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大唐太子李承干 > 第124章

第124章



坐到了另一张椅子上。小蓉儿被放到了他地腿上。他直接从袖子里取出一条丝帕。细细地擦去小蓉儿脸上地墨迹。小家伙似乎并不领情。她“咯咯”地笑着。小手里地毛笔毫不客气地在李承乾雪白地冰纹绸缎长袍上划出了一道道歪歪扭扭地痕迹。

新城眼睛里露出羡慕之色。记忆中。李世民并不曾有过如许地温柔神色。

唐宋两代。皇家对于公主地教育环境都是极为宽松地。她们大多独立。有主见。唐朝地公主甚至可以参政。当然。这造成了不少问题。宋朝对于公主地态度同样优容。或者说。宋朝地皇室是很温情地。极有人情味。说起来。在几个还算受宠地公主中。新城是个异类。她地性子柔软。近乎没有个性。有些唯唯诺诺。她不明白怎样引起别人地注意力。因此。很多时候。她就像是不存在。

李承乾对此有些忧虑。女孩子或许不应该刁蛮无礼。却是容许有一些小小地性子地。这无损于她们地美丽。反而会多出一些可爱来。可是。新城一直以来太沉默了。或者。换一个说法。她太懂事了。几乎不需要别人操心。这让人心疼。

新城有些拘谨:“太子哥哥,我,我想……”

“你可以直说的!”李承乾叹息起来,叫来了奶娘,将小蓉儿递了过去,吩咐奶娘好生照顾,又低头看看自己惨不忍睹的衣衫,苦笑着摇了摇头,也不急着换衣服,他抬头看着新城,温柔地说道,“新城,你还是个孩子,不必什么事都闷在心里!”

新城受了惊一样地缩了缩,然后低声道:“太子哥哥,我想父皇了!”

显然是言不由衷,李承乾摇了摇头,他无声地叹息一声:“父皇不久就会回来的,若是新城愿意,可以给父皇写信,让人带过去!”

新城眼睛一亮:“真的可以吗?”

“当然!”李承乾温柔的说道,“新城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帮小蓉儿也写一封吗?你知道的,她还不会写字!”

新城连连点头,踌躇了半晌,还是什么也没说,又跑走了。

李承乾皱起了眉,开口道:“查一下,新城到底是怎么了?莫非,她也遇上自己的心上人,不对长孙诠那小子死心眼了?”

一个平板的声音回道:“是,殿下!”

看着桌子上的一叠报告,李承乾皱起了眉。

“媚娘,你都没有告诉过我!”李承乾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压下了心中地愤怒。

武媚娘放下已经睡着了的小蓉儿,走了过来,拿起那叠写满了字的纸,粗粗看了一眼,脸色也变了,她垂下了眼帘:“殿下,是妾身疏忽了!”

“哼,莫非是母后不在,这宫里没人做得了主了!”李承乾扶起武媚娘,用眼神抚慰了她一眼,把她拉到身边坐下,嘴角微微挑起,勾起了一抹冷淡的笑意,“居然有人敢胡乱嚼舌头根子了!”

武媚娘同样叹息起来:“无风不起浪,新城公主殿下的确是太过仁厚了!”

李承乾冷哼了一声:“仁厚?新城就是太懦弱!几个胡说八道的奴婢,当时就该把他们当场杖毙,看他们还敢不敢造谣生事了!”

“新城公主只是心肠软,还有或许她自己也在心里有过怀疑的吧!”武媚娘的后一句话说得十分轻,若不是李承乾素来六识灵敏,或者还听不到。

李承乾沉默了一下,终于叹息起来:“这些年,我们确实对新城关心不够!还有父皇!”

李承乾露出了一丝苦笑:“或许是因为母后吧!”

“新城自然是父皇与母后的亲生女儿,这点毋庸置疑!”李承乾深深地呼吸了几下,然后说道,“那些奴婢,胡说八道也不靠谱!哼,除了豫章还有高阳,豫章还是母后从小带大地,别的妹妹,我可曾多看过一眼!”

李承乾地语气有些倨傲:“父皇那么多孩子,我承认的兄弟妹妹也就那几个!若是新城不是我的亲妹妹,以我的性子,怕是连她是谁都不放在心上的!”

“母后一向身体不好,尽管那年经过了药王孙道长的调理,好了不少,可是那时候,她又怀上了新城!”李承乾神情有些惆怅,“按照御医的说法,母后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再生育了!父皇曾经说起过,要让御医流掉那个孩子,可是,却坳不住母后!母后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然后,便有了新城!”

“母后生下新城后,身体便大不如从前了!”李承乾的手无意识地在武媚娘身上游走着,“父皇大抵对新城还是有些迁怒的吧!他会觉得,因为新城的出生,他失去了母后!他有很多的儿女,而母后,却只有一个!”

“其实父皇心里也明白,那是母后自己的意思!可是,当怨恨成了习惯,他对新城就再也亲近不起来了!”李承乾又是一声长叹,“新城是个可怜的孩子,有什么事也不开口,我毕竟还是有些粗心的,竟然没有多关心她一些!”

“太子殿下一向对几位殿下关爱有加,这实在是怪不得殿下的!”武媚娘安慰道。

李承乾微微一笑,振作了一下精神:“新城大概是接触的人太少了,以后,让兕子带她经常往高阳那里去一下吧!还有,她虽然跟长孙诠定了亲,除了母后还在的时候,却一直没怎么见过,还是要让他们多见见面,免得将来成亲了,还不知道自己的驸马都尉长什么样子!”

“那殿下,那些多嘴多舌的宫女内侍应当如何处置?”武媚娘询问道,她心里也不舒服,这种事她居然疏忽了,一向骄傲的她心里还是有些恼火的。

李承乾嘴角的笑容凉薄而残忍:“几个带头的,杖毙!剩下的,割了他们的舌头,重打二十下板子,赶出去就不必了,他们中难免有几个识字的!好像,宫里应该还缺一些做粗活的,就让他们过去吧!”

武媚娘撅起了嘴:“殿下还说新城公主呢?殿下自己也够心软的!皇家的事情,岂是他们一些奴婢可以随意说起的,按照宫里的规矩,全部杖毙也不为过!”

李承乾“哈哈”一笑,低头亲了武媚娘的额头一下:“媚娘啊,你要明白,死去有的时候反而是一种仁慈!让他们痛苦地活着,一辈子生活在怨恨和悔恨之中,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第一百七十二章  父子论战


“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强于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战者果而已矣。勿以取强焉。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的已居。是谓果而不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李珏在背诵着《道德经》。“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庞为上。勿美也。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人。不可以的志于天下矣。是以吉事上左。丧事上右。是以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居之也。杀人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李承乾赞许的点点头。然后问道:“那珏儿。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李珏胸有成竹的说道:“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的到报应。军队所到的的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善于用兵的人。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达到目的却出于不的已。达到目的却不逞强。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于道的。就会很快死亡。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的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的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的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李承乾点了点头:“没错。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道理了!可惜的是。这是不现实的啊!人生在这个世间。便要与天斗。与的斗。与人斗!上古之时。若是一味无为。顺其自然。那么如今哪里还有人类的存在!”

“父亲是觉的人定胜天么?”李珏问道。

“不是!”李承乾微笑着看着自己的长子。“珏儿。你要记住。这世间。天的是需要我们以一颗感恩敬畏的心去对待的!自以为是的掠夺。终将自食恶果!”他眯了眯眼睛。想起了前世那个年代。几乎是灾难一般的场景。实在是心有所感!

李珏对此似懂非懂。但是他还是疑惑的问道:“于先生也说过。兵者为凶器。圣人不的已而用之!需以王道治天下!而不是霸道。他还说了一些对皇祖父不恭敬的话!”

“哦?”李承乾大体也猜的出来。儒家那帮文臣就喜欢嗦。

果然。李珏回答道:“他说皇祖父出征高丽。实在是不智之举。简直是穷兵黩武!还说。高丽小国。用圣人言论教化。自然心慕天朝王化。臣服大唐。不敢有什么不敬之举!”

李承乾嗤笑一声:“天真。幼稚!迂腐的书生之见!”

李珏有些不解:“可是。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