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80后,你为30岁准备好了吗 > 第7章 职场中要挣money更要挣tomorrow(1)

第7章 职场中要挣money更要挣tomorrow(1)

    1“三十而立”,  多挖井还是深挖井

    本节关键词:三十而立,挖井,选择

    “80后”即将迎来自己的三十岁,然而梦想就在这时逐渐褪色,生活和工作的危机开始显现。随着生活的沉淀,我们第一次舍得花时间停下慌乱的脚步,认真总结自己依托的这个行业,回顾自己曾经定下的“人生价值”和“最终目标”等层次较深的问题。该如何面对职业生涯中的“去”和“留”,似乎成为“80后”自我价值体现中最纠结的选择。

    多挖井还是深挖井,到底我们要如何来取舍?我们的职业生涯究竟应该怎样规划呢?

    有人曾向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请教成功的秘诀,他几乎每次都会提到父亲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便有可能从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我们只能选择一把椅子坐上去。”

    当帕瓦罗蒂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有很多不着边际的梦想——当老师、当科学家、当画家、当歌唱家……父亲便告诉了他那句话。随后经过反复考虑,帕瓦罗蒂选择了唱歌,父亲鼓励他一定要刻苦练习,掌握扎实的基本功。

    七年的不懈学习和努力,让帕瓦罗蒂有了第一次登台的机会;又用了七年,他才进入大都会歌剧院;而第三个七年结束时,他终于成了歌唱家。他说:“要问我取得成功的诀窍是什么,那就是选定一把椅子。”

    集中精力挑选一把椅子坐下去,多么形象生动的比喻!人生很短暂,容不得我们有过多的选择,那些左顾右盼、朝三暮四、渴望拥有一切的人,必然会因为目标不够专一而导致最终一无所获!

    任何行业都是博大精深的,其中随便的一个领域都够我们花一辈子去钻研和奋斗,正如任何一个大师级的成功人物,都仅仅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那一片领域。从这个角度看,比尔·盖茨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他没做什么。凭借他的实力,如果去股市做个庄家,相信淘金必定易如反掌;或者去开发房地产,相信也可以有一番不小的成就。但他却没有被市场上的其他利益所诱惑,而是依旧专注于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开发上,所以他才可以是“比尔·盖茨”。

    很多时候,决定不做比决定做更难,放弃比紧握更需要勇气。“80后”之所以浮躁,就是因为心中向往的东西太多,不论大小、不管自己是不是够得着,都想抓住,结果到头来自己手里什么都没有。

    在森林里有一种鼯鼠,它们能飞但飞不远,会爬树却爬不高,能挖洞却挖不深。虽然有一身本领,却无一个强项,都派不上什么大用场,很容易成为食肉动物的盘中餐。它们吃亏就吃亏在没有专注于精通一门技术。就像一个猎人如果同时追五只兔子,也只会一无所获。

    我们必须明白,只有持续不断地挖一口井才能喝到水,倘若这口井才挖了两下又跑去挖另一口井,只挖到一半又去挖第三口井……还没等喝到水就已经一命呜呼啦!

    一生中我们要面临很多选择,特别是在涉世之初或者创业之始,一旦认准了方向,哪怕这条路充满崎岖,困难重重,同行者寥寥无几,我们也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朝着最初的方向努力前进,尤其是遇到充满诱惑的岔路口,也不能改变初衷。

    只要我们能心无旁骛地走到底,就会发现,其实美好的未来早已张开手臂,正在迎接斗士们胜利凯旋。

    宁挖一口深井,不刨十个浅坑;做有意义的事,做一个有坚定目标且不断努力的你。

    2“闪跳族”:坚信鱼不过塘不肥

    本节关键词:闪跳族,跳槽,骑驴找马

    社会上流传着一个顺口溜:20世纪60年代的人“头低头”、70年代的人“背靠背”、80年代的人“脸贴脸”。意思是说,生于60年代的员工有责任心、有理想、埋头苦干;生于70年代的员工有压力、有焦虑、肩负重担;而80年代出生的员工则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喜欢频频跳槽。

    当今职场中,正在崛起的“80后”成了一股很活跃的力量。这些年龄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年轻人,短则刚刚步入职场,长则已有三五年的工作经验,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掌握了很多工作技巧,然而却还尚未立稳双足,此时是最容易“见异思迁”的阶段,于是,“80后”当之无愧地成为近期跳槽的主力军。

    出生于1982年的女孩贾薇,不仅人长得漂亮,个人素养也非常高。大学刚毕业就进入了一家全球500强企业做总监助理。

    贾薇的职业规划意识很强,心里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入职九个月后,她主动申请换岗,调到公司另外一个其自认为最适合的岗位。可做了不到十个月,她就跳槽到了一家外资银行任部门经理,这家银行也属于全球500强。工作一年半后,她的职业生涯遇到了一个瓶颈,公司换了一个管理风格与前任迥异的上司。贾薇说:“前任是抓大放小、善于授权的管理风格;而现任是集权式精细化管理风格,我快熬不住了,因为这样我的长处完全没有发挥空间。”

    现在她又面临第三次跳槽的选择。

    这样频繁跳槽的“80后”就是人们口中的“闪跳族”。这些年轻人崇尚自我,追求理想,  但难免心高气傲、急于求成。一旦觉得职场气氛不佳,工作不合心意,便二话不说,直接炒老板的“鱿鱼”。在“80后”的心中,职场  “从一而终”的观念已经相当淡薄。当然,如果是为了谋求事业上的更大发展而成熟慎重地跳槽,当然无可非议,毕竟还是有一部分人在“闪跳”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的增值;但倘若过于频繁、而且漫无目的地跳,却有可能耽误自身的发展,也会使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毅力、忠诚度和职业能力产生质疑,最终毁了自己。

    “闪跳族”一:骑驴找马型。

    许多“80后”在刚毕业的时候找了一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跟自己的同学一比,发觉自己的工作环境、待遇水平和人家相差甚远,心中便会滋生出些许不舒服,进而产生跳槽的愿望。于是,毕业之后的这几个月里,反倒成了一些“不安分”“80后”的跳槽高峰期。

    其实,刚走出大学的“80后”们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儿,适合做什么,而不是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积累经验为先”的态度,等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自己不适合,立马仓促跳槽,这样很有可能导致屡跳屡败。我们一定要以“夯实基础”为主,以“稳”为主,尽量少跳槽。

    “闪跳族”二:追求发展型。

    追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职场“80后”选择跳槽的原动力,但切记要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针对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方案。

    对于“职场能量”的积累,涉入职场的前三年为最佳阶段,如果中途断档,反复跳来跳去,耽误的将是自己的时光。对于一个有过工作经验的人来说,不要用过去的经验去判断自己是否可以胜任相同、甚至更高的职位,应该先确定较大的职业方向,然后再根据眼前实际情况,从近处着手,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闪跳族”三:急功近利型。

    “80后”中有不少能力很强的人对自己也看得很重,有人管这叫“自负”,倘若他们在短期内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很自然地就想换个地方去试试。然而到了下一个地方,由于之前浪费了时间、也有了能力的铺垫,难免对企业的期望值就更高了,想得到的也会更多。最后,这些有能力的“80后”只会在不断的选择中遗失掉自己原本应该得到的东西,而一次次地跳槽也会导致自身多年积蓄的职场能力一次次地“归零”。

    “闪跳族”四:盲目跳槽型。

    作为职场人士,我们既要看到跳槽带来的机会,更要认清跳槽潜在的危害。“80后”容易冲动,容易意气用事,在跳槽之前一定要理清楚,自己跳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跳槽后要达到什么目的?今后的职业生涯该如何发展?为了克服盲目跳槽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要对其利弊进行全方位地剖析,拟好跳槽具体策略,这对于我们个人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在职场打拼的“80后”,不要过分看重自己所在的公司实力强不强、有没有名气;也不要看自己从事的工作舒不舒服、能不能偷懒;更不要看工资是不是够高、待遇是不是够好……我们要注重的是这份工作能否带给我们知识,有没有发展空间。

    其实,一些中小型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是我们选择的工作,就要用心尽力地做好,无论从生活、财富还是前途上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是很重要的。当然,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已经具备足够的能力,需要更大的发展空间时,选择一份更高更强的工作也不是问题。正所谓“鱼不过塘不肥,不是猛龙不过江”嘛!

    不要因为自己尚有很多个选择,就毅然地放弃经验的积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多“80后”的做事风格,找准目标,坚定方向,成功才会离你越来越近。

    3“穷忙族”:忙要忙到点子上

    本节关键词:穷忙族,老黄牛精神

    忙、忙、还是忙!没完没了的电话,堆在手边的文件,大大小小的应酬,眼看我们这些“80后”也一步一步地沦为“穷忙族”。忙到披星戴月,忙到没有自己的生活,忙到只能在机场购物,大有“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架势。然而收入呢?我们忙成那个样子,却依然囊中羞涩,就像在磨盘旁的驴子,尽管日夜不停地忙碌,得到的却永远只有一捆干草。

    “80后”是推动经济繁荣的骨干力量,是现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处在时代发展最重要的时期,“穷”我们可以接受、“忙”我们也可以接受,但“穷忙”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郭亮是个内向的“80后”,工作认真、努力、踏实,平时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什么时候见到他都在忙,好像总有做不完的事。他还经常主动留下加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只可惜工作业绩平平。

    罗谦也是“80后”,如果用传统的“认真”来衡量,他就有些“不务正业”了。他的想法常常天马行空,做事方式也与众不同,从不墨守成规的他总是琢磨一些“懒办法”,别人两小时能完成的工作,他就非要想办法一个半小时完成;相同条件下,别人做到十分的效果,他就要努力做到十二分……主管分配给他的工作,他不但能干净利落地完成,而且几乎能令所有人满意。在完成指定任务之余,罗谦还经常主动向主管申请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且他会主动去找同事或主管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很快就与大家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和私人关系。

    一年后,罗谦得到提拔,被委以重任;而郭亮只获得了象征性的加薪鼓励。这让郭亮非常不平衡,他认为罗谦工作没自己认真,而且还总是逢迎拍主管马屁,凭什么业绩考核反而比自己好?而且还受到公司的重用?而自己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最后竟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越想越觉得难受,于是郭亮向总经理递交了辞呈。

    曾经我们判断优秀员工的标准就是要有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但如今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光靠埋头苦干的精神显然已经不够了,想立足于职场,我们不单单要努力地工作,更要学会聪明地工作。假如一个人仅仅只是不计效率地穷忙,那么他的发展前途也是有限的。我们人在忘我工作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效率。

    “80后”一定要牢记:唯有既肯干又能创造效率的员工,才是不会被淘汰和取代的人才。

    随着地“80后”“穷忙”队伍的渐渐壮大,社会对这个群体的定义标准也变得更为具体,从前的定义是“每周工作时间高于社会平均工作时间,而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标准60%以下的人群”。但今天的“穷忙族”已经不再单指因薪水少而穷忙的人,也包括那些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一掷千金,为了满足自己消费而重返空虚的“穷忙”人群。“穷忙族”不单是低收入的在职者,也包括身兼数职的高薪白领。有很多全职的高薪受雇者也可能沦为“穷忙族”。对于“80后”来说,如果虚荣攀比、为了满足消费的欲望,而牺牲了自我价值的提升和身体健康,会陷入思考能力逐渐退化,竞争力也大大减弱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二十五岁的蒋玟是一名空姐,每月都要飞好几次国外,基本工资、加班费和奖金加在一起每月都接近万元。由于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她很注意打扮,在同事眼里,她一直都是精神十足的。但工作半年之后,蒋玟的胃口却变得越来越差,一旦错过了吃饭时间,胃就会隐隐作痛。为了维持甜美的笑容,她只好拿着药上飞机。蒋玟说她的工作很累,有时还会忙着加飞,一般像感冒之类的小病她都不请假,就是为了多攒点儿钱。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蒋玟要保持良好的形象,所以化妆品和服装方面的花销是必不可少的,看着同事们穿的、用的都是国际一流品牌,她自然也不能老土,于是每月化妆品就得花掉近两千,服饰装扮花掉大约三四千,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开支,每个月居然也会入不敷出。

    其实,“穷忙族”自己的心里经常会冒出一种奇怪的感觉:做了这么多又怎么样?到底哪些真的起作用?“穷忙族”会觉得生活没意思,每天都有一堆事情等着自己去完成,但真正能做完的也就那么几件,于是压力随之而来。我们在忙着做这件事情的同时,还免不了惦记着还有十几件没做呢,久而久之会导致我们精神衰弱,注意力无法集中。

    “穷忙”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有目共睹。世界卫生组织称,“忙”会使我们失眠多梦,造成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产生偏头痛、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失调等疾病。

    “80后”的职业生涯才刚刚开始,如果我们不能忙到点子上,漫无目的地瞎忙、穷忙,最终不只会得不到理想的回报,还会搭上自己革命的本钱。就像抽烟一样,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一种慢性自杀,可一旦上了瘾,根本就无法说服自己。

    选择好的方式去“忙”,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不能让“穷忙”毁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忙可以,但要忙到点子上!

    4我是“海龟”,我怕谁

    本节关键词:海龟,金牌海龟,金融风暴

    很多“80后”在高中毕业或大学读到一半的时候选择出国深造,那时很讲究到外面镀一层金,回来工作和生活都会比普通人上一个档次。

    可谁知,2009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回归祖国”一时间成为了海外华人的首选。其中除了那些只身在外国读书的学子,还有很多在海外积累了一定资历和业绩的精英,他们回国后迅速引起了猎头公司的关注,众多知名企业更是抛出了招揽这些“金海龟”的高调口号:“金融风暴让你们梦碎海外,正是回国圆梦的绝好时机!”

    本来“小海龟”们回国只需要与扎根在祖国的这些同龄人一较高下,即使没有社会阅历和业绩倒也没太大阻碍;但如今,“小海龟”们要面对的还有这些人脉资源遍天下、工作成绩一箩筐的“金牌大海龟”,就免不了会遭遇挫折和打击了。

    蔡敏在欧洲读完MBA回国,她英法文流利,成绩优异,形象也好,本来准备进军上海的一流外企,可怎知道竟然遇到“金融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