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神话人格 > 第11章

第11章





--  64

        06荣格:神话人格

        荣格为什么要把本来可以清晰表述的事情弄得如此神秘、玄奥和晦涩?象征和隐喻在现代精神生活中果真已到了不能不用来作为“科学”精神之“解毒剂”的程度了吗?难道唯物主义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所取得的巨大胜利,真地已使精神在一个实利(以及实力)社会中沦为无家可归的幽灵了吗?对这些问题,这里暂时不作讨论,此刻我关心的只是:在现代理性所能容忍和接受的范围内,集体无意识的理论究竟能否自圆其说.从荣格的大量著述中我们看到,尽管荣格经常使用象征、隐喻、反讽等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却远不是没有对自己的理论作过正面的严谨阐述.作为一个以经验观察为己任的心理学家和受过严格哲学思维训练的思想家,荣格深知:仅凭玄妙的、充满象征和隐喻的说法,并不能在理性所能接受和容忍的范围内揭示集体无意识的性质.同样,作为一位心理学家而不是神秘主义者,荣格也绝不会允许自己像一位古代的“先知”那样停留于带有神秘色彩的“象征”和“隐喻”。为了对自己的思想作出应有的说明,荣格除了从经验的角度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作过细致的描述外,还力图从理论的高度对之作出概括和说明.

        二、原型与原始意象

        荣格用来对集体无意识作出说明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原型”

        (archetypes)。在荣格看来,原型与“本能”一样,是集体无意识的基本结构.没有原型的集体无意识是不可想象的;

--  65

        荣格的思想16

        如果说集体无意识的发现应验了中国古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说法,那么这种抽象空洞的道德说教与荣格对原型的全方位缜密论说却不可同日而语.在荣格看来,原型是集体无意识最重要的构成内容(此外则是本能)。

        如果不能对原型作出正确的说明,则集体无意识的假设将流于空论和玄想.  既然个人无意识的构成可以经由情结这一概念而获得人们的理解,那么,集体无意识的构成也一定能够经由原型这一概念获得应有的说明.荣格说:“个人无意识的内容主要由带感情色彩的情结所组成,它们构成了心理生活中个人和私人的一面.  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是所说的原型.”

        “我们在无意识中发现了那些不是个人后天获得而是经由遗传具有的性质……发现了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也即知觉与领悟的原型.  它们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必不可少的先天要素.  正如一个人的本能迫使他进入一种特定的存在模式一样,原型也迫使知觉与领悟进入某些特定的人类范型.和本能一样,原型构成了集体无意识.”

        在荣格看来,原型是一切心理反应的普遍形式.  这些反应形式既然普遍地见之于神话、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乃至人类一切文化领域,也就当然能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去分别予以阐述.  与某些划地为牢,满足于把自己关闭在实验室里的心理学家不同,荣格并不局限于仅仅以病案和实验报告,在狭小的“专业”领域中对原型和集体无意识作出说明.  相反,作为一位知识渊博、精力过人,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兴趣的学者,荣格认为心理学的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包的.  如果人类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精神的产物,那么,对

--  66

        26荣格:神话人格

        人类精神现象的研究就不能仅仅停留于实验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而是应力图从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去对之作跨学科的阐释.——从心理学的角度,荣格认为原型是心理结构的普遍模式:原型是领悟(apreh-ension)的典型模式.  每当我们面对普遍一致和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我们就是在与原型打交道——而不管是否能够从中认识到神话的特征.“

        作为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荣格以大量经验材料对人们知觉、领悟和理解的普遍模式(原型)作了详尽的揭示和论证.  任何不带科学偏见的人都会承认,这些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材料,以及从这些经验材料中合乎逻辑地得出的结论,应该是站得住脚的.当然,在具体论述中,荣格的某些说法也并不是没有引起非议的余地.  例如对原型与原始意象的关系,荣格的说法就显得有些含混,而这在那些主张科学概念应严格予以界定的人眼中,则差不多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荣格确实经常把原型这一概念与原始意象相等同.  例如他在解释原始意象时曾说:“原始意象,有时也称之为原型……它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都是共同的.”又如他说:“为了解释我们知觉的这种一致性和规律性,我们必须求助于这样一个概念,这个概念与决定着我们领悟模式的要素相关联,我把它称为原型或原始意象.”

        但这样交替使用两个概念却给一些研究者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一些研究者因此相信,荣格的心理遗传理论,是建立在表象(包括观念和意象)可以遗传这一设想上的.  其实,

--  67

        荣格的思想36

        荣格在自己的著作中曾多次表示过不能同意表象可以遗传的说法,熟悉荣格著作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荣格的看法.  在我看来,原始意象与原型,其涵义虽然比较含混和接近,荣格也经常交替使用它们,但在一些场合,两者在荣格那里还是得到了区分.  大体说来,原始意象与原型的区别,有些相当于康德的“构架”与“范畴”的关系.  原始意象介于原型与表象等感性材料之间,起一种凝聚和构型的作用;而原型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形式.  原型是“体”

        ,原始意象是“用”

        ;二者的关系大致相当于实体与功能的关系;但作为“实体”

        ,原型却是“可思而不可见”的;作为“功能”

        ,原始意象的作用也只是从“由它产生出来的种种意象”

        推知的.两者都不能直接诉诸我们的感官,而只能凭借我们的观察和我们有过的经验,作为对我们有用的合理假设而存在.荣格关于原型起源的论述也经常遭到人们的指责.  一些人甚至因此而把他说成是一个“拉马克主义者”。但实际上,荣格的思想与“拉马克主义”根本就没有什么牵涉.  在荣格看来,原型作为心理反应、心理结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固然“有可能”是人类远古社会生活的遗迹,是重复了千百万次的心理体验的凝缩和结晶;另一方面也完全“有可能”是生物本能的分化,是生命的内在性质和固有法则的演变,它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  荣格说:“从科学的、因果的角度,原始意象(按:实际即原型——引者)可以被设想为一种记忆蕴藏,一种印痕或记忆痕迹,它来源于同一种经验的无数过程的凝缩.  在这方面它是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的积淀(precipitete)

        ,并因而是它们的典型的基本形式.“

--  68

        46荣格:神话人格

        (CW,V.6,P43—44。)但另一方面,荣格有明确表示这些“设想”由于不能令人满意而促使我们不得不从另一方面去“设想”。

        荣格说:如果我们把无意识原型理解为由外部经验所造成,那么,像日出日落、季节变换这样一些外部自然现象,为什么不以其直接呈现于感官知觉的样子出现,而要以神话幻想的方式出现呢?他认为这一事实(按:指自然现象以神话幻想的方式出现)本身即证明了人类心理具有某种不受外界影响的自主性或康德意义上的“先天综合能力”。

        这种自主性和先天综合能力,过去和现在都一直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神话幻想、艺术想象、科学发现……所有这些都毫无例外地体现了它的影响.荣格认为:心理的这种“自主性”或先天综合能力,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不可能仅仅是周围环境的产物,因为它从哪儿去获得这样一种能力,以致能够在感官知觉之外找到一个立足点?

        它又怎么可能在单纯地对感觉证据的确证之外,有更多的和不同的演出呢?由于这些缘故……自然的和因果的‘记忆痕迹’的理论不再能令人满意.  我们被迫假定,大脑的一定结构、它的奇特的性质,并不能仅仅归因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是同样也应该归因于生物体的奇特的和自发的性质,归因于生命本身固有的法则.  因此,有机体的一定构造也就一方面是外部条件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由生物体的内在性质决定的.“

        从“不再令人满意”和“被迫假定”等说法不难看出,荣格自己已经把自己的说法限定为一种推测.  荣格对科学和哲

--  69

        荣格的思想56

        学领域中的武断是十分反感的.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多次声明,他的所有说法都带有“实验”和“假定”的性质,因而是随时准备为事实的发现让出道路的.  然而许多人却或多或少地缺乏这种不固执己见的态度,因而直到今天,仍宁愿把“拉马克主义”的恶谥强加于荣格,也不愿对自己这种并不“科学”的说法稍加审视.首先,我们看到,与拉马克不同的是,荣格并不把原型理解为生物体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所谓“获得性遗传”

        (尽管他确曾反复使用过“遗传”等字眼)

        ,相反,却把它理解为与生命的起源一样“神秘”

        (就目前的科学水平而言)一样不可思议、一样不可企及的内在性质和固有模式.其次,如果说“原型”可以遗传,那么可以遗传的并不是任何特定的内容而仅仅是某些“纯粹的形式”

        ,而且所说的“遗传”并不一定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遗传而完全可能是文化意义上的“遗产”

        (荣格更多使用的是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