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似乎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出师以来最大的挫败。刚刚韦武的部下为了泄愤,将受伤落马的淮西伤兵全部杀死割下头颅。而官军落入护城河的人马也全被射死。这个局面是吴少阳希望看到的,而且还正是他先命人放箭促成了这个局面;但是这却不是严秦希望看到的。所以当教化参军兴奋的跑来主动请缨,提出把自己的位置往前移动半箭之地时,严秦一边命令给他记功,一边不紧不慢地说:

“如果你想身上插满羽箭,那就去吧。”

鲜血积聚的仇恨,是无法短期内消失的。

淮西贼军,还真是有股子狠劲啊!

两天前,当马少良把侯惟清的使者带到李愬面前的时候,李愬没有丝毫犹豫,就带着百余骑人马不顾麾下诸将的反对出了宜阳栅。从凤翔回到长安期间,李愬对淮西也是下过功夫的。粮秣统计司提供的侯惟清资料里把侯惟清定性为可争取人物。李愬并不知道侯惟清已经和河南淮西行营搭上了线,不过他认为这是个机会。打仗,赌的就是机会。

一见到李愬,侯惟清就跳下马来,翻身跪倒在李愬马前,作为要投诚的叛军,最要紧的就是低姿态,这点觉悟侯惟清还是有的。李愬也翻身跳下马背,轻按着侯惟清的肩膀让他起来。好言抚慰了几句后,侯惟清就透露了自己和河南淮西行营的关系。李愬大喜道:

“难得侯将军忠义如此。侯将军但请放心,李某自然会帮侯将军送信与太子殿下。”

侯惟清自然多谢不提。接下来,被捆的结结实实的吴元济和他的随从就被侯惟清交给了李愬。李愬又嘉勉了侯惟清几句,让自己的亲卫带着吴元济先回大营,自己呆在侯惟清军中,和侯惟清并辔而行,边走边谈。降将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信任。李愬用不设防的实际行动向侯惟清一众人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信任。感动得眼圈红红的侯惟清道:

“末将老父母妻儿还在蔡州城内,本想用吴元济换回妻儿,不然侯惟清即使洗雪,却害死父母妻儿,有何面目苟活于人世?李帅待侯某如此,侯某已经惭愧国家,哪里还敢提出此放虎归山的请求呢?还请李帅和末将演一出苦肉计,劳动王师追逐末将到朗山城下走一遭,以示末将是兵败被擒吧!”

李愬沉吟片刻道:

“如此,岂不是要委屈侯将军?李某以为,侯将军并不需要现在就归顺朝廷啊。”

到底是大将,侯惟清马上就反应了过来,问道:

“李帅可是要侯某先去朗山,然后里应外合取了朗山?”

李愬笑道:

“如此难免有人走脱,岂不是要连累侯兄父母家人?李愬的意思是侯兄尽可以先行去朗山,现在李愬并不想取朗山。”

哪有军功在前而将领不想要的?见侯惟清们一脸疑惑,李愬解释道:

“李愬只是要侯兄进去做个桩子。某也不会去打朗山。朗山是淮西重镇,朗山一下,这一方向的叛军数千人势必全部畏战回缩,那时要打蔡州,岂不是要难上几分?”

众人这才知道这个颇被淮西众将轻视的行军总管胃口居然如此之好,计谋居然如此之长远。只怕自己要和他对敌,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对李愬都生出敬畏之心来。李愬却依旧和侯惟清说说笑笑。

李愬既有奇谋,又谨慎小心。若是其他人,只怕立刻就会将吴元济带到申州城下,利用吴元济逼吴少阳献城。但是侯惟清却知道吴氏父子的死硬,颇为担心这样吴元济会在阵前拼死泄露。李愬知道他的心意,为着担心侯惟清的家人,只是派人通知严秦吴元济已经捉到,审问过后就将吴元济及数十随从装入囚车,押往襄州陆贽处,并具书一封说明缘由。由于细作太多,李愬并没有带侯惟清回营,天色已晚时候,躲在一片小树林里的侯惟清得到了李愬的通知。感激涕零的侯惟清带着挑选出来的二百多人,还是和李愬来了一出苦肉计,狼狈不堪地在第二天早晨逃进了朗山。其他二百多人就随李愬换了军服,洗雪身份。

为此,李愬也叮嘱严秦相机处置,有机会破城就破,没有机会破城就围困,不要强攻折损太多士兵。此时李愬已经知道了会战的消息,将侯惟清提供的淮西军情快马发往乌重胤大营,三州即使绕路,南北也不过数百里地,大概天明会战开始前就能到达。真是时机大好啊。

再次审问了被摔得七荤八素,伤筋断骨的陈光洽后,李愬第二天升帐作出分派。命令刚从申州城下召回的权唐州刺史李进诚将甲士八千至文城栅,招降吴秀琳。招降不成就开打。遣山河十将董少玢等绕过文城栅去分兵攻诸栅。命令董少玢攻打马鞍山,马少良攻打嵖岈山。

妫雅、田智荣攻打冶炉城,然后直驱西平。阎士荣攻打白狗、汶港二栅。游弈兵马使王义率军攻打楚城。为进军蔡州扫平道路。

当天,当董少玢奏报攻下马鞍山,拔除路口栅时,李进诚的兵马已经按照围三缺一的标准兵法,围住了文城栅。历史上吴秀琳是一召就来的,但是此时战事刚开打,淮西军还没有吃过大亏,也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虽然没了陈光洽,吴秀琳依旧硬气地很,对李进诚派出的使者道:

“去告诉李进诚,若真捉了吴少将军就押来让某看看。若真想要我文城栅,且看他有没有这本事,叫他尽管放马过来。不过放马过来前先撒泡尿看看自己长什么样,省得有来无回,下了地狱连自己长什么样都吓得记不得了。”

大怒不已的李进诚当时就下令进攻文城栅,文城栅地处险要,守卫都是精兵,粮草武器充足,一时箭矢如雨,倒是让仰攻的李进诚折损了不少兵马。得到消息后,李愬率领亲军抵达前线,观察了一会,道:

“假假的再攻打一次,然后退兵。”

当官军如潮水一般退却,然后垂头丧气地耷拉着旗帜退回驻地时,吴秀琳不由得轻蔑一笑。文城栅中自然也是一片欢腾。一直和陈光洽互别苗头的骁将孙献忠趁机对吴秀琳道:

“请让末将率五百骑兵衔尾追击,必提李进诚头来见将军。”

吴秀琳稍稍考虑,就同意了孙献忠的请求。不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不是淮西军的风格。不过吴秀琳明显比孙献忠现实许多,道:

“只截击他的后军,多作杀伤就行了,不得贪功恋战。最多追出二十里,不,十五里就要回来。”


结果孙献忠追了五里不到,就看见一座山坡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将军安坐胡床之上。不过他不认得那就是李愬。李愬对边上的李进诚说:

“吴秀琳到底谨慎,才派出五百骑,只怕这厮只准部下追出十五里呢。”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十三章  -  危局(月末泣血求订阅!)

夜里,李诵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面,他正坐在沙盘前发呆,以前的吴颂突然出现在他身边对他说:

“回去吧,这里不属于你,出去了这么久,你应该回来了。”

他刚答应了,想迈脚走,却一把被人拽住,回头一看,却是一个高冠巍峨的大胡子,正是他每日对着镜子看到的人。现在的李诵却又对他说:

“你本就属于这里,却要到哪里去?”

刚要回头,却一把被人抓住,以前的吴颂对他说:

“你属于这里?你的妻子,你的儿子难道忘记了吗?”

那边却也一把被人抓住,道:

“中兴大业做了一半你就想走,对得起你这么帅的发型吗?”

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光头。头皮凉飕飕的。吴颂说道:

“你管他干什么,你是吴颂,不是李诵。什么中兴,什么唐朝,根本不关你的事情!你就是个市井小民,你从小到大做过和什么政治有关的事情?最大的官是宿舍舍长,就你,能管理好国家吗?振兴这个王朝的责任不是你能承担的,你还是安安心心做你的市井小民吧!”

李诵却又对他说:

“你现在是李诵,现在是李诵!认准的事情就要做下去,你做得很好,管理这么大的国家,哪个皇帝没有遇到过挫折?不要怕,咬牙坚持过去,形势立刻就会好转的。你有那么多能干的大臣,有那么多能征善战的将军,有这么庞大的国家,这么丰富的资源,你怕什么?醒来,马上就会好起来的。”

两个人谁也不让,扯得自己胳膊好疼,他实在忍受不了,两者胳膊奋力一缩,两个人却施施然穿进了他的身体,这让他不禁一声大喊,猛地坐了起来。

坐了起来,他还是李诵。

一见李诵大叫着醒来,恼怒着看着他,李忠言慌忙松开他的胳膊,跪在地上磕头道:

“老奴用力太猛,惊扰大家了,只是朔方战报到了。”

李诵这才想起自己睡前曾经吩咐李忠言一有边境战报就把自己叫起来,于是也不说话,道:

“服侍朕更衣吧!”

坐在马桶上看完了朔方八百里加急传递来的战报,三天多以前,在振武、丰州等地出现的五万余吐蕃军,突然越过塞上,袭击盐州,所幸边境几个月来一直高度戒备,盐州军民拼死抵抗,杀敌数千,但是寡不敌众,盐州已经被吐蕃重重围困,而且看来吐蕃还有增兵迹象。这明显是吐蕃主战派对早些时候唐军动作的报复,看来吐蕃赞普还是未能有力控制国内。还未赴任河东的范希朝请求留在朔方主持大局,裁军后,朔方军只有三万多人,请求调河东军一军入朔方,请求增加沙陀三百军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