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玄幻奇幻 > 西宫旧事 > 第10章

第10章



                                    他的旁边还俯卧着一具女尸,当地妇女的装束,背后横七竖八全是乱刀砍过的伤口,让人目不忍睹。曹懿跳下马正要蹲下去查看,周彦已经拦在他面前,一手揭下那人的面具,面具下却是一张端正苍白的面孔,双目紧闭,五官轮廓并不象倭人。

            

            曹懿眼光一闪,抓着他的肩头晃了晃,“你是本地人?”

            

            那人喘着气,吃力地点头。曹懿对周彦道:“吊住他一口气,我要问几句话。”

            

            周彦伸出手掌抵在他胸口檀中穴处,暗催内力,那人的脸上忽然出现一抹诡异的红色,居然睁开眼睛打量着两人。

            

            曹懿神色冷冷地问他:“既然是中国人,为什么甘心为寇,杀戮欺淫自己的同胞?”

            

            那人轻笑,边咳嗽边说,“中国人……嘿嘿,朝廷给了……我们什么好处?税赋繁多,徭役深重,海禁严厉,百姓膏血早已罄尽,没有别的活路了。”

            

            曹懿的脸色刹时变得极其难看,他难以置信地盯着那人,“你居然还是读书人?背国投寇,这就是你的理由?”

            

            那人吃力地说道:“与其……守分而瘐死,孰若从寇而……  幸生!”话音未落,双目中瞳孔已散,头歪到一边。

            

            周彦撤回手,对曹懿轻轻摇了摇头。

            

            曹懿呆了半天,才缓缓站起身,在死尸的衣服上擦净手心的鲜血,脸上的表情凝重得几乎要滴下水来。头顶的天色已经迅速暗下来,周彦只能看到他清秀的侧面,因为牙关咬得太紧,柔和的线条中竟然出现了棱角。

            

            两人沉默着站了很久,周彦低声提醒道:“走吧,否则今晚就赶不到傈阳驿了。”曹懿闻声轻轻抖了一下,似从梦中惊醒,这才发觉浑身已被寒气浸透,拢拢衣襟默默转身。沈襄不声不响站在身后,手里抱着那件猞猁皮的袍子,似乎被眼前的情景吓住了,脸色煞白。

            

            提督府坐落在杭州西湖边,原是杭州城内一家富商的别院。因暗通倭寇,被明正典刑,家产尽数罚没充公。赵文华在任的时候,喜欢这座庭院的典雅富丽,州府为讨他的欢心,于是将布局间隔略做变动,改为提督府。

            

            中饭摆上来略略动了几口,曹懿便放下筷子,只觉得身子乏软,心口烦闷。回到卧室躺下,原是想和衣养养神,没想到脑袋一碰枕头,便睡着了。周彦因外面有事回禀,进来探视几次,见他睡得正熟,实在不忍惊动,便吩咐室外的亲兵小心护卫,不得喧扰,自己带着沈襄偷偷溜到神机营混了两个时辰。

            

            从去年来了杭州,周彦就被这些西洋火器迷得神魂颠倒。第一次见到佛郎机炮和鸟铳的沈襄,对这种杀伤力奇大的武器,更是惊奇得不得了。

            

            两人一回到提督府,就看到即墨拐着脚从门房里迎出来,一脸焦急道:“你们两个跑到哪里去了,怎么滚得一身泥巴?胡大人着人来过两次,要请公子过府议事,急得快疯了。”

            

            周彦立住脚问道:“公子呢?”  即墨回道:“我进去看了两次,还在睡着。”周彦抬头看看日影,叹口气,“去总督府报个信,说公子身体不爽,请胡大人移驾过来。”  他看了一眼即墨,“你的脚怎么了?”

            

            “没事,搬箱子时被砸了一下。”

            

            胡宗宪坐在提督府的客厅里,心里一股邪火压不住往外蹿。派人过来连请两次,均被告知提督大人正在睡觉,不得惊扰。他听到回禀气得几乎砸了手中的杯子,自己总督浙江、江南及福建军务,在杭州跺跺脚,东南五省的地面都要颤三颤,怎么也算是地方重臣。如今却被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呼来喝去。他实在想不明白朝廷为什么连派两人,都是这样的纨绔子弟和惫懒人物。

            

            前面一个赵文华,对军事一窍不通,却倚仗着严嵩的地位,盛气凌人,贪功贪贿。为了行事方便,他不得不违心对这个权臣尽心打点,一味谄奉。后来的这个曹懿,为人行事和赵文华正好颠倒了个,低调冷淡,事不关己即作壁上观。商谈公务的时候,他很多时候都在静静聆听,并不多言。因为朝中有赵文华的照应,自己越过他做的一些事情,事后将公文送抵提督府,公文上往往只批着“知道了”三个字,最多见面的时候询问一下细节,以后再不提一个字,让人感觉几乎是个透明人,偏偏又圣眷隆重,颇得嘉靖欢心。正闷头想得怒气填膺,便看见夕阳将一个长长的人影投在脚前。

            

            从后院至前厅走得略急了些,曹懿便觉得心跳得厉害,眩晕得几乎站不住。他按住几乎要蹦出来的心脏,扶着门口的廊柱喘了几口气,才强打起精神走进客厅。

            

            胡宗宪已经长揖到地。除了浙直总督,他还兼着兵部右侍郎衔,品级其实高于曹懿,两个月前两人还以平级相待,如今曹懿的侯爵已是正一品,所以用了下属参见上司的正式两拜礼。正要第二次拜下,曹懿一把扶住他,“胡大人,你这不是折杀我吗?”  待两人坐下,曹懿拱拱手,赔笑道:“今日微有小恙,家人又不懂事,实在是得罪了,请胡大人见谅。”

            

            胡宗宪仔细看了看,见他脸色果然有点苍白,心中的怒气略略消散一些,于是堆起一脸笑容寒暄道:“回京两个月,小侯爷倒清减了许多。”

            

            “所以说杭州的水土养人。”  曹懿淡淡一笑,“胡大人,我也有事正要找你。昨日杭州府转来了几张状子,我看了看,都是状告浙江卫所的客兵,军纪散漫,四处骚扰百姓,闹得实在不成话。胡总督多少也该约束约束下面。这些流言传进京,一旦让都察院抓住把柄,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  说着他把几张状子放在胡宗宪的面前。

            

            胡宗宪拿起来只看了一张,背后已经开始咝咝冒凉气。盯着曹懿看了一眼,见他正若无其事地拨弄着茶碗中的茶叶梗,心头顿时一阵光火。他今天来,原是为了催饷。谁知曹懿一上来便拿这些事堵住了他的嘴。他用力咽了几口唾沫,才把语气平缓下来,“不是卑职不努力办差,小侯爷是明白人,从去年十月至今,所欠的八十万两军饷,始终不见踪影,军士的饷银已压了半年,养家糊口都成问题。骚扰百姓确实可恨,可是军纪邋遢也是事出有因。如果一味弹压,卑职只怕引起军队哗变,一发不可收拾。”

            

            曹懿抬起眼睛,似笑非笑地盯着他,“我当然明白,所以才全部扣下交给胡总督处理,否则它们早已在六百里加急的进京路上了。”

            

            胡宗宪强忍着胸中一口浊气,拱拱手道:“那卑职真要多谢小侯爷成全。”

            

            “我虽然奉旨提督军务,但是年轻不晓事,稍不留意,便被人视作纨绔子弟。万般周全,还要仰仗胡总督。”  曹懿看一眼气得发怔的胡宗宪,笑笑接着道:“说起军饷,我也给胡大人透个底。朝廷去年岁入九百万,支出却有一千三百万,一年的亏空竟达四百万。目前南北同时用兵,正值焦头烂额之际,九边大军催发,都是是金山银海堆出来的战绩。山西、湖广及陕西地区春荒赈灾,又是一大笔银子。十年前存下的那点底子,这些年已被陆续掏空。胡大人,不瞒你说,太仓库内的存银,如今已经不足八干两。”

            

            “八干两?”胡宗宪倒吸了一口冷气,跌坐在椅子上,双眼发直。

            

            “国库的银子,在四月盐课和夏粮赋税上交以前,已经没指望了,只能从民间想办法。”

            

            胡宗宪一下坐直身子,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不行,浙江东西两省,历年额外加派都是首当其冲,如今每亩的兵饷是一分三厘,已经加无可加。再加派,会激起民变。”

            

            曹懿点点头,声音诚恳,“胡大人说得甚是,这也是我心里的担心。”于是把路上遭遇倭寇一事说给他听。胡宗宪听到最后那两句遗言,长叹一声道:“百姓但凡能够吃饱穿暖,谁又肯做那种铤而走险之事?此患不除,海寇只怕会越剿越多,万万杀不尽的。与他们周旋海上,何日才是尽头?”

            

            曹懿目光中微微透出一丝赞赏,微笑道:“在京城这两个月,我也仔细想了。欲平海患,硬剿看来不可行,只有走智取一条路。胡大人所说的招抚,倒是可以一试。”

            

            胡宗宪闻言微微吃了一惊,曹懿一直在他和阮鄂之间和着稀泥,这是第一次明确表示对他的支持。目前东海沿岸的盗寇,以汪直为首,彪悍狡猾,人称“净海王”,最难对付。还有徐海、陈东与麻叶三人,皆是倭寇首领萨摩王的手下,却是有勇无谋,容易收服。因此想了想才说:“舶盗虽多,也不是全然可抚,需剿抚并用。卑职曾经上疏恳请朝廷,考虑招安海寇、开放海禁,结果被兵部严词驳回,斥为‘荒诞不经’。”

            

            曹懿冷笑一声道:“那些人久居京城,地方民生知道多少,军事前线又知道多少?胡大人六年前出任湖广巡按监察御使,协助总督平定苗民起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惩治辽王,深受百姓爱戴。这份机智与胸襟,朝中无人能比左右。海禁关系国策,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更改,招抚一事,但请胡大人放胆去做。”

            

            “可这杭州城中还有一位主张严剿的阮大人,他在朝中的靠山是徐太傅,弹劾一条通寇养敌,卑职可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