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几句话轻巧巧地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吐蕃特使脸色瞬间变成了酱紫色,一回头,示意侍卫把证据呈上来。侍卫捧着一把永贞刀到了使者面前,使者举着永贞刀朝着郝玼,郝玼身边的卫兵立刻剑拔出鞘,把吐蕃使者吓了一跳。郝玼制止了卫兵,使者才继续道:

“保定郡王,请您看看,这难道不是贵国士兵使用的制式武器吗?”

郝玼轻叹一口气道:

“本王说贵国现在怎么江河日下的呢,贵使,难道您和您的上司没有动过脑筋想想吗?自从永贞二年以来,双方交手多次,比如去年吧  ,咱们斩首多少来着?(一边参军笑着答道,近两万)对,斩首近两万。虽然总是我泾原兵马获胜,但是也难免有少数甲兵遗失,这种制式武器贵方难道能没有吗?这不是越发证明了马贼来自贵节度使治下,甚至说不定就来自贵国军队么?要知道,我大唐军队对武器的管理可是一向精细的,只能是你们的问题。”

“郝郡王,你这是在狡辩,天神是不会原谅您这种行为的,我要去长安找你们的皇帝!”

气急败坏的吐蕃使者唧唧哇哇地用吐蕃话怒吼起来。郝玼却一脸从容,道:

“不好意思,贵使,本帅听不懂汉语以外的语言。如果贵使没有什么话的话,那么本帅想送客了。”

吐蕃使者的气焰立马减弱了下来,继续用汉语说道:

“郝郡王,既然您这么有信心,敢让我方进入贵境内搜查么?”

郝玼一拍桌子,大怒道:

“无礼!荒谬!敢问贵使允许我方入贵境内搜捕盗贼吗?”

怎么说郝玼都是油盐不进,吐蕃使者已经被完全激怒,以威胁的口吻道:

“郡王殿下,小使可是要提醒你,我们大论率领的十万大军正驻扎在洮水那儿,郝郡王的大名在我们吐蕃可谓是人人皆知,赞普一直想知道是郝郡王大还是同等的黄金大,郝郡王,不但大论,就是我们普通的吐蕃士兵也合适仰慕你呢。”

郝玼冷笑道:

“去年来的那个论莽热还在长安做客呢,你们大论就来了?也罢,虽然你们脸皮厚实点,好在咱们大唐家底也不薄,个把两个大论还是能招待得了的,只是不知道你们赞普能不能负担得起赎金。”

此话一出,陪坐的大小官员全都笑了起来。吐蕃使者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只好道:

“既然郝郡王不肯给面子,那么小使只好先回去禀告我家节度使大人了。郝郡王,稍后我家大人会有礼物相赠的。”

郝玼道:

“不送。回去告诉你家节度使,本王也是有礼物回赠的。”

吐蕃使者悻悻而去。郝玼沉声发令道:

“开窗,通风放气!”

陪坐的大小官员如同得了赦免一般,急匆匆往室外跑去了,郝玼摇摇头,威武地站起身来,绕过屏风,一溜小跑往后面去了。

院内,一名文官长大嘴巴贪婪地对着绿树吸着空气,道:

“钱将军,吐蕃人身上都是这味吗?”

同样长大嘴巴深呼吸的钱雄道:

“他们贵族也不是这样,这家伙,是存心来恶心我们的。”

文官一愣:

“存心来恶心我们?”

钱雄道:

“对啊,他们贵族家境富有,根本不输给汉人的大商贾,可是讲究的很,哪里有这么窝囊的。这家伙,不知道多少天没洗澡,又在牛羊圈里待了多少天,才有这么大的味呢。”

文官一跺脚,道:

“坏了,这家伙看起来是个粗鲁无知的莽夫,实际上却恁地狡猾,他这是存心让我们存了轻视之心,好让我们瞧不起他。他的话里必定有诈,我得去找保定郡王去。”

钱雄一愣神:

“还有这么些个道道在里面?俺跟你一起去。”

“陛下,夏绥节度使李光颜奏报,来自黑衣大食的一支前往长安的商队在河西走廊遇到马贼袭击,商队上下连同随护二百余人没有留下一个活口,其中有汉人二十五人。李光颜大帅对未能保护大唐子民和友人的生命安全深感愧疚,决定罚自己一个月的俸禄入军库。为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李光颜大帅已经正式向吐蕃沙州节儿发文要求限期缉拿凶手,不然他就要亲自领军代劳了。”

看着裴度一本正经地介绍李光颜的奏章,李诵忍不住扑哧笑了,骂道:

“李光颜这厮,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的,要打便打呗,打吐蕃人又不需要找借口,随便一搂都是一大把。”

裴度也忍不住笑了,道:

“陛下有所不知,陈国公刚到夏绥不久,行伍上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理顺,粮草辎重估计还要准备这么个十天半月的才能完全到位,又不能让吐蕃人闲着,所以写了封信恐吓他们。陈国公这个人哪,大家都说他是勇将,可是却对钱粮供应极其在意,不准备好了不肯动刀兵。像南边这三镇准备好了的,只怕早提着刀杀出去了。臣估摸着,南边的战报这两天就该到了。”

第五卷  长缨在手  第一百二十章  -  交  锋(二)

李诵笑道:

“那以你所见,哪里的战报会先来呢?”

裴度道:

“这个可就难猜了。泾原凤翔远近的差别不大,开战的准备都也早已经准备好了。很难猜是哪里的战报先来。不过照臣想,李凉公家学渊源,向来是谋定而后动,不动则矣,一动必然排山倒海,不中不休。而郝帅久在边地,善于野战,喜欢大开大合。这么着分析,应当是郝玼那边先发动,而李凉公则会趁着局势变化,突然发动的。臣想,应该是泾原节度使的战报先到吧。”


李诵笑道:

“好你个裴度裴中立,猜得分毫不差,郝玼这厮,果然没有耐得住性子,已经发兵,突袭拿下平凉了。”

裴度惊喜道:

“果真么?臣在此要恭喜陛下早日收复河湟了。”

河湟地区也就是今天兰州至西宁之间的广大土地。因湟水横穿其中而得名。这里是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势平坦且水量充足。土地也十分肥沃,虽然这里不能和关中地区的富饶相比,但相对于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地吐蕃人,这里就如天堂般的富足。

百余年的时间里,唐和吐蕃为争夺河湟地区交战不断,直到天宝年间名将哥舒翰力拔石城堡,唐才取得了对吐蕃的战略优势,将战线直往吐蕃境内推去。可惜的是不久之后安史之乱爆发,陇右唐军主力不得不回师平叛,吐蕃乘势反扑,夺得了唐陇右大片土地,连神策军军名所来的神策都得了去,所以李诵这次特地把还以神策军命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全部派了上去,并刺激他们道:

“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军名收复,就不要回来见朕了。”

吐蕃占据河湟之后,极大地扩展了战略纵深。之后,不但占据了唐安西故地,而且以河湟以基地,攻取河西,窥伺关中,甚至还一度打入长安,逼得代宗皇帝出奔,后来靠着郭子仪才把吐蕃人驱逐出去。德宗年间,吐蕃人又乘着四镇之乱捞了好大便宜。内乱平定之后,边防上唐军也处于了劣势,幸亏靠着李晟、浑瑊、马燧、韦皋等大将支持,西北西南遥相呼应,才遏制住了吐蕃人。

收复河湟乃是至元年间之后历代有识之士都在谋划的事情,代宗年间宰相元载就曾经谋划过,可惜不久元载就受谗言被杀。后来杜牧之还曾经写过一首《河湟》谈到此事。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永贞、兴治年间,李诵的主要精力放在积蓄国力平定藩镇身上,西方主要采取守势,所幸安史之乱后吐蕃的扩张也到了极限,国内出现了内讧,赞普被接连刺杀了两个,暂时没有精力东向,李诵虽然东方用兵,关内陇右也驻扎重兵,才没有让吐蕃人的几次攻势得逞,去年郝玼更是在行原城下以少胜多,大破吐蕃军,连吐蕃的论莽热都捉了来囚在长安,等着吐蕃拿钱来赎。

随着刘济入朝,河北彻底平定,李诵的重心也就转移到了恢复河湟上面来。经过八年多的经营,国库的充实程度不但不输给天宝年间,而且在财富上还要远远超过。以前人们形容国家富有,说仓库里堆放的粮食都腐烂了也没有吃到,堆放的钱穿钱的绳子都腐烂了也没有人问。兴治年间不但长安的府库是这种景象,洛阳、太原、蒲州、扬州、益州、洪州、宣州、江陵、洪州、杭州、润州、广州、兴元、襄州、汴州等稍大一点的城市莫不如此,各地的常平仓常盈仓都是充满,还新建了不少粮仓。齐鲁河北等地还在战争之后的恢复之中,而南方和海上的财富粮食还在源源不断的送来。国家的财力完全可以支持一场举兵百万旷日持久恢复故地打通丝绸之路的庞大战争。

而随着国家财富的增长,唐军的战力也逐步恢复到鼎盛时期。天宝年间,举国之力也不过养得万余陌刀军,而兴治年间,重建时只有五千人的陌刀军,如今已经超过两万五千人,为了降低武器对兵员素质的要求,军器监甚至对武器进行了改造,使其稍稍减轻了重量。至于造起来颇为费力的长槊这七八年也是在军中重新普及起来,至于永贞刀、兴治强弩等兵器更是全军列装。火罐等秘密武器也在几个边镇中储备丰富,随时等待引爆。

军队建设上,采取的以战练兵的策略,边军常年保持和吐蕃的小规模战争状态,单兵素质和战术素养都有了极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