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重生顺治十四年 > 第99章

第99章





济度冷笑几声,拂袖道:“这有何奇怪?咱们这位皇帝在南苑,身边围绕的多是一帮子惯会卖弄口舌的汉人,不生出点是非来才是怪事。等着瞧吧,这才刚开始,以后这样的‘惊喜’,有得见了。



“皇帝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这话在嗓子眼转悠几下,没有说出来。

常阿手指在桌子上叩了叩,不长时间里,他已经接到许多官员隐晦表达的抱怨意思,“您看,我们是不是走一趟南苑,跟皇上掰扯掰扯?这事做的实是过了,不但禁止圈地,合着那些带家带口连地一起投到大伙门下的做法也不准了?咱们又不偷不抢,哦,堂堂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的,都是朝廷的有功之臣,连收奴才的权力也没有了?这也太过分了罢?”

“跟咱们这位皇帝陛下讲道理,你讲得通?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了,果不其然。”

“嗯?”常阿有些疑惑。早就料到了?

“你想想。去年年初。册立董鄂氏为皇贵妃仅仅一个月多点。皇上下令。太庙匾额之上再也不得出现蒙文。已经有地一律挖去!这道莫名其妙地荒唐旨意。可不就是冲着科尔沁蒙古地?他就不思量思量。仅仅在不到半年之前。蒙古地诸位王公还专程到北京来朝见。尽管静妃被废。新立地皇后和几位蒙古后妃都受到皇上地冷落。他们仍然向皇上表示愿为我大清效忠。愿为大漠屏障。以安边疆!你说。他就是不念着皇太后地情份。但凡有点……就不想想。科尔沁蒙古是我大清最重要地军力支援。他怎么能如此毫无忌惮地这么做?”

济度嗤之以鼻。恨恨道:“一味亲近汉臣。张口闭口满汉一家。到底满汉一家还是满蒙一家?我看他是昏了头。去年对蒙古出手。今年可不就轮到对自己人动脑筋了?好哇。他不是要严惩吗?你我倒要睁大眼睛。仔细看看清楚。他到底要严惩哪个。怎么个严惩法!”

“您地意思是……”

“京里边。各家王府今年都添了新庄子。新进地土地不在少数。找人大概齐归笼一下报上去。”

济度在心底寻思:“这道旨意出来前。自己等人事先没有得到风声。可见。必是皇帝身边地人给出地主意。到底是哪个呢?圈地、投充是祖制。太祖太宗以来一直都这么做。当初连多尔衮在这上面都要妥协。皇帝真是昏了头了。”

“嗯,必是哪个汉臣多嘴了。哼哼,这些个汉人,除了对生孩子和吃东西很有一套,简直一无是处,只剩下一张巧言令色或是指桑骂槐的嘴,贪婪**,骄奢淫逸,最拿手的就是窝里烂跟窝里斗……”

在济度看来,汉人缺乏真正的血性男儿,不像他们八旗子弟,人人持弓能射,上马能战,虽转战千里,毫不言累。所以满蒙亲贵对付汉人只要会两手就行了:一手是招降纳叛,一手是残酷镇压。大清的未来命运取决于满蒙,不在汉人方面,大清若想长治久安,无他,不过是搞好满蒙内部的团结稳定,加强政治联姻,而且务必要防止迅速汉化。

“这一点,自己看得明白,可恨,偏偏是那个最该明白的人,脑子一团浆糊。他犯糊涂且不说,就连那安亲王岳乐也不是个省心的,助纣为虐,还自以为聪明……最可恨的是,福临也倒罢了,占了个好出身,坐上那个位子,岳乐他算什么?哪点比得上自己?凭什么他也能压了自己一头?宗人府他把持着,议政王会议也坐了头把交椅,真真可恼可气!”

唯一可堪安慰的,皇太后是个明白的,为此不惜和皇帝撕破脸,也要靠一已之力对他施加压力。

济度对常阿道:“如今只能寄望于三阿哥了,皇上亲自教导的四阿哥,我看……”他突然刹住话头,

,唔,四阿哥做了太子,民间关于董鄂妃的传言四起,皇帝来这一出,莫不是竟存着借西风压倒东风的打算?

这主意不像顺治想出来的。看来,眼下倒很有必要查查,到底是谁在中间乱嚼舌头了……

紫禁城,重重宫门掩映的后宫,也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了顺治的旨意。

后宫女人不涉政事,并不等于说她们不关心政事,朝廷政令就真的与她们再无干系。

恰恰相反,前朝与后宫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来就是割舍不断。父兄在朝中的升廷,某种程度上,也左右着女人在后宫的待遇。

这等妨害满蒙亲贵,关系到家族利益的旨令,她们自然要有所关心。

这其中反应最大的,当属皇太后孝庄。

孝惠皇后从慈宁宫出来,面上有些郁郁郁寡欢。

原是陪着太后商量后天给太妃庆生的事宜,突然间内侍来报皇帝的旨意,使得皇太后很是不满。

孝惠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就那么一门心思的要提倡满汉一家?他喜欢读汉书,喜欢亲近汉人,喜欢亲近汉妃……他的所作所为,根本就不像一个满蒙好男儿!

“皇后这是往哪边去?”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迎面走来,主动出声招呼着。

往慈宁宫方向瞧瞧,满脸堆笑道:“皇后刚打太后那边出来?我这正打算过去坐坐,陪太后说说话,一个人没胃口,吃什么都不香,也想不出吃什么好,我还琢磨着午后叨拢太后一餐饭来吃……怎么,太后这便歇下了?”

孝惠给她问好,她嘴拙,不会说那些伶俐话,只老老实实回道:“母后适才觉得有些不适,打算在床榻上闭目打个盹……大贵妃如果不嫌弃,中午到我那儿吃饭可好?淑敏邀了英秀一起,您不是最喜欢英秀这孩子?正好让她陪您说说话。”

懿靖大贵妃眼睛闪烁几下,想想自己刚得的消息,唇角翘翘,嘴里却是答应一声,当下转了方向,与孝惠皇后一起往坤宁宫去。

“太后身体又不舒服了?可请了太医?太医怎么说?别是中暑了吧?”

“大贵妃请宽心,母后只是偶感不适,想是没什么大碍。苏苿尔在旁侍候,不当紧的。”

“哦,”懿靖大贵妃走了几步,扯出绢帕擦试额边沁出的汗迹,一边用手放在颌下扇风道:“不怪太后觉得不适,这天可是越来越热了……近来太后身体看着大好了,不知道打算什么时候启程往南苑避暑?”


“这几天满心只打算给太妃庆生,母后倒没有说起这个。”

“若是太后没这个意思,皇后也得抽些时间去南苑才好。”

懿靖大贵妃面上一派关切,低声道:“皇后无子,也就罢了,偏偏认了三阿哥做养子,这中宫嫡子没能立做皇储,实在有失皇后体面。咱们大清制,皇子未立之前‘子以母贵’,继位之后才是‘母以子贵’,论地位尊卑……唉,不说这些了。不过哪,四阿哥做了太子爷,皇贵妃明正言顺成了后宫里第一尊贵之人,现在就是这样,看来呀,将来谁也别想真个越过她去……虽然如此,皇后到底是皇后,万不可示弱于人。董鄂妃去了南苑快满一个整月了吧?皇后也该过去住些日子,怎么说也得让那些个侍候的奴才知道,现在谁才是后宫的主子……”

七月一日,陈旭日休浴。

上次休浴日是六月初四,其中间隔时间较长,南苑在城郊,烈日下来回奔波不免辛苦,陈旭日便攒到一起,这次得了两天的假日,只需在七月初三傍晚前回到南苑即可。

出门时,正好撞到金之俊,这位大学士把他拉到一旁,说到自己第二天休浴,想与他私下见上一面。

陈旭日赶紧答应下来。

惦记着上回托潘济办的事,左右时间还算充裕,便先就近去了郊外租屋这边。

潘济等人自是十分欢喜。

“那个,今天别走了吧?着急忙慌的,就在这儿吃顿便饭吧。”新月拉他到一边,咬咬嘴唇道:“知道你忙,回回答应的痛快,总不好老失信吧?上回小雨就念叨了……也不光是小雨,大家伙这不都想瞅着机会,跟你亲近亲近嘛。”

她低下头,脚尖轻巧的在跟前划着圆弧,眼睛从眼睫毛下往上瞅:“要说大少爷是善心人,平日里大伙提起来没有不感激的,可老这么不咸不淡的冷着,大家心里没底。尤其是新来的那十个伙伴,这些日子您一面未露,虽有咱们说合大概情况,却是将信将疑,心里多是惶恐的……”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十二章  立长志

外租房这边。潘等第一批被采买来的有六人。这按着陈旭日临走前的指示。又买来十个少年。加上新月。一共是十七个人。这些人都是般大般的孩。以十到十二岁之间为多。

六月里。新月找时间回了两回陈家。

陈家搬了新家。两的大宅子。敞亮堂。府里新雇了几个人手。陈伯离开。管家出。因桐月自小在陈家长大。如今兼了管事一职。外事上有冯庆帮把手。协助袁珍珠。把一个家管理的妥妥贴贴。

新月心里微有些不安。

陈浩也好。袁珍珠好。不知是出于对儿子的信任。还是因着搬迁新家抚育幼子无暇分身。竟是对他们这边少与过问。

新月试着和桐月提了提。桐月告诉她。老爷曾经提议。想让他们搬到新置办的庄子里去。却给大少爷拒|了。“这些日子。又是收拾家又是般家。赶上小少爷生了场病。庄子那边也的过问。事情多。一时顾不上你们那边。大少爷在老爷太太前打过招呼。说是你们那块儿由他自个儿负责。希望老太太不要插手……”

换作别个。做父母的自不会由着孩子性子来。不过这事挨到陈旭日身上。自然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