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神针记(1+2部) > 第68章

第68章



只要能登堂入室,两者都一样,没有什么区别,盖因身心一体,不管是炼气息还是炼身形,最终都是整个人产生变化,所谓技击窍要,实为枝叶之学。

内家功夫实际是从三教中来,所以讲内,盖因不向外驰求也。若是真修道证道之人,只是取它炼心性平气息的作用,锻炼身体,使得身体能跟上修道的需要而已。若是要内家地功用。比如李成用内家针治病,那就见地、功夫缺一不可了:一是见地,直译就是能见之地,用土话讲就是这个人有多大的眼界心量,眼界高心量广,才是大根器,真是大根器的人才,能从论语周易等书里悟出功夫炼法来。儒道佛三教历代大家都是养气宗师,也没见人人都有名师指点;二是功夫,心性或可一夜顿悟,功夫则不然,需要水滴石穿的时间,也跟人身先天素质、年龄有关系。还跟心性又有必然地关系,心性境界没到。炼到老死也就是个脸色红润体质健壮而已,只有心性到了,身体的机能作用才发的起来,所以古人讲“悟后起修”。这话不是白给的。

天下练功之人多如牛毛,有所成者却万中无一,并不是说这部分人得了什么秘籍,或者说有名师指点。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这话其实不对,真正的功夫连入门都得靠自己,师傅只是告诉你有那么一个境界,让你有个念想,自己有个动力去体悟而已。况且语言描述如何终究不如亲身体验。所以古人通常不说太多,不是藏私,若是只有这点气度,哪能炼得成内家功夫?而是怕说多了怕徒弟被误导,文字境界只能借鉴比喻。不能当真实境况,犹如禅宗的话头。功夫到了,说东说西都是对,功夫没到,说白说黑都是不对。

李成的师傅林医生并不是内家中人,世代相传的这门黄庭功实是个极古地功法,男女老幼均可。所谓非童男不能炼是以讹传讹,当然这说法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许多炼气士入门功夫就是百日筑基,百日里有吃素的有锻炼的有存想丹田的,每门都不一样,但是天底下所有功法的百日筑基都同样有一条,就是禁欲。不光是床禁,连手淫梦遗都不允许,熬得过这一层,精气才能满,满而不溢才能炼精化气。很多人以为是精子的精,其实是精神的精,道家讲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工寒,心思一动,精气便泻了,不是非得出精才算。以精气动地标准来衡量,不是童男基本做不到,所以很多小说演义里写童子身一破功夫就破了,道理源自于此,但实际修行并非如是,(西川幼年时认识一位道友,觉得这严格的百日筑基执行起来太难,便从道藏里悟出一门修行功夫,炼上中下三丹田,分三次筑基,每次均有百日之久,第一次精不遗,第二次气不移,第三次神不移,凡人欲盛,第一次已经很难,到第二次气不移已经有点心一境性的味道,非真出家人不能。)

本书开篇言道,李成祖上中过秀才,他自幼聪颖,也读得四书五经。诚是他内家修行的根基,若非他祖父地板子,也不能成就他今天这一身功夫。后来在监狱里李成以童男之身,每天除了吃饭干活就是睡觉,作息极为单纯,他本身体质又远胜于常人,得授这功法以后日日习练,心无旁骛,进境一日千里。三年小成,身心始得发起大机大用。

内家功夫四字,内家为明心之基,功夫为机用之术,非独指技击一道……

言内家者,第一层意思是不外求,第二层意思是不内求,第三层意思是无内外,无内外的境界,便是古人讲的法像天地造化了。这东西口说无凭,实际功夫一到,人身天地立时便有感应,所以李成甚喜这日出日落,不是要看风景,而是要体会这道理,这些话说来玄奥,实也平常,老子言大道者,百姓日用而不知,日出日落,这最平淡的东西最真实。

刘奇提了袋刚收获的原药蹭蹭窜上山来,正要说话,李成却挥了挥手,示意他等一下。现在百来号人指着李成吃饭,他整天发号施令,虽是散淡的性子,也难免养出了些上位者的气势。以刘奇和他的熟稔,一时竟也被摄住了说不出话来。

直到数分钟后,太阳猛地一落,天地瞬间变暗,东河水依旧金光粼粼,却少了几分跃动的灵性,李成这才出了一口长气,开口问道:“老刘。怎么回事呢?”(这里不解释估计又有书友要问我太阳是怎么猛地一落,又怎么瞬间变暗了,但实在没篇幅,看看我写的内家微言吧。以后有空就写,争取写个十来万放那。)

“沙盆滴灌第一批,你尝尝?”刘奇觉得李成也怪不容易地,虽然身家万贯,每天还要尝这玩意儿,因此这次特地挑了味道好点的党参过来,他一支支切了点下来,截的都是根须中部。

“恩!好。这批货好,其他几味要是也这样,我可以一个月不用尝药了!”李成匝吧着嘴巴道。

“控制了温度肥料之后,这玩意就根养殖场养鸡似的,长地贼快。不过这味道,实在是淡了点。”刘奇也拿了一根咬嚼,“等下个月,产量就可以翻一番了。”

“大棚还要多搞,尽快把我们地基地全部换上大棚,周围的种植户也可以采取合作方式搞大棚。”李成道。

“要那么多?材料便宜,可滴灌那玩意成本很高啊。”

“以后可不光是汉成石通这一个药。产品多了。整个西山都远远不够,别说眼前这点了。”李成道。

        ……

批号为02080012E地“汉成石通”出厂了,老张和往常一样开车送货,上午10点左右装箱出发,开到G市的时候一般在12点左右,在加油站附近停车,然后在路旁小店吃饭。柜型车自带门锁,倒也不怕偷,老张在饭店吃了顿饭,眯了会眼睛。抽了支烟继续上路。上车前他习惯性地看了看车尾,门锁还在,浑然没有发觉货柜车被人打开过。

而就这一顿饭的功夫,方小山已经派人掉了包。

方小山和岳凤民并不是不知道汉成石通的成分,这事甚至不需要通过胡媚。产品说明书上清清楚楚写着百分比范围,但是民新却怎么也无法配出和汉成石通一样疗效的产品。方小山曾经让胡媚去打听一下。结果很快出来了,李成厂子里没有保密制度,因为根本不需要,每一批原料药进来,都需要李成试药,并重新制定药物比例,差一点都不行。这种配药方法连专利都不需要申请,别人根本没办法模仿。

岳凤民也想自己配出来,可折腾了半个多月,没一点成效,有次把量改地大了些,反而吃出了一些毒性,差点闹出人命来,花了几十万才摆平。作为股东,这种款项的支出需要经过方小山同意,他知道这事后心里一动,出了一条毒计。

方小山一不做二不休,让岳凤民按那副作用大的配比继续做一些成药出来。又从胡媚那里打听到了汉成的包装供应商,找了几个人,夜黑风高之际偷了点原材料,为了万无一失还让胡媚从汉成厂子里带了一些封口纸出来,这些都不是什么贵重物事,东西少了根本没人知道。除此之外,还有批号数字,铺货路线,谁在送,都弄的一清二楚。然后民新自己生产了两件成药,除了成分不同,其他简直是一模一样。然后在老张送货的路上,调了包。这事干的隐秘,除了方小山和岳凤民之外,其他涉及地人员都只知道一部分,出事之后,就算是公安也只能按批号来查,查来查去发货记录、发票、领收单什么的都是汉成自己做的,连原料药都一样,只是配比不同而已,绝对没人知道动过手脚。

凡事光有波澜成不了气候,得有推波助澜的人。除此之外,方小山还安排了另一手,他安排人物色好了一个职业医闹,就是林西曾经地邻居,金领医闹:金大牙。

上次跟成耀吃过饭之后,钱德明找了个去卫生局办事的机会询问了成耀的母亲,当然不是正式的询问,只是敲敲边鼓而已,成耀的母亲是卫生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向来护短,听说儿子开公司了很是开心,心想这孩子终于开窍了,嘴上连说麻烦钱院长多关照啊。老钱一听这话都说得比天窗还亮,自然是满口答应。至于王启祥那边他是不敢去问的,不过已经不重要了,不管王小薇是不是自己胡闹,既定事实就是:东州市委前两号人物的直系家属都在这单生意里,这份量太重,容不得钱德明闪失。

当下钱德明回请成耀吃饭,他心里可真是憋屈,这院长当得也太操蛋了,明明是甲方,却给乙方当孙子,还得手把手教成耀怎么招标怎么定价怎么报配件,可成耀哪里搞得清楚这里面的道道,以至于这顿饭足足吃了两个小时,最后还是顾敏琪从省会G市赶到东州,三两句话一说女人便明白了。一进入到具体细节上面成耀就没什么事了,顾敏琪准备按钱德明说的情况对症下药操办起来。

李成走捷径办理了新地营业执照,为了保险起见,在童延东的帮助下,他把王小薇早先注册的法人代表也更换了,此外倒是没有其他动作,时间不等人,汉成厂子里一大摊事情,比卖医疗器械重要多了,李成打算过段时间再陪王小薇一起去公关。

李成这一忙,顾不上王小薇,王小薇是个要强的性子,又自己折腾起来,安排几个代表到处跑销售,她首先找了赵若安,赵若安做过王启祥的保健医生,两人本就认识,打起招呼来方便地多。所以王小薇也就没玩什么虚活,直接杀到赵若安办公室,两人寒暄了一阵,王小薇开门见山地递上公司介绍和报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