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致远天下 > 第三十六章新武器(四)

第三十六章新武器(四)



地阱炮,是这个时代比较先进的岸防炮的一种,配合工事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通常是大口径火炮,最初的目的是保护发射后的火炮,能够缩回到岸防工事或是要塞工事中,是在炮架上装平衡配重块,但是这种带平衡配重块的起倒式炮架,在理论上可行只是起降速度还是很慢,回影响火炮的防御射击,经过多方的改进,现在的地阱炮已经有了一些长足的进步。在炮座上加了上下机动的往复装置,或是通过水压,或是通过气压,转化射击后产生的后坐力动能,让地阱炮能够让发过炮弹的火炮缩回到工事中。

        这种火炮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不光在地阱中进行炮弹装填,不光是火炮受到了保护,就连炮手也受到非常好的保护;储存了火炮发射后的动能以便让火炮降下,以及下次射击时的抬起;火炮可以与炮架有相对运动,减小了炮架所受的应力,使其结构可以比较轻盈。

        后来战场上很多带有墙裙的,升降机的炮架的火炮,恐怕都有这种火炮的影子。

        北洋水师威海基地的刘公岛、日岛炮台装备了此种火炮,“其炮以水机升降,见敌则升炮击之,可以圆转自如,四面环击中。燃放之后,炮身即借弹药之坐力退压水机,徐徐而降,复还阱中”。

        李鼎新的将军山和南寨山炮台现在同样也有两门地阱炮,这当然也是德国友人友情赞助的东西。

        不过他现在所看到的地阱炮却既不象真正的地阱炮,也不象这个时代的只带着简易炮架的拖动之用。

        面前的这门所谓的地阱炮更象是个怪胎,矮短的炮管,炮架在其中部,为了让炮平衡起来,在炮架前方有着大概70厘米高的一层裙墙,炮架上有个简易的轮式升降机。

        李鼎新不由的看了看托马斯,“这是地阱炮吗?”李鼎新的话里已经带上了怒气。看看左右,有几门47MM行营炮,还有两三门大口径火炮,即便让李鼎新看的原始炮身炮架,和这两门所谓的地阱炮相比都要好看百倍。

        托马斯的面上有点尴尬,道:“这是克虏伯公司出的新炮,现在还没有名字,不过看他能够上下升降,所以还是先叫地阱炮,虽然制造方法简单,弹道平直,不过这种炮确实有很多好处,本身重量很轻,非常利于行军,虽然射程不远,但是作为这么75口径的火炮来说,3千7百米的射程还是很不错的,准确率有点不佳,所以在2千5百米以内的杀伤最好。再加上前面47MM钢甲护墙,却只有350多公斤,弹重3.28kg,算是不错的武器。”

        李鼎新边听着托马斯的介绍,边仔细的观察起这个炮来,大概估算着这个炮的尺寸参数:75MM口径,47MM裙墙,炮管长一米三左右,如果固定的话,射界上下左右还算不错。

        听完托马斯的介绍,加上自己的估算,李鼎新托着下巴沉思起来,面上没露神色,心里却是一声骂:靠!差点被他的短重外表给骗了,这那里是什么地阱炮,这明明就是山炮嘛~不过比现在的山炮加了个升降机,加了个裙墙,这德国人就不知道该叫什么了。

        李鼎新正要开口让托马斯多弄几架回来,但是突然想到,这个时候不利用德国人什么时候利用,不多要点好处还待何时,而且很明显,这德国人是海外没有战场,看到这里有大仗,拿到这里当实验场来了,果然没错啊!德国就是把中国战场当作一个武器实验场了,不让你们付出点代价怎么能行。

        拿定主意,李鼎新开口道:“托马斯,你说的数据我都知道了,可是……”李鼎新说这话的时候面有难色,道:“你们这是新型武器,不论是我学堂用,还是放给军队用也好,都不安全啊~我看不如你叫老头运点山炮,野战炮过来比较好。”说着话,才想起来,回来这些天还没有见到希肖老头出现呢!

        “伯爵阁下回普鲁士了。”托马斯适时的说出了老头的去向:“山炮野战炮当然有了,不过那东西就贵的多,这个地阱……”

        “别,把这叫75山炮好了,听见地阱两个字我容易有遐想。”李鼎新揶揄道。“再说,难不成还能免费容我使用吗?”李鼎新平静的说出这话,心底里却异常渴望对方立刻就送才好。

        “免费是不行的,不如一门只收几百两意思一下吧!”看样子老头走了以后生意方面的事情全部都托付给了托马斯,现在竟然当起了说客。

        “那还是算了吧!几百两,你的野战炮也不过是八百两的价格(此价格为作者YY,德国卖给中国的东西都是当时最便宜的,那是因为德国有把中国当做小白鼠之嫌)。不白送我还不如用安全保证的老式火炮比较好,如果它炸膛了怎么办?如果它的炮弹发飘怎么办?如果它的弹道不好怎么办?你可要知道我的朋友,我这是在给你们得意志在实验武器,我没有收取费用已经是很好了。”看着托马斯有些动摇,李鼎新拍上他的肩膀说:“我的朋友,难道你不觉得这对我们两国都有最大的好处吗?”

        托马斯毕竟不是商人,被李鼎新两句话说的动摇不少,忽然古怪的一笑:“难道你就能代表你们清国。”看到李鼎新有恼怒之意,连忙摇手道:“那这四门炮,和各自两个基数(规定标准带弹量为一个标准基数,各个国家和军种的带弹基数是不一样的,也和弹种有关,本文中山炮的基数量定为100发,总重量328公斤)的炮弹就都交给你们吧!”

        李鼎新不由一愣,才大喊道:“才四门够干什么,赶快派人回去,弄上百多门回来,既然是要实验那就实验个够。”李鼎新在自说自话,没有看见旁边的托马斯早就翻了白眼倒在地上。

        李鼎新回去的时候心情甚好,全因多日压在心头的难题已经解决的大半。李鼎新这次回来以后就深深的感受到,即便是在马尾,福建水师和法国远东舰队正面对敌恐怕也是胜算难有,这和舰艇的武备有这太大的关系,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岸炮加燃烧弹(瓶)。

        但是罗星塔的岸防炮台现在武备不修,装备不整,训练不力,火炮更有很多都是前膛炮,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所以李鼎新早有想法,就是通过陆战队夺取罗星塔炮台,然后用陆军火炮对付法国舰船,但是现在的陆军火炮要不就是口径较小,要不就是身体笨重,无法运输的。

        而这种山炮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诚然,山炮的准确率不好,制造简陋,但是却非常轻便,占地面积小,易于瞄准(甚至可以用炮管直接瞄准,不过这样就是射速太慢),只要能拖上炮台,有足够的地方让他们施展。

        而段祺瑞所弄出的******,虽然还没有成型,但是只是变换添加剂的问题,所以只要有地方让他们实验,相信不久就能出现比较合适的******。

        不过想到这里,李鼎新发现又有了新的问题出现在面前,到底用什么东西投放******才是最合适的呢?

        最好李鼎新叹口气想道:看来那个白磷燃烧弹还真的要早点想法才好。

        PS:今天看见书友说我前面有BUG,我想是一定有的,我毕竟不是专业学军事的,而且我想即便是专业学军事的,恐怕一定会出很多错误,何况我写的东西有很多YY的成分.

        PS:有书友说爆炸会向外释放气体,不会吸收气体,我疏忽了.已经改正过了,不论如何谢谢你~尽管我看了你的书评很不舒服,但是还要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