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科幻纵览 > 第119章

第119章



研究者从大量文本中提取一些套路、模式,将它们作为叙事结构。由于本卷第三章重点谈这个问题,在此不作详述。与本章内容有关的是,无论叙事学者怎么划分叙事结构的类型,必然会带来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套路和模式?是因为小说作者很有天赋,创作了这些套路?还是相反,作者缺乏天赋,只能在这些套路中因循守旧?其实,之所以存在着这些可以游离于具体作品之外的叙事功能、叙述结构,正是因为人类社会本身便存在着类似的规律。“人际的抗拒与调和”、“奋斗追求,斗争与任务的执行”“邂逅分手、迁徒流离、相会相失”((《文学理论要略》童庆炳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4页))等等,本来便存在于社会生活中,作家们只不过是把这些规律抽取出来,再用自己的虚构进行再现。

虽然叙事学研究和创作方法研究在文学理论上并不是一个领域。但笔者认为,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件事情:所有小说都是“再现”,不过不是再现现实中具体的人与事,而是再现社会生活固有的逻辑。同时,所有小说也确实是在“表现”。因为没有人完全地、透彻地理解社会生活的逻辑、规律。社会科学家都不能,遑论小说家。所有作家都只是根据自己对这些客观社会规律的理解去创作。一个作家理解得深刻,作品便显得真实;理解得肤浅,作品便显得虚假。但并不存在完全真实或者完全虚假的作品。只有程度上的不同。  

小说是真的还是假的?这么一个基本问题,其实根本没有得到解决。许多小说或影视作品(甚至科幻、奇幻作品)都在开头注明:本作品纯属虚构!九十年代,曾有一个女作家,以当年自己知青生活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一部小说。后来,她插队时住过的村领导,认为她通过这部小说诽谤自己,起诉到法院。判决结果,该女作家确实犯了诽谤罪,并因此入狱。由于记忆不清,笔者只记得事件的脉络,更没有看过那部小说。但是,如果从法院判决结果出发,假定该作者确实是用小说来诽谤某个具体的人,那么她便是利用了错误的社会共识,即人们分不清小说或者电影中只存在虚构的世界。假如全社会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新闻报导才以真实为本,要对真实性负责,而所有的小说均属虚构,那么,任何人用小说来诽谤他人,读者也只是一笑了之。不会给受害者造成影响。

不仅全社会,即使文学界内部,对这个问题也没有形成共识。2003年中国小说学会年会在海口召开。会上评出首届中国小说学会奖,陕西作家红柯、江苏作家毕飞宇、天津作家杨显惠分别获得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奖。当时,三位作家分别作了大会发言。毕飞宇的发言只有一个内容:我的小说《青衣》是虚构的,里面的人和事并不存在。他没有说明,为什么只强调这个问题。但如果没有人将这篇小说对号入座,相信作家本人不会刻意去解释。

天津作家杨显惠以《上海女人》而获奖。但他更愿意谈自己的代表作《夹边沟记事》。那是一部以六十年代“右派”生活为素材的小说。杨显惠认为,他的创作动机就是记录历史,与遗忘作斗争。而文学评论家金汉在对此发言作点评时,认为虽然《夹边沟记事》写得很震憾。但小说毕竟是小说,不是历史记录。

既然再现和表现并非创作方法的本质区别,那么,文学实践中创作方法的明显不同,根本原因又在什么地方呢?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单列了“文学与世界”一章。而其内容,似乎也正是传统文学理论中对创作方法的研究。编著者不提创作方法,而提“文学与世界”的关系,这是更深入一步(虽然并不是更准确)的表述。文学作品中的那个虚构的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正是这一章讨论的内容。

创作方法是基本理论问题,但又一直夹缠不清。似乎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理论家考证的范围过于狭窄。既然是研究创作方法,那么便要把不同创作方法中的代表作平衡地考查一下,再提取出抽象的概念。而目前文学理论家的视野,过于集中在“现实主义”上。实际上是站在现实主义角度评论所有的创作方法。笔者认为,如果文学理论家考查一下科幻作品,对创作方法的研究大有帮助。它就象一面镜子,反衬出了其它文学作品中,以往不为人注意的细微之处。

反过来,笔者在“科幻纵览总前言”里对“科幻文学”下的定义,实际上便是从创作方法,而不是从题材、内容上着手概括的。“Science  Fiction”应该翻译成“科幻小说”还是“科学小说”?在科幻界里一直有争论,中国科幻史上也确实先后存在着这两种翻译。但是,在英文中,小说的对应词汇并不是“Fiction”,而是“Novel”。“Novel”近于中国史的稗史,既含新奇之意,又有非正史的暗示,此字似极适当于解释近代的小说。“Fiction”的意思比“Novel”又广泛一些,它是泛指一切想象的创作,而指明出一类文艺,在这一类文艺下的不必一定是小说;自然由习惯上,戏剧与诗艺是自成一类的,其实以性质言,它们也似乎应在“Fiction”之下。

所以,“Fiction”应是“虚构”的意思。而“Science  Fiction”最贴切的翻译,就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科学幻想小说”的词条,在那里,它被翻译成“合乎科学的虚构”。无论“科幻小说”还是“科学小说”,都是从内容、从题材入手。而后面这个翻译,则是从创作方法入手。虽然最初的科幻作品确实只以科学为题材,主人公都是科学家。但发展到现在,三教九流都已经成为科幻作品的主人公,涉及不涉及科学也不再是科幻作品的本质特点。科幻之所以为科幻,更多地要从创作方法上寻找。而“科幻”这个词,现在也逐渐宽泛化,演变成一种方法。

第四卷:科幻的艺术规律  第二章:创作方法研究(2-1)

第二节:以科幻为镜分析创作方法

什么是创作方法呢?笔者给出这样的定义:作者通过将文学作品中的逻辑与客观世界的逻辑建立一定的匹配关系,以达到特定的艺术表现效果。

要理解这个概念,先要理解三个“世界”的关系。首先是客观世界。存在着惟一的客观世界,它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是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对象。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至少是其中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都会有上面这个的共识。这也是讨论创作方法的出发点。

同时,没有人可以完全地认识这个世界。他只能认识世界的一部分,并且,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夹缠在一起,形成他的主观世界、内心世界。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内心世界都不同。两个作家之间,或者作者和读者之间,内心世界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区别,是人与人之间产生交流障碍的根本原因。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只是生活在主观世界里,而并没有完全理解外部世界。于是,他自认为已经看到了整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已经理解了它的全部规律。宫刑后的司马光为什么长胡子?所有文学作品中的“硬伤”为什么能够存在?因为在作者的主观世界里,事物就是这样的。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很爱看某部作品,成年才后再看就觉得它虚假。作品并没有变,变化的正是他的主观世界。  

第三个世界,是单个艺术作品里的虚构世界。不要以为,只有科幻小说、奇幻小说里的世界是虚构的,任何一部小说,任何一个电影里的世界都是虚构的。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内心世界虚构的。琼瑶爱情小说里的世界是真实的吗?不是,只是她对真实世界的个人理解。《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描写的是天津平房区居民的真实生活吗?不是,只是描写了作者对这些居民生活的个人认识。

而即使同一个作者,拥有同样的主观世界,但他在不同作品里虚构的艺术世界也完全不同。

于是,三个世界可以组成这样的关系:作者在客观世界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主观世界。他又以主观世界为依据,虚构出单个作品中的艺术世界。读者在阅读时,则是把这个艺术世界与自己的主观世界对照,进行理解和消化。

作者的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                                                                                    单个作品中虚构的艺术世界

读者的主观世界

而在这四个关系中,创作方法属于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主观世界和虚构的艺术世界之间的关系。

传统文论并非没有研究这些对映关系。不过,他们只提到“作者”和“读者”,未进一步明确是“作者”、“读者”的内心世界。另外,将小说文本的整体,而不是其中那个艺术世界的逻辑性作为其中一极。于是,便构造了如下的关系图形:

作者

世界                                                                                      文本

读者

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流派的文论放到这四组关系当中。

笔者所绘制的关系图,与上述关系图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是更深入了一步。首先,直接对文艺创作和欣赏起作用的是作者、读者的内心世界,而非他们的生理、社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