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人类理解论 > 第67章

第67章





        每一种感觉作用,在充分考究之后,都可以使我们看到自然中的那两部分:——物质和精神。因为在听着、看见时,我们固然知道,在自身以外有一种物质的东西——感官底对象——可是我们更确乎知道,我自身中有一种精神的实质,在看、在听。这一种动作,我相信它不是由无知觉的物质出发的。

        而且离了非物质的能思想的东西,它亦是不能存在的。

--  333

        第二十三章  复杂的实体观念513

        16我们没有抽象实体底观念——我们只知道物质实体有广袤、有形相、有颜色,以及其他可感的性质,并借此对它们形成“一个”复杂的观念,可是我们仍然远非得到物质实体底观念,正如我们全不知道这些性质一样。人们纵然想象自己熟习了物质底许多方面,而且他们纵然自信自己知觉到,认识到物体中的许多性质,可是我们在一考察之后,仍会看到,他们对于物体底原始性质,比他们对于非物质的精神底原始性质,并不曾得到更为明白的观念。

        17凝固各部分底粘合和推动力是物体底原始观念——我们在物体方面所有的特殊的原始观念,就是那些凝固而可。。。。。。

        分离的各部分底粘合,和借推动力而传达运动的那种能力。

        这。。。。。。。。。。。。。。。。。。。

        两种性质正是物体异于精神的地方,正是物体方面特有的原始观念,因为所谓形相就只是有限广袤底结果。

        18思想和运动力是精神方面的原始观念——我们在精。。

        神方面所特有的观念,就是思想意志(就是以思想来使身体。。。。。。。。。。。

        运动的那种能力)同自由(这是由运动而来的)。因为人心是可以任意使各种物体运动或停止,正如一个物体在遇到别的静止的物体时,不得不把自己底运动传达过去一样。至于存在、绵延和运动性都是二者所共的。

        19精神亦有运动——我想精神是有运动的,对这一点人们亦没有奇怪的理由。因为我们底运动观念既是指一个物体同别的静止物体的距离变化而言,而且我们又知道,精神亦同物体一样,只能在它们所在的地方发生作用,而且精神发生作用时,亦常变化其时间和地方,因此,我就不能不认一切有限的精神都可以变化其地位(至于无限的神灵,我不

--  334

        613第  二  卷

        在这里提说)。

        因为我们底灵魂亦同我们底身体一样,亦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物,的确同物体一样,能从变化它自己同别的物体或存在物的距离。因此,它亦是能运动的。一个数学家既然能以思考两点间的距离,同距离底变化,因此,我们亦确乎可以想象两个精神间的距离,和距离底变化,因此,我们亦可以想到它们底运动,和互相接近,或互相远离。

        20人人都可以在自身体验到,自己底灵魂在它所在的地方,能思想、能意欲、能影响自己底身体,不过它却不能影响百哩以外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地方。一个人在伦敦时,他不会想象,自己底灵魂能在牛津思想或运动。它既同身体连合在一块,则它一定在牛津和伦敦间的全路程中时时变化其位置,一如拉人的那个车或马似的,而且在那时候,我想,灵魂可以正确说是在运动中的。我们纵然还不能由此对它的运动得到一个足够明白的观念可是我们仍然知道它在人死时是会同身体分离的,而这一层就使我们对那种运动。得到一个观念因为你既然思考它由身体出去,或离开身体,则你如果同时又说我们观念不到它底运动,那在我认为是不可能的。

        21有人或者会说,灵魂不能变化其地位,因为它原就不占地位,因为精神不是在某处存在的(in

        Loco)

        ,是普遍存在的(ubi)

        ,不过我可以说,我们这时代并不十分爱羡慕这类无意义的说法,亦不愿意被这种说法所欺骗,因此,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说法是没有多大分量的。但是如果有人以为这种区别毕竟有一些意义,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在这个论题上,那么我就请他把这种说法用明白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由此推得一个理由,给我们指示出,非物质的精神是不能运动的。

--  335

        第二十三章  复杂的实体观念713

        上帝诚然不能说是有运动的,不过那并不是因为他是非物质的精神,乃是因为他是无限的精神。

        2灵魂观念和物体观念底比较——我们现在可以比较比较复杂的非物质的精神观念和复杂的物体观念,并且看看,那一方面是更为含糊或那一方面最为含糊。我们底物体观念是一个有广袤的、凝固的实体,是可以借推动力来传达运动的。至于我们底灵魂(非物质的精神)观念,则是一种能思想的实体观念,这个实体有能力可以借意志或思想刺激起物体中的运动来。这几点,我想就是我们底复杂的灵魂观念和物体观念之差别所在;不过我们可进而研究,那一方面最为含糊,最难了解。

        我知道,人们底思想如果沉掉在物质中,并且使自己底心灵完全受感官底支配,以至于很少能反想到感官以外,则他们一定会说,他们不能了解什么是能思想的东西。

        这亦许是真的,不过我可以说,他们如果仔细一思考,那他们亦一样不能了解什么是有广袤的东西。

        23物体中各个凝固部分底粘合,正同灵魂中的思想一样难以了解——如果有人说,他不知道,什么在他自身以内在思维,则他底意思是说,他不知道那个能思想的事物底实体。不过我可以说,他亦一样不能了解凝固事物底实体。他如果再进一步说,他不知道自己如何思想,则我亦可以答复说,他亦一样不知道他自己是如何有广袤的,他也不知道物体中各凝固部分是怎样集合或粘合在一块,成为广袤的。因为空气分子底压力虽然可以解释了物质各部分底粘合(因为物质底各部分比空气底各分子较为粗重,而且物质也有较少的孔隙)

        ,可是空气底压力并不能解释空气各分子底粘合,亦

--  336

        813第  二  卷

        不能成为那种粘合底原因。以太底压力或者其他比空气较微细的物质亦许可以粘合空气中分子底各部分,以及别的物体底各部分,不过它仍然不能自己束缚自己,仍然不能粘合那种微细物质中的各渺小分子底各部分。因此,这个假设虽然。。。。

        指示说,可感物体底各部分是被别的外界的可感物体底压力所维系的,可是这个假设无论解释得如何精妙,亦不能超过以太以外。这个假设纵然能证明别的物体底各部分是由外面的以太底压力所维系的,而且它们底粘合和联合亦再没有别的可想象的原因,可是这个假设亦一样使我们莫名其妙,以太自身各分子底各部分如何粘合。这个假设愈能证明以太底压力是其他物体粘合底原因,它也就愈使我们莫名其妙以太自身底粘合。

        因为我们既不能认以太底分子是没有部分的,同时亦不能想象它们底部分是怎样粘合着的。我们所以不能想象它们没有部分,乃是因为它们分明是物体,分明是可分的,我们所以不能存想它们各部分底联合,乃是因为别的一切物体底各部分都有粘合底原因,惟独以太分子底各部分缺乏了联合底原因。

        24不过正确说来,周围流动体底压力不论如何之大,而物质底各凝固部分所以能有联合,一定不是以它为真正可理解的原因。因为一种压力,在同两个光滑的面层处于垂直线时,固然可以阻止那两个面层底分离(就如我们试验两块光滑的大理石时那样)

        ,可是它底运动如果同那两个面层处于平行线上,则它并不能丝毫阻止那种分裂。因为在那种侧面的运动使物体把空间剩出以后,周围的流体可以极其自由地把所离开的空间中的各点都依次填起来,因此,那样联合着的

--  337

        第二十三章  复杂的实体观念913

        两种物体底分离运动,并不能被那种流体所阻止,亦正如同只一个物体四面被那种流体所围绕,而不与其他物体接触时一样(在这种情形下这个物体底运动不能被那种流体所阻止)。因此,物体底粘合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则物体底一切部分都容易被那种侧面的运动所分离。因为以太底压力纵然是粘合底固有原因,我们亦得承认,那个原因停止时,粘合当然是不可能的。

        以太既然不能阻止那种侧面的运动,因此,在任何能分割物质的各种想象的平面中,亦同在两个光滑的面层间一样,都不能有什么粘合;我们纵然想象它们周围有流体底压力,它们亦会互相溜开。因此,我们不论想象自己对物体底广袤(正是凝固部分底粘合)有如何明白的观念,可是人只要一仔细考究自己底心理,则他就会断言,要想明白地观念到物体如何扩延,正同要观念到灵魂如何思想一样,都是不容易的。因为物体底广袤既然在其凝固各部分底联合和粘合,因此,我们如果不能理解清楚它底各部分底联合和粘合由何成立,则我们便不能充分了解它底广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