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2章

第2章



或者,将大量非科幻作品打上“科幻”的标签。他们并不是理论家,他们把“科幻”这个标签贴在(或者不贴在)哪些作品身上,主要是从市场角度考虑。但市场中的标签比理论著作中的严肃讨论影响大得多,甚至后者也往往受前者的影响,而不是去界定和辨别那些标签。(以笔者所见,文学理论家往往失去自己的立场,出版商在小说封面上打下“某某类小说”的字样,随后就有理论家去论证“某某类小说”是什么、不是什么,我认为这是很不严肃的。)

大量科幻作品没有被注明是科幻作品。这或者是因为,它们同时还可以从属于其它文学门类。如《一九八四》的几个中译本,都没有注明这是科幻小说。当然,它确实是政治讽刺小说。甚至后者也是奥维尔本来的创作动机。但它同时也是典型的科幻小说。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某些出版商认为,“科幻小说”这个名字流传至今,已经比较老土了,或者属于“大路货”,不能带来新奇感,所以要在一本科幻小说上注些新鲜的名字,如“玄幻小说”、“未来小说”等等。但是,出版商怎么做是他们的事。理论家不应该失去自己的立场。

更多的问题,是一些非科幻作品被列为科幻作品。《指环王》和《哈利波特》是科幻吗?笔者没有听到任何一个科幻作家说它们是科幻。但无数的新闻报导,以及无数的电影网站,小说网站,都把它们列入“科幻”行列。甚至,连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部经理周铁东这样的专业人士都这么讲,显然就有了某种权威性。虽然他并不是科幻的权威,而是电影业的权威,但公众不大分得清楚这两者间的区别。(在第四卷里,笔者详细介绍科幻与魔幻的区别。)

因人致误,也是科幻概念上常见的问题。一个作家、一个导演,或者一个作品系列以“科幻”闻名,便会使人误以为,他们的作品,或者这个系列里的作品全部是科幻作品。凡尔纳是著名科幻作家,但他也创作过大量现实题材的冒险作品。而在他创作的年代,根本还没有“科幻小说”这个词出现。凡氏也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过划分,于是,他的作品哪部是科幻,哪部不是,历来让人纠缠不清。

同样,星新一是著名的微型科幻作家,但他也写过大量非科幻的微型小说。在内蒙古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和善的恶魔》中,这些作品都被收在一部“中外科幻小说选集”里。米切尔克莱顿以科幻小说闻名,但他也写过《旭日东升》、《十三勇士》这样的现实题材作品。况且他所有作品的中译本都冠以“当代国外流行小说”的名称,而不是“科幻小说”。更加上,此君擅于写以假乱真的科幻,与现实贴得很近。缺乏理工科知识的朋友往往分不清小说中哪些情节已经是科学现实,哪些还是幻想。于是,他的作品也常常冠以“高科技惊险小说”的名号。

《夺宝奇兵》是科幻片吗?不是,是魔幻片。但因为它的制片人是卢卡斯、导演是斯皮尔伯格,此二人分坐科幻片导演中的一、二把交椅。于是便也有人把《夺宝奇兵》当成科幻片看待。

惊险片《007》系列是科幻电影吗?有的是,有的不是。笔者在第五卷里对迄今为止二十集《007》电影进行了划分。

《卫斯理》系列是科幻小说系列吗?《X档案》是科幻电视剧集吗?其实,这两个系列里面都包括科幻、魔幻、现实题材冒险作品三个部分。但因为它们中的科幻部分最出色,所以人们总把它们整体上视为科幻系列。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觉得,这么细致的划分根本没有必要。他们的观点是,什么作品吸引读者,作家去写就是了,出版社出版就行了。问题是,当今时代读者已经高度分化,一部作品“科幻”与否,不仅是艺术规律的真实性问题,也是读者或观众的心理预期问题。你是一个京戏迷,当你路过一家剧院,看到广告上写着京剧《铡美案》,买票进去后,发现却是在上演评剧《铡美案》,难道你不会要求退票吗?

这个科幻定义最初与公众见面,是在《北京日报》2004年4月四日文艺周刊上,记者的一篇采访里。文章题目为《科幻片    心中的惊叹》,记者将笔者的话转述为“只要是有超现实情节,又不涉及魔法,就是科幻片。”虽然只涉及科幻片,但也基本反映了我的科幻定义。而它完整公开地表述,是在《北京日报》2004年11月14日文艺周刊上,一篇名为《让本土的幻想文学腾飞》的文章。科幻文艺研究者、科幻作家郑军从直观上给科幻下个定义:在物质同一性原则下处理超现实情节的作品。所谓物质同一性,就是不涉及鬼神、巫术等超自然精神力量,小说里所有情节都在物质运动的范围内。

不过,这个定义在笔者的脑海里形成,并且逐渐明确下来,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其间笔者也和一些朋友交换过意见。大家普遍觉得这个定义内容过于简单。比如,为什么不提到科学呢?笔者以为,定义的内涵与外延成反比。内涵越简单,外延越广阔。而其它科幻定义都失之于内涵过宽,结果把许多新颖的,或者边缘的,小流派的科幻作品排除在外。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从这个简单的内涵出发,去游览一下宽阔的科幻天地吧。

作品相关  《科幻讲什么?》简介

《科幻讲什么?》是《科幻纵览》的第一卷,也是整个科幻理论的入门书。它以题材分类为线索,介绍古今中外的经典科幻作品。如果将它单独出版的话,它的读者对象是那些关心科幻,但对它并不熟悉的朋友。

本卷不讨论科幻的理论问题,仅为读者提供一个基本视野,使读者能在读完这卷后,对科幻作品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从题材入手,可以较方便地在科幻艺术的小圈子和社会大众之间构筑起话语联系。对于极少接触科幻的朋友来说,上来就谈科幻的创作规律和艺术价值,很难引起共鸣。

单从理论研究本身而言,科幻题材研究也很重要。它体现了科幻艺术的特殊性——这是一门由创意驱动的叙事文艺。虽然社会影响在科幻作品里处处可见,但创意本身的演变才是它最根本的动力。这一现象在其它叙事文艺那里并不明鲜。

其实,已经发表的关于科幻的文章,差不多都从这个角度入手的。法国的让加泰尼奥(Jean  Gattegno),日本科幻研究家石川乔司和伊藤典夫,英国的布赖恩艾什、中国大陆科幻作家宋宜昌、香港科普作家李伟才等人,都曾经对科幻题材进行过认真划分,将其为分几种到十几种不等。一些综合科幻理论著作,如《科幻爱好者手册》、《彩图科幻百科》等等,也都有专门介绍科幻题材的文字。

本卷与以往此类文字不同的是,那些文字大多以科学为本位,试图通过介绍一些特定题材的科幻作品,来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于是,那些“不科学”的科幻题材就被忽视了。至于被介绍的作品本身,也往往只从它的科学角度来讨论。讲科学是目的,谈科幻是工具。

本书的原则是“科幻本位”。力求介绍笔者能够搜集到的所有科幻题材,而不考虑它是否科学。例如“特异功能”,或者“乌托时科幻”。在本书里穿插着一些科学知识的介绍,只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相应的题材。讲科幻是目的,谈科学是工具。

另外,以往此类文字中,作者只是平行地介绍那些题材,彼此间缺乏脉络,容易使读者陷入迷魂阵里。本书将各种科幻题材分成五部分,它们之间的联系,以人类对探索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宏观过程为基础。这五编是:人(第一编:生命与人)——利用技术(第二编:技术奇观)——探索新时空(第三编:时空探险)——面对客观世界的挑战(第四编:灾难)——在此过程中,社会本身被改造(第五编:科学与社会)——当然,最终又改造了人自身(第一编:生命与人)……整个过程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每一编里又根据不同标准,梳理出自己的小体系。比如第一编:生命与人里各章的排列,其标准就是“人”和“生命”被改变的程度,按由浅到深进行排列。第三编:时空探险的内容,也是以科幻作品对传统时空概念的变品异程度,从“正常”向“异常”方面发展。

深入到具体章节里,笔者尽可能按照某一题材的历史变化安排内容。比如在人造生命和人造人一章里,便有“人偶形机器人”、“类人机器人”、“超级电脑”和“数字生命”这么一个清楚的脉络。科幻题材就象是许多小生命,在科幻文艺史的长河中自己蕴育、成熟、长大。笔者力求去把握这个题材成长的客观过程。

当然,要想将数量众多,涉及广泛的科幻题材梳理出一个线索,那是非常浩繁的工作。笔者上千篇科幻小说读下来,几百部科幻电影看过去,也只能说是为这项工作开一个头罢了。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能够一起投入这项研究中来。

最后要说明一点,某些科幻题材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术语,比如异度空间、虫洞旅行、人工冬眠等等。但也有一些科幻题材,虽然已经形成某种共同特点,却还没有统一的命名。笔者在本书里为它们暂时拟定了新名称,加以概括,如“可控梦境”等等。这些新命名是否适合,还望大家一起探讨。

作品相关  科幻文学的新挑战

1999年,中国科幻出版物达到276种,形成那一波科幻高潮的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