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血沃轩辕 > 一百七十二 潜龙

一百七十二 潜龙



        第二卷  潜龙腾天  一百七十二  潜龙  一百七十三  将星

        压在身下的蓝渺渺挣扎了一会,终于知道自己的力气这男人的对手,放弃了的她恨恨地看着朱斌,却只看到朱斌脸上贼兮兮的笑容说不出来的可恶,忽然朱斌的手略松了一松,蓝渺渺用力一口就咬在了他的肩膀之上!

        朱斌吃疼,拼了命才摆脱了她,看着肩膀上深深的牙印,按住蓝渺渺的双手哪里还敢放开,“疯女人”的骂声从嘴里一迭声地出来。

        过了会,看到蓝渺渺眼眶里又流出了泪水,朱斌长长一声叹息,松开了她,在蓝渺渺身边躺了下来:“算了,我也不再为难你了,现在开始,你想去哪就去哪吧……”

        谁想到蓝渺渺凄然一笑:“老母座下女弟子,守贞为第一要务。每次任务归来,必有专人检验童贞是否仍在,若是童贞不在的话……那,那我们会遭受的折磨,是你永远也无法想像的…….”

        朱斌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女人喜欢同性恋这调调,向来那什么老母手下女弟子众多,年纪轻点的还好,若是二十五、六岁的大姑娘,正当青春妙龄,欲火得不到释放,那也只有在自己的姐妹中寻找一番乐趣了……

        “那就别走了,既然你已成为了我的女人,本大人自然就有责任照顾你……”想到身边若是有那么风骚奇妙的女人,倒也是一大乐趣,朱斌色迷迷地说道。

        蓝渺渺上下打量了会朱斌:“除非你能保护我一辈子,否则我童贞既失,又背叛了师门。早晚难逃一死……老母能撒豆成兵。呼风唤雨,法力无边,就算逃到天涯海角她也必然能抓了我回去……”

        朱斌笑出了声:“我告诉你。你们那个什么老母,绝对没有这种法书,在你们面前表演的,充其量是些幻术,障眼法而已……你想一想,若常山老母真有那么大的法力。难道还会让你们像终年见不得阳光地野狗一般不能以真实面目见人?古世清兵败之日,又为何不见你们常山老母出手……”

        蓝渺渺怔在那里,想想也是,也许常山老母地法书真的未必便有那么玄妙了?否则自己从小就跟在老母身边,也学了不少本事,可却连面前的这个男人也都无法对付…….

        看着蓝渺渺地样子,朱斌嘴角露出坏笑,这女人现在已无处可去。从此后只能铁了心地跟着自己,自己这么做虽然有些卑鄙,可既得了一个大美人,将来又或者有机会把那什么常山老母的邪教除掉。弄不好就又是一桩大功……

        ……

        在山东住了两日,那廖文才果然是每日尽心伏侍。又和当地官员一起想着办法张罗银子。这关系到他未来官运,不可拖延。雷厉风行之下,只两日的时间,三十万两银子便已凑齐。

        银子既然到手,出来日子久了,朱斌心里牵挂着江南,也不敢多加耽误,着实勉励了廖文才等人几句,带着随从耀武扬威上路。

        可怜那廖文才和古伯延二人,割肉般地送出了大笔银子,虽然心疼,终究还有个升官的念想在那支撑。一门心思盼着朝廷的升迁命令下来,谁想到一个月后,圣旨倒是的确到了,却是廖文才、古伯延等山东官员,贪赃枉法,滥杀无辜,致使山东民不聊生,兵乱、祸乱丛生,着免去这批官员官职,充军流放等等……

        ……

        离开江南已经三月有余,再度回来,恍若隔世。江南一带本来就甚少兵灾,自古民生安乐之地,再加上朱斌到任后大力革除官场弊端,铲除贪官污吏,又有黎风这一批得力手下协助,一路过来,倒颇有些世外桃源地风范。

        只不过他朱斌最是清楚,这样的太平景象,充其量再维持个几年之后,那场席卷大明王朝的风浪,即将把这一切打破。到了那个时候,不管在哪个地方,不管是谁,都会身不由己的被牵连进去……

        到了杭州,也不见有官员出来迎接,想来一是不知江南最高行政长官已经归来,二来也是政务繁忙之故,朱斌不以为意,径直带着随从走进官衙……

        才一进去,就见黎风和自己的老丈人陶一元正在那激烈地争论着什么,江南巡抚到了他们身后,居然也忽然不觉。

        朱斌悄悄站在后面听了一会,才弄清楚原来是当初来江南传教的那个科隆人马葛利,引见来了几个西洋人,想要和江南通商做生意。。而在这件事上,黎风和陶一元却持着截然想反的态度。

        当初在做曹化为幕僚之时,刘风多与佛郎机人打交道,他始终认为西洋人其心最毒,其风最邪,一心只想占我泱泱天朝上邦的便宜,因此坚决反对与西洋人通商。

        而陶一元终究是个商人,对黎风地态度断然不赞成。在他看来,不管是西洋人也好,还是大明子民也罢,只要能赚到银子,那才是上上之策。至于西洋人想要耍诈,要论心思巧妙,又有谁能和我天朝子民相比?

        只听了一小会,朱斌的立场已经逐渐站到了老丈人这一方。现在赚钱才是第一位的,有了银子什么事情做起来都能得心应手。军队、工业、百姓民生……这桩桩件件哪样不需要大笔大笔的银子撑着?

        他可不管佛郎机人还是科隆人,谁能给他朱大人带来银子,就是自己地朋友。至于那些洋人要想兴风作浪的话,这里是自己地地盘,他朱大人可从来不怕翻脸无情这四个字的!

        “我看做得。”眼见黎风和陶一元的争论愈发激烈,大有吵起来的意思,朱斌忽然笑道。

        黎风和陶一元都在兴头之上,全然不曾提防,此时被他从后面这么突然来了一句。吃了一惊。转头看去是抚帅归来,俱都大喜,黎风上前一步道:“恭喜抚帅入归宗师家谱。我等正为西洋人之事争执不下,还请大人示下!”

        朱斌招呼着众人坐下,说道:“咱们客套话也就不再说了,刚才事情我在后面也听了个大概,我看这事可做。中余,要说你这人吧。智谋百出,运筹帷幄之中

        千里之外,在这方面你是没得说的,可说到做生意上先生还差得太远……”

        “是,这本来就不是黎风能够胜任的。”黎风微微欠了下身说道:“只是黎风以为,这些番外化民。最是愚昧无知,其心又最贪婪,一心只盯着我大明地大物博,总想着以最小地代价。获取最大地利益回去,所以黎风这才一力反对……”

        “其实。我大明未必就应有尽有,西洋人也未必就愚昧无知了。”朱斌沉默了会,说道:“咱们不说别了,按理说咱是火药的老祖宗了,可现在佛郎机人生产的西洋大炮,威力却已胜过了我大明地火炮,咱们倒过来还要问他们购买,这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

        他想了一会,说道:“而且,我从一些去过海外的客商嘴里知道,西洋人有很多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大明,有的东西甚至我们连看都没有看过。佛郎机人,西班牙人,已经为了海上的霸权在大海上互相争斗,远行万里,可是咱们的战船呢……”

        见不光是黎风,连自己地部下脸上也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朱斌知道这是这个时代人思想上的局限,他叹息了一声说道:

        —

        “咱大明有多大?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从南到北,自东而西,浩荡天朝,泱泱大国,可是你们知道这天下究竟有多大吗?咱们大明和这整个天下比起来,不过是一小块而已……三宝太监七下西洋,近的到过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远的到过索马里……哦,不对,那是我们家乡的叫法,咱应该叫,叫‘不’什么来着……”

        “回抚帅,您说的是不是不刺哇?”黄飙在一边小声提醒道。

        “对,不,不刺哇。”朱斌一边变着这拗口的名字,一边说道:“可是这以后呢?就再没有了三宝太监这样地壮举……我倒知道有个意大利人,叫哥伦布的,受西班牙国王委托,从西班牙港口出发,前后四次,终于发现了新大陆,把西班牙的势力向海外拓展而去,在我看来,这在一项上,咱们又大大落后于那些西洋人了……”

        他的部下听得面面相觑,什么哥伦布,什么新大陆,他们闻所未闻,想来这是抚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多和那些西洋传教士交流,这才得来地知识吧?

        不过听抚帅这么说来,西洋人也真未必就是那么野蛮落后了,抚帅说的咱们在许多方面已经落后于人,想必也不是危言耸听。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颠扑不破地至理名言。”朱斌正了正色说道:“现在咱们的大明就好像是一口巨大的井,而咱们这些人就是井底的青蛙,若还是一门心思夜郎自大的话,迟早会被西洋人的战船大炮轰开咱们的国门,到那时带给我们的,只能是无尽的耻辱!而要想避免这样的耻辱发生,只有跳出去,放下咱们大国的架子,虚心的学习别人好的东西,把别人的长处拿过来,武装好自己,等将来一旦交恶的话,咱们老祖宗也曾经有话,知己知彼,这才能百战不殆,你们大家说说看,是不是这个理?”

        黎风长长的呼出了口气:“黎风明白了,黎风必然竭力协助陶大人,把西洋人的银子、技术,源源不断地送到江南……”

        “就是这样!”朱斌大声笑了出来:“谁还会嫌银子烫手?银子到了我们口袋里,咱们就是大爷。可有一点你们得记住了,有损国格、有损我大明尊严的事绝不能去做。在和西洋人做生意的时候态度一定要强硬点。***,这些西洋人的脾气老子最清楚,素来是欺软怕硬的,你给他们三分颜色,他们可就能开染坊……”

        黎风这才松了口气,他虽开始有些赞同抚帅的意见,可见抚帅如此帮西洋人说话,总担心着将来会吃他们的亏。可抚帅方才说的那几句,明显看出抚帅对西洋人也没什么好感,说白了现在也就是在利用他们而已……

        计议既然已定,朱斌详细问明了情况,来到江南的两名西洋人代表,都是马葛利的好友,一个叫伦德尔,佛郎机人,一个叫佛力奇司,科隆人。

        马葛利多与他们互通书信,虽然转送艰难,可终究还是到了他们手中。从马葛利的书信里,同在西班牙经商的这两人,知道中原虽然近年战火连连,但越是这样,其中却越是大有商机,商量之下,两人便率先不远千里来到了大明。

        闻听江南巡抚朱斌看起来颇是开明,与马葛利商量之后,便想同朱斌商谈经商事宜,谁想却在黎风这卡了壳。总算朱斌回来得及时,这才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等把各人该做的事一一交代完后,各人各自散去。就听黎风说道:

        “抚帅,说句不该说的话,黎风总觉得抚帅为人深不可测,就好像,好像是一条龙一般,整个身子都藏在云层深处,没人知道您长得是什么样子。可一旦当风雷并起的时候,您这条龙却忽然展开了自己的身形,让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潜龙……对,你就是一条潜龙……”

        这话行迹大逆不道,一旦被朝廷知晓,当即就要满门抄斩。朱斌静静地听着,沉默了半晌,说道:

        “我不希望我是一条龙,光有一条龙救不了大明。我心里最希望的,是咱大明是一条巨龙,等这条巨龙张开了他的爪翼,会让整个天下在他的威武之下颤抖!”

        一百七十三将星

        朱斌由京城回到江南的这一刻开始,大明王朝历史上摧毁大明王朝基石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正式拉开了帷幕,而无数在明朝末年的风云人物,也即将纷纷粉墨登场,在中原大地上展开一场前所未有的角逐!

        崇祯六年五月,闯王高迎祥与张献忠、罗汝才等转战于晋、豫、冀三省交界地区,消耗很大,逐渐处于困境。八月,高迎样在河南淇县被明将汤九州打败,身负重伤,幸赖战马腾跃脱险。

        就在同一年冬天,高迎祥带领贼兵二十四营十余万人南下豫北,明军追踪而至,形成包围之势。高迎祥等为摆脱困境,南渡黄河,向明军力量薄弱的河南腹地进军。一月之中,控制了大半个河南省,并分兵五路,攻击武关,四川、陕西、湖广等地官军纷纷告急。明廷即令陈奇瑜总督陕西、山西、四川、河南、湖广五省之军务,向贼兵展开反扑。

        这一年,江南省在未上报朝廷的情况下,开始与西洋商人通商。江南巡抚朱斌成立“江南通商总署”,以陶一元为首,与佛郎机人伦德尔、科隆人佛力奇司在经过艰苦的谈判之后,一条从江南通往西洋的经商道路打开。

        崇祯七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房县、保康入四川。二月攻夔州、破大宁,为四川石砫宣抚使秦良玉所扼。高迎祥分义军为二路,一路走湖广,另一路由高迎祥率人马冲破明军防线进入到陕西南部。

        二月底,江南巡抚朱斌上书朝廷。言贼兵此次必败。然陈奇瑜不可重用,需当换将而为之。崇祯未采纳其言,下书斥责朱斌只管管理好江南诸事。催督粮,朝廷用将自有朝廷之思。

        朝廷的斥责令一下,朱斌将自己关在衙门之中,三日不曾见客,诸将苦劝皆不肯出。三日后,朱斌忽出。大笑曰“凡事自有它的道理,我等只需做好自己地事情,将来朝廷总有用得着我们地时候,现在又何必自寻烦恼?”

        是年三月十六,朱斌同时迎娶蓝渺渺、米小脂二人为妾,大宴宾客七日,陶家财力竭尽支持,是为江南奢华之事。

        朱斌娶妾。朝廷随后即知,崇祯以玉珠两串相贺,并好言告勉。吴三桂亦由边关送来贺礼,并手书一封。最末言:“色,男人好也。兄亦准备效仿娶二妾也……”

        朱斌大笑,以吴三桂手书示于宾客,只说:“知我者,兄长也!”

        其后崇祯亦知此事,言心腹太监曰:“武英侯果然风流人物,此等人必无野心……”

        凡朱斌事崇祯无不第一时间知晓,朱斌多方探查朱斌安插在自己身边卧底,未果,乃命黄溪小心从事。其时黄溪俨然已为朱斌手下第一情报来源,江南诸地,皆有其耳目存在。

        六月,高迎祥、李自成等为陈奇瑜、卢象升、洪承畴所败,损失惨重,误入车厢峡,被明军包围。峡长四十里,群山矗立,栈道阻断。又逢连雨二十日,弓矢皆湿,粮草匿乏。

        七月,李自成献计伪降,用珍宝贿陈奇瑜左右及各将帅,要求投降。陈奇瑜允许他们回籍耕田。贼兵就突破其包围出车厢绝谷,北走宝鸡。不久与张献忠再次在关中汇合,势力复振。他们在北至庆阳、南至盩厔,西至平凉、东至潼关的广大区域内连续作战,不断取得胜利,队伍也不断壮大。

        陈奇瑜因失败被捕下狱,后戍边,樂祯以洪承畴代陈奇瑜为五省总督。

        官兵之败传到江南,诸将皆言朱斌有先见之明,能人所不能能。朱斌毫无喜色,只命郑天瑞等人押运粮草,以为剿匪之用。

        这一年中,江南各地共成立火炮、火器工厂十一处,船厂八处,聘请西洋技师八十一人,朱斌又亲自手绘图纸,命令孔浙扬亲自掌握的工厂秘密生产自己研制地火器。

        至这一年的年底,江南军经过反复淘汰,扩编至八万人,又多方采购战马,编练至精锐骑兵一万七千人,分由诸将统领。

        崇祯七年间江南省的各种财政收入,除上缴朝廷之外,半数用于军事开支。至于这一年朱斌究竟聚敛到了多少银子,有传闻说为二千八百万两,已超过朝廷财政总收入。对此武英侯朱斌竭力否认,却不肯明言究竟收入多少!

        也就是在这一年间,后金军第二次入塞,蹂躏宣府、大同一带。吴三桂率军与后金反复血战,胜多败少。最辉煌的一次胜利,斩首一百七十八级,后金兵闻吴三桂之名而色变。

        十二月,高迎祥、李自成联军自陕西入河南,攻克卢氏,并很快控制了洛南到南阳一带地区。

        祟祯八年正月,高迎祥等破河南上蔡、阳、固始,贼兵共约二三十万人。得知洪承畴出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合兵来攻,贼兵中最强大者十三家七十二营首领聚会于阳,共商战略。

        李自成提出“宜分兵定所向,联合作战,分兵出击”之策,分路发展,以疲敌军。决定出兵四路,西、南、北三面防御,主力向东突围。高迎祥与张献忠部东征安徽,攻打官军之薄弱点。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固始、颖州、寿州等县,直薄凤阳,并焚烧了明皇陵,整个大明朝廷为之震动!

        贼兵取得凤阳大捷后,高迎祥与张献忠分兵,西趋归德,进屯新郑、密县,入南阳。四月,又与罗汝才部由诸县、灵宝、陕州进入陕西,与张献忠会师于凤翔。

        此后,高迎祥一直转战于陕、豫等省,明军将士闻风丧胆,使洪承畴难于兼顾。明廷乃命卢象升总理直隶、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与洪承畴分掌军务,又不得胜,官兵左右为难。贼兵势大。朝廷一时间无计可施。

        这一年,江南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

        大着自己,到处可以见到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厂。到得汗流浃背,但却喜动颜色地农民,到处可以看到训练着地虎虎生风的士兵,也到处可以看到从各地而来的饥民……

        这一年,武英侯朱斌二十二岁,官位并没有得到提升。而江南地主要任务。也变成了不断地向各地剿匪官兵提供粮草,支援军饷。这惹得掌管财政的陶一元和黎风二人连番抱怨,这简直是在以一省之力而供全国,长此以往必然极大拖住江南省发展的后腿。

        考虑到了部下的实际难处,朱斌接连向朝廷上书,只言江南财政这两年间已近枯竭,以一省供全国势必难以长久,再过得些日子。将连正常地饷银也再无法供应。

        也许是考虑到了江南省这两年对朝廷的巨大贡献,和朱斌地忧虑,崇祯这一次并没有任何的不快,甚至还亲自发旨好言嘉勉。并开始大幅度减轻江南地粮草输送工作,而分摊给其余诸省。

        —

        看着如释重负的部下。朱斌心里却不太是个滋味。大明财政捉襟见肘,按理说自己应该有多少力尽多少力才是。可是目前地这个情况,陶一元和黎风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到了后来,只会弄到两败俱伤的地步……

        八年,济尔哈朗领军进犯。祖大寿以吴三桂为先锋迎战。吴三桂领三百骑出击,只命大张“吴”字战旗,在后金军中往来冲突,锐不可当。后金军但见“吴”字旗到处,无不望风披靡。

        济尔哈朗见吴三桂英勇如此,心中愤怒,以麾下少年猛将螯拜迎之。吴三桂与螯拜大战,从天明打到天黑,螯拜力不能支,溃败。济尔哈朗乃退。

        此一战后吴三桂因功而升为前锋右营参将,这一年的吴三桂,年仅二十三岁。

        一个二十二岁地巡抚朱斌,一个二十三岁的参将吴三桂,在历次的征战中,几乎创下了战无不胜的神话,大明王朝中两颗最年轻,最璀璨地将星终于同时升起。

        而对于吴三桂来说,两年中,他迅速拉近了自己和义弟间在官位上的差距。总兵官地位置,离他已经非常近了,吴三桂正以飞快地速度,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

        江南,杭州。

        朱斌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手里拿着一份东西怔怔出神。从上午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了,没有一个部下敢来打扰他,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抚帅在那想着一些什么!

        “抚帅,时候不早了,你也该休息了。”不知什么时候黎风悄悄出现在了他的身后。

        “你知道吗,圣上下了罪己诏了。”朱斌没有回头,只是将手里的东西递给了黎风:“做皇上的下了罪己诏,咱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圣上很多事做的并没有错,可是下面那些当官的,有的时候我恨不得杀光了他们!”

        黎风笑了一下:“大人一心想报效朝廷,可未必人人都如同大人这般想了。大明如果仅仅靠着大人一个人,就算你有天大的本事,又如何能挽狂澜于既倒?所以我劝大人还是不用再想那么多了……”

        “京城里有什么动静没有?”朱斌站起了身,舒了下胳膊问道。

        “夫人那传来了消息。”黎风向四周看了看,说道:“今日官兵剿匪连连失利,贼兵势大,朝廷屡战不能得胜,目前用兵又捉襟见肘,圣上已经决定启用抚帅,圣旨在这两天即到……”

        朱斌点了点头,正想说话,就听黎风有些担忧地说道:“属下担心的不是此去能不能取胜,而是取胜之后呢?抚帅立的军功越大,朝廷对抚帅的提防也会越深。现我江南兵精粮足,朝廷上下早有传言‘北有吴三桂,南有武英侯,若二人联手,忠则可鼎定天下,奸则……’”

        他说到这便不再往下说了,朱斌知道他的意思,叹了口气,却什么也说不出来。自己只想一门心思效忠朝廷,可是为什么周围却有那么多提防自己的目光?

        “不过起码目前大人尚无危险,圣上对大人还是绝对信任的,大人纳妾、送粮这些事情深得圣上欢悦……”黎风皱了皱眉头说道:“只是这些事情圣上知道得实在太快了,大人身边必有朝廷的探子,这探子若不尽快找出来,对大人实在是个巨大的威胁……”

        “去***的探子!”朱斌忽然大声说道:“老子行得正,立得直,就算有探子有怎么样?本抚南征北讨,对朝廷忠心耿耿,我就不信谁还能凭空诬蔑了我……”

        正说着,忽见远处郑天瑞骑快马而来,到了面前,来不及下马就大声说道:“抚帅,朝廷的圣旨到了,请抚帅火速迎接圣旨!”

        不敢怠慢的朱斌,急忙回到府衙,那圣旨上只道反贼今日意欲袭取州,卢象升、洪承畴二人连连向朝廷告急,朝廷乃以武英侯、肃虏将军、江南巡抚朱斌为援军总督,驰援州,限朱斌必须于崇祯九年正月前到达。

        接过了圣旨,将钦差安顿好,朱斌召集部下商议军情,这两年江南军久未出征,眼看各地打得热火朝天,早就急不可奈,此时见圣旨终于到了,不禁一个个喜动眉梢!

        “抚帅,还等什么?”钟建第一站起来说道:“那些反贼不过是乌合之众,末将愿带一旅之师,千里奔袭,若不能胜,情愿献首级于座下……”

        “不急。”朱斌挥挥手让他坐下:“反贼若真的那么好对付,官兵也不会屡战屡败了。我知道高迎祥手下有个李自成,这人足智多谋,为人又最狡诈,可是不好对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