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乱世英魂 > 109、御林军的“枪声”

109、御林军的“枪声”



                                            、、、、、、、

        109、御林军的“枪声”

        御林,御林,防御之林。但有时最大的危险与祸患却恰恰隐藏在这内部,正所谓惊风密雨、祸起萧墙,御林军中也会隐匿着反抗及至造反的“枪声”。但是,这场御林军的“枪声”是一场特殊的“枪声”,谁也没有料到,这是在悄悄无声无彼息中自生自灭。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话还需要从头讲起。

        东晋与前秦淝水一战,前秦王苻坚大败,溃不成军,苻坚的一世英名尽丧黄泉,不过几年,终被仅分其国。前秦政权为姚苌、姚兴建立的后秦所取代。北方原在前秦控制下的各族上层又建立起几十个割据政权,出现了再度分裂的局面。它们互相争夺,战乱不已。这些割据政权主要有后燕、西燕、南燕、北燕、大夏、西秦、北魏、前凉、南凉、后凉、西凉、北凉、后赵、仇池国、吐谷浑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东晋十六国的战乱时期。

        公元396年北魏军南下,攻占了后燕重镇晋阳、常山、信都、中山,给后燕以近乎毁灭性的的击。从此,后燕被截为南北两部,也就是南燕和北燕。不久,北魏开始进一步实施其统一北方的宏伟计划。

        南燕言慕容德原是后燕的范阳王,久镇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由于慕容德屡被魏军所困,于公元398年迁往滑台(今河南滑县)建立南燕,又因滑台四面受敌,于次年将都址迁往广固(今山东益都县西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比较强大的政权是北魏,与东晋连壤的是南燕和后秦。南燕国小势单,跻身众国围困之中,屡遭大国欺凌磨难,实可谓是慕容世家代代相传的奇耻大辱与仇恨!但它最终还是厄运难逃。

        东晋在淝水之战后,原收复了保、兖、青、司、豫、梁六州(今河北、山东、江苏、河南、陕南),但不久因东晋内部争权夺利,这些地方得而复失,为南燕、后秦占领。在不久爆发的孙恩、赵义、桓玄叛乱中,平民出身的刘裕因镇压起义和平息叛乱而官至车骑将军,掌握了东晋朝廷的军政大权。刘裕当权之后,政法上排除异己,强化自己势力;经济上减轻征调、徭役、田租,以缓和阶级矛盾而防止农民起义;军事上以恢复中原为口号,训练军队,积极准备北伐战争。

        后来,刘裕发动北伐战争,第一个目标便列为南燕,欲一举歼灭南燕主慕容超,收复失地,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在灭南燕之战中,刘裕准确地判断敌情,慎重选择了北伐路线,利用地形之变灵活地变换战术,取得了北伐的伟大胜利。

        分析刘裕能够取胜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同时也了解地形对于己方的利弊。他正确地分析了南燕政权贪婪、知近利而无远虑的特点,料定目光短浅的慕容超不会凭险固守大岘山,果断地选择了一条捷径直入敌国腹地。刘裕在这次战争中,不仅‘料敌制胜,计险、远近,’而且做到了孙子所说的《孙子兵法》所说的‘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善于根据敌情制订相应的作战措施,采取灵活的战法、战术来克敌制胜。刘裕根据南燕骑兵善于在平川地形作战,而晋军步兵在平川作战又容易被骑兵冲垮的实情,将车阵这一古老的作战队形与战法运用到作战之中,组成了一个集步兵、骑兵、车兵相结合的阵势,在作战中有效地抑制了燕军之所长。在两军相持时,刘裕及时运用奇兵袭击敌人薄弱的后方,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为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最终结果,刘裕发动的北伐战争消灭了南燕主慕容超。

        反观燕军之所以失败,除了慕容超目光短浅与骄横自负外,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慕容超没有学好《孙子兵法》,不懂得如何利用地形的便利克敌制胜。孙子在《孙子兵法地形篇》中说:‘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而待敌’,慕容超违背了孙子所说的这些原则,弃大岘山之险不守,放弃了能有力地阻击敌人进攻的地形而过早与敌军正面决战,结果首战失败,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军队的士气也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导致了最终失败。这一历史教训,很值得我辈及后辈认真总结思考。

        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慕容世家的惨败致使他们家破人亡,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复国之力500年!好短暂的500年,弹指一挥间!但在这500年之中,慕容世家的后代深记他们亡国的耻辱与仇恨,一直在蓄积力量、伺机复国。但是在那纷纷乱世,群雄逐鹿,想再打出一片慕容世家的天地而立于不败之地,谈何容易?久久,他们只能深记着慕容世家灭亡的历史,愎国大志一直难能实现。

        时至五代十国,在南燕国已灭亡近500年之际,慕容世家的第十世孙终于在官场之中蓄积了足可撑起一片天的力量!“京师第一枪”慕容山水已为长安八十万御军首领,其堂兄慕容山雪在幽州卢龙世度使刘守光麾下效力,足可“反客为主,取而代之”。在公元908年阳春三月,慕容山雪曾于一天深夜去长安密秘会见慕容山水,意欲劝说这位身居高官而且武艺高强的堂兄弟提前打响御林军的枪声。但是,慕容山雪的劝说行动没有成功,遭到慕容山水的严辞回绝。其实,在慕容山雪和慕容山水的先父辈就已交待过他们,要他们莫忘祖训,伺机复国。慕容山水也早有意欲发动御林军起义造反以至恢复南燕国的念头,但是,他思前想后,考虑后果,还是认为时机不熟,不如默默辅佐圣胆天子以图强国。所以,慕容山水心底始终压抑着“御林军的枪声”而未外泄,甚至在其堂兄慕容山雪来劝说他提前起义时,他反劝堂兄放下此念、各侍其主,弄得兄弟俩不欢而散。随后,慕容山雪孤身夜行,被卢龙节度使刘守光之兄义昌节度使刘守文的部下“阴阳二王”暗杀于荒郊野外。这样,慕容世家的后代又断送了一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血脉。当时,慕容山雪惨遭暗杀,年仅28岁,实可谓是“英年早逝,大业未成,最是凄凉!”但是,在那乱世之际,死却了这么一人又算得了什么?更无人问津他的骨子里究竟还深藏着什么药?

        后来,“京师第一枪”慕容山水奉命暗中保护耶无害和阿里耶库尔回归契丹,而终遭相府杀手的合务斩杀,暴尸荒野。这位堂堂的南燕国慕容世家的后裔,终于覆灭了最后一丝复国的希望!

        纵观历史的长河,怎不令人由感而发: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山色消磨千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凉夜,赏心春暖花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御林军的“枪声”终于没能够打响,便彻底在慕容世家的后裔之中结束了。慕容世家的后代,怎不为此心痛!从而结束了多少无人知晓的故事……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器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信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婵娟。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向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飞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

        《相见欢》,《望江南》,《虞美人》,《浪淘沙令》;

        《相见欢》,《水调歌头》,《阮郎归》,《青玉案》。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天外有天人外人,强中更有强中手。“大丈夫处世兮”,“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树林子大了,啥鸟都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平民点灯”,真是岂有此理!但是,现实的世界,毕竟冷酷无情、反复无常,大丈夫处世必须明白怎样保护自己,不可锋芒(茫)毕露。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改变不了世界,那就要改变自己、委屈自己以适应现实!要时刻警惕自己——“明哲保身尊富贵,英雄退步寄神仙。”据不完全统计,“低头的汉子、昂头老婆,腮帮没肉不好斗;白面狐,笑面虎,黄脸婆子最难缠!”虽然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还是“瞎子放驴——随她(它)去吧!”正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切随缘而定,一切随遇而安,不可强求。

        “青山有幸埋忠骨,一将功成万骨枯。

        千载几人兴后代,百年总是幻游魂。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孔明若晓其中意,高卧南阳紧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