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相忘江湖之陶醉 > 第13章

第13章





郭子仪接过君十方的长枪,刚才在阎王面前打了个转,要不是君十方相救急时,恐怕早到阴曹地府了,兀自惊出一身冷汗,知道今日要不尽快逃离,恐怕要死在此地,当即鸣金收兵,公孙琼岩和君十方立即会意,带兵撤离,史思明求胜心切,又见郭子仪在内,更想重创唐军,亲率五万大军紧追不舍。

郭子仪和君十方、公孙琼岩带领众人马不停蹄,迅速逃离,只见狼烟滚滚,尘土飞扬,声势浩大,也不知有多少兵马。

众人逃了一会,虽将判军甩开几十丈距离,但亦是未从逃脱,公孙琼岩拍马追上郭子仪道:“郭大人,史思明大军全部追来,怎么办?我们只有五百人啊!”。

郭子仪长叹一声道:“不想今日判军象是早有准备,如今只能尽造声势,让敌人不知我们多少兵马,知难而退。”。

君十方连忙问道:“郭大人,不知此处哪有河岸岩石所在?”。

郭子仪沉吟了一会道:“唐县边境最南部有一条河流名叫沙河,岸上多有细石等物,不知君校尉意欲如何?”。

君十方想了想道:“我从师半年,也随师父学得一点阵法皮毛,不如我们利用沙河石碓摆一个阵法,然后我们在排一个黄帝握奇阵,将计就计,将敌人引至沙河石碓处,他们必将疲惫不堪,然后我们在利用石碓阵法和黄帝握奇阵以逸待劳,将敌人迎头痛击!”。

郭子仪一惊道:“传说黄帝握奇阵乃黄帝战胜蚩尤所用之阵,君校尉竟知此阵?”。

君十方不好意思的一笑道:“末将只是粗通皮毛而已,黄帝握奇阵曰: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四为正,四为奇,余奇为握机。设四支部队为龙、虎、鸟、蛇,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为四支主力部队,龙军在东方为青龙为震,虎军在西方为白虎为兑,鸟军在南方为朱雀为离,蛇军在北方为玄武为坎。另设四支奇兵,为天、地、风、云,分别在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个奇位,天军在西北为乾,地军在西南为坤,风军在东南为巽,云军在东北在艮,有主帅调动四支奇兵,出奇制胜……”。

郭子仪听后大感佩服道:“君校尉真是胸罗万象,有包藏宇宙之机,君校尉无须客气,尽管指挥部下!”。

君十方应了一声,便边逃边让众人结成了黄帝握奇阵,有郭子仪带领青龙骑兵,君十方带领天字奇兵,公孙琼岩带领地字奇兵,另有五支骑兵由另五人带领,吩咐完毕,众骑兵马不停蹄,交相掩护,牵着史思明的叛军疾速北进,赶往唐县南部边境沙河。

史思明不知是计,一连追了三天三夜,早已经人困马乏,疲惫不堪。

郭子仪等人到了唐县又带着众判军转了个圈南下沙河后,判军早被拉下五里之地,只见前面大河一望无尽,岸上尽是细石沙土,

君十方四处看了看,向郭子仪道:“真是前有大河,后有追兵,情况危急,郭大人请令人寻来细石,我有妙用!”。

郭子仪即刻令人四处寻来细石,不一会的工夫,已是寻来如同小山般的细石,君十方马上用细石垒成高五尺,阔十围,分八横八纵排列,共计六十四堆,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每堆之间相距二丈。

郭子仪见壮大惊道:“莫非君校尉所摆乃诸葛武候八阵图?”。

君十方忙道:“正是八阵图!”。

众人俱都一惊,大诗人杜甫曾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说的就是诸葛亮武侯八阵图名扬天下之事!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不想这些石堆就是那名扬天下的八阵图!

君十方指了指石堆道:“此阵有外门八处,切记守住此处!”说完一指方阵四个角上行如叉号壮的石堆道:“此乃外门!此阵分八个阵即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八阵又布于总阵中,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加上游兵二十四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三十二阵,阳有二十四阵,阴有二十四阵。游兵二十四阵,在六十阵之后,凡行军、结阵、合战、设疑、补缺、后勤全在游兵。”顿了一顿又道:“我们在石堆内以黄帝握奇阵杀敌,四正队守在自己的位置,黄帝握奇阵四奇兵转化为游兵二十四阵,无不是头,无不是尾,四方为四头,八门为八尾,于阵内冲杀敌军!料那史思明必将大败于此!”。

郭子仪大笑道:“传说八阵图乃黄帝握奇阵历经几代名贤至诸葛武侯方发展成八阵图,君参将先设八阵图,在反濮归真,内设原阵,以石阵响应人阵,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首;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首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君校尉有此阵相助,必将旗开得胜!”。

君十方又把阵势的变化详细的说了说,已进黄昏,众人便在此地等候史思明大军。

没等多久,史思明大军已是全部追来,众判军见郭子仪等只有五百人时亦是大吃一惊,然而已经人困马乏,史思明只得大喊一声:“诛杀唐军者,按功行赏!冲!”,说完一声号令,众判军已是冲杀而来。

郭子仪见史思明等判军俱已来到,大喊一声:“大唐的勇士们,今天,不是你死,便是我亡!”,说完朝众人一使眼色,众骑兵齐声呐喊,声势振天,以黄帝握奇阵冲上前去。

不一会的工夫,唐军渐露败象,仿佛强弩之末,郭子仪挥旗鸣金大喊一声道:“敌人厉害!收兵!”,当下带众人冲入八阵图内,众判军不知是计,史思明大喊一声全部冲杀而来,郭子仪见敌人已经全部进入八阵图内,抖擞精神,大喊一声,返军掩杀。

公孙琼岩一杆长枪,平正迅速,直出直入,出枪似潜龙出水,入枪如猛虎入洞,长枪拦、拿、扎、崩、点、穿、劈、圈、挑、拨等,每枪必杀,真是勇猛非凡,众判军由于疲惫不堪,人困马乏,再加郭子仪等以逸待劳,又有阵法相助,只见到处血流成河,史思明大军一会已是溃不成军,这场仗直杀的天昏地暗,才打了二个时辰,史思明见必败无疑,便偷偷逃离,众判军因无将领,更是兵败如山倒,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真是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

这场仗直打到第二天天亮才结束,史思明大军死伤大半,五万大军伤亡三万,唐军以五百骑兵大胜史思明五万大军于沙河。


郭子仪、君十方与公孙琼岩此战因有阵法相助,并无多大伤亡,亦只是点皮外伤,无甚大碍,于是众人回到常山后带领大军驻扎恒阳。

恒阳位于太行山东麓,因地处北岳恒山弯曲的阳面,故名恒阳。

恒阳县,唐军营地,众将士齐聚当堂,郭子仪大摆庆功宴,只见到处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好不热闹。郭子仪坐在首席,李光弼、公孙琼岩与君十方分左右坐于副席。

只听郭子仪起身微微一笑,朝四面一挥手道:“此仗我们以五百骑兵大胜史思明五万大军,杀伤敌军三万,君校尉功不可没!又救得我一命,今日便命君校尉为我朔方军大将军,来,我代众将敬君将军一杯!”说完举杯朝君十方一礼后一饮而尽。

君十方连忙起身惶恐的道:“末将初来军营,只是尽了点微薄之力,郭大人言重了,还望收回成命……”。

公孙琼岩哈哈一笑道:“君将军无须谦逊,不要在推辞了,此仗却是君将军力挽狂澜,象我这种粗人,跟君将军比起来真是汗颜了,要没有君将军,我早就看不见今天的太阳了,哈哈!此事当浮一大白!来,干!”。

君十方连忙道:“公孙将军战功卓著,岂是我这小小一功所能相提并论的,公孙将军在如此说,真叫在下无地自容了!”。

郭子仪见壮也大笑一声道:“你二人别在互相吹捧了,我朔方军得你二人,一精于阵法、武功超凡,一骁勇善战、战功卓著,一智囊,一武将,我大唐自能早日收复河山!”。

一时欢声笑语,君十方推辞不得,酒来皆干,也不知喝了多少杯后,便告了个醉,自己一人来到庭外。

庭外,月华清辉,灿烂无比的洒下,或许是个赏月的好时机,可君十方却倍感寂寞,此时正值初夏,君十方来随军已接近一个月了,这几日的战场杀戮,使他倍感疲惫,要不是每次想起萧月的二年之约,他早就离开这里了,想他一人本性洒脱,自是不愿官场的规矩。

夜风习习,花儿摇摆,君十方独自一人在这寂寞的庭院,寂静中映着不时从屋内传出的笑语声,更衬出君十方的落寞,从不离身的“十方”剑,还在他的背后,静静的陪着他,他想:或许只有“十方”剑才会永远陪着他把。

月,依然轻轻散发着柔和的光亮,夜风轻轻吹来,轻轻吹动了他的一身白衣,吹动了满庭花树,轻轻吹动了他的心扉!

一点一点的,萧月的影子自他深心之处浮现,夜风似乎并没有吹散他的醉意,酒烈月凉!那萧月的影子却更加清晰了!

君十方长叹一声,“十方”剑霍然出鞘,白色的身影随之舞起,长剑犹如天际神龙,时而冲天,时而落地,剑下,飘落了花朵,飘落了萧月的容颜!

“十方”剑荡起万朵剑花,凌空挥洒!此情此景,他缓缓的自吟道:

“烟雨如丝,前尘若梦,水榭花盈蝶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