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科幻灵异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 第31章 想到了就要尝试一下

第31章 想到了就要尝试一下

    吴婶说:“大勇,听说你在外边办厂了,是吧?”

    我说:“没有办厂呀。”

    吴婶说:“村子里都传遍了,都说你在外边办厂,发达了。”

    我说:“别听他们传话,我真的没办厂,只是招了几个人帮别人加工活。”

    吴婶说:“你说的我也不懂,反正有活做就好,我想让绿叶跟你去,给你干活。”

    我不知道吴婶为什么会突然有此想法,所以问:“为什么要跟我去呀?我那里工资又不高,挣钱不多的。”

    吴婶说:“挣多挣少我倒不在乎,我就是考虑平安些。绿叶天天吵着要出门打工,你说我还能放心让她跟别人走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我算是明白了。我对吴婶说:“绿叶跟我去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也不能保证她平平安安。我也不能24小时看着她,万一哪天又相中了哪个外面人,我也拦不住呀。”

    吴婶说:“你吴婶又不糊涂,我心里清楚,绿叶真要再那样我也不管她了,由她去,死活是她自己的事。我只要求你平时多管管她,少让她单独与外面男人接触就好。”

    我想了一下跟吴婶说:“那行,我同我妈商量一下吧,看看她什么意见。我妈是叫我不要带村里人出去的,少些闲言碎语。”

    吴婶说:“你妈想得也太多了不是?带人出去挣钱是好事,又不是出去做坏事。”

    我解释说:“吴婶,你是不知道,生意有好有坏,谁也不能保证每年生意都很好。万一挣不到钱,回来闲言碎语就多了。”

    吴婶说:“你说得也对。不管别人怎么想的,我是不会这样说的哦,挣钱多少是命中注定的事,强求不来的。”

    我说:“吴婶,你看这样吧,反正我在家还得住几天,陪陪我妈,让我想几天好不?再说,这几天你也可以看看别人那里,有合适的也可以让绿叶跟着去。”

    吴婶说:“嗯,好的,麻烦大勇了。”

    我说:“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就说麻烦,太早了,呵呵。”

    晚上我把吴婶的意思同我母亲一说,我母亲果然反对。母亲的意思是说绿叶头脑不灵活,万一真出点什么事就麻烦了,都是隔壁邻居,到时结仇一辈子。母亲让我推掉此事,我让母亲去推,因为我一个小伙子同吴婶说这显得太小心眼,开不了口。母亲同意了。

    但接下来的事很意外,母亲也没能说服老吴夫妇俩。这老俩口口口声声说跟别人去不如跟我去,隔壁邻居都信不过还能信别人?

    既然如此,那绿叶同我出去打工的事就成了定局。

    过了正月十五,我和绿叶就踏上了去义乌的路。在上车之前,我去了一趟岳母家,看了看女儿,留下了一封信给金子。信的大概内容就是二条:一是解释一下老五那件事;二是信封内有两千元钱,钱是不多,但我暂时只有这个能力,希望金子好好待女儿。

    这次,我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我走得很平静,平静得像一个小和尚,只不过身边多了一个花姑娘绿叶。

    人们都说三十而立,三十是个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由疯狂到急功近利再到平和,确实改变了很多。尤其是父亲的死,仿佛让我一下子失去了目标,生活中的所有奋斗不再是想证明给谁看了,我就是我自己,一个马上进入三十岁的男人,不优雅但也不匪气,脚踏实地去经营我的生意。

    米卢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我觉得,心态改变一切。

    其实后来想想,我这种越来越趋于平和的心态更适合、更利于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虽然还有无数次的大起大落在等着我,无数个焦头烂额的事在等着我,但冥冥之中,我已经慢慢具备了正确认识这些困难与磨难的能力。还是那句话,心态改变一切。执著之后就是水到渠成。

    第三次到义乌,我不再彷徨、孤独与落寞,代之的是几分亲热、熟悉与忙碌。最起码下了车之后,不再是坐在宾王客运中心门口的石阶上举头望天,而是打上车直奔“自己的家”。

    厂里除了绿叶与我,再没有其他人。以致绿叶问了一句:“大勇哥,我们哪天去厂里上班啊?”当我告诉她这里就是厂时,她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在她印象中,工厂应该就像是江苏那边台资、港资、新资、日资……那类企业,很豪华的车间与楼房。

    没有工人我不急,这个可以慢慢招,首先要解决的是业务问题,先得揽些活过来。按兵书上说的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也不知道开春后吴老板那里生意如何,还是先去看看吧。到了吴老板的厂子里我纳闷了,厂里居然还大门紧锁。我心想,这都什么日子了还不开工?向边上住家一打听才知道,吴老板这厂子正在转让。

    “这么好的厂子为什么转让?”

    旁人说:“人家到加拿大享福去了。”

    “好好一个老头子背井离乡去外国人的地盘上干什么?”

    旁人说:“儿子在那边不肯回来了,老的就只好跟着去了。”

    原来如此!

    “再问一句,这厂子要卖多少钱呀?”

    旁人说:“这个谁晓得,得问吴老板自己,你想买吗?”

    不问了,还是走人吧……

    回到厂里,心想这下完了,这么好的一个客户说没就没了。看来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了,要找一片森林才行。但是森林在哪里呢?我想到“遍地撒网,重点捞鱼”这个法子,想到了就得尝试一下,不尝试不是我的个性。

    晚上睡在床上,我还在琢磨如何让更多的工厂知道我能加工点焊的活。动脑筋想法子的事情其实是最苦的,那种苦思冥想特别折磨人。我想到了站在大街上散发传单的那些人,如果我也印些东西发发呢?想到这里,我又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名片。

    好,就印名片发。第一个问题算是解决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印好的名片到哪儿去发呢?总不能站大街上去发吧?这样根本不现实!如果到工厂去发呢?也不现实,这些工厂都很分散,没有统一规划说哪块区域是哪种行业,没办法找。

    再想,我就想到了店面,对,就是店面了,这个相对集中多了。而且义乌的店面七成左右后面都是工厂,也就是说,一个工厂相对一个或几个店面。有的店面是工厂开的,有的店面是工厂亲戚开的,反正九成以上的店面几乎都有固定的供货工厂。

    想好了,第二天,我就去打字复印部订了两盒名片。

    隔日,我口袋中装着两盒名片就去了篁园路,专找那些小五金店、日杂五金店,也不问对不对路,先发了名片再说。发完名片就回家等消息,手机24小时开机,睡觉也放在耳边,生怕漏掉了商机。

    等了几天,一个电话都没有,手机全天静音。这下我可受不了啦,感觉找客户好难好难。原来有陈老板和吴老板这两个客人,根本不愁活的事情,这下就像小溪断了水源,孩子没了爹娘,无依无靠了。

    原本以为自己创业走上了正轨,从今以后脚踏实地去干就成了,没想创业哪有那么容易就上路了,我想得太天真了。

    我每天早上起来都对自己说,再等等吧,可能明天就有电话打来了。就这样重复着把希望寄托到“明天”身上,十几个“明天”成了昨天之后,我心情就有些不好了。关键是还有个话多的绿叶跟在身边,天天叽咕着说:“大勇哥,怎么没事干的呀?”我就想,得给这个女人找个厂子让她干活去,省得她话多。但想归想,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厂让她去,说到底还是不放心她,万一真出点儿什么事,我这辈子也没办法面对老吴夫妻俩了。

    没辙,真没辙!

    没辙的时候就只好等,只好耗,等机遇,耗时间。我想自己总不至于这么背运的,都背了这么多年,也该时来运转些了吧?老天爷整人也不可能往死里整,是不?

    好在还有一台破旧的掌中录音机,可以听《真心英雄》: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我想,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去找付家父子碰碰运气。毕竟自己身份与人家相比低微了些,自卑是难免的,真要去见付家父子时,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地不舒服。这不舒服不是要面子,而是怕人家拒绝我,一旦被拒绝就没有下次了,等于说就断了一条生路。

    这个得慎重。

    左右为难呀,犹犹豫豫我又过了些难捱的日子。有一天手机还真响了,天无绝人之路。但我一看是永康陈老板的电话,心想坏了,这下屋漏偏遭连夜雨,雪上加霜了不是?但电话还是要接的,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逃避是懦夫的行径。

    “喂……”我对着手机战战兢兢地说。

    “是大勇吗?”陈老板的声音。

    “是我,我是大勇。”

    “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您是陈老板。”

    “知道就好,我打电话给你是有重要的事找你面谈。”

    “什么啊?”

    “你来永康一趟吧。”

    “什么时候?”

    “现在。”

    “现在呀?”

    “是的,越快越好。”

    “哦……”

    “那我在厂里等你。”

    电话挂断了,嘟、嘟、嘟……嘟得我心烦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