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萨特:荒谬人格 > 第3章

第3章





        上帝死了,这意味着传统价值规范不再有效,不再有区分善与恶的标准,人们什么都可以做,因为不再有所谓“犯罪”。上帝死了,人们也可以什么都不作,因为人们没有必须做什么的必要性.人生不再有目标,世界不再有意义.  虚无统治了世界,只是因为人们从来不思考虚无.在萨特之前,海德格尔已经对虚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海德格尔从他的老师胡塞尔那里接过了“现象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打破了几千年来惯常的物化思维方式,不再把人当成纯粹的自然物看待,力图建立一门与自然科学相

--  16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11

        对的研究活生生的人的严格科学,即“人文科学”。有人可能会认为,现象学既然研究事物的“现象”

        ,而现象总是千变万化的,它怎么可能成为严格的科学呢?又怎么可能由此研究人的本性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现象学主张抛弃那种抽象、固定的“本质”概念,并不是主张对意识到的现象作单纯的记录,而是要关注现象的结构,并将人对现象的经验按某种最基本的结构进行整理.  比如,人是通过意识活动来与世界打交道的,而人的意识总是对某种意识对象的意识,这意味着没有离开一定对象的“纯”意识,无对象的意识本身就是一个空,就是一个虚无.  海德格尔通过“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

        理论,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从过去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利用与被利用、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还原为“共存”关系,这是一种唇齿相依的活生生的生活关系.  海德格尔看到,人是生活在世界之中的,没有西方哲学所设想的那种离开世界的人,也没有与人无关的纯客观的世界,人的生活就是建立他的世界,人与世界是同时存在的.  人的存在是一个过程,他不是天生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他必然要走向死亡,所以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虚无的问题.  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是万物向人显示出的一种意义,而“无”则是意义的失落.  世界只有对人才显示其意义,如果没有人的存在,万物的存在便与人无关,因而不具备任何意义.海德格尔常把人叫作“能死者”

        ,这一称呼在中国人听来,也许有点不顺耳,不大吉利,但它却以哲学的坦率点出了人的存在的本质特征:是虚无之上存在起来的存在,是活着但

--  17

        21萨特:荒谬人格

        又必然死去而重归虚无的存在.  所以,没有虚无,便没有人的存在.从纯自然的眼光来看,能量守衡,物质不灭,是不会有真正的“死”或者“虚无”的.  在自然界,“死”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换,“虚无”不过是物与物之间的空间;只有人才把“死”与“虚无”带给了世界,因为人之为人,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意识和精神支配下的一种自强不息的创造性生命活动.  人的存在当然也是一种物质存在,当然也受物质规律的支配和制约,但人的创造性生命活动与自然物质之间是根本不可通融的,人的生命活动中止以后,人就不存在,他存在,是对不存在即虚无的抗争;他的死,对他而言是真正的虚无.可见,虚无虽然什么也不是,但却在人生中无处不在,就像中国民间传说中的“无常鬼”。

        海德格尔说,人感受虚无的方式是“畏”

        ,就是不知道怕什么,令我害怕的,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而是空无所有,这是“畏”不同于一般的“怕”的主要区别.  人对空无所有的“畏”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正是因为畏得没有对象,畏而不知道畏什么,所以就更加可畏,这个时候,莫名的虚无透彻了我们的心骨.  人们对“鬼”的恐惧,对黑暗的恐惧,之所以令人毛骨悚然,比任何可怕的东西更为可怕,就是由于所怕者为虚无.  因此,一般的怕是可以消除的,当怕的对象消除以后,或不能再危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怕了.  但畏却具有形而上的性质,它与生俱来,从根本上是无法消除的.海德格尔讲的在“畏”中体验到的虚无,还只是一种极

--  18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31

        端情况,还过于哲学化了.“畏”所感受到的虚无是对存在的否定,它否定我们生存的基础,但不是对存在中的具体内容的否定.  这仍然是一种哲学的深刻体验,萨特不太满意于这种有着德国哲学的抽象色彩的虚无体验,因为它太高深,太专业,在生活中的适用范围也就太小.  海德格尔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与海德格尔不同,萨特则既是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感受性极强的作家,一个反叛者,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关心哲学问题,但他关心的是具体的哲学问题,与具体的生命形式、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哲学问题.

        三、萨特的虚无感

        对萨特来讲,一切哲学沉思,包括对虚无的体验,都不应该像在海德格尔书中那样,只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漆黑夜晚的某种玄学构想或玄学感受,而更该是一个普通人在某个冬日清晨的意识苏醒,或迷朦午后独对夕阳的一种感悟;而哲学方程式的解答也不该只是哲学超凡入圣和卓越智慧的一种表现,更应该是平常人、平常心对他们生活之谜的一种探索.  所以在萨特这里,虚无不仅是哲学家所谓的“存在”的否定,不仅是一种“非存在”

        ,而且也是我们具体的存在过程中的一些小小的否定,我们不仅在存在无限的极端时候体验到虚无,而且也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琐屑中感受到的一种挫折和空虚.萨特问道:“如果只是为了随后形成一个根据假说把虚无和任何具体的否定割裂开来的非存在的理论,才肯定虚无是

--  19

        41萨特:荒谬人格

        否定的基础,这种肯定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在世界之外的虚无中显露,这种物质世界之外的虚无如何能够成为我们每时每刻在存在深处遇到的那些非存在的小湖泊的根据呢?“

        (《存在与虚无》第49页,三联书店1987年)萨特认为,真正将虚无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那广大普遍的关于“畏”

        、“烦”的体验,虚无不需要如此辉煌,虚无就在日常的琐细体验中,就在我发现皮埃尔不在咖啡馆的时候,在我发现我的钱包里没有足够的钱的时候,就在我发现我等待的信件终于没有到达的时候.  这样的虚无体验虽然显得没有“畏”所体验到的深刻,但由于它弥漫于我们的生活中间,随时与我们照面,所以反而更加令人感到虚无的迫人.  当消除了虚无令人敬畏的哲学专业化色彩之后,我们就能明白,甚至一个孩子也能感受到虚无,当他懂得了什么是失望的时候,他就体验到了什么是虚无.萨特是个聪明早慧的孩子,与许许多多的孩子一样,他很早就对虚无有了非常具体的感受.  所不同者,多数人对这些感受并不在意,无意去问个究竟,长大之后又或由于智力方面原因,或由于勇气方面的原因,自欺欺人地把这些感受忘记了;而萨特则更为有心,把它们记住了,并在他有能力的时候理解了它们.父亲的早逝,使萨特处于一种无定形、无根基的自由状态,他没有父业可承,没有父亲为他安排的“前程”

        ,甚至没有既定的家风来规定自己,束缚自己,解释自己.  就连一般人所拥有的“家”

        ,萨特也不能感到它的存在.  家不仅是人们固定的饮食起居点,同时也是他们精神上的栖息地,是感情

--  20

        正视生命中的虚无51

        的归依,尤其是对一个小孩子,家就是人生萌芽扎根的土壤和温床,就是形成他的世界观和个人习性、人生志向的地方,是使他成其为他的第一个定义.  因此人们普遍对家有一种亲切的认同感,在他们孤独无依的时候,在他们精神疲惫的时候,在他们失去真我需要寻找自己的时候,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们的家,想起那个最能找到“我是谁?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的人生答案的地方.  在精神上,家首先不是一所房子,而是一个家庭成员组成的小小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家中生,家中长,然后才走出家门,到社会中去拼搏,去开创自己的前程,所以至少从表面上看来,家就是人生的根,就是灵魂的支柱,家使我们的人生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使之不再虚无,或不至过早地与虚无照面.  但像萨特这样的孩子就不同了:他根本就没有一般人所谓的“家”

        ,他从小就没有在家的感觉.在外祖父家,他和母亲自然有一种寄居感,母亲再婚后,在继父那里,也没有在家的感觉.  加之早逝的父亲几乎没有给萨特留下什么精神上的或物质上的遗产,这些都使萨特从小就是一个未经定义的人,从小就感受到自己什么也不是,只是一个虚无.  萨特晚年在自传《语词》一书里回忆道:

        “如果我父亲还活着的话,他会以一种坚定不移的固执态度来压迫我.他会让他的喜怒无常成为我的准则,让他的无知成为我的知识,让他的信念成为我的骄傲,让他的怪癖成为我的法律,他会寄居在我的整个身心里.这位可敬的寄居者会给我以自尊,我在这个自尊的基础上建立起我生活

--  21

        61萨特:荒谬人格

        的权利.给我以生命的人会决定我的未来.……如果他曾给我留下一笔遗产,我的童年就会完全改变.我就不会当作家了,因为我会成为另一个人.房屋和地产会把年轻的继承者的不变的形象反映到他自己身上.他在他的石子路上、在他的走廊的钻石形玻璃窗上触摸到他自己,用那些物质的惰性来制成他不朽的灵魂.就在几天前,我在一家饭店里看到了那儿的老板的儿子,一个7岁的小孩子,他冲着出纳员大叫:‘爸爸不在了,我就是这儿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