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室内安静下来,两人仰靠到沙发上,一齐将腿搁上茶几,辛笛对着天花板长出了一口气:“秋秋,我现在才知道,这几年你给我救了多少场。”

“用得着跟我客气吗?”

辛笛一向专注于设计,不喜欢敷衍不相干的人和事,懒得和公司主管布展的市场和策划部门打交道,以前叶知秋和她同事时,会不声不响抽时间帮她把这些工作做好,这次来参展,她才意识到这一点:“我哪是跟你客气,我是在反省自己,唉,才华说不上多高,臭毛病倒是不少。”

“这些活是助手该干的,有空的时候训练一下他们就行了。”

“这些少爷小姐个个眼高手低,一心想的全是扬名立万一战成名,也不想想我熬了六年多才等到明天这个机会。”

叶知秋笑了:“明天你好好表现,你行的。”

“五点,凯宾斯基,完了有自助酒会。”辛笛一看她的表情就火了,“别跟我说你不来呀。我们以前约好的,一定要看到彼此成功的时候。”

想起年少时相互的鼓励,叶知秋笑了:“你能成功的,我一直坚信。我叫人送花过来,我真不能来,小笛,改天请你吃饭给你庆祝,你点地方。”

辛笛怒视她,她只笑,安抚地拍她。辛笛知道她的主意别人改不了,只能哼一声,顺手递张参展工作证给叶知秋,“拿着吧,省得明天早上排队换证。”

叶知秋还是摇头:“我明天早上跟老板一块呢,戴个索美的参展证先跑进去,她看着得啥想法。”

辛笛侧头看她,她神情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秋秋,你这样什么都考虑到,活得累不累。”

“我要考虑不到,给别人给自己惹下麻烦再来收拾,只会更累。”叶知秋看下时间,快十点了:“回去睡了,你也早点休息。”

她拿上外套,跟辛笛再见,下了电梯穿过大堂,迎面却碰上曾诚走进来,一瞬间她几乎想侧过脸去装没看到,却又意识到这念头实在是很蠢,只能笑着打招呼:“曾总,晚上好。”

“晚上好,知秋,你也住这边?”

“不,我住附近,过来看看小笛,先走了,曾总再见。”

她也不等曾诚回答,拔腿要走,不料曾诚笑道:“知秋,怎么我觉得你有点躲着我。”

叶知秋尴尬得不知说什么好,已经迈出的步子硬生生煞住:“曾总,哪有这回事。”

曾诚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不早了,我送你过去。”不等她说什么,已经转身替她拉开门,叶知秋只能先走出去。北京初春的夜晚颇有寒意,走出去后,叶知秋将运动外套的拉链直拉到下巴底下。曾诚穿着西装,衬衫还敞开一粒扣子,他走在她身边,隔得并不近,但叶知秋依然有说不明白的不自在。

她从进索美开始,就和其他员工一样,对着不怒自威的曾诚会不由自主紧张,用辛笛的话讲就是“被他的眼睛一扫,心里就会七上八下”,哪怕现在辞职了也做不到言笑自若,更别说是在接了方文静那个电话后。想到那通电话,她只能暗暗叹气,搞不明白自己怎么会摊上如此脱身不得的戏码。

曾诚突然指一下路边:“记得这里吗?”

这是一个小小的社区医院,门前亮着应诊的灯箱。叶知秋立住,她当然记得。几年前,她在索美工作,也是到北京来布展,不适应天气变化,突然感冒了,当时没太在意,仍然强撑着加班到凌晨把工作做完。

回酒店睡了几个小时,叶知秋开始发烧,跟她一个房间的辛笛吓得连忙架她上医院。两人从酒店出来,看到这个社区医院,叶知秋坚持自己进去打针,叫辛笛赶紧去展场继续工作。医生给她量体温,一看38度7,马上拿个口罩捂到她脸上,一脸严肃地说必须转到市立医院,叶知秋这才想起,此时是非典的第二年,去年春天那一场灾难她记忆犹新,幸好去年展会回去以后,疫情才全面爆发开来,参展的人直庆幸,再晚归一周,就都赶上隔离了。

她顿时白了脸:“不是要把我送小汤山吧,不要啊。”

中年大夫一脸严肃:“不见得是小汤山,但得转院是肯定的。这是制度,今年虽然没疫情,可是我们也得执行规定。”

她那会远没现在处事的镇定,吓得六神无主,两只眼睛一下蓄满了泪水:“可是我是过来出差的,马上要回家了,您给我开输液不行吗?我这就是感冒发烧,没别的不适,真不是非典。”

年轻女孩子泪光盈盈的眼睛多少打动了点医生,他说:“那你先在这输液观察,如果烧不退,还是得转院。”

她戴着口罩在注射室一角输液,越想越心酸,眼泪忍不住往外淌,拿出手机给范安民打电话,只叫一声他的名字,就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范安民急得在电话那头连连追问:“秋秋,怎么了?”

她忍了又忍,才瓮着声音说:“没事,就是感冒了,有点难受。”

范安民稍微放心了,赶紧嘱咐她马上吃药,如果不舒服马上上医院。

她吸着鼻子,仿佛这点安慰让自己宁定了许多,记起范安民正上班,连忙说:“没事,挂了,你工作吧。”

接着差不多过半个多小时,范安民就抽空跑楼梯间打个电话过来问她情况,虽然只能聊短短几句,也足以让叶知秋心情放松下来。

她正接着电话,却看见曾诚和辛笛一块过来了,虽然戴了口罩,她也脸红了,她当时还在奋斗起步阶段,一心求表现,给老板看见自己生病,居然只觉得紧张,丝毫没有为工作累病后的委屈感。曾诚问了下情况,然后嘱咐辛笛在旁边陪着她,输液完了马上回酒店休息,就转身走了。

“那天我进注射室,看你那样病怏怏靠着输液,眼睛哭得肿肿的,对着电话还笑着说没事。好象是那一次,我才注意到了这个做市场的女孩子,看上去娇滴滴的,可实在坚强得很。”

曾诚的声音温和,语速不疾不徐,叶知秋的紧张心情总算松驰一点,笑道:“那是头次在外地一个人生病,确实很娇气。再以后算是慢慢学会了照顾自己,有点苗头,立刻吃药或者自己上医院,不给别人添麻烦。”



“你的确成长得很快,超出了我的意料。”

听到从不轻易褒奖员工的前任老板的肯定,她却实在说不上开心。成长?当然是成长了,可是成长从来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更何况成长到现在,她再找不到一个可以在病中、在软弱时刻用来呼唤的名字了,一念及此,她就黯然。

惨白色的灯箱照出一圈光亮,她努力想笑,但笑得苦涩,曾诚注视着她,轻声说:“也许我逼着员工成长的方式太残酷,让一个女孩子太早承担太多责任。尤其是你,知秋,看你后来独挡一面,有大将之风,我有心疼的感觉。”

叶知秋听得完全呆住,她看向他,他神情平静,仿佛刚刚讲的只是再平常不过的话。她嗫嚅一下,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曾诚却开了口:“走吧,这边风大,小心着凉了。”

第  18  章

早上九点,国展前的马路交通限入半停滞状态,刘玉苹带着路易以及另三个设计师从西客站过来,办了入住,放下行李,和叶知秋、沈小娜会合,一同步行去国展前等候换证入场。

国展前人潮汹涌,还有大量黄牛公然叫卖着门票。他们早做了网上登记,已经拿到入场门票,但还需要换参观证,每个换票口都大排长龙。其他人都年年见识这阵势,不以为奇,只沈小娜又不耐烦了:“国外的展会没有象这样弄得跟大赶集似的,看着一点也不专业。”

刘玉苹跟她解释这里的影响:“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服装展了,大概也是亚洲最大的,做设计如果连这都不来看,实在说不过去,更别说你还想上新品牌。每年在这亮相的新牌子很多,应该对你有参考。”

叶知秋心不在焉注视前方,并不参与谈话。她昨晚没有睡好,现在有点无精打采,并且还有点其他感叹。自从进了索美,她年年参展,每次都是提前过来负责装修布展,展会开幕后她挂参展证提前入场,没试过这样当观众排队。

“明年就好了,据说是移到新的会展中心举行,那边面积大,而且不在市中心,去赶热闹的非专业观众会少很多。”路易插话说。

沈小娜眼睛一转:“刘总,如果您早点批准我做新品牌,也许我们也赶得上明年参展。”

刘玉苹呵呵笑,女儿肯放下玩心做正事她是开心的,但要她随便松口就不大可能了:“我得看你做出一个象样的策划方案才行,参展可是一大笔投入。”

沈小娜固然撅嘴,叶知秋同样暗暗摇头,照沈小娜目前的速度,她想刘玉苹大概可以省下这笔投入了。

进了国展后,大家四散各自参观。叶知秋学设计出身,但做的是市场,看的角度不可能和设计师相同。某种程度上,她是同意沈小娜的说法的。她看过香港、韩国的展会,那边展馆内都相对安静,只见得到专业观众,展位布置简洁实用,以标准展位居多。而国内展会似乎走上了一个过度包装的怪圈,参展商为体现实力,三天展览竞相做大手笔装修布置,更用上模特走秀、乐队表演等招术,吸引得多的倒是来凑热闹的非专业观众眼球,实在有点本末倒置了。

参观其实也是一个很累的活,尤其这里展馆多,又不停碰上各地经销商、代理商和商场楼面经理、买手,都得止步寒暄交谈。叶知秋慢慢逛着,不时还要接下电话,远远看到曾诚,她马上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