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金陵春梦 第二集 十年内战 > 第二十回 提倡独裁 希墨二魔愧弗如 迎外安内 蒋汪两人唱双簧

第二十回 提倡独裁 希墨二魔愧弗如 迎外安内 蒋汪两人唱双簧

    那时光南京城内凡是车马盈门,一片笙歌的地方,或是衣香鬓影,舞影双双的场合,几乎无一不是十三太保们的酬醉场所。他们肯定认为:希特勒一上台,法西斯一成立,全世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必将从此完结。他们肯定苏联因此也不能存在,他们肯定世界将是法西斯的天下。

    同时,希特勒、墨索里尼们,也加紧灌输法西斯的'理论'到南京政府管辖地区,关于法西斯主义的翻译和写作,一本一本、一版一版地大量发行。

    十三太保们更把蒋介石、希特勒、墨索里尼并列为三,邓文仪所写的'领袖言行'中曾这样写道:'或曰领袖(即蒋介石)与墨索里尼、希特勒相埓,同为世界之伟大人物,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自然易于统治;墨氏统治下的意大利,也和德国相似,……我领袖……丰功伟绩,实非希、墨二氏所可比拟者广

    德国顾问在蒋介石身旁主持'剿共',红透了半月天,有一个德国人基希在'秘密的中国'记载当时的情形道:'每个人都严格的依照德国军官,那军官‘顾问’的训练,驯顺地接受了训谕。有三十个德国神圣共和国的军官,他们和保尔上校一同过来,而且取得了蒋介石的信赖。最初,协约国害怕德国人给他们同盟国的实业家订立过多的军事合同。但这到底有投有发生,目前在列强看来,并不怎样的重要,因为德国人指挥中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是不能够失掉国际帝国主义的欢心的。'’

    于是,在蓝衣社成立后一星期,蒋介石决定了他的今后做法,并于四月七日在洛阳召集'国难会议',议决'对日交涉''全力剿共'。这种做法连资产阶级都看不顺眼,四月十二日上海'大公报'、'申报'便著论反对国民政府'对日交涉,不惜忍辱屈服,对于共党势在必剿'的国策。江西红军表现得更具体,中华苏维埃政府宣布对日宣战:'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全国人民、尤其是在东北前线的

    义勇军,更向日寇展开了攻势,作为对蒋介石企图一再让步的答复。

    马占山、丁超、苏炳文等东北义勇军,联合了黑龙江、吉林义勇军三路向日寇进攻,关内人民抗日要求达到了沸点,北平、西南、渭南等地学生还组织了抗日团体,游行示威,捣毁了主张投降的国民党党部。蒋介石闻讯派戴季陶前往西安想办法,四月二十五日戴到达西安后便召集学生讲演,一再声言无法抗战,要求学生忍耐。但学生们无法忍耐了,他们包围了戴季陶,并且焚毁了戴的汽车。翌日,西安军警便展开了流血镇压,向主张进行抗日驱戴运动的学生进行了枪杀。

    五月二日蒋介石、汪精卫到达上海,准备料理淞沪抗战的后事。上海各团体联合会立即通电全国,反对出卖上海。三日,该会代表四十余人,把郭泰棋痛打了一顿。

    上海人心里明自,这个'淞沪协定'一签订,日本兵在上海将更不可一世,半个亡国奴是做定的了,于是极力反对,但毫无用处。

    五月五日,上海停战协定终于签了字,中国承认上海为非武装区,不驻军队,但日本方面反而可以驻兵。上海人痛心疾首,有冤难诉,从此以后漫长的十多年中,北四川路虹口公园旁边那座'大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灰色大厦,给予中国人无比的耻辱。

    淞沪战争就这个样子结束了。根据记载,此役日本方面死掉六百三十四人,伤七百九十一人,中国方面死亡四千二百七十四人,伤一千七百七十人。但就因为这个战役,十九路军能对装备最精锐的日本海军作长期抵抗,证明了'三日亡国论'的全部破产,提高了中国人民抗战图存的信心,也更增加了对'淞沪停战协定'的不满与痛恨。

    却说结束了淞沪之战的蒋介石,透了一口气。上海人悲债填膺,磨拳擦掌,蒋介石却在上海寓所连日摆酒,慰劳群臣,同时决定继续向红军'围剿'。阳历五月间的上海天气,春归不久,气候适宜,蒋介石举杯劝酒:'这个时候作战,既不酷寒,又不苦热,我决定自己再走一趟。'

    席间响着掌声,张群第一个起立高呼:'恭祝委员长凯旋归来!'喝完酒他大笑道:'共产党投人所好,扬言对日宣战,如今淞沪战争已息,东北也已成立了满洲国,中日之间根本没有战争可能,让他们空喊口号吧!我们这一次围剿,算是给他的有力答复!'

    哗笑声中孔祥熙摇晃着肥脑袋发言道:'兄弟是孔子之后,一向主张言必有据,才能言而有力,言而有信!如今委员长出发在即,不知道告民众书写好了没有?如果还未动笔,我倒有个意见。'

    '孔先生有些什么意见呢?'注精卫笑咪咪地问道。

    '我的意思。'孔祥熙揉揉他的大肚子,'最好翻一翻袁世凯讨伐孙中山的那篇东西;当年我读过,觉得非常有力,'他打个酒呃:'可是我记不起了。'

    '容易容易,'汪精卫指指陈布雷:'布雷兄还记得吗?布雷兄的文字,那比袁世凯的幕僚高明得多啦!'

    蒋介石也笑问道:'布雷,你还记得么?'

    陈布雷涨红着面孔立了起来,扭忸怩怩说道:'或许有错,不知道当年孔先生读过的是不是这样说的。'他咳声嗽,眼睛瞅着桌子中央那只八宝鸭:'袁世凯讨伐孙中山是这样说的:断不忍五千年神明古国,颠覆自我,但使一息尚存,亦不许谋复国家的凶徒以自恣,冀与邦人诸友,含辛茄苦,冒险犯难,奠此国基,他日作共和幸民,扶杖山一谷,以观治化,庶遂初志!'陈布雷抬起头来,'不知道是不是……'

    掌声打断了他的话,孔祥熙举起杯子:'布雷兄,你真了不起,我当年也一读再读,可是断断续续的只记得几个字,你老兄能原原本本背出来,啊呀!请请,敬你一杯!'

    散席后蒋介石喜孜孜留住陈布雷草拟文告,叮嘱他道:'布雷,袁世凯那篇东西真是掷地有声,我希望我这一次的文告比他还动人!不过他所说的‘扶杖山谷,以观治化,庶遂初志’这几句说得很漂亮,希望你用这口气,变换一下字句,也给我用上。'

    陈布雷于是废寝忘食,根据蒋介石口授的意思,要把这篇讨伐红军的文告写得比袁世凯讨伐孙中山还'漂亮',经过三番四次的修改,全文终于在五月二十一日发表:'中正行将出发鄂赣,督率各军围剿赤匪。信赖总理之威灵,人民之努力,诸将士之忠诚戮力,必能干最短期间,清除匪患,以安民族。幸而完成此素愿,决解甲归田,表我心迹。然军人以身许国,不能成功,誓当成仁,苟中正因此舍命疆场,……则对我全国袍泽,惟望始终认定中正所指之光明大路,永不为反动政客作工具。……凡此披肝沥胆之语,我将士视之为将官之训示也可,为家人弟兄之诏告也可,即视为中正预留之遗嘱亦无不可!'

    发表了文告,五月底蒋介石便匆忙到达汉口,就任由他自己委派的'鄂豫皖剿共总司令',行前命杨永泰拟了一个电报,用军事委员会具名拍发给十九路军将领,限令立即出发福建剿共。

    '十九路军如果不去,那就是反革命!'蒋介石笑笑:'还有,凡是在上海主张抗日的,你们一概给我杀掉!'

    '报告委员长,'蓝衣社上海负责人嗫嚅地说道:'我们搜集的情报是不少,但如果行动起来,恐怕不大方便。'

    '为什么不方便?'蒋介石诧异道:'是我下的命令,为什么不方便?你们手脚做得干净一点就是,别让自己人抓住了。不过抓住以后也没有关系,我一个电话,不就解决了么?'

    '报告委员长,'蓝衣社上海负责人答道:'问题是有些人实在碍手碍脚。'

    '他们是谁?'

    '根据最近的报告。孙夫人回国以后,常常发表对委员长不利的谈话,她……'

    '这个我知道。'蒋介石不悦:'这情报太旧了。'

    '不,她同蔡元培、杨杏佛已经组织人权保障大同盟,据说参加的人不少,他们说现在一点儿人权保障都没有,他们要……'

    '好!'蒋介石一征,咬咬牙齿:‘这个什么大同盟的情报限你每天呈报!在我没有下令之前不准行动!'

    '是!'

    '过你们可以发出恐吓信,就明明自白告诉他们:这是暗杀警告!'

    '是!'

    '还有谁?'

    '鲁迅。'

    '这家伙又在嚷什么!'

    '鲁迅说,委员长和汪精卫先生一再强调‘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他认为这句话的实际内容就是‘安内而不必攘外’,他‘外以安内’,‘外就是内,本无可攘’这三种。'

    '把他先干掉了!杀只鸡给猴子看看。'

    '是!不过很难,不知道他在哪里。'

    '你们找啊,娘希匹!'蒋介石瞪着眼睛:'还有谁?'

    '报告委员长,那太多了,上海滩上数不尽,名单把人眼睛都看花了!'

    '都给我杀掉!'蒋介石声音发抖,脸色铁青:'一个都不许剩!宁可错杀一百,不要错放一人!——慢着,你想想看,还有谁?我是说比较有点名气的。'

    '史量才。"

    '刚才为什么不说?'

    '因为凭据不大够。光知道他也在闹哄哄!'

    '好!'蒋介石狞笑道:'只要有这回事。他在反对我,你们就动手!'停了一回,他又加上一句:'过一个时候下手也行,不过暗杀警告你们得先寄去!'蒋介石咬紧嘴唇征了一阵:'还有谁?'

    '报告委员长,上海滩上有名气的,就是这几个了,不过在北平,还有一大堆。'

    蒋介石直蹦起来道:'我不爱听!我不爱听!你们给我行动起来!宁可错杀一百,不准放过一人!我现在就要到庐山去召集剿匪会议,你们的报告直接拍发到庐山,不许耽搁!'

    '是!'

    蓝衣社上海负责人刚离去,杨永泰悄悄地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大叠卷宗:'报告委员长,热河有电报来,日本兵已攻进朝阳寺。'

    蒋介石一怔,也不开口,跌坐在沙发里思索一会,脸上掠过一丝狞笑,站起来拍拍杨永泰的肩膀道:'交给外交部办吧,我们就要出发,庐山那边一切都准备好啦!'

    '已经准备好了。'杨永泰再翻开卷宗:'关于保甲制、连坐法、保安队的实施办法,已经杀清了,委员长现在要看看么?'

    '不必了,'蒋介石指指里面:'我得料理一些事情,准备明天就动身。'

    蒋介石忙着。

    蒋介石匆勿忙忙在六月中旬赶到庐山召集'剿匪会议':'这回围剿的成败,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现在的匪区是中国的中心区域,匪患如果不能立即肃清,那中国就只有灭亡!'

    '现在我们已经在汉口设立剿匪总部,'他指指杨永泰:'杨秘书长还发明了保甲制度、连坐法,并且在地方上组织保安队,这一次剿匪,那是一定可以成功的,我把‘告将士书’当作遗嘱,希望你们体会我这种精神!'

    '报告委员长,'杨永泰在散会后递给他一个电报:'上海来的消息,说昨天上午十点钟,在光天化日之下,杨杏佛给人暗杀了。'

    蒋介石笑道:'你觉得奇怪吗?上海滩上,无奇不有,大概杨杏佛得罪了谁,所以来了这一手,你专心搞你的保甲制度去吧,这些事情连我都懒得管。'

    紧接着'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杨杏佛的被暗算,上海'反帝同盟大会'又被蓝衣社破坏,一百多个到会者没有跑出一个,凡是进步青年、抗日分子的生命在这当儿都朝不保夕,被捕被杀者无数。蓝衣社这个成绩使蒋介石大大地兴奋起来,传令嘉奖、拨款搞赏之外,九月初他喜孜孜到得汉口,用'剿共总司令部'下令道:'匪共为保存田地,始终不悟,应作如下处置:一、匪区壮丁一律处决,二、匪区房屋一律烧毁,三、匪区粮食分给剿共义勇队,搬运出匪区之外,难运者一律烧毁。须用快刀斩乱麻手段,否则剿灭难期,徒劳布置。'

    正是:杀光烧光再吃光,此人腹内无心肠。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闻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