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日常赚钱小窍门 > 第15章

第15章



否则,价格高,未必赚;客人多,还是未必赚。

欧洲的机票价格变化多端,不要说头等舱、商务仓和经济舱座位标价悬殊,就是相邻的两个座位也照样可以相差一倍,有时候经济舱的座位比头等舱的还贵!这种现象,什么"价值决定价格"理论,什么"成本决定价格"理论,都是根本没有解释力的。

从需求原理出发的经济分析是这样解释的:航空公司根据各种"线索",将乘客加以甄别(即"歧视"),根据乘客对飞行服务的不同需求,制定完全不同的价格,从而在不同类别的乘客身上分别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这些"甄别"或"歧视"的线索,可以是顾客自己声明的,比如顾客开口就要头等舱,显然他愿意为了双脚伸得稍微长一点,或者为了在那十来个小时里独占一个电视屏幕,或者为了在旅途中喝点好酒而多付很多很多的钱。

还有一些"线索"是顾客不由自主表现出来的,比如顾客是否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在报纸和旅行社之间搜寻,是否愿意提前两个星期甚至半年预订机票,是否愿意耐心填写"里程奖励计划"的表格并随时留意各种优惠活动等等。航空公司根据这些线索,把"闲人"(也就是时间的成本较低的乘客)甄别出来,用低得多的价格吸引他们,从而创造本来不会发生的营业额,增加公司的总收益。

专家指点:即使卖8分钱的机票,航空公司也不会亏本;相反,敢卖8分钱的机票,证明了航空公司的精明--善于分析市场和顾客,来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

14.以情动人的启事--情感销售

1991年1月1日起,前苏联的报刊大幅提价,报刊面临失去大批读者的现实问题,但《消息报》在征订启事中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他们这样写道:"亲爱的读者,从9月1日起开始征订《消息报》,遗憾的是1991年的订费将不得不增加负担,全年订费是22卢布56戈比。订费是涨了,在纸张涨价、销售劳务费提高的新形势下,我们的报纸将生存下去,我们别无出路。而你们有办法,你们完全有权拒绝订阅《消息报》,将22卢布56戈比的订费用在急需的地方。《消息报》一年的用费可以用来:在莫斯科的市场上购买924克的猪肉,或在彼得格勒购买1102克牛肉,或在车里亚宾斯克购买1500克蜂蜜,或在各地购买一包美国香烟,或购买一瓶好的白兰地酒(五星牌)。这样的'或者'还可以写上许多,但任何一种'或者'只有一次的享用,而您持有《消息报》将全年享用。事情就是这样,亲爱的读者。"

这则启事先是动之以情,说是"1990年的订费将不得不增加负担",一个"不得不"说明涨价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给读者"增加负担",他们也表示了遗憾。接下来分析涨价的原因,"纸张涨价"、"销售劳务费提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报纸将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别无出路",这几句话是向读者大倒"苦水",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报纸涨价也是迫不得已。接下来便是晓之以理了。说完涨价的原因,话锋马上一转,"你们完全有权拒绝",站在读者的角度,替读者考虑问题,那么《消息报》全年的订费可以用在"急需的地方"。接下来说了几个"或者",最后说"任何一种'或者'只有一次的享用","而您持有《消息报》将全年享用"。他们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又言真意切,态度诚恳,所以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从而使报纸的订阅量没有下降,得到了生存的机会。

专家指点:人都是有感情的,善于打动人心的经销策略和手段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共鸣,容易获得消费者的同情,使消费者愿意掏出腰包中的钱来进行消费,这正是商家的精明之处。

第38节:与众不同的广告--逆向心理

15.与众不同的广告--逆向心理

一般商品的广告宣传,都是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的商品如何好,有什么样的优点等等,特别是药品广告,什么"包治百病"啊,又是什么引发了全球医学界的"革命"啦,还有什么"奇迹"啦,说得神乎其神,甚至都快说成了神药了。这种广告很难打动人,说服人,正所谓"物极必反",说得太玄了,反而没有人相信了。有时企业也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想一想,看看消费者是怎样的想法,来一个逆向思维,然后在营销中与别人背道而驰,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000年,沈阳某家日用百货商店,库房里积压了大量的洗衣粉。经理很犯愁,宣布降价19%处理。一个月过去了,仍然无人问津。后来经理想出了一条妙计,在店门贴出一条广告:"本店出售洗衣粉,每人仅限一袋,两袋以上加价10%。"行人看了广告后都既惊奇又惊慌,纷纷猜疑:"为什么每人只可以买一袋?""是不是洗衣粉又要涨价了?""为什么多买要加价呢?"在这种惊慌、猜疑心理的支配下,人们开始抢购,有的不惜排几次队,有的还动员家人和朋友来排队,甚至还有的宁肯多付5%的钱,也要多买几袋。一时间,洗衣粉成了紧俏货,没过几天这家百货店的洗衣粉就销售一空。

有些时候,企业的管理者或营销人员为了卖出商品,让自己的企业"与众不同",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你和信任,也会运用逆向思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上面这个例子其实有一部分是利用人的好奇心理,但主要的还是经理运用了逆向思维,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了解了怎么做才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购买产品。

巧妙地利用人的心理可以让自己的产品更畅销,也可以让一个企业从困境中走出。但有时候我们运用心理营销,也要有个度,有些方法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或企业面临困境时才可使用,不能用得太多,用得太多了也就失去了作用。

专家指点:一个计策运用成功与否,重要在于对主、客观因素要有充分、正确的认识。有时候我们利用逆向思维,背道而驰,并不是完全背离事物的客观规律。对某一方面的常规的违反,正是以对另一方面的规律的遵循作补充的,完全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应变,是会碰钉子的。

第39节: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品牌信赖

16.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品牌信赖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生存,要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要保持一定的市场优势,就必须建立一种与顾客达成伙伴关系的意识,应该掌握赢得顾客忠诚,使之长久保持购买欲望的技术与艺术。因此,许多企业在消费领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以此作为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的重要营销手段。

1999年春天,比利时等北欧四国肉、禽、蛋、乳制品发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恶英"污染事件,世界各国纷纷禁止进口北欧四国的肉、禽、蛋、乳制品。中国卫生部也于6月9日急令禁销欧盟四国1999年1月15日以后生产的受"二恶英"污染的肉、禽、蛋乳制品和以此为原料的食品。一夜之间中国各大商场已很少有人再选购雀巢、安怡、雅培这些洋品牌的奶粉。尽管雀巢公司一再声明他们的产品与"二恶英"没有任何关系,但消费者仍然坚决地拒绝雀巢,雀巢产品的销售额跌至冰点。安怡、雅培等品牌也遭遇到同样的命运。

"二恶英"事件余波未了,6月10日从比利时开始爆发了涉及欧洲的可口可乐污染事件。但可口可乐公司是幸运的:因为在中国,可口可乐在全国23个工厂和销售均正常,没有收到一起产品质量投诉,也未发生任何退货现象。

同样的危机,同样的声明,为什么可口可乐却未遭遇雀巢等洋品牌的厄运呢?经济学家指出,除了质量的确可靠外,品牌的忠诚度是导致这样结果的直接原因。长期以来,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各种活动一直在培养顾客的忠诚度。有资料显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投资20年来已达11亿美元,在保证产品的质量方面下工夫最多,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忠诚度。

有研究表明,成功品牌的利润,有80%来自20%的忠诚顾客,而其他的80%,只创造了20%的利润。顾客的忠诚度不仅可以带来巨额利润,而且还可以降低营销成本,争取一个新顾客比维持一个老顾客要多花去20倍的成本。

专家指点:在质量保障的前提下,品牌忠诚度是一个名牌的基本要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喜爱、信赖和不动摇,是名牌成功的根本。相反,缺乏忠诚度的品牌则是极其脆弱的,一遇突发事件,消费者就会对该品牌动摇而停止购买,使其一夜之间尽失市场。这也是包括可口可乐在内的商家积极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的根本原因。

第40节:"无为"胜"有为"--口碑营销

17."无为"胜"有为"--口碑营销

福州一位用户给青岛总部打电话,希望能在半个月内派人到他家维修电冰箱,不料第二天维修人员就到了他家,用户简直不敢相信,一问才知道他们是乘飞机过来的,这位用户感动得在维修单上写下这样一句真挚的话:"我要告诉所有的人,我买的是海尔冰箱。"坐飞机去维修电冰箱,海尔似乎有点儿"傻",然而正是凭借这种一切服务于顾客的"傻",海尔在中国消费者之中赢得了极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