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站在门边的李忠言忙接过旁边小宦官手里的裘皮大氅,递给李诵,李诵拿过放到李愬怀里,道:

“边地苦寒,春天来得迟,不像长安柳树已经爆青了,符直此去少则半载,多则一年,把这件大氅带上吧!”

“陛下!”

“以符直的才干,做个节度使绰绰有余,此去符直只是做个副大使,委屈符直了。”

“陛下哪里话来,臣岂是计较名位的人。”

李诵笑道:

“朕就知道符直必定这么说。此去凤翔,定要将这两万兵练出来!”

“陛下,臣明白!”

原来刘辟与吐蕃勾结,吐蕃趁机在川边集结大军。为了牵制吐蕃,李诵命令李愬率左近卫军两万人入凤翔为节度副大使,受张敬则节制,作出恢复河湟的姿态,顺便让这两万兵经历经历战阵。本来打算让阿迭光颜从左近卫军带三千人入川,但是阿迭光颜以为带新兵远征会贻误战机,还是等了自己征夏绥的老部下来带入川,李诵考虑到实情如此,准了阿迭光颜所奏。这一次只是让李愬作作样子,故而让李愬把两万人全部带走,磨练一番。

送走李愬后,李诵正要坐回躺椅,杜黄裳的声音从殿外传了来:

“陛下,大喜啊!”

杜黄裳快步步入殿中,见礼过后,将一份奏章交给了李诵。

李诵打开一看,笑道:

“哦,果然是好消息,高崇文和严砺联合上书报捷,高崇文在鹿头关下斩敌二万余,又夺取万胜堆,连续击败了仇良辅的八次反扑,严秦在绵州界碑谷破敌万余,不错不错。”

李诵把奏章合上后,神情并不是很激动,这些消息昨天夜里甚至更早他就知道了,把奏章往案上一放,道:

“杜相公请坐。这二人在奏章上说要休整一段时日,消耗刘辟兵马后再入川,话讲得有几分道理,杜相公怎么看呢?”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三十七章  -  龙抬头

(感谢各位书友和作者的支持,老雁感激中······)

杜黄裳坐在团凳上答道:

“老臣以为,我军新胜,士气正旺,正应当趁热打铁。”

不过他的意思显然不是进兵那么简单,李诵哈哈笑道:

“杜相现在说话也会绕弯子了,不就是赏赐吗?朕三四十万缗都快花出去了,还怕再花吗?”

杜黄裳顺手送出一记马屁,笑道:

“陛下圣明。”

李诵道:

“赏是要赏,不过也不能由着他们要,要不然打一次胜仗赏一次,他们还不得变着法地多打几次胜仗,看来上次刘澭挺管用的,这次也要想个办法速战速决。”

杜黄裳道:

“是。”

李诵今天心情好,说着说着就和杜黄裳拉起了家常,结果又谈到了韦执谊身上,杜黄裳道:

“那个不成器的现在倒还上进,这几日常去拜会李大人。”

韦执谊好歹四十几岁人了,杜黄裳还不成器的称呼,李诵不觉微微一笑。李大人就是李巽,李巽现在已经正式接替杜佑出任盐铁转运使,正月里杜佑请辞转运使获准,李巽就顺理成章的做了上去。不过韦执谊拜访李巽倒不是为了学习理财,而是了解湖南民情。李巽十几年前曾经任职湖南,正月十六日,任命李巽担任转运使的同时,任命韦执谊为湖南观察使。

如同年前传言的一样,新年以后,在朝廷用兵西川的同时,内部的人事开始了调整,除了韦执谊出官湖南外,前宰相,刑部尚书高郢外放潼关防御使,兵部尚书王绍出任洛阳尹,兵部尚书由陆贽接任,御史中丞卫次公出任陕虢观察使,李庸出任御史中丞。

如此多的中央大吏出官地方,而且都是重要的地方,不能不引发朝堂内外,街头巷尾许多评论家们的猜想,不过这种猜想是不能在明面上讲的。地方虽然重要,但是毕竟不如中央风光,某某失宠,某某得宠的小道消息不胫而走。当然看得明白的也有很多人,比如《春明外史》的一干人,但是《春明外史》毕竟不像后世报纸那么敏感,发表大篇社论,只是简单的在报纸上通报了一下。

这次中央高官出镇地方自然是有意图的,李诵在紫宸殿召见王绍的时候是这么说的:

“卿此去东都,务必好生经营,安抚民生,修葺城池战具,训练士卒。洛阳四战之地,淮西,汴宋,徐州、淄青、魏博、昭义、成德、荆南、山南东道等更要时刻留意。”

淮西吴少阳横亘在江南和关中之间,卡着朝廷的生命线,自从贞元年间讨伐失败后就是朝廷的一块心病,徐州靠近不臣藩镇,自从前任节度使后也一直摇摆不定,杜佑任淮南节度使时讨伐徐州失败后徐州离心倾向就更强了,汴宋节度使韩宏对朝廷恭恭敬敬,事实上心怀鬼胎,而昭义节度使卢从史也不是个好鸟。淄青、魏博、成德就不提了,其他各镇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洛阳中唐后历来是朝廷官员养老的地方,但是王绍是去养老吗?李诵明显是希望王绍把洛阳当成是朝廷东进的枢纽来经营,王绍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二月初一就出长安赴任了。

如果有人认为朝廷的调整到此为止的话,那就错了,永贞元年二月,在卸下盐铁转运使的担子不久,七十一岁的检校司空同平章事杜佑上书,再次以身体欠佳为由请求致仕,李诵考虑了良久,终于同意杜佑不再担任宰相,接替高郢担任刑部尚书。中唐起尚书只是一种荣誉职位,不再负责实事,杜佑自然感激不尽,而谁将出任宰相又成为了朝野关注的话题。

杜佑辞职的第二天,在皇帝召集几位重臣讨论后,当值的翰林学士李吉甫和裴垍同时收到了起草诏书的命令。将中央官员派到地方以加强对地方控制的实际提议者,这两天一直患得患失的翰林学士,知制诰李吉甫一打开命令,异常失落的情绪就充满了内心。为了保密,翰林学士起草诏书都是在隔开的小房间里,裴垍已经在对面的小房间里开始动笔了,李吉甫还呆呆地坐在小房间里,长吁短叹。李吉甫的声音很大,但是裴垍如同没有听到一样,奋笔疾书,书写的声音惊醒了李吉甫,翰林学士兼知制诰无奈的咽下苦涩,开始草诏。

命令上写着:李吉甫草诏,以中书侍郎武元衡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吉甫胸怀大志,辗转各地为官多年,也遭受过打击,心理素质倒也还不差,一抛开私心杂念,诏书立马就起草好了,不过走神时间太大,等他掀门帘走出小房间时,裴垍已经站在对面等候他一起去交诏了。李吉甫勉强挤了个抱歉的笑脸出来,那边裴垍从来不苟言笑的冷峻面孔上,已经露出了一丝温暖的微笑。裴垍称呼着李吉甫的字道:

“宏宪兄,恭喜了。”

李吉甫不禁一愣。屋外的云层里隐隐传来春雷阵阵,淅淅沥沥的雨声清脆悦耳,李吉甫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永贞元年二月初二日,门下侍郎武元衡,中书侍郎李吉甫同日拜相。

二月二,龙抬头。

裴垍的条子上写着的是: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李吉甫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命运在期盼已久的日子到来的时候,和李吉甫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不过这个玩笑对当事人来说未免太大了,一种巨大的知遇感和责任感涌上心头,以致于李吉甫无法承受这种惊喜,哽咽着握住裴垍的手道:

“弘中兄,吉甫从尚书郎流落远地,十几年才回来,回来就入禁署,现在才一年,后进人物,很少接纳认识,宰相的职责,应当选拔贤能才俊,可是吉甫现在懵然不知道哪些人有才干。您善于鉴别人才,现在的才俊,请您为我言之。”

裴垍道:

“敢不从命?”

说着找张桌子,俯身一气写了三十多个人名给李吉甫,中唐的一段佳话就此产生。

朴实的推荐萧宇飞的力作《丛林死士》。

第四卷  初临天下  第三十八章  -  最无能穿越者(求收藏!~)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清朝诗人黄百家的名句,用在一个穿越者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历来成功穿越的就学科而言都是理工科生和金融生,按职业就是军人,官员,头目,如果这些穿越者再读过几本历史,写得一笔看得过的字,那么成功得就不能再成功了。究其原理,理工科生知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比这个世界先进无数倍的技术兴风作浪,金融生会理财,会用先进的金融理念生钱,要知道在古代许多大户人家包括皇帝往往连自己身家多少都算不清楚,军人拥有先进的军事思想,官员善于政治斗争,至于黑社会小头目,没听说过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吗?小头目正在事业的关键期,光棍作风勇冠三军,用来穿越真是无往而不利。

而文科生,有赖于现代精细的学科分工,打破了原来文史哲各学科之间紧密的联系,现在的文科生越来越不像文科生了。学文学的往往不懂文学,懂的压根就不敢穿越回去,回去会活活被惭愧死,就像李诵如果知道我手机号码一定会告诉我千万不要让他盗版前人的诗作来炫耀,不然以后的宫廷宴会他无论如何都逃不过去;学历史往往也不太真懂历史,只会背年表抄论文,真懂的往往沟通有问题,很简单,穿越这个时间点以前的你没有别人知道的详细,之后的你不敢说,不敢确定随着自己的发现会发生什么改变;至于学哲学的倒是胆气十足,但是估计穿越回去会被活活烧死,然后若干百年后被后人从故纸堆里发现,尊为伟大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