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岳母一家住在那里,看宅子的人就可以免了,岂不是两全呢?”

宝钗这才悄悄看了看贾雨村,只见他生得腰圆膀粗,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心中暗想:看此人也是相貌堂堂,怎么大家都说他心术不正呢?

丫鬟端上茶来,贾雨村接过茶杯笑着说:“小婿托人算了一下,下月十五是黄道吉日,想与小姐在那天成婚,不知岳母意下如何?”

“这,”薛姨妈看看贾雨村,又看看宝钗,”未免太快了吧?我们的嫁妆还没有准备好呢。”

“好说,好说,”贾雨村笑道,”贵府流年不利,我都替小姐准备好了。另外,我在八大处的那个宅子就送给您做聘礼行不?”

宝钗听了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原来薛家那么财大气粗,现在居然连嫁妆都拿不出来了。

薛姨妈心里也是一阵难过,忙把话题岔开说:“雨村,听说大将军王很器重你呀?”

贾雨村这几天早把薛家的底细调查得一清二楚,知道薛姨妈的丈夫是死在十四阿哥的手里的,就忙摇头说:“哪里,哪里,只是公事上的来往而已。他搞变法,劳民伤财,有违祖制。只有雍亲王才是大清朝的希望之所在。”

“什么?”宝钗忍不住插话说,”大家都说皇上最器重大将军王了,等他出征一回来就要传位给他的。”

“嘿嘿,”贾雨村狞笑一声,”只怕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莺儿悄悄地走了进来,对薛姨妈说:“太太,贾老爷府上的管家来了,说雍亲王要贾老爷马上过府议事。”

贾雨村一听,不敢怠慢,忙告辞了薛家母女,飞马向雍王府而去。

第六十九章  雍亲王设计

雍王府小书房。

四阿哥坐在正中,张廷玉和乌思道坐在他的下首。

四阿哥双眉紧锁,沉思了好久,才说:“廷玉,皇上说马上召老十四回京这事儿,还有谁知道?”

“不清楚,”张廷玉小声说,”不过,大将军王在宫中耳目众多,怕是瞒不住的。”

四阿哥点点头说:“如果诏书发出去,老十四要多久能到北京?”

“此去青海,就是八百里加急的文书最快也要六天。”乌思道说,”如果十四阿哥接到诏书马上动身,就是千里马也要跑四天以上,也就是说他至少也得十天以后才能到京。”

“哦,”四阿哥眼珠子一转,”皇上的病怎么样了?”

“太医说,身子已经掏虚了,眼下怕是回光返照,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

乌思道说。

“你回头派人把那个太医叫来我问问,也许是少则过不了十天呢。”四阿哥眼里露出一股杀气。

张廷玉不由得打了个哆嗦,莫非他要对自己的亲生父亲……

乌思道连连答应。

书童悄悄走了进来道:“启禀王爷,贾雨村大人来了。”

四阿哥点点头说:“叫他进来。”

贾雨村给四阿哥请过安,坐在一旁。

四阿哥清清嗓子,高声说:“诸位,今天我请大家来,是因为我们大清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你们都知道,老十四鬼迷心窍,热衷于什么变法,要把我们千百万八旗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打下来的江山拱手让给汉人百姓。皇上年老,一时糊涂,准备传位给老十四了。他一上台,就会背叛祖宗之法,脱离孔孟之道,我们八旗的子弟们就要人头落地了。不是我一心想当皇上,可是为了维护我们满洲八旗子弟的利益,我们绝对不能再忍耐了。机不再来,时不我待,现在是我们站出来的时候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做,谁做?”

贾雨村和乌思道连连附和,说:“王爷英明,为国为民,不顾自己的安危,真是当代最伟大的英雄啊!””王爷是为了大清国的利益,才挺身而出的。哪里有那么糊涂的人,说王爷只是想自己当皇帝呢?”

“好!”四阿哥微微一笑道,”你们知道就好。具体的事情,还得你们多参谋。”

接着转向张廷玉道:“廷玉啊,你把皇上传位的那道圣旨再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张廷玉恭恭敬敬地从怀里掏出一卷黄绢,双手高举过顶,递给四阿哥。四阿哥接过来,用右手展开,左手食指点着上面,说:“雨村,思道,你们过来看。”

贾雨村和乌思道凑过去一看,只见上面用血红的朱砂写着: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十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仰承大统特传位十四子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三人看了良久。贾雨村说:“如果能把十四改成四,这天下就是王爷您的了。”

四阿哥点点头,转过去看了张廷玉一眼,问道:“廷玉,你说呢?”

张廷玉两眼含泪,说道:“王爷,皇上待小臣恩重如山,信任有加。虽说为了大清的江山,不得不将此圣旨给您看,但是有负皇上嘱托,心中不安,意乱如麻,望王爷见谅。”

贾雨村心中暗骂道:“这个老狐狸,装得倒蛮像的呢。”又看了一会儿,忽然说:“王爷,我们何不重新写一份儿呢,下官自信能勉强模仿皇上的字体呢。”

四阿哥摇摇头,说道:“不好,没有皇上的御印,怕难以服众。而那御印,皇上是日夜不离身的。”说到这里,他自己心里也是一惊:原来皇上都是把印放在南书房后间,怎么现在总是带在身边了?莫非怀疑自己了不成?

乌思道端详着那圣旨,忽然说:“有了。王爷您看,如果把'传位十四子'的'十'字上面加一横,这一竖的底下加一钩,就成了'于'字。'传位于四子',就是王爷您啦。”

四阿哥仔细一看,连声叫好:“真不愧是我的智多星!这前面的'十四'怎么也改一下才好?”


贾雨村笑道:“这也不难。王爷您看,这个'皇帝诏曰十四子人品贵重'的'曰'字在'十'字上面,而且离得挺近。如果咱们把这'曰'字上面加一撇,'十'字上下各加一横,这两个字就合成了一个'皇'字,--”

“妙极!妙极!”四阿哥一拍大腿,叫道,”那就成了'皇帝诏皇四子人品贵重',高,真是高!”

乌思道取出四阿哥的笔砚,四阿哥拍着贾雨村的肩膀说:“好,雨村,你来改吧,我给你磨墨。”说着一挽袖子,磨起墨来。

贾雨村谢了,在书案前大剌剌地坐了下来,几笔一添,圣旨变成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仰承大统特传位于四子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写罢,雨村把笔一投,哈哈大笑说:“王爷,这下子您的皇位可没得跑啦!”

张廷玉心中暗暗叹气:干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还如此张狂,怕这四阿哥登基之日,就是贾雨村断命之时。

四阿哥拍拍张廷玉的肩膀,说:“廷玉呀,那你明天就派人把召老十四回京的诏书送出去吧。”

张廷玉恭恭敬敬地说:“是。”

“皇上有没有说老十四的抚远大将军一职交给谁呢?”

“没有,”张廷玉答道,”按惯例,前方大将军回京述职,应该是由大将军自己指定临时代理三军统帅。”

“哦,”四阿哥微微一笑,”你告诉钦差,就说皇上命令年羹尧暂时替老十四统帅三军。”

“这个--”张廷玉犹豫起来,假传圣旨可是杀头的罪名啊。

四阿哥嘿嘿一笑说:“廷玉呀,你把圣旨拿给我看也是冒了好大的风险的,要是皇上知道了,嘿嘿。当然,如果咱们成功了,就谁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所以呀,我们失败不得啊。眼下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我反正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你还怕什么?”

张廷玉只觉得脊骨一阵阵发凉,这雍亲王真是够毒的,如果诏书扣住不发,那么十四阿哥手下有四十万精兵呢,一旦听说皇上死了,雍亲王即了位,说不定就会带领人马杀进京来,怕雍亲王这皇位就悬乎了。现在他要十四阿哥先把兵权交给年羹尧,等十四阿哥在半路的时候发难,既没有了兵马,又见不到皇上,叫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雍亲王对自己的亲弟弟如此算计……他越想越害怕,连连答应着退了出去。

张廷玉刚出去,弘历就进来了,问道:“父王,咱们府里的牢房已经是人满为患了,今天抓来的人关在哪里呢?”

乌思道知道四阿哥这几天正在趁着康熙病重,以莫须有的罪名秘密拘捕了大批拥护变法改革的人士,已经快没地方关了。不如让环儿在雍亲王面前讨个好呢。于是就说:“荣国府有个好大的园子,现在也快荒了,王爷何不和贾环说一下,先把人关在那里呢?”

四阿哥哼了一声说:“不过,你要告诉贾环,不可走漏风声,更不能让人犯逃走。”

乌思道连连答应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外面走进来一个侍卫,报告说:“启禀王爷,第三十八牛录在德胜门被九城兵马司挡住了,说没有皇上的谕旨,不准进京。”

“这,”四阿哥双眉紧锁,”马齐这个倔牛,真不应该让他掌管兵马司。可是咱们正缺人手呢,现在我们在城里的兵还没有老八的兵多,这下子麻烦了。”

弘历嘿嘿一笑说:“父王,您看这个。”说着从腰里拔出贾五丢下的金令箭,递到四阿哥面前,“如朕亲临”四个大字闪闪发光。

四阿哥大喜,问道:“好孩子,你从哪里得来的?”

弘历当然不能说是贾五闯雍王府救黛玉时丢下的,就说:“是孩儿夜探荣国府,从贾宝玉那里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