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我命 > 第90章

第90章





贺旗不动声色的将手从他手中抽开,笑了笑,说:“朱总,好久不见,不知道贵公子可好?”

朱正西尴尬的笑了笑,道:“贺先生,又说笑了,这点末枝计量,却是班门弄斧了,哪里瞒得过贺先生。”

“好了,贺旗,不要为难朱总了,没有他,你又哪里能见到我了。”曹若蓉拉住贺旗的手,笑眯眯的说。

“那么,不知道朱总此次前来,又是要做什么呢?”贺旗正色说道。

朱正西见贺旗不再追着那件事不放,松了口气,才说:“呵呵,贺先生想必也知道朱某散尽家财,在这京师四方建起四座万国广场之事,这些年,殚精竭虑,总算等到了回报的这一天,却是需要一个老成之人来主持大事,老母这里,一直对贺先生推荐有加,所以才敢贸然将贺先生请去辽东。”

“这万国广场,和辽东又有何关系,朱总所造的乃是寻常的居民楼吧?”贺旗不解的问道。

“非也非也,这万国广场,可谓朱某一生心血所在。以贺先生的才智,只要看过那地图便明白了。”说着,朱正西从怀中掏出一份地图,在桌面上铺展开来。

“好个万国广场,东南西北,四座安魂大阵,你想要干什么?”贺旗眼中精光一闪,厉声问道。

朱正西被贺旗身上放出的煞气吓的浑身发抖,无助的看着曹若蓉,曹若蓉走到贺旗身边,脸上尽是失望的神情,一字一句的低声说道:“你答应过我,什么都可以的。”

贺旗一愣,身上的煞气散去,整个人软了下来,点点头,对朱正西说:“对不起,朱总,是我唐突了。”

朱正西讪笑一声,说:“哪里,哪里,贺先生果然是当时豪杰,差点将朱某吓的尿了裤子,呵呵。”

“想必贺先生在钦天监中,也知道崇祯十七年的那件事吧?”朱正西话锋一转,说。

“崇祯十七年?”

“对,崇祯十七年,这一切,都要从那时开始。那时候,女真一路高歌,万里江山指日可待,而李自成,已经坐在了紫禁城的大殿上,当起了大顺皇帝,而那个时候,谁都没有料到,在京师,崇祯早就布下了毁天灭地的日月大阵,活活烧死了李自成还有他的五十万大军,京师死于大火的百姓,不下五十余万,又请出了护国神龙,在辽东,降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将数十万女真人活活埋葬在大雪之中,而明国的国运,也因此逆转。”

“后来的事情,贺大人恐怕比我们更清楚,一次又一次的国难,而历代的钦天监监正,又是用了什么样的办法,逆转国运,他们的手上,沾满了鲜血,这明国,更是建立在千百万人的白骨之上的,这样的国家,是不应该存在下去的。”朱正西激动的说道。

“你是怎么知道这一切的,还有,这与你有什么关系?”贺旗突然问道。

“多年前,方千户曾经潜入钦天监,找出了一点东西,连这日月大阵的事情,也是从钦天监中得知的,而我,就是女真残存的后人,三百年来,我们都不曾忘记那扑天盖地的大雪,哈哈哈。”朱正西的眼角,迸出几滴泪花,笑道。

“三百年前的灭族大恨,这些年来,朱某从来不敢忘记,每天看到这明国强盛一分,我的心,就撕裂一分,直到我找到了这颠覆明国的办法,直到我遇见了老母,这一切才有了希望,这一天,我等了太久了,哈哈哈。”朱正西仰天长笑道。

“三百年啊,仇恨,连三百年都不能忘记吗?”贺旗呆呆的看着失态的朱正西,对着曹若蓉问道。

“有些人,就是为了仇恨而活着的,人总有有些追求,有些归属,这是责任,也是希望。”

“只是,朱正西恐怕要失望了,这四座安魂大阵,确实能将一百二十余万居民绞杀,却对于大明的国运毫无影响,这阵法,和宣州,铁山,义州还有玄武镇的那些阵法,没有太多本质的区别,充其量不过是多些怨气罢了,不成的。”贺旗指着地图,摇摇头。

“呵呵,贺先生不愧是玄门英杰,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不过,这却不是最大的难题,贺先生或许不知,京师的地铁,也是朱某投资兴建的,这设计,开工都是朱某一手包办,四座万国广场,正是依靠地铁相连,而京师的龙眼,就在地铁交错之处,虽然当年朝廷下令,绕过此处,但是却不知道,朱某早已令人暗中挖通连接,四座大阵一旦发动,就是个京师焚灭的结局。”

“朱总好手段,四座大阵相连,这京师中一千万百姓,恐怕都要沦为祭品,就算改变不了国运,却也能重创了大明,当年十万人的血债,却要一百倍的奉还,好狠,好狠啊”贺旗连说了两个好狠,心中已是愤怒不已,想不到大明首善,却是如此狠毒。

“贺先生说的没错,十万人的死,就是要一千万人来偿还,这不仅仅是为了复仇,更多的是为了圣教的大业,明国的国运一天不改变,这天下仍旧是要挂着那日月同辉旗的。”朱正西看了一眼曹若蓉,对着贺旗说道。

“我明白了,你需要口诀,钦天监的口诀从来不会记载下来,只有历代的监正口口相传,这国运事关重大,更是机密中的机密,你们是不可能得到的。”

朱正西脸上一喜,道:“正是如此,虽然大阵已成,但是又如何将国运逆转,我等却是不知,需要贺先生多多指教。”

“落点,需要一个落点,国运这东西,就像接力棒一样,要从一个人的手中交到另外一个人的手中,才算做改变了国运,如今,我需要知道落点在哪?”贺旗看着曹若蓉说。

“须弥岛,那里是圣教的总坛,如果落在那里,总不会错吧?”曹若蓉小心的问道,却掩盖不住脸上的激动。

“不成的,若蓉,国运这种东西,是要人来承接的,须弥岛那里,只靠左先生几个人,是做不到的,还有,国运需要载体,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去宝琴拍卖行买东西,我需要盖世的神器,来承载国运,人和神器,缺一不可。”

“人,不是问题,圣教教徒何止百万,全国上下,登记在册的共有三百四十七万人,只要我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前往须弥岛,你需要他们做什么,难道要血祭他们不成吗?”曹若蓉有些担忧的问道。

“不需要血祭他们,只是需要一些生气,人越多越好,这样,每个人受到的损伤才会减至最小,如果有三百万人的话,每个人不过减寿一两年罢了,不碍事的,倒是那神器,钦天监当年找遍全国,也没有找到,恐怕是大大的问题。”

“明国又是如何做到的呢?难道不能去宫里把皇帝的神器拿出来用吗?”朱正西说。

“不可能的,上一次国难,大明的国运就已经从一把神器中转移到现在的神器中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国运从这个神器中转移到我们的神器中,神器用一次,就变成了凡铁,只能当做古董了,不要打这延陵剑的主意,没有它,我是不可能改变国运的。”贺旗见朱正西不住的盯着自己身上的延陵剑看,出声解释道。

“神器,我有。”曹若蓉突然说。

“你有?”贺旗惊道。

“正是,贺旗,你还记得女真古城中的那样东西吗?”

“那是什么?”贺旗问道。

“定海针,当年崖山海战,蒙古人原本不擅长操船,却将十万宋朝海军逼死,正是靠的这定海针,后来定海针被蒙古人带到了大漠之中,失去了踪迹,却不知道为什么,出现了在女真古城中。这也是为什么,我把你带到女真古城的原因,原本我只不过是想要找一把神器,却想不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曹若蓉高兴的说道。

“定海针吗,呵呵,的确可以用,那么,就需要玄襄陨山阵,去承接国运,三百四十七万人,分作十八个方位,将神器围住,每人面前,要摆放一碗净水,阵法开动之时,三百四十七万人,同时将中指割破,浸入水中,口中反复高唱口诀,如是一日一夜,就能将国运承接到定海针中。之后,只要用你我二人的血,驯服那定海针,这天下,就是你我二人的了。”贺旗微笑着看着曹若蓉,眼中泛着温柔。

“如此甚好,这一天终究是来临了,臣朱正西叩见陛下与圣母,愿江山永固,万岁万岁万万岁。”朱正西跪倒在地,高声叫道。

“呵呵,朱总,你这人,总是这么会说话,等我们得了这天下,少不得把辽东和朝鲜赐给你,让你也光宗耀祖一番。”曹若蓉很是高兴,搀着贺旗,像是已经将天下握在了手中一般。

“若蓉,发动阵法是很危险的事情,你留在须弥岛好吗?”贺旗看着曹若蓉说。

“不嘛,人家说过,要和你永远在一起的,哪怕是死,也是这样,你不记得宣州荒山上的话了吗,傻瓜,你去哪里,我都会跟着的。”曹若蓉娇声说道。

“真好,有你真好。”贺旗紧紧的握住了曹若蓉的手,说。

“朱总,下面的事情就要你去做了,三百四十七万教徒,分布在各省各地,要想汇聚在须弥岛,恐怕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居中协调调度的事情,还是需要你来好好的把握,至于阵法布置的事情,我会交给左先生来做,好好去做吧,天下在等着我们。”曹若蓉转过身来,对着朱正西说。

“正西敢不从命?”朱正西拱拱手,倒退着走出了门外。

-------------------------------

一个月后,万国塔顶,这是雪花飘零的岁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