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中国哲学初步 > 第3章

第3章



而实际上,“醇儒”董仲舒发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说,却源于大法家韩非.“三纲”与“五常”

        (仁、义、礼、智、信)相配,成为封建社会伦理的核心.可见,法家思想也颇具伦理色彩,且与儒家伦理是相补相融的.  上述诸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相互影响、渗透、交融,最终凝聚为中国哲学鲜明的伦理特色.第二,倾心现实政治.  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各家各派都“务为治”

        ②儒家对“克己复礼”的提倡和实践,便是以政治理想制约个人的欲念.  孔子的学生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③孔子推崇“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④的境界,表现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汉代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鼓吹天人感应,是为了封建统治“传之罔极”

        ⑤.  宋代理学家大讲“理一分殊”

        ,存天理、灭人欲,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墨家学派忧世风日下,患民生艰难,要遵道利民,最终尚同于天子.  这些都反映了哲学家们热心政治、其学说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的特点.  道家的老聃和庄周,向往小国寡民,绝圣弃智,视功名为粪土,希望逍遥

        ①《韩非子.  六反》②  《史记.  太史公自序》        ④《论语.  卫灵公》③  《论语.  泰伯》              ⑤《汉书.  董仲舒传》

--  16

        01中国哲学初步

        于“无何有之乡”

        ,是以消极的形式,从反面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关注,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张目.  法家主张用强力统一天下,为“圣人执要”出谋划策,更是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情.  佛教传入中国后,几经较量,最终被迫向本土文化靠拢,宣扬诸如“孝子报恩”之类的思想,为现实政治效力.经过历史的淘洗,处于民族文化深层的哲学思想,转化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精神,以及“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心理和责任感.  古代哲学家倾心于现实政治,反映出中国哲学学用一致、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但是,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恋,削弱并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思辨色彩,而且,往往造成哲学被政治利用、成为政治的婢女的可悲局面.第三,发扬主体意识.  中国哲学有追求“天人合一”的传统,把发挥主体能力,以便与“天”一致,看作精神境界的升华和完善.  以人为核心,天地人相参是哲学家一贯的主张和理想.  儒家“三纲八目”的修养论,“正己”就能“正人”

        ,“成己”就能“成物”的言行,都是事在人为的一种哲学表现.  孔子讲“为仁由己”

        ,“人能弘道”

        ,相信通过主观努力可以成就仁的品格.  宋儒说,天理人欲此进彼退,革得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如用哲学眼光,从主客体关系来考察,便可见到,对主体意识的弘扬,是其理论的立足点.法家沉醉于杀敌报国,立功受奖,靠个人的努力,争得人生地位,实现自身价值,体现出对主体能力的确认.墨家认为,人人发扬兼爱之心,实行互利之法,就可走向天下尚同的正途,充分表现了对人的能动性的信赖.道家执著于对道的追求,精

--  17

        中国哲学初步11

        神的解脱,以对主体意识的承认为根基.佛教教人六根清静,以无念为宗,一心向佛,如没有对主体能力的信任,是不可能进入涅槃之境的.第四,富于辩证思维.  中国哲学讲求对立前提下的和合统一.  儒家讲“生生之谓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强调事物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和合理性.而变化发展的根源,在于阴阳的此消彼长,刚柔的相互激荡,“一阴一阳之谓道”

        ,便是最好的理论概括.《老子》描述了动静、高下、强弱、先后的相联相对,相反相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发展序列中,道运行不已,“周行而不殆”。韩非道理相应的规律论,把事物的辩证发展看作内在规律.  他既承认“法术之士与当途之人,不相容也”

        ①,“冰炭不同器而久”

        ,“杂反之学,不两立而治”

        ②,又认为矛盾对立的双方可以“形名参同,上下和调”

        ③,可见是既讲对立又讲统一.  佛教一多相摄、四谛圆融、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命题,也深蕴对立同一之精义.第五,树立整体观念.中国哲学孜孜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  哲学家处理问题,总是“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

        ,以便“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

        ,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  君主执政

        ①《韩非子.  人主》②《韩菲子.  显学》③《韩非子.  扬权》

--  18

        21中国哲学初步

        施教,也是“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

        ,使天地人“贯而参通之”

        ,从整体考虑问题,而不执著于一偏.  整体观念实践于政治领域,表现为个人、家庭、国家不可分割的情感;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宽容精神;在军事领域,表现为“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的战略思想;在伦理领域,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以维护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诸如此类,构成了我们民族集体至上的思维趋向和共同心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起了重大促进作用.不过,在一定条件下,在客观上也压抑了个人的发展.  政治领域国家至上的意识,曾被封建统治者利用,作为要求劳动人民作出无谓牺牲的口实.整体观念表现于思维方式,导致了认识上的模糊性.第六,偏重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建构体系时,往往从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凭直觉办事.  传统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途径,是能过对内心世界的自我反省、道德境界的自我提升,去证悟人之善性,在主体的精神领域内完成天人合一的任务.  宋儒对“一旦豁然贯通”的追求和体认,就是一种典型的直觉思维.  从思维类型及方法来看,古代哲学家认识事物、建立体系,是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类比和类推.  这些都不是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系统的认识论范畴推演来实现的.直觉思维的长处,是以经验为参照,从整体上把握对象,有时能体验、证悟出逻辑思维所不能揭示的意境.  缺点是不够严密,对对象的认识含糊而不明晰,其结论具有很大的或然性.第七,流于经学态度.  古代哲学家往往以“代圣贤立

--  19

        中国哲学初步31

        言“为标榜,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因循守旧,缺少创新.孔子”述而不作“的实践,就是经学态度的表现.  汉代儒学独尊以后,经学昌盛,儒生们案牍劳形,皓首穷经,并非为了新思想、新体系的创立,而是为了注解前人思想.  及至宋明,多数哲学家都认为,”伏羲以至孔孟,言道已尽,后学宜世世守之“。朱熹讲:”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更是典型地表现出拘执旧义、不思创新的思想趋向.  经学态度的形成,与中国社会特有的崇拜先王的崇古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当然,在客观上,经学态度使古代文化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下来.但更主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不思创新、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第八,重视人际关系.古代哲学家轻视对自然的探求,而重视人际关系的协调.  儒家主张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道,以及“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说到底,是为了调节人际关系,在自我克制中求得整体平衡统一的效应.  作为儒家对立面的道家,也十分看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道家要求人们清心寡欲,不为天下先,是用消极退守的方法来协调人际关系.法家虽然认为君臣利害不同,但仍可以“以计合”

        ①,可以做到“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

        ②只有人们“莫争”

        、“莫讼”

        、“莫得相伤”

        ,才是理想的治世.  至于法术势的交互使用,在政治生活中的纵横捭阖,则也有调整上下

        ①《韩非子.  饰邪》②《韩非子.  杨权》

--  20

        41中国哲学初步

        左右关系的意味.  总之,古代哲学重视人际关系的调节,对于造成安定的局面,心情怡然地从事工作,有积极作用.  但是,与此同时,也容易造成关系的庸俗化,使讲关系、搞关系的不良风气浸透于社会生活之中,造成民族精神惰性的一面,这是值得警惕的.上述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并非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由于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意蕴极其丰富,所以,上述特点远非它的全部.  如何更准确更全面地揭示古代哲学的特点,并正确评价其利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21

        先  秦  编

--  22

        61中国哲学初步

        通  论

        天人关系的论争与解决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哲学发生、发展并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战国(公元前476—221年)时代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构成为哲学繁荣的主要标志,而“百家争鸣”的主题,就是“天人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