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罡刀 > 第115章 装神弄鬼2

第115章 装神弄鬼2



        海云得到秦正阳的指点,潜入西蜀,彩凤船的经历让海云整个人都变了,不再是被旧情缠身的伤心客,整个人都好像一柄出鞘的宝刀,锋芒毕露。

        武秋江带领一批人只在水路接应,随时联络。海云孤身进入深山之中,半月教的总坛设在摩云岭,海云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隐形潜踪,在密林中行进。

        据秦正阳提供的情报,半月教把摩云岭作为圣地,教主与主要骨干都在那里,防守极为严密。

        另外所有教众的领子上都有一个半月形的标记,教主并不是乔玉清,而是一个老者,神通不小,武功深不可测,被所有教众奉为神明,尊贵之极。

        另外教主有六名女弟子,本领也不差,被教众称为神女。这只是粗略情形,由于各族对外来的汉人极为注意,秦正阳的人无法得到详细的消息,所以才要海云前来。

        海云很久不曾身处危险之中,如今在密林中穿行,与野兽为伍,不觉恐慌,反而觉得兴奋,秦正阳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时间的限制,因此海云并不着急,缓缓接近摩云岭。

        路上发现,半月教的势力极为庞大,一路行来,各村各寨都有半月教的教徒。

        由于这里是外族的聚居处,海云不能泄露行踪,饮食自己解决,凭海云的武功自然不费劲。

        密林之中,蛇虫猛兽都奈何不了海云,最难当的却是蚊虫,防不胜防,如果不是带了驱赶蚊虫的藥难免吃苦头。

        海云发觉,半月教在这里影响极大,教徒明显比一般人身份高一些,如果一人加入半月教,就会被当作大喜事。

        海云不急于到摩云岭,四处探查,四方情形大致一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奔波之后海云才向摩云岭进发。

        远远发现一股浓烟升起,海云靠过去细看,见是一个寨子,规模不小,正值日中时分,寨子北面河边有一个高台,浓烟就是从高台上升起的。

        有近千人围在高台四周,磕头礼拜,台上浓烟之中有几个人影跳动,好像在举行什么仪式。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海云武功刀法俱臻一流,无所畏惧,小心靠近。发觉高台上有一个一动不动的男子,有五六个带着古怪面具的人围着此人跳舞,手里晃着铃铛。

        海云看出,这是为病人驱魔,这里的人认为,疾病是恶鬼作祟,只要做法将恶鬼赶跑就可以痊愈。

        经过一个多月的探查,海云已经了解一些本地的风俗,这等规模的仪式说明得病之人身份不一般,至少是族长。

        此时仪式正进行到紧要的关头,为首的巫师使尽浑身解数就是不能使病人起身,口里一边喃喃念咒一边疯狂的蹦跳,四面的人连连叩首。

        海云明白,如果是普通人,就算不成功也没什么关系,如果换成族长,一旦不成功就会杀族人的性命向恶鬼换回族长的命。

        果不其然,四个人把一个男子拖到高台上,手脚分别缚住,将死之人大叫不止,脸上却没有恐惧之色。

        为首的巫师高举一根骷髅头的金杖仰天高呼,四面的人齐声附和,海云心道:这样做根本不会有什么作用,只是这些人信奉了多年的规矩外人难以理解。

        巫师挥动金杖,四名戴着面具的人各持利刃上前,下一步就是取出被缚的人心脏与恶鬼交易。

        海云心里觉得这些人野蛮,不过自己杀的人也不少,这样的场面实在算不得什么。

        仪式继续进行,被缚的人死后得病的人还是一动不动,巫师慌了神,如果法术失灵,巫师也难逃一死。

        正在慌乱之时,一阵奇异的乐声传来,巫师吆喝几声,众人涌到河边,水面上飘来一个竹排,四名赤膊的壮汉抬着一个滑竿,上面端坐一个女子,白衣飘飘,脸上蒙着面纱,身材娇好,曲线玲珑。

        巫师颇为紧张,如临大敌。海云心里一动:难道这就是半月教的神女?

        主持仪式的巫师大声叱呵,海云虽然听不懂也猜个**分,这个寨子的人显然不愿服从半月教的驱使,半月教找机会前来生事。

        听竹排上的女子对众人开言,巫师不住争辩,最后好像达成了协议,众人让开,女子径直登台,四名大汉向四面拜倒,看样子是在祷告上苍,女子双手展开,右手拿着一个乌木酒杯喃喃祷告。

        海云也想看一看这个女子在弄什么玄虚,借林木隐身,缓缓靠近。见那女子祷告半晌,乌木酒杯里面竟然多了一杯水。

        围观众人齐声惊呼,女子吩咐一声,一名壮汉掰开族长的嘴,女子把杯中的水倒入,壮汉把族长的身子提起来,在背心一击,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族长竟然跳起身来高呼不止。

        这时所有人都欢呼跳跃,海云不是愚昧之人,心里明白,那个族长一定是被高手施了手段,巫术自然失效,这一番作用,全族的人都会加入半月教。

        白衣女子完成使命,对那族长吩咐了数语,族长连连点头答应,女子大袖一挥,就有一股白雾罩住身形,众人连连礼拜。

        海云知道这是故弄玄虚,欺骗这些人,白衣女子已经带领四名壮汉登上竹排远去。

        海云就在后面跟着,亏得在玉晶岛学过潜水,过河极为轻松,滑竿的目标明显,海云不用跟得太近。

        白衣女子正是奔摩云岭方向行进,海云只在后面,路上的人见到白衣女子大多顶礼膜拜,极为谦恭。

        海云明白,这个女子八成是半月教的神女,不能放松。于是一路跟随,只是越来越困难,越往前走人越多,稍不留神就会被人发觉。

        海云念头一转,如果换成秦正阳会怎么做,盘算一番,想起秦正阳潜入宜春,三言两语将薛九娘收为属下,心里有了主意。

        白衣女子一行人根本没发觉有人跟踪,趾高气扬前行,海云看准前面一个小山包,展开身法赶到前面等候,果然武功卓绝,连一只飞鸟都不曾惊动。

        白衣女子一行人转过山包,忽然有一股凉风掠过,白衣女子感觉到有一股疾风竟然把自己卷起来,面纱把双眼蒙住,什么也看不到,好似腾云驾雾,惊诧之余忘记惊呼。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到双脚落地,白衣女子才叫道:“哪路神将与我为难?”海云心里暗笑:整日装神弄鬼唬人,说出的话也是鬼话。

        一把扯开面纱,白衣女子才看清身在一个山洞之中,面前是一个青衣男子,问道:“你是人是神?”海云心里一转,此女既然被半月教的邪说迷住,自己不妨借题发挥,于是换一副腔调道:“本神乃是巡行三界的水部灵官,巡查到此,有些事要问你。”如果换做旁人,肯定对这一通鬼话笑掉大牙,白衣女子却深信不疑,能在那种情形下把自己摄来的肯定是天神。

        于是拜倒施礼:“尊神有何差遣?”海云心里好笑,装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道:“本神在前面寨子见到你施展神通救醒族长,是奉了谁的法旨?”白衣女子正容道:“半月教八目天君差遣我解救族长。”海云假意点头:“原来是半月教的八目天君,你所司何事?何时得道?”白衣女子一本正经答道:“小神是天君驾前捧剑神女流莺,一年前得天君打开天门。”海云点头:“你们六个神女一直在天君身边么?”流莺答道:“不错,自从天君助我们打开天门,我们就跟着天君。”海云追问:“是谁把你们交给天君?”流莺道:“乃是文曲星君。”海云心里暗笑:这样荒诞的事说出去也没人信。

        既然开了头,这戏就要演下去,海云明白,所谓的文曲星君八成就是乔玉清。

        于是问道:“文曲星君现在何处?”流莺答道:“星君一直在临风塔,从不露面。”海云一边问话一边盘算,这个女子该如何处置,杀之显然不妥,放她回去难免暴露自己的行踪,思索片刻打定主意道:“你回去对天君说,本神奉禹王之命巡查此境,上天有好生之德,偏安西蜀自有天地护佑,一旦染指中原,禹王必然过问,那时一切都将成为齑粉。”流莺答应:“一定将尊神的话转告天君。”海云吩咐一声:“闭眼。”流莺马上紧闭双目,海云轻轻提起流莺,飞快赶回滑竿处,四名壮汉还在原地等候,神女瞬间不见必是身有要事。

        见到流莺突然出现,四人也不吃惊,流莺回到滑竿上吩咐道:“我有要事禀报天君,快走。”四名壮汉快步疾行,海云接着跟踪,直奔摩云岭。

        据秦正阳的情报,半月教教主,也就是流莺口中的八目天君是个高手,乔玉清老谋深算,不好对付。

        别人都差不少,所以海云放胆跟踪,夜幕落下之时进入摩云岭。这里守卫森严,如果未曾得到从禹王三式中化出的身法,海云早就被发现了。

        跟定滑竿前行,转过一个山坡,前面灯火通明,绵延数里,与天上群星对应,别有一番情趣。

        海云艺高胆大,紧贴着滑竿,就躲在最后一名壮汉背影之中。前方出现一座高大的建筑,好像是一座宫殿,壮汉把滑竿停在门口。

        海云看流莺进入宫殿,自己也不能闲着,借着夜色从宫殿左侧绕行,发觉宫殿规模不小,围墙极为高大。

        行出半里左右,海云爬上墙头,向下一望,灯火之下看得分明,海云登时出了一身冷汗,原来下面竟然有无数大小蟒蛇,也分不清是有毒无毒。

        这里是不可能下去了,于是沿着围墙前行,费了不少功夫,发觉围墙里面都是蛇,心里叹息:这半月教果然诡异,竟然用蛇来保护宫殿,自己根本无法进宫殿查探。

        流莺进宫之后,直接来见八目天君,正殿之上,一名金冠老者端坐,威风不可一世。

        流莺下拜:“参见天君。”这老者就是八目天君,当下点头问道:“事情办得如何?”流莺答道:“族长已经,带领全族加入我教。”八目天君微笑道:“办得好,回去休息吧。”流莺道:“启禀天君,回来的路上,有禹王差来的水部灵官命我传话。”八目天君一愣,问道:“灵官如何出现?”流莺道:“灵官法力高深,借轻风将我摄走,传话之后又将我送回。”八目天君沉吟片刻问道:“灵官有何事召你?”流莺把海云的话讲述一遍,八目天君点头吩咐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流莺自去休息,八目天君马上动身离开宫殿,直奔摩云岭顶上宝塔,也就是流莺口中的临风塔。

        塔中密布机关,八目天君自然轻车熟路,径直登塔。临风塔共有七层,八目天君来到第五层,进入一室,室中香烟缭绕,四名童子侍立,正中一人金冠鹤氅,玉面长须,仙风道骨,正是乔玉清。

        八目天君抱拳道:“星君有礼。有一件事颇费参详,特来请教。”乔玉清点头:“有什么事尽管道来。”八目天君把流莺的话讲述一遍,不无担心道:“这是哪方的高手?找我们何意?”乔玉清微微一笑:“这是秦正阳派来的探子,专为摸清我们的虚实。”八目天君面色大变:“我们可没招惹他,躲到这穷乡僻壤来他还不放过我们?”乔玉清摇头:“秦正阳只是要摸清我们动向,无意与我们为难,各方面消息显示,聚风堂已经朝不保夕,金童夫妻准备投身官府,秦正阳不可能让聚风堂除名江湖,定会在中原维持局面,不会到这里来。”八目天君长出一口气:“他不来就好,除了他谁也无法奈何我们。”乔玉清道:“中原藏龙卧虎,智谋之士极多,我们这些把戏行不通,这里才是我们的乐土。”八目天君问道:“那我该怎么办?”乔玉清道:“不用担心,秦正阳的事交给我处理,你只管享福”八目天君满心欢喜告辞。

        等他走后,乔玉清立刻变了一副面孔,吩咐道:“来人。”一名黑衣人出现,乔玉清交代:“传信乌云仙,找机会把彩凤船的银票偷出来。”黑衣人领命,乔玉清又道:“严密监视武秋江一干人的动向,随时禀报。”黑衣人退出,乔玉清喃喃道:“秦正阳,只要你来到临风塔,江湖就是我的。”一名美艳女子进门,笑吟吟道:“秦正阳终于要来了么?”乔玉清点头:“秦正阳一定会来临风塔,我准备了多年,就为这一刻,一旦成功,天下皆在掌中。”女子叹道:“想法不错,可惜秦正阳没那么容易对付,如果他不来我们岂不空欢喜一场?”乔玉清笑道:“放心,我最清楚秦正阳的性情,不把我的虚实弄清楚就不是秦正阳了,我们的计划铁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