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其他书籍 > 战争论第一卷 > 第59章

第59章





        请参阅列宁《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一书摘录和批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60年翻译出版。

        关于战争同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战争不是独立的东西,而是政治通过另一种不同的手段的继续,因此,所有大的战略计划中的主要方针绝大部分都是带有政治性。。。。。。。。。。。

        的,而且这些主要方针越是涉及到整个战争和整个国家,它们的政治性也就越。

        为明显。整个战争计划是直接根据交战双方的政治状态和它们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制定的。

        战局计划是根据战争计划制定的,当整个军事行动只是在一个战区内进行时,战局计划和战争计划是同一个计划。

        然而,战局的各个部分也都渗透着政治因素,很少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如会战等)

        不受政治因素的某些影响的。

        根据上述观点,就根本不可能对一次战争的战略单纯从军事上作。。。。。。

        出评价,也根本不存在纯军事的战争计划。

        这种看法是十分必要的,人们只要看一看战史,用不着进一步说明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但是,人们还是往往把战。。。。。。。

        略计划中的纯军事部分同政治部分割裂开来,并且把政治部分看作并不属于战争的某种东西,这一事实正好说明,上述观点至今尚未确立。

        战争无非是政。。。。。。

        治意图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我认为这一观点是整个战略的基础,并且深。。。。。。。。。。。。。

        信,谁不承认这种看法是必要的,谁就是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

        只有使用这一基本观点,全部战史才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其中的一切就充满矛盾而不可理解了。“——40页

        5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军

--  336

        233战  争  论

        事艺术的任务和权利主要在于不使政治提出违背战争性质的要求,在于防止。。。。。。

        政治使用这一工具时因不了解工具的效能而产生错误。“——40页

        6关于这一点,克劳塞维茨在1827年12月22日给罗德尔少校的信中写道:“政治越是从整个民族及其生存的重大利益出发,问题越是关系到彼此的生死存亡,政治和仇恨感就越加一致,政治就越是融合在仇恨感中,战争就变得越加简单,就越是从暴力和消灭敌人的纯概念出发,就越符合根据这一概念按逻辑推出的要求,战争的各个部分就越有必然的联系。

        这样的战争看起来完全是非。。。。

        政治的,因此往往被认为是真正的战争。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战争同其他战争。。。

        一样,也少不了政治因素,只是政治因素同暴力和消灭敌人的概念一致,因而人们看不出来罢了。“——41页

        7七年战争(1756—1763)

        即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

        战争的一方是普鲁士及其同盟者英国,另一方是奥国及其同盟者俄、法、萨克森、瑞典等国。普鲁士当时是一个小国(英国主要是以金钱支援普鲁士)

        ,在力量对比上处于劣势。由于普王腓特烈二世(亦称大帝)有节制地使用力量,采取了持久作战的方法,使对方感到力量消耗过大而被迫签订和约,只得承认他对夺占的西里西亚的所有权。[奇+书+网]

        查理十二(1682—1718)

        是瑞典国王(1697—1718)

        ,他在北方战争(170—1721)中对俄、波、丹三国同盟作战。

        1700年进攻丹麦,迫使丹麦签订和约,随即于纳尔瓦会战中击溃俄军。

        后又击溃波兰军队而占领了波兰。

        由于没有慎重考虑本国力量,攻入乌克兰并向莫斯科进军,终于在1709年的波尔塔瓦会战中被俄皇彼得一世击败。——52页

        8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曾谈到这一点,他写道:“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哲理推究的方法很奇特,但书本身是很好的。对于是否应当使用军事学术或军事科学这一名称的问题,答案是:战争最象贸易。

        战争中的会战就等于贸易中的现金支付:尽管它实际上很少发生,但一切仍以它为目的,而且它最后必将发生,并起决定性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第244页。)——58页

--  337

        战  争  论33

        9这句话原文可以作不同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但机器也通过了”

        ,意思是说统帅坚强的意志可以使军队克服阻力(法文译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也可以理解为“当然机器也一起被粉碎了”

        (英、日、俄文译本是这样译的)。根据我们的理解,机器是指军队,所以前一种理解在意思上说较为合理,但从原文文法上看,后一种理解较为合理。——95页

        10

        “dieAusrüstung”这个词在十九世纪欧洲军队中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理解。

        广义的包括武器弹药、服装装具和其他一切军需品在内,译为“装备”

        较合适。狭义的则指随身携带的用品(如背包、子弹盒、饭盒、水壶、土木工具等)

        ,译为“装具”较合适。——100页

        1野营(dasLager)——指军队野外宿营,包括幕营(在帐篷内)

        、露营(在露天)

        、厂营(在草棚等掩蔽物下)。在拿破仑战争以前,欧洲各国军队大多用帐篷野营。冬季除舍营外军队有时也在野营中过冬。长期固定的野营地筑有野战工事(堑壕、土墙等)

        ,称为营垒,军队有时在此进行防御。——104页

        12攻城术又称围攻法,即围攻要塞和城堡的方法。

        在欧洲很早就出现了攻城术,到十七世纪形成了一套正规的围攻法。

        攻城时先挖掘与要塞外廓平行的壕沟(所以叫平行壕)

        ,攻城炮兵在这里构筑炮台以压制要塞的炮火。然后向要塞挖掘锯齿形的接近壕,逐渐向要塞接近,并挖掘第二道和第三道平行壕,最后挖掘坑道进行爆破,然后向要塞内部发起强攻。守备部队为了阻止攻城部队向要塞接近,针对接近壕挖的壕沟则称为反接近壕。——110页

        13在十八世纪,欧洲军队中盛行线式战术。军队的战斗队形主要是横队,作战时要求全队同时推进,动作整齐一致,不顾敌人的火力,象机械一样地听命令行动。因此,战斗队形各部分的组成、行列和间隔距离,战斗中队形的变换、步法、步幅和步速,使用武器的动作,以及其他一切行动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的军队即以严格的纪律和机械一样的行动闻名欧洲。甚至在百余年以后,这种机械规定在军队的训练中仍有明显的影

--  338

        433战  争  论

        响。——111页

        14数量上的优势即兵力优势。当时,普鲁士军事理论家标洛(1757—1807)

        ,奥地利军事家卡尔大公(171—1847)以及法国军事理论家约米尼(179—1869)

        等都强调数量上的优势。

        卡尔大公认为,军事艺术的目的就在于说明,如何在决定性方向上巧妙地集中和运用数量占优势的兵力。约米尼认为,在决战方向上集中数量占优势的兵力和使用这些兵力投入会战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标洛认为,应该集中主力去对付主要的对象,并且造成对敌人的优势兵力。——112页

        15当时,标洛和维利森(1790—1879)等都很强调给养的作用。标洛认为,仓库——给养的来源好比人的心脏,心脏一出问题,“集体人”

        (军队)就完了。

        维利森认为,军队是由人和马匹组成的,粮秣给养是军队作战的基础。——13页

        16这里可能是指标洛的理论。标洛在《新军事体系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作战的目标不是敌人的军队,而是敌人的补给线或基地。所谓基地即设有各种补给仓库的设防地区或要塞。标洛认为,从基地两端向进攻目标引两条直线即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基地底边所对的顶角称为作战角,一般说这个角不应小于六十度,进攻军队前进的距离不应超过三天的行程,只有建立新的基地之后方可继续前进。

        克劳塞维茨早在1805年就曾以《评标洛的纯粹和实用战略》为题,撰文批判过标洛的这种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