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神针记(1+2部) > 第36章

第36章



宝马车主骂骂咧咧,出租车司机似乎是理亏,老老实实靠边停好才下车。

宝马车主是个中年妇女,见人下来了,飞扬跋扈得指着出租车司机骂,刘泰阳觉得那司机身影很眼熟,定睛一看,居然是刘杨,赶紧把车跟了过去,交警朝刘泰阳敬了个礼,他叫张则,认识刘泰阳,刘泰阳跟他们大队长熟悉,两人还一起在同一张桌子上吃过饭。见刘泰阳走过来,张则赶忙招呼道:“刘哥,好久不见。”

刘泰阳说:“哟,辛苦了小张,有个是我朋友,我过来看看。没事,你写你的事故鉴定书。”

张则也是个上道的,一听说道:“这事本来就是出租车抢道,算他全责好了。”

刘泰阳说道:“好小子,怪不得李队让你站大街,眼神倒是亮着点啊,那开出租的是我兄弟。”

张则额头唰地冒出几条黑线,心下暗自腹诽,说你他妈这会体恤民情了,上次开军车刮了别人还是我给擦的屁股,不过脸上自然不敢表现出来,赶紧道:“我有数了,我有数了!”

刘泰阳拍拍张则的肩膀说:“我天天下班都看见你在这指挥,也不见有人跟你轮岗,你小子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回头我问问李队。看看他知不知道这回事。”

张则大喜,自是马屁连篇。这时候宝马车主,就是那中年妇女等得不耐烦了,嚷嚷道:“警察,怎么还不过来处理啊?”

张则不耐烦地把单子递了过去,妇女看了眼叫道:“哎!你这怎么鉴定的事故?明明是他抢道,我要去投诉你!”

张则一副爱理不理的表情,凑上前去,故意把胸口警号亮出来道:“诺,抄清楚一点,抄好了快走,不然我告你阻碍交通。”把那婆娘气得肥肉乱颤。

……

“泰阳哥,今天真是多谢你了,”刘杨道。

“杨子?你的手还没好全吧?怎么干起出租来了?这事阿成知道不?”刘泰阳问道。

“我是劳动人民嘛,不劳动就不是人民了。”刘杨一如既往地嬉皮笑脸。

刘泰阳眼睛一瞪道:“说正经的!!”

“没,我哪好意思让成哥知道,他要知道非得给我钱不可。现在东州房子贵,他也不容易。我家里有老房子,挣口饭钱还是轻松的。”刘杨道。

“杨子,你是条汉子。可你也得听哥哥一句话,你兄弟眼睛里可揉不下砂子,说起来你这伤,阿成有主要责任,他上次还说我们几个一起搞个餐厅,让你来打理,我最近正在选地方,也一直没碰上你。你这么瞒着他干,他要是知道了心理肯定不舒服,到时候两兄弟别搞生份了。”刘泰阳语重心长。

“别介啊泰阳哥,我就是闲的慌,瞧你说的我跟杨白劳似的,好!好!我听你的,这个月没几天了,拿了工钱我就不开了。”刘杨说道。

刘泰阳又嘱咐了几句才走。

这么一弄,刘杨也没心思做生意了,口干舌燥的他去路边小店买喝的。

刘杨买了瓶农民山茶,这种饮料瓶子厚,就算灌开水也不会变形,喝完了还可以用来当水壶。刘杨一口气喝光了饮料,把空瓶放在栏杆上,摸出打火机,点了根烟抽起来。

没想到就这点烟的工夫,一个小孩跑过来把饮料瓶拣走了,刘杨急忙叫道:“哎,我的瓶子!”

那小孩是个拾荒的,一听这话反而走的更快,正碰了车的刘杨火气大,跟了上去。他手受伤之后几个月没怎么动过,身子明显虚了不少,追了好久都没追上。过了好一会,那孩子体力也不足了,停了下来,喘着气道:“我说你一个大男人,为了一个饮料瓶子追我半条街,你就不害臊嘛?”声音清丽,刘杨这才看清楚是个小女孩,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左脚耐克右脚李宁,身上衣裳倒还干净,就是外套大了一号,看起来不伦不类,头发乱糟糟的,脸上也灰扑扑的,面黄肌瘦。

四周人来人往,正是下班的高峰,许多人盯着刘杨看,刘杨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道:“我说小姑娘,哥哥也不容易,我买这农民山茶,就是为了这瓶子,还指望拿它装凉白开呢。”

“我本来就没吃饱,让你这么一追,又饿了,你给我买包方便面怎么样。”小女孩说道。

“我请你吃碗拉面吧,我也饿了。”小女孩讨价还价的行为,让刘杨直发笑。

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兰州拉面馆,刘杨以前一直好奇,这玩意怎么就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呢。他在社会上流浪了几年,曾经想创业,觉得做拉面不错,后来到工商局一打听,才知道人家那是少数民族保护政策,只要身份证实,打这个招牌都不用上税,那时候刘杨的老爸还没死,刘杨埋怨说你怎么不在甘肃下放的时候生下我来,再弄个少数民族户口,让我也能享受一下党国的温暖。

“扎不去上学?你爸妈呢?”刘杨吃的快,问道。

“妈死了,爹还在,来了个后妈。”小姑娘虽然饿,吃的却慢条斯理,颇有些古风,见刘杨发问,用餐巾纸抹了抹嘴巴,抹干净了才一字一字说道,咬字清晰的紧,刘杨怎么听怎么觉得怪异。

“停,别说了,我全明白了。”刘杨对这孩子印象不错,现在天桥上拉人衣服的小乞丐一大把,刘杨挺讨厌那种,这小姑娘拣水瓶子废报纸谋生,总算是自食其力,不丢人。是个苦孩子啊,刘杨心道。

“来帮我打一个月短工吧,给一千块,拿了回家找你爹去吧,别在这混了,总不是个办法。”刘杨想起来那个拳馆,现在空在那里到处都是灰,让小姑娘去收拾一下也好。刘杨笑道:“得,我自己的饭碗还是刚找着呢,又带个拖油瓶。”

“你不是人贩子吧?”小姑娘停了筷子,一脸警惕的看着刘杨。

“省省吧,人贩子不贩你这么大年纪的,少臭美了。哎,忘记问了,你叫啥名字?”刘杨哭笑不得。

“我叫林西。”小姑娘说道。

第三十八章  百邪之病

左右无事,李成今天打算回东州,叶一溥有心多留他几天,可这大过年的,却不好开口。正好张云裳来问他要人,老张这人可是个做事不要脸皮的,叶一溥灵机一动,就推给了老张。因此王师傅大早来接,李成本还想退房走人,王师傅赶紧道不用,一边说起张云裳的事情。

“有个老病号,张大夫说请你去瞧瞧。早晨我从他那过来的,咳,依我看,就是中邪了啊。这老疯子不怕,小李,咱们可得悠着点。”老王说道,一边拉下车窗呸了几口:“呸!呸!大过年的真他妈晦气。”

“中邪?”李成好笑的说道,“诺大的北京城,天子脚下,人气这么旺,还会中邪?”

“这话不好说的,天子脚下不假,宫里头哪个水井没几条人命?阳气重不假,晦气也重啊。”老王有鼻子有眼地道,开始跟李成忽悠起鬼故事来,说故宫里每到十五阴气重的时候,都有些宫女唱大戏之类。

“我说老王,你别说的跟真的似的。我可不是茅山道士,可吃不消这一套。”李成笑道。

离得近,交通又方便,说话间便到了,车子停在张云裳单位门口,

“我就不进去了,你看了就知道,丫的太玄了。我可不想沾着。”老王说道,似乎有点害怕的样子。

李成自然无所谓,问了地方自己找了进来。

……

治疗室门外是几个患者家属。透过玻璃门张云裳看见李成来了,赶紧迎了出来,李成客套了几句,却被张云裳一把拉了进去。

“小李,这次有点玄啊。”张云裳道。

“路上老王跟我讲是中邪呢。”李成笑道。

病人昏睡在诊疗床上,外表看起来三十岁左右,浑身筋肉扎实饱满,个子大约1米8几,算是个壮汉了。呼吸均匀,脸色红润,怎么看李成也不觉得他是病人。

“见过中邪没?”张云裳小声道。

“听过,可没见过。老张,你怎么跟做贼似的?”李成道,见老张一脸的兴奋他也不禁好奇起来。

“小声点,他娘的,当年老子就是因为搞这些东西被打成牛鬼蛇神。”老张说道,他以前练过些道家功夫,还有点名气,为此文革的时候还被批斗过,自那以后老张处处表现的像个唯物主义者,在公开场合从不谈论神仙鬼怪的,早些年电视放聊斋他都不让家里人看。

“放心,这年头正是牛鬼蛇神当道呢。”李成开起玩笑,道,“什么症状?我看他挺好的一个人。中气也旺,按理这种脏东西惹不上他吧?”李成的师傅林医生倒是跟他讲过这些事情,他师父常年在山里给人看病,夜路走多,遇到过些山精野魅。只是监狱里煞气又重,没那不干净的物事,因此一直未遇,李成也是将信将疑。尽管没见过猪走路,邪祟专门附在体虚之人身上的道理李成还是知道的,他看这汉子不是一般的壮实,当然有些奇怪,问道。

“估计是厉害货色,我以前碰到过类似的,这样的还是头一回,病人也是个练家子,阳气旺的很,一般的东西哪里治的住他。”老张道。

两人正说话呢,那汉子忽然从床上爬了起来,眼神散乱,脚步虚浮,哪有半点练家子的风范。李成仔细观察,那汉子只把两人当空气,忽然翘起兰花指,唱起京剧来,咿呀呀的,声音尖细,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唱的阴柔婉转,诡异万分,李成背上汗毛直竖。

那汉子唱道:“……说好话呀?石伙计!啊啊,哈哈!嫂子我不会吃酒,吃了几杯早酒,酒言酒语的,把您得罪了,把那包袱拿回来,在我们家住上三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