箭定在弩机上,把弩箭瞄向远在齐王宫外二百步外的一个庭柱,一接机括,弩箭“嗤”地射出,正中庭柱,整个弩箭竟有一般没入庭柱。

他“哈哈”笑道:“如此威势,血肉之躯,如何能挡。”

韩庆点头道:“不错,这弩箭确实可以压制战车阵的冲锋并且穿裂士兵的甲冑,可据属下所知,这弩制作需要精巧很费时力。而弩箭也非一般弓箭可比。难以大量生产。诸多问题,并不实用,不如弓箭实惠。”

姬凌云道:“确实如此,弓弩不实惠,但并不能掩盖其威力。它恰恰是战车阵地客星之一,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所以。寡人早已命管将我吴国这数年来积累下来的弓弩,弩箭全部都运到了临。准备将它们通通都用在对付智宣子、赵鞅他们战车上。”

好钢用在刀刃上,韩庆不懂什么意思,可他早已习惯了姬凌云的一些修饰词语,见姬凌云以做了万全准备,遂不在多言。

“至于这标枪,大家在当年阅兵的时候都已经见过,它的威力如何也是有目共睹。战车最大的动力。毫无疑问就是战马。可北地战马生命力旺盛,身受多处伤痕依旧可以战斗,这点也是晋国战车强大地原因之一。可一旦战马被这标枪射中,不说它立死,但也能将它重创,不听御者的指挥。”

姬凌云微笑道:“一旦战马失控,那么结局如何不用我在严明了吧?”

众臣点了点头,连连称赞,眼中好奇的意味甚浓。弩,标枪确实可以克制战车不假。但粗壮树干这种玩意儿用来攻城还说的过去,怎么可能用来克制战车?

姬凌云问项鹰道:“项将军,我军上下惟你骑术最好。你能策马越过这张案几吗?”姬凌云手指着身前的一个膝盖左右高的案几。

项鹰不屑一顾道:“这点高度,末将幼儿时,就可策马越过。”

“那么御车呢?”姬凌云又追问了一句。

项鹰摇头道:“不能,不单是末将不能。天下也没有一个可以办的到。那战车两个轮子又没有翅膀,怎么可能飞的起来。”

“正是如此,那么我们在晋国战车冲锋时,将上千根粗壮树干滚在战场上,那将会有什么效果”者,遇到树干,大石依旧要避而远之。何况是春秋时代地战车?

项鹰朗声长笑,他精于骑术,善于御术,立时把握到姬凌云此一招的神髓。道:“大王计谋,鬼神难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