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01章

第101章



作品发表量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形成了中国科幻的第二次高潮。在这些内外因素促进下,中国科幻强力起飞,其影响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如今仍未恢复到当时的水平。这次科幻大潮堪称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

这次科幻高潮实际上就是第一次高潮潜伏十年后的延续。不仅这次高潮中的主力作家大多仍然是第一次高潮里的那些人,甚至某些作品,如《珊瑚岛上的死光》、《小灵通漫游未来》等,都是在六十年代初就已经完稿的。只是由于时运不济,它们等待了漫长的十多年才得与读者见面。正因为如此,这次高潮几乎没有经过上升期,仅两三年就达到了顶峰,堪称中国科幻文学的大爆发。

这个时期,科幻作家们不仅继续从实践上探索科幻艺术的规律,而且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探索。1979年,叶永烈创作了《论科学文艺》一书。其中有相当篇幅是谈科幻小说的创作。1980年由中国科普出版社出版的,黄尹主篇的《论科学幻想小说》一书集中反映了这方面的探索成果,迄今仍是研究中国科幻文学的重要资料。

当时,科幻文学界先后涌现了五个专门的发表园地:北京的《科幻海洋》(海洋出版社主办)、天津的《智慧树》(新蕾出版社主办)、成都的《科学文艺》、黑龙江的《科学时代》以及黑龙江的《科幻小说报》,被业内人士称为“四刊一报”。专业科幻园地的数量超过了前苏联、日本和英国的同期,在世界上也屈指可数。而其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发行量也足可称道。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五章:辉煌的早春时代(1-2)

这一时期,大量主流文学刊物也发表科幻作品。包括《当代》、《小说界》、《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新港》、《四川文学》,等等。而《人民文学》作为权威的主流文学刊物,陆续发表科幻小说,对提升科幻文学的艺术品味起了很大作用。《作品与争鸣》上也经常发表在当时引起争议的科幻小说,由于其特殊的办刊风格,扩大了科幻的影响。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和陕西作家魏雅华的《温柔之乡的梦》都获得过全国性的主流文学奖项。当时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这种融洽关系,迄今为止尚未恢复。

那个时代也是中国科幻文学界对外交流的开始。1979年,新浪潮科幻流派主将,英国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斯(Brian  W.Aldiss)随“英国名人访问团”访问中国,受邓小平接见。奥尔迪斯曾经想寻找中国科幻作家交流,未果。八十年代初,叶永烈通过上海大学一位叫史密斯的外教,与世界科幻协会建立联系,并成为其第一个中国会员,后来还被选中为世界科幻协会八位理事之一。经他推荐,共有十位科幻作家进入该组织。1983年,美国科幻小说协会作家团以旅游者身份来到上海,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AHeinlein)随团与几位中国科幻作家见面。

在人员交往的基础上,外国科幻界和学术界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科幻文学创作。欧美各国都有中国科幻小说选出版。美国出版的《毛泽东之后的中国文学》一书,还用五万字的篇幅评论了当时的中国科幻小说创作。德国、英国、苏联都有研究中国科幻文学的文章发表。日本科幻界更于1980年成立了“中国科幻文学研究会”,由中文教师岩上治主持。

受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所鼓舞,大陆科幻作家们酝酿成立全国性组织。1980年初,一些科幻作家便拟筹办“中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这个动议后来没有实施。1982年8月,在中国科幻面临外界压力的时候,以童恩正为首的十二名科幻作家联名在《文谭》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科幻小说评论的一封信》,抵制对科幻小说不加分析的无端指责。1983年,童恩正、尤异、叶永烈、王晓达、刘兴诗、宋宜昌等十一名科幻作家再次撰写联名信,名为《对于当前科学幻想小说创作和评论几点看法》。该文当时未曾发表。这两封信对当时加诸中国科幻小说上的种种指责,如“逃避主义”、“灵魂出窍的文学”、“反科学”、“伪科学”等等,进行了坚决的反驳。

这两封联名信的出现,以及当时面对外界批判,科幻作家们紧密团结,互相支持的大量事实,是中国科幻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中国科幻作家已经具备了充分的自我意识,对科幻文学这个艺术体裁的命运,对科幻创作的前途,和自己身为科幻作家的使命,都有了充分自我认识。也标志着中国科幻界形成了有凝聚力的小群体。

1984年,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等科幻作家们又联名致信中国作家协会,请求在中国作协下面成立“科学文艺委员会”。中国作协书记处原则同意,但由于中国作协下面的一级组织过多,建议科幻作家们把这个委员会挂在“儿童文学委员会”下面。但科幻作家们惟恐此举会使外界误将科幻文学视为儿童文学的一部分,没有接受这个建议。时至今日,在主流文学界里仍无全国性的科幻作家专业组织。

与人们通常的理解相反,以“幻想”为特色的科幻小说从来都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中国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打下了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比如,“向科学进步”这个口号出现在不知多少部作品里。科学进步决定一切,成为许多小说隐含的主题。而环保思想在当时还是个异类。比如在《水下猎人的故事》(肖建亨著)里,出现了“水下手榴弹、超声波猎枪、压缩空气枪、单人潜艇”等一系列的发明。而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有效地杀死海洋生物!在当时,作者对此持歌颂态度。而在今天,这类故事恐怕要受到环保主义者的严责。

至于对市场经济的描写,就是连萌芽都没有出现在那时的科幻作品里。在《战神的后裔》中,作者描写火星改造工程,在技术细节上几乎面面俱到。但这么一个长期投入却无产出的工程,到底由谁投资?怎么能够支撑下来,作者完全回避了这个问题。只要技术上有需要,总会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人力物力涌到火星基地上。在《神秘的信号》中,作者尤异描写了太空城“张衡号”,称它是一个“容纳一万多人的超现代化的城市”。但这么一座城市,竟然是靠义务劳动建筑的!

另外,冷战的阴影也融入期间。当时,中美靠拢抵御苏联,这个国际背景不仅出现在《珊瑚岛上的死光》里,也出现在《飞向人马座》、《神秘的信号》、《台风行动》等许多代表作中。“北方某国”成为一致的反面角色。在《神秘的信号》中,作者甚至以苏联科学家日记的形式,具体描写了当时苏方的反华宣传。同时,美欧各国人士在当时的作品里,如果不是朋友的话,至少是中立的。在《神秘的信号》结尾处,作者甚至以主人公的名义大声疾呼,批评美国当时对苏联的缓和、裁军政策。相比之下,象《祸匣打开之后》这种从全人类角度立意的作品,在当年还属凤毛麟角。

第三卷:中国科幻文学史  第五章:辉煌的早春时代(2-1)

第二节:五大主力回第五章


这一时期,科幻界出现了几位主力作家。他们创作量大,作品质量高,在社会上颇有影响。被并称为中国科幻的“五大主力”,他们是叶永烈、童恩正、郑文光、刘兴诗和肖建亨。

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曾被称为当时中国科幻的“主力舰”。他出生于浙江温州,195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还在大学期间,叶永烈就参与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的编写工作,撰写了首版中近四分之一的词条。该书后来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少儿科普读物。

当时,叶永烈细心收集国内外报刊上的科技新闻,写成《科学珍闻三百条》一书。后来,他感觉这种简单罗列式的作品价值不大,便将其改写成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于1961年完成初稿。受环境限制当时未能出版。文革中叶永烈曾遭抄家,丢失了大量文稿,但这本书稿却幸免于祸。

十年动乱期间,为了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出版社出书,均不付作者稿费。即使如此,叶永烈仍然出版了十本科普读物。这使得他与出版社建立了很好的关系。1977年,上海少儿出版社拟以《在国庆50周年的时候》为题,请叶永烈写一本科幻小说。叶永烈将《小灵通漫游未来》加以修改,完稿的作品里略去“1999年”这个具体时间,而将背景定为不确切的“未来”,1978年8月由该社出版。

《小灵通漫游未来》印刷了一百五十多万册。后来改编成连环画,又印刷了一百五十万册。这个印量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中国科幻文学史之最。当时,《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家长给子女必买的流行图书,新一代科幻迷的启蒙读物。对于如今许多三十到四十岁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他们共同的回忆。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曾经计划将它搬上银幕,由时任该厂青年编剧,后来成长为主流文学作家的梁晓声执笔创作了改编剧本,在《电影创作》上发表。后因故未能投入拍摄。

虽然十分畅销,但《小灵通漫游未来》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一直受到忽视,长期以来仅仅被视为一本科普读物和儿童读物。在这部作品以前,新中国科幻小说基本是以“当代”为背景,没有明确的未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