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金陵春梦 第二集 十年内战 > 第五回 吴稚晖勒索小道士 张学良碰到大骗子

第五回 吴稚晖勒索小道士 张学良碰到大骗子

    原来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以后,就派钮永建(惕生)为江苏省主席,西山会议派茅祖权为民政厅长,后来茅祖权被免职。免职的原因并非因为他是个著名的鸦片鬼,而是他同桂系的关系太密切了。茅下台后,民政厅长由钮永建兼任。十八年间宋美龄介绍缪斌出任江苏民政厅长,提出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讨论时,吴稚晖独持反对。说缪斌品行不佳,年少任性,在总司令部经理处长任内声名狼藉,不宜主持一省的地方行政。吴稚晖当时是中政会中地位较高的委员,蒋介石要利用他放炮攻击异己,所以在若于地方相当尊重他的意见,尤其因为吴是江苏人,有关江苏省的事情更要林重他的意见。但宋美龄要缪斌上台事先没有同他取得默契,那时缪斌是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列席中政会时听见吴稚晖说他不行,眼看民政厅长那块肥肉就要失去,于是他走到吴稚晖挂大衣的地方扒手似的去摸了一下,不过扒手是打荷包的,而缪斌此举却充实了吴稚晖的荷包,他放进去一张票额八万元的什么票子。紧接着下一次中政会开会,吴稚晖便不再反对缪斌当厅长了。这次听说蒋介石召见,也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他还以为宋美龄告了枕头状,要蒋介石转告他一些什么话。

    吴稚晖一脑门心事走进去,却满身轻松走出来,蒋介石召见只是请他发表一篇讨伐冯、阎联军的文章,作为蒋介石军事行动的张本。

    原来在那个时期中,蒋介石每做一件重要事情之前,总得由吴稚晖出面大发一议论,有如张謇代齐燮元撑腰一样。张謇替齐燮元制造舆论,目的是为他儿子张孝若取得省长地位。吴稚晖在那段时期从蒋介石那边取得什么代价,那当然不会低于缪斌的八万块大洋。

    且说吴稚晖喜洋洋地回到家里,咬文嚼字,第二天便把那篇痛骂冯、阎的东西发表了出去。不料冯玉祥的复电也迅速来到,冯玉祥电文中骂道:'……如有人骂先生: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不惜以党国元老为独夫作奴才,死后有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先生将何以自解?'列位看官,这些词句是套用诸葛亮骂王朗的,王朗被骂后竟气绝而死。吴稚晖收到电报之后,也顾不到生气,他正在计算缪斌这笔八万元贿赂是否太便宜。因为缪斌上台之后,订了一个江苏各县县长和公安局局长的'售价表',按缺份的肥清分成等级,明码标价,决不'跳楼'。最平者是扬中公安局长,这个苏北的小地方,公安局长那顶纱帽值一千大洋。最贵的是苏州公安局长,那顶纱帽标价二十万大洋,实价。来者出什么价钱,缪斌便放什么官,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原来在北洋军阀时代,江苏省最肥的缺是淞沪警察厅长,一年有二百万收入之多;其次就是苏州警察厅长。蒋介石成立南京政府后,上海已划为特别市,不属于江苏省了,于是苏州公安局长便成为第一肥缺。

    吴稚晖拿把算盘'滴滴答答'算了半天,越算越有气,把算盘一摔便去找缪斌。缪斌的父亲是无锡南城门口的道士,所以人家管缪斌叫做小道士。吴稚晖到得缪斌门口,看见宋美龄的车子恰巧开走,但里面坐着的并非宋美龄,而是她的秘书。吴稚晖心中一动,也就折回家里,派人打听缪斌同宋美龄究竟有何关连。不料得到的答案却使他倒抽一口冷气:'缪斌这次卖官禽爵,同宋美龄四六拆账!小道士拿四成,宋美龄拿六成,吴委员不必同小道士斤斤较量了。'

    吴稚晖想多拿几个钱的主意只得放弃,但宋美龄同她丈夫却在向美国人拿更多的钱。原来民国十七年、十八年短短两年间,美国已在蒋介石手中取得许多权利。美国人茂非古列治出任黄埔筑港工程顾问,参与蒋介石的军事;之后美国人甘梅尔出任南京财政部设计委员会主席兼银行币制专门委员,参与蒋介石的财政;之后美国人满台尔出任铁路顾问,参与蒋介石的陆上交通;之后美国航空发展公司代表芮伯又与蒋介石订立中美航空邮务合同,取得了沪汉、宁平、沪粤三条主要航线全部权利;同时美国人林百克及密勒两人更出任'国民政府顾问',参与蒋介石的中枢领导机关。这些事实,对日本人已形成了无可忍耐的刺激,于是十九年日本策动汪精卫来一个分裂运动,美国则仍由蒋介石出面镇压,这就是'扩大会议'和蒋、阎、冯之战。

    既然奉命镇压,而且事关自己得失,蒋介石要吴稚晖发表'舆论'不过是个开端,打仗要钱,于是他向美国人伸手。

    可是日本策动的又一个分裂运动,由汪精卫出面领导,搞得非常热闹。同时英国也因在华利益受到美国威胁,加入了日本这一边,来势甚为凶猛,美国不待蒋介石开口,也感到非进一步'帮忙'不可了。

    会议的初步结果,由美国支持宋子文大发公债,并由江浙财团接受南京的公债。江浙财团是买办资产阶级集团,而蒋介石又恰巧代表了他们的利益。江浙财团接受南京的公债,无形中供给了南京以军费。当时江浙财团的主脑,中国银行总经理张公权,与银行公会主席李铭、陈光甫等,对于宋子文均有左右的力量。抗战时期赵敏芳说过:'国民政府成立以后,连年靠了发行公债,才能弥补财政的不足。这次抗战能发行数十万万的公债,饮水思源,是公权先生提倡公债维护其信用之功绩。'国民政府第一次公债约十亿元,实收五亿三千万,由承销团得其余额。利率高,公债年利八分,库券年利七、八分。公债以关税担保,组内债偿还基金会。十六年二月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为首次,设基金会,二十一年组国

    债基金保管会。公债约百分之五十入银行,百分之三十进工商界,私人只百分之二十,银行投资约三分之二为公债。这是蒋介石与江浙财团同生共死的基础,江浙财团全靠公演利润维持其崎形繁荣。

    有了钱,面对这个分裂运动,蒋介石便拿钱来鼓励和收买替美国'统一中国'的将士,以打击日本和英国。如八月二十二日蒋介石下令先占巩县者赏洋二十万,先占洛阳或郑州者赏洋一百万……但重赏之下,战局还不见得十分顺利。蒋介石和美国人焦急起来,美国的飞机和航空人员终于投入战场,直接参加蒋介石军队作战。

    美国的参加使日本也着急起来,八、九月间日本索性由汪精卫、阎锡山等组织'北平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日本外务省还公开表示:'如在该势力圈内发生之问题,事实上即与新政府当局以外交折冲解决之。'

    日本的做法使美国大为紧张,华盛顿的态度反映到美国报纸上的'舆论'公开建议,主张以美金五万万元作军费,组织联军二十万协助蒋介石'平乱',当时尚无'联合国',否则联合国的旗帜恐怕已经打出来了。最后美国又巧妙地运用张学良这个特殊势力,帮助蒋介石把阎锡山、汪精卫等压了下去。张学良那时光蒋、阎、冯三方面都在争取,最后吴铁城代表蒋以阔绰豪华的手法使张决定附蒋,出兵攻打阎、冯,这是美国在中国'统一'运动的第二次收到效果。

    在那次中原大战之前,蒋介石还有一个武装反苏的插曲。南京铁汤池蒋介石官邸中灯火如景,彻夜不熄。宋子文、孔祥熙、张静江、黄郛、陈布雷、陈立夫……连日会议,问题集中在如何击溃阎、冯联军,同时如何取得美国人的信任,可以拿到更多的钱。

    '事情很明白,'蒋介石焦躁地说道:'张学良这小子不给他一点颜色看看,他不会服服帖帖。东北军实力强大,他就拿这个做本钱,同关内讨价还价。要不是华盛顿从中帮助,这小子恐怕也要来个通电,反到我头上来了。'

    '对他宜软不宜硬!'张静江连连摇手:'切忌硬来,最好的办法是使张学良为我所用;退而求其次,希望他不参加阎、冯……'

    '我看是这样的,'宋子文慢条斯理吸口雪茄:'关于张学良的问题,马克谟先生早已在他身上用功夫,我们同他距离遥远,目前还不致于有尖锐的冲突,这件事情不妨缓一缓。'他咳声嗽;'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取得美国朋友的信任,并且令他们兴奋!'他顿一顿:'大家都知道,美国朋友希望我们的只有两件事:在内消灭红军,在外打击苏联,如此而已!如此而已!'

    '那冯玉祥同阎锡山呢?'孔祥熙问道:'江西红军已经走上绝路,在我们层层包围之中,眼看着就可以彻底消灭。但冯、阎两人的力量非同小可!……'

    '这不碍事。'黄郛低声答道:'刚才宋先生说得中肯,我们要看得远一点。'

    '这样子!'蒋介石踱了几个来回,忽然瞪眼一笑:'我想到一个绝妙之计,我们促使张学良向苏联挑衅,发动反苏战争!这下子,苏联红军便可以替我们去削弱东北军;同时逼使张学良不能不服从我们。另一方面,美国见我们真的进行武装反苏,对我们的信任与援助更将加强,一举三得,好好好!'

    客厅中掀起一片笑声,击桌声,赞叹声。

    蒋介石的密令于五月二十七日到达哈尔滨,国民党军警突地搜查该地苏联领事馆,捕去职员数十名,还封闭了中东路职工联合会,苏联籍中东路正、副局长被迫停职。同月三十一日,苏联向南京照会,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员,发还被夺财物。六月三日,苏联外长加拉罕向南京提出警告,指出蒋介石这样做法违反了国际法。

    官员们把这些文件一齐送到蒋介石跟前。

    '不理他!'蒋介石把这些文件往角落里一摔:'我自有办法,你们把张学良找来,我已经去过信,约他在北京见面。派几个人护送他到北京去吧。'七月七日,张学良于是到达了北京。

    同时,蒋介石趾高气扬,到达北京。只见宫殿巍峨,景物如画,他感到莫大的满足:'天下是姓蒋的咯!'他暗自高兴,在颐和园款待张学良道:'汉卿,扩大会议结束了,有一些人事上的问题没什么了不起,今后中国,可以天下太平,东北好么?'

    张学良搓搓手:'好是好,有一点不好。'

    '那一点?'

    '日本人就在隔壁,'张学良苦笑道:'只要他们高兴,立刻可以从朝鲜出击,跨过鸭绿江。'他摆摆手:'那就,那就……'

    蒋介石大笑:'是这个,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令天我们的 敌人不是日本,是苏联!'

    '苏联?'张学良一怔:'那末济南惨案……'

    '这已经过去了,'蒋介石想到那天晚上,在济南同黄郛穿了套睡衣仅以身免的情景,脸上不觉一沉:'我说过事情已经过去了,日本也不再是我们的敌人,苏联才是我们的敌人。'张学良有一个问题不便发问:'那末你把儿子送到苏联干什么呢?'他忸怩了半晌,说道:'苏联?还好,我们相处得还好。'

    '现在,不是好不好的问题了,'蒋介石开月见山:'我们要同他干,否则,他会干我们!'

    张学良怔着。

    '苏联算什么?'蒋介石越说越有劲:'哪个愿意打,就可以打他,不在乎。汉卿!'他正面提出道:'你参加南京,为时不久,国内外朋友都希望你显点本事,你先去打苏联如何?'

    张学良面有难色。

    '反正一切开支由我负责,'蒋介石下令道:'一切后果也由我负责。你干罢!'

    张学良当真干去了。七月十一日,以两个旅的兵力强夺中东路。十三日,苏联致南京政府最后通碟,要求恢复中东路苏联职员职务,释放被捕人员。十五日,张学良部夺取中东路地亩局。十八日,苏联宣布对华绝交。二十六日,满洲里一带发生战争,上海等地工人示威游行,抗议南京政府向苏联挑衅。蒋介石在美国朋友那边受到了鼓励与赞扬,但他的暗自得意没多久便泄了气。张学良部下以十万火急的电报告急:'旅长两名阵亡,士兵遗散,既有追兵,又断退路,如何之处……'

    张学良急急忙忙去找蒋介石。

    '我不见客!'蒋介石吩咐侍卫挡驾。

    '你告诉主席,'张学良也发作了少爷脾气:'就说是张学良求见,十万火急,非见不可!要是你们不给我传达,我今天就睡在门前!'

    蒋介石无奈,接见了他。

    蒋介石不耐烦,对他的支持要求一口拒绝:'我没有办法!昨天接到报告,说红五军已经转回井冈山,恢复了湘赣苏区和苏维埃政权。今天又接到报告,说共产党在江西准备成立苏维埃政权,扩大十万多工农武装组织,要成立红军第十二军。同时四川的邝继勋与湘西的贺龙都在成立苏区。'蒋介石把桌子一拍:'你瞧,我忙这都忙不过来,还要管你的攻打苏联?你有本事发动攻势,就应该坦起肩架来,找我有什么用?'

    张学良碰了一鼻子灰,气得有口难言。瞅一眼宽大的客厅,全副武装的侍卫三三两两星罗棋布,他垂着头想了一会,绝望地说道:'主席,那怎么收场呢?两旅人连旅长在内,片甲不回,人家在骂我姓张的轻举妄动,贻笑国际,使苏联瞧不起我们,使全世界的人也瞧不起国民政府的军人,这这这……'

    '没说的,'蒋介石不悦:'人家怎么说,让他们乱说一通好了。我们有我们的做法,事到如今,你不妨收兵,至于如何了结,你看着办吧,该怎么办便怎么办,我同意就是!'

    '主席说过,'张学良鼓起勇气:'这次军事行动,一切开支是由中央负担的!'

    '不行!'蒋介石摆摆手:'刚才我说过,我正集中精力打红军,打冯、阎,对东北目前还爱莫能助!'

    '主席说过,'张学良音调颤抖,相当愤怒:'这次军事行动,兵力如有消耗,中央可以补助!'

    '不行!'蒋介石立起来:'我刚才说过,我正忙着打共产党,打冯、阎,兵力可以补充前方,但无法补充东北。'

    '我这边不算前方么?'张学良急得要哭:'两个旅,都是先父当年亲手训练的精锐部队……'

    '啊!'蒋介石心中暗喜:'这下子你东北军可给削弱了!'嘴上却惋惜道:'没关系,眼看着红军就要消灭干净,到那时我给你补充不迟。'

    '问题是现在,'张学良也站了起来:'现在我下不了台!'蒋介石见他如此倔强,心想这少爷脾气真名不虚传,可是也不便发作。正僵持间,宋美龄闯了进来,老远就嚷道:'我可以进来吗?'

    '好极好极!'蒋介石这下子找到了一块下台石,连忙答道:'大令,你陪汉卿聊聊,带他去解解闷罢,这两天东北局势使他不开心。我忙着,书斋里还有几个美国朋友在等我。'说罢便连忙走开。

    正是:过河抽板老办法,你倒大霉你活该。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