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战争论第一卷 > 第44章

第44章





        难道腓特烈大帝不是用类似的方式使安于老一套战争习惯的奥地利人大吃一惊,并震撼了奥地利王朝吗?在对付一个只受内在力量限制而不受其他任何法则约束的野蛮的敌人时,一个政府如果采取不坚决的政策,运用墨守成规的军事艺术,那就太可怜了!这时,行动和努力上的任何懈怠都会增强敌人的力量。一个击剑运动员用他那套架势去摔跤是不那么容易的,往往只要被轻轻地一推,就会被摔倒在地上。

        从上述所有的原因中可以看出,一次战局中的军事行动不是连续不断的,而是有间歇的;因此,在各次流血行动之间总有一个双方都处于守势而互相观望的时期;但一般说来,抱有较高目的的一方主要采取进攻的原则,它处于前进的状态,因此它的观望态度是稍有不同的。

--  248

        42战  争  论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①

        人们必须考虑现代战争的特点,这种考虑对一切作战计划,特别是对战略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拿破仑的幸运和大胆使过去人们惯用的一切作战手段都变得一文不值,许多第一流的强国几乎被他一击即溃。西班牙人通过他们顽强的斗争表明,民众武装和起义尽管在个别方面还有缺点和不够完善,但总的说来是能起很大作用的。

        俄国的1812年战局告诉我们:第一、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其实这一点是人们早就应该知道的)

        ,第二、会战的失利、首都的沦陷和某些地区的失守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减少最后胜利的可能性(过去,所有外交官都把这种情况会减少胜利的可能性看作是一条金科玉律,因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立即准备暂时接受一个不利的和约)。

        这次战局又说明,当敌人进攻的力量已经枯竭时,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防御的一方往往就成为最强大的。这时,转守为攻具有十分巨大的力量。

        1813年的普鲁士进一步说明,紧急地建立民兵②可以使军队增加到平时兵力的六倍67,这些民兵在国外象

        ①参阅第八篇第三章。——译者②作者所说的民兵,指根据后备军制度组织起来的军队。——译者

--  249

        战  争  论542

        在国内一样可以使用。上述这些情况表明,民心和民意在国家力量、军事力量和作战力量中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因素。既然各国政府已经知道这些辅助手段,就很难设想,它们在未来战争中会不使用这些手段,不管是危险威胁了它们的生存也好,还是强烈的荣誉心驱使它们这样作也好。

        显而易见,双方用全国力量进行的战争和只依靠常备军进行的战争,是按不同的原则组织的。以往的常备军好象是舰队,陆军同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和海军同国家其他方面的关系一样,因此陆军的军事艺术曾经采用过海军战术中的某些原则,而现在却完全不采用那些原则了。

--  250

        642战  争  论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

        ——战争的力学定律——

        我们在本篇第十六章中已经谈过,在大多数战局中,间歇和平静的时间比行动的时间要长得多。尽管我们在第十章①中又谈到现代战争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真正的军事行动总还是被或长或短的间歇所中断。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两种状态的实质作进一步的探讨。

        如果军事行动中发生了间歇,也就是说,双方都不抱积极的目的,那么就会出现平静,因而也就出现均势。

        当然,这里指的是最广义的均势,不是仅指军队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均势,而是还包括一切关系和利害在内的均势。

        但是,只要双方中有一方抱有新的积极目的,并且为此进行了活动(即使只是一些准备活动)

        ,而对方对此采取了对策,那么双方之间就会出现紧张。这种紧张状态将持续到决战结束时为止,也就是说,直到一方放弃自己的目的或者另一方作了让步时为止。

        在双方一系列战斗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决战结束以后,

        ①应为第十七章。——译者

--  251

        战  争  论742

        接着就会出现向这一方向或那一方向的运动。

        如果这个运动遇到必须克服的困难(如内部阻力)或新出现的对抗力量的作用而衰竭下来,那么,不是再度出现平静,就是出现新的紧张和产生新的决战,然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方向相反的运动。

        把均势、紧张和运动作这样理论上的区分,对实际活动来说比初看起来更为重要。

        在平静和均势的状态下,也可能有某些活动,但这些活动只是偶然的原因引起的,而不是能导致重大变化的目的引起的。这些活动也可能是很大的战斗,甚至是主力会战,但是它们的性质毕竟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紧张状态下,决战总是具有更大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这时人们的意志能发挥更大的力量,环境会产生更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已经有了各方面的准备。这样的决战犹如密封的火药在爆炸,而同样规模的事件如果在平静状态中发生,却仿佛是散放着的火药在燃烧。

        此外,不言而喻,紧张的程度必然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最紧张的状态到最弱的紧张状态之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而最弱的紧张状态同平静状态之间就只有很小的区别了。

        上述考察中对我们最有益的是下面的结论:同样的措施在紧张状态中比在均势状态中具有更大的重要性和更好的效果,而在最紧张的状态中,其重要性就最大。

        例如,瓦尔密炮击68比霍赫基尔希会战69更有决定性的意义。

--  252

        842战  争  论

        在敌人无法防御而放弃的地区上驻防,同在敌人为了等待更有利的决战时机而退出的地区上驻防,应该采取完全不同的方式。抗击敌人的战略进攻时,一个不合适的阵地,或者一次错误的行军,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但在均势状态中,这些缺点只有在特别突出的时候才会促使敌人行动。

        象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以往大多数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均势中度过的,或者,至少是在程度较轻、间歇较长和作用较小的紧张中度过的。在这种状态下发生的事件很少会产生很大的结果,它们有时只是为了庆祝女皇的诞辰(霍赫基尔希会战)

        ,有时只是为了争取军人的荣誉(库涅斯多夫会战70)

        ,有时只是为了满足统帅的虚荣心(弗赖贝克会战71)。

        我们认为统帅必须清楚地辨别这两种状态,并且能针对这两种状态合理地行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但1806年战局的经验却告诉我们,人们往往离开这个要求还很远。当时的情况要求把一切都集中在主力决战的高度紧张状态中,统帅本来应该把全部力量都用在这个事关重大的主力决战上,然而,却只是提出了一些措施,即使有一些措施确已付诸实施(例如对弗兰肯进行侦察72)

        ,也不过是一些只能在均势状态中引起微弱振动的活动而已。人们只注意了这些引起混乱和浪费精力的措施和意见,却把唯一能够挽救大局的必要措施遗忘了。

        为了进一步阐述我们的理论,我们认为这种理论上的区分也是有必要的,因为关于进攻和防御的关系以及实施进攻和防御所要谈的一切都同危机状态(各种力量在紧张和运动时所处的状态)有关,而在均势状态中进行的一切活动,我

--  253

        战  争  论942

        们只看作是派生的东西,因为危机是真正的战争,而均势状态只不过是危机的反射而已。

--  254

        052战  争  论

        第四篇  战    斗

        第一章  引    言

        我们在前一篇考察了那些在战争中起作用的要素,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真正的军事活动——战斗。这种活动通过物质的和精神的效果有时直接地有时间接地体现着整个战争的目的。因此,在这种活动及其效果中,上述战略要素必然又会出现。

        战斗本身的部署属于战术范畴,为了了解战斗的概貌,我们只需要对它进行一般的考察就够了。在实际运用中,由于战斗有各种不同的直接目的,因而每个战斗也就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关于这些直接目的,我们以后才能谈到)。但是,同战斗的一般性质比较起来,战斗的特殊性质大多是不很重要的,因此大部分战斗彼此十分相似。为了避免到处重复叙述战斗的一般性质,我们认为在谈战斗的具体问题以前,有必要先考察一下战斗的一般性质。

        因此,我们在下一章中先从战术角度简单地阐述一下现代会战的特点,因为我们关于战斗的概念是以现代会战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