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七月初,于頔在发送山南东道夏解后起身入朝,月底至长安,皇帝派遣均王李纬,宰相郑余庆等出城十里迎接,当晚,赐宴延英殿,皇帝把于頔手入殿。席上君臣相欢,皇帝痛快地答应了于頔将于季友送入武学的请求,只是要于季友自己去考试。

皇帝赐给于頔的住宅在安国坊,夜里,于頔在金吾卫武士带领下来到新宅的时候,沿途看见许多大宅,只是黑漆漆一片,无人居住,于頔奇怪,不禁相问,顺路的符载笑道:

“这些是皇上为各地入朝的节度使准备的,那边有灯光的是裴均所居,这座大一点的是为武宁军张大使准备的,那边那一座是为陈许刘节度准备的。陛下是要重用大人的,所以大人的宅子不和他们在一起。陛下还在十六王宅附近给李琦安排了一座大宅院,只怕李琦是无福消受了。”

七月,于頔入朝后,皇帝任命陆贽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时下诏催促李琦入朝。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四十七章  -  算  盘

(马上就要上架了,多给点支持啊!)

进入秋季,天气已经凉爽了许多,润州城里的李琦却满身大汗,一个丫鬟正小心地往他脸上敷粉,不一会儿李琦原本红润的大脸就变得苍白憔悴,只是不注意就会有细细的粉簌簌落下,李琦拿过铜镜,满意地看了看,顺手捏了捏丫鬟的小腰,入手尽是滑腻,说道:

“好!好!好!”

也不知道是说手感好还是妆化的好,丫鬟一脸俏红,却不敢动,李琦长子李师回急急忙忙穿过抄手游廊,一路小跑地进来道:

“父亲,来了,来了,中使来了。”

李琦闻言立刻站起来,丫鬟倒也机灵,上前一把扶住,等李师回进来,李琦道:

“慌什么!”

李师回心道不是你叫我速来通知的吗?嘴上却不敢说,只得垂手肃立,李琦遂在丫鬟搀扶下入了内室。

李师回心下不忿,却依然转过身去,走出院子用热情洋溢的声音道:

“苟公公,好几日不见来了!哟,王判官也来了!”

来的正是苟胜,李琦请求入朝后,正打算收拾这个混蛋宗室的李诵当即准许,因为李琦是宗室,就派了苟胜以内侍少监的身份前来迎接。苟胜到润州已经一个多月了,李琦却迟迟不肯动身,昨日朝廷催促李琦入朝的诏书又到了,李琦却又称病,苟胜只得前来探望。和他同来的还有节度判官王澹,李琦上书时为表决心立王澹为节度留后,得到了朝廷的批准,结果王澹留后了个把月,李琦还赖在润州不走,王留后的三把火在自己胸膛里已经燃烧的不可抑制了。

王澹见李师回依旧称他判官,心下有些不爽,不过脸上却依然挤出笑脸来,道:

“见过公子,苟公公知道大帅身体有恙,就与下官特来探望,还望公子通传。”

李琦是宗室,虽无王爵,却素来骄横,镇海军上下见了他都称王爷,见了李师回都称世子,王澹却乘着苟胜在,只称大帅,公子,暗地里回李师回个钉子,李师回如何不晓得,心里想“这个家伙还未做留后就如此放肆”,脸上笑容却依旧不改,直接请二人稍候,自己进去通传了。

苟胜见二人明争暗斗,只装作没看见,李师回出来道:

“家父有请!”

苟胜脸上的刀疤一直让李琦看着不习惯,不过李琦依然露出了有气无力的笑脸,嘴里说道“失礼,失礼”挣扎着要起身,苟胜忙上前一把按住,道:

“大帅安卧,大帅安卧!”

李琦勉强挣扎了两下,才躺下去,苟胜,王澹坐下,李师回侍立一旁,见王澹大模大样地坐下,不但李师回不满,李琦都皱了皱眉头,头上悄悄地洒下点粉末,苟胜只当没看到,关心地问道:

“李帅身体如何了?”

李琦咳嗽了几声道:

“本来也没有什么,这几日正催促家人收拾行李,准备入朝,说起来,自贞元十五年从常州刺史起为浙西观察使,老夫可是有六七年没有回过长安了,心里时常想念先帝,想念皇上,谁知公务繁忙,走不脱身。现在人老了,皇上也可怜我老夫把老骨头,准许老夫入朝,心里想着能早点见到皇上,谁料人老了身子骨不济,昨天口馋,多吃了苏州新送来的湖蟹,夜里就病倒了。大夫说将养一两个月,哎哟,苟公公,看来咱们得推迟启程了。”

王澹心下不悦,想道,哪里是推迟,明明是又要推迟。频频向苟胜使眼色,苟胜却把头向着李琦道:

“无妨,无妨,李帅身体要紧。不过咱倒是不着急,只是大家也颇为思念大帅,昨日诏书到了,大家可是惦念得紧啊,只怕大帅此次入朝少不得封王了。”

一提封王,不但李琦,就是李师回都手脚不知如何放,还是李琦老成,咳嗽了几声道:

“封王是不敢想了,咱是宗室,理应为皇上出力,只要能见到皇上,老夫就是死也心满意足了。”

苟胜顺手送出一记马屁道:

“大帅是宗室楷模,先帝就时常夸奖大帅的忠诚能干,大家也屡次在太子面前提起。现在李帅病倒,大家只怕会更加思念担忧??????”

李琦道:

“老夫也是,不过病体难行,老夫这就上书告知陛下,还望苟公公也能代为陈情一二啊!”

苟胜笑眯眯地道:

“好说,好说。”

由于李琦“病体难支”,苟胜,王澹没待多久就告辞出来,李师回一直送到大门口,临行前拉住苟胜附耳道:

“苟公公,晚上在下前去拜访!”

苟胜依旧一副人畜无害的笑脸,不置可否,与王澹一起上马走了。

李师回回到府内,李琦已经擦完了脸,李师回行礼道:

“父亲,刚刚只怕苟胜已经看出马脚来了。”


李琦道:

“怕什么,老夫又没有刻意遮掩,还怕他不知道呢,他就是知道又能奈我何?今晚你打算送多少给这苟胜?”

李师回道:

“一千缗。”

李琦道:

“少了,给三千缗。”

李师回道:

“父亲,这苟胜是个没见过市面的,上回送了他三百缗他就不知东南西北了,如何要送这么多?”

李琦冷哼一声道:

“若是俱文珍还在,当然不用送这么多。这个苟胜虽然以前是个小角色,现在却极得皇帝宠幸。咱们在朝中的人脉已经没有了,得趁这个机会搭上一个,朝中好有人照应。这几日多陪他四处玩玩,钱每次送一点,照一万缗送!不要心疼,只要他肯收,咱们就能百倍地赚回来。”

李师回张了张嘴,没有说话,只是道:

“是。”

又不甘心地问:

“于頔已经入朝了,父亲难道真要入朝吗?”

李琦“嘿嘿”一笑,望着窗外屋宇重重,道:

“咱们的家产都在这润州城里,长安哪里有润州自在,只要拖上个一年半载的,朝廷自然不会再催促我们。于允元,迟早会后悔的。”

苟胜回到馆驿,刚刚进入房内,就见到一人背身而立,正在遥望金山,听的背后有人进屋,转过身来道:

“苟公公此次南下,不虚此行吧?”

(猜一猜这人是谁呢?)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四十八章  -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后一章免费章节,请大家多多支持!)

(赶早更新!)

苟胜一见此人,不禁大喜过望,道:

“王先生!”

来人正是王叔文。他本在山阴服丧,十几天前苟胜一封书信就把他请了过来。文官历来和宦官尿不到一个壶里,但是苟胜和王叔文毕竟是在李诵身边并肩战斗过的,而且苟胜用的是皇帝的名义,王叔文就不顾七十高龄,来到了润州。

回乡一年多,王叔文的吴越口音愈发重了,听得苟胜有些吃力,但还勉强能跟上。王叔文第一句话就是问:

“陛下身体如何了?”

苟胜自然是好好好,又问了些王叔文的近况,王叔文回乡年余,在乡里倒是收了不少学生,每天教学生自娱,加上皇帝老师的身份,地方官很恭谨,日子过得还是很惬意的,只是空有大志却困守乡里,眼看大限将至,唏嘘啊。

说实话,李诵这次之所以安排苟胜来,也是存了找个借口起复王叔文的意思,至于借口?

李琦啊!

王叔文说:

“李琦必反。他在浙西(李琦由浙西观察使兼盐转运使改任镇海节度使就是王叔文的手笔)作威作福,为祸一方,积下了亿万家财,怎么肯真心入朝受辖制呢?此次装病只是为了拖延时间以观朝廷态度,若朝廷默许他就继续待在润州,做他的节度使,若是朝廷不许,强征他入朝,他必然举兵割据。”

苟胜问道:

“王先生如此肯定?”

王叔文点头道:

“我有八成的把握。这也是陛下为什么让公公你来润州的原因。公公这些日子做的很好呀。”

苟胜担心地笑笑,道:

“若李琦造反,在下该当如何?”

王叔文浅笑道:

“安之若素。”

自从陆贽以宰相身份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后,以前陆贽管的事就给武元衡了,右仆射伊慎转任兵部尚书,至于右仆射这个尊崇的职位就给了于頔。武元衡在宣政殿面容沉静地对皇帝说:

“李琦要入朝就入朝,要不入朝就不入朝,入与不入都由着他,朝廷的威信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