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金陵春梦 第五集 和谈前后 > 第卅二回 求苏军缓撤 异想天开 扣调处命令 掩耳盗铃

第卅二回 求苏军缓撤 异想天开 扣调处命令 掩耳盗铃

    '你在这里呆着吧,我要先回去了。'

    蒋介石有气道:'怎么?他们还是没办法吗?'

    宋美龄道:'你也得替人家想想,他们派了这么多飞机、般只帮我们运兵,这个忙帮得不轻,现在因为复员工作所剩下的飞机和驾驶人员,只够应付我们军事上的需要,再也拿不出更多的飞机,来替我们还都了。'

    蒋介石道:'那要多久以后才能拨出飞机来呢?你不知道,一开会,人家就提出还都问题来,问我什么时候下还都令,我烦死了!'

    '还都令一点没关系。'顾问团中的人劝蒋介石道:'现在还是集中精力,对付共产党吧。'

    '事实也只好这样了。'蒋介石透了口气:'我正在伤脑筋,延安昨天在指摘阎锡山,说他违令运军火,又把我说了一顿。'

    '没有关系。'美国顾问道:'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面前,要请蒋将军合作。'

    '是不是东北的军事问题?'蒋介石精神大振:'现在的局面是:新一军经过几天战斗,已经冲破对方防线,希望在停战令生效前到达长春,我想一定有把握的。'

    '不过,'美国顾问道:'听说共军的抵抗也很厉害,所以我们的空运,已经增加到每天二十架飞机,从重庆到东北运军火;另外派了十艘兵舰,装满了坦克、战车和大炮,今天恐怕已到秦皇岛了。因此对蒋将军的还都工作,不得不搁一搁。'

    '还都只好等一个时期了。'蒋介石道:'谢谢你们的帮忙,打共产党当然比还都重要。你说有个新的情况,那是指什么?'

    '我指的是苏联军队。'

    '他们不会帮助延安,在东北同我们打起来的。'蒋介石冷笑道:'不过我倒希望他们打起来,这样我们可以正式同苏联开火,说他们过去的话,全部是说谎了。'

    '他们不会的。'美国顾问叹道:'他们有的巴经撤去了,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已经离开长春,并且订好了撤退时间表。'他掏出来,念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的司令部,定四月四日退出长春;该城其余苏军,定四月十五之前撤退;哈尔滨苏军,定四月二十五日之前撤退;吉林四月十六,牡丹江四月二十九。佳木斯四月十日,全部苏军在四月三十日之前撤退完毕。'那顾问便问:'如果在苏军撤退之前,蒋将军的部队还来不及赶到,那又怎么办呢?'

    蒋介石不安地往返踱步道:'这倒是个伤脑筋的问题。苏联军队在中国,我曾骂他们是赤色帝国主义;但他们是打关东军来的,现在关东军垮了,他们也要撤退了,而想不到伤脑筋的问题也来了,难道我希望他们留在东北吗?'

    但双方商量结果,认为在重庆部队尚未到达东北各地之前苏军便撤,在东北打了十四年游击战的中共部队必然会接管东北,那时候又该怎么办呢?即使可以把'理由'编得头头是道,但中共打日军,蒋军打中共的事实人所共见,无论如何不大高明。不如把苏军留在东北,要他们把东北移交给重庆政府,这样可以加重苏方的'责任感',而使中共部队无法活动。

    蒋介石召集亲信,一致认为只有这个办法可以抵挡一阵。但也有人反对,理由是这个主意虽好,但异想天开,恐怕会被人讪笑。

    '有什么可笑的!'蒋介石不悦道:'帮忙应该帮到底,我是中国的主席,苏联军队就得在那里等着,等我的队伍到达以后再走开!要是共产党接管东北,那就证明苏联偏袒延安。'

    '恐怕人家也有理由。'有人提醒道:'首先,现在国共并没有正式破裂,不管是国民党,共产党,既然在哪里打日本,队伍是可以开进去的,何况军事调处执行部的第六号命令,要确保停战令生效日位置呢?'

    蒋介石一惊道:'这个我差点忘了,那个命令是我签署的,但事实上不能实行,否则一切都糟了,快读给我听听,没有发出去吧?'

    '没有。'陈布雷读道:'军事调处执行部三月二十二日和字第六号命令:致各执行小组及各高级指挥官:为彻底停止冲突起见,政府及中共军队必须停止于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正所在之位置,任何部队曾越过上述位置者应立即退却,各指挥官应严格执行此项命令。'

    '确保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正之位置乃各执行小组之责任,并应继续努力。但此项任务在执行时不得碍及交通线之开放或本部其他命令之执行。各执行小组应尽快调查者乃新爆发之大规模冲突。任何指挥官如不遵命撤退至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正之位置,或双方同意之改正位置,将以违反停战命令罪。'

    '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军事调处执行部委员会郑介民、罗伯森、叶剑英。'

    '你们都知道了。'蒋介石沉思一阵,说道:'这个命令是做给延安看的,如果马歇尔将军真的要我们撤回三十五年一月十三日下午十二时正的位置,那美国飞机和船只,也不会帮我们大量运兵,更谈不上目前的加紧运兵了,所以这个命令可以不管,只限共军遵守!不过为了发布之后可能引起坏作用,所以这个命令绝对不能发表。至于我们骂过苏联是‘新帝国主义’、我们决定用武力对付苏联等等,这些都已过去了,现在是非留住他们不可,你们以为如何?'

    亲信等无人发表意见。

    '既然大家同意,'蒋介石道:'陈主任拟个电报到东北,要军事代表团团长董彦平面晤苏联元帅,请他们继续留在东北,暂时别撤,要他一定做到!'

    但董彦平的报告却使蒋介石十分失望:'职奉命于六日中午晤见马林诺夫斯基元帅,时渠即将离开长春。职将公意转达,渠毫未考虑,当场拒绝。渠称将在哈尔滨逗留两周,在苏军最后撤出东北前,仍将与我代表团保持联络。职与马氏共谈四十分钟,渠一再强调中苏友好之重要性及必然性。渠称苏联希望中国和平民主,不欲在此时此际,将军队继续驻守东北,贻人以干涉中国内政之印象……'

    '这简直是在教训我!'蒋介石把电报一掷道:'搭什么臭架子,回去就回去,不留你!'

    蒋介石正为东北战事伤脑筋,却又添加了几件不愉快的事情:各地灾荒,饿殍遍野,各省派出代表,到重庆呼吁来了。

    '不接见!'蒋介石愤然道:'这个时候谁有功夫来管你灾不灾的!'

    '报告主席!'宣传部长吴国祯道:'政府不管他们,他们在招待新闻记者了,很不好。'

    '谁在领头,又是共产党吧!'

    '不,报告主席,各地灾民并不全部有代表到重庆来,昨天闹得最凶的,是湖北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沈肇年。'

    '他说什么?'

    '他报告湖北灾荒,一边哭一边说,还开出了一百多种灾民的食品——'

    '灾民有食品还吵什么?'

    '报告主席,他们的食品是野菜、草根、树皮、观音土,还有湖北多湖沼,因此灾民们多了一样新东西:浮萍。'

    '浮萍还能吃吗?'蒋介石想到当年河南逃荒情景,不觉随口问了一句,但立即感到不妥,狠狠地道:'地方不想办法,中央也不是神仙,难道有什么办法吗?你不知道一百多万日本的‘俘虏兵’,和数目不少的‘奸属’们,都要靠官粮过日子吗?'

    吴国祯道:'报告主席,灾民代表们是提到过这几件事的。他们说民间流行着一首民谣,说是‘人吃草,马吃粮’,中央把粮食拿去养日本兵,和日本兵的军马了。有人还说:北平当局正在研究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拿来维持奸属的生活。那个沈肇年道:湖北人不懂为什么活该饿死,而一百多万日俘日侨却还留在中国,湖北一省就有十六万日本人。现在十六万日本人不怕饿肚子,可是每天总要饿死一大批老百姓。'

    蒋介石不耐烦道:'吴部长,你看怎样应付,便怎样应付吧,我实在没有功夫。'

    '报告主席,'吴国祯道:'在宣传方面来说,的确有困难,所以要来请示。'

    蒋介石不悦道:'吴部长,我和夫人,都相信你的能干,你今天怎么老是困难长、困难短的?你不知道我的困难更重要吗?'边说边指陈布雷:'你同陈主任商量商量去吧。'

    陈布雷把他请到自己的办公室,笑问道:'吴部长,灾民请愿,先生看得太多,听得太多,你又何必特地提出来?'

    吴国祯叹道:'也不光为了灾民。我知道这样问他会碰钉子,但不想办法又不行。灾民在请愿,连共产党还没说的话都说出来了:中央拿公粮养日本兵、日侨和汉奸家属,却活活饿死老百姓。你教我怎么应付呢了?'

    '吴部长以为怎样合适?'

    '最好多少发一点赈粮,堵堵人家的嘴。'吴国祯道:'我正想同主席提,他已经……'

    陈布雷笑道:'可以可以,回头我找个机会,代你向先生提提。其他还有吗?'

    '当然有的,'吴国祯道:'共产党把我骂惨了,其实先生明白,我是……'

    陈布雷道:'吴部长说哪一件事?'

    '喏,为了抓人事件——'

    '哪里抓人啊?抓人的地方太多啦!'

    '我是说北平。'吴国祯道:'北平抓《解放报》等四十名共产党员,他们责问得很厉害;我便说:‘那是因为这四十个人,没有在进城之前,依照市府规定去领身份证引起的小事。’他们驳得我好凶。他们又提出一个问题,说前几天八架战斗机在延安上空飞行,是什么意思?我说战斗机出现在延安上空,并没有违反什么东西,因为共产党没有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延安还是中国的一部分!'

    '吴部长答得好!'陈布雷微笑道:'他们又如何驳你呢?'

    吴国祯摇头道:'他们也真敢说话。他们说:吴某人的口气好大,他居然把拘囚共产党人,威胁延安人民安全,蹂躏人权,向解放区挑衅,破坏全国和平团结的严重事件,轻描淡写地说成‘并没有违反任何东西的小事件!’还有很多话,我也不愿提了。总而言之,我是想向主席请示,可否在某些地方松一些,让共产党没有话说。'

    '吴部长认为哪些地方该松一些?'

    '我建议在抓人方面搁一搁。'

    陈布雷长叹道:'吴部长,我懂得你的意思。我们也在提倡民主自由,可是抓他们的人太多,他们的抗议彼落此起,使你这位宣传部长很难说话。'

    吴国祯苦笑道:'陈主任说的真对。'他掏口袋:'这里有一篇钱俊瑞最近写的文章,刚才有人给我送来,您有时间看吗?'

    陈布雷一征道:'钱俊瑞不是给关起来了吗?怎么还能写文章?'边说边接过那份剪报,默道:'新华社北平分社社长兼《解放报》(北平)总编辑钱俊瑞氏,于本月三日在北平无故被捕,在狱中曾撰《我们被捕了》一文,兹得友人抄寄,特发表于此。(编者)'

    '四月三日,我们被捕了。我们的被捕不是因为象阴谋家所说的什么‘漏报户口’,我本人早已报了户口,姜君辰、杨赓、马乃庶等几位同志也早已报了户口,但我们都在欺骗恐吓捆绑中被捕了。所谓‘漏报户口’只是真正的犯罪者们一种卑污的借口。……'

    '我们被捕了,我们的被捕不是在日寇统治的时候,而是在国民党统治的时候;不是在别的任何地方,而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北平……'

    '这个,'陈布雷双手微抖:'吴部长,这个怎么办呢?'

    吴国祯哭丧着脸道:'主席忙成这样子,我也不便再把这件事向他请示!'

    '不行不行!'陈布雷忙不迭双手齐摇:'你一报告,他一定下令枪毙这个,枪毙那个,结果事情没办好反而扩大开来,弄得更难办。你还是想办法去吧。'

    '陈主任知道,我又有什么办法?'吴国祯摊摊手道:'我们不会帮共产党的忙,目前希望不抓他们,还不是为主席的处境着想?'

    '是啊!'

    '可是主席肝火旺。'吴国祯道:'我看还是请陈主任有机会多同他说话。我们都知道,主席对您的话,是听得进的,这几篇文章给陈主任备用罢。'

    陈布雷立刻摇头:'吴部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但他收下剪报改口道:'好罢,我试试看。'他叹息:'局势动荡,吴部长年轻有为,放手做去吧,本党前途,也要看你们的了。'

    吴国祯谦谢过,告别前提醒陈布雷道:'回头见了主席,这几篇文章要注意。'

    '那是关于国大代表的名额问题。'陈布雷旋即见蒋道:'周恩来的谈话说,政协已经商定两千零五十名,但国民党与参政会又要增加一百五十名,而另一提议加的数字还要多。'

    '他管不着!'蒋介石把手中那枝红绿粗铅笔往桌上一掷:'还有吗?'

    '还有,把几件事选择来说。'陈布雷道:'第五件事是指训政时期的约法又说有效,显然违背了政协决议,第六件事是国府委员名额,国民党以外的二十名如何分配迄未商定,而具有否决权作用的十四个名额也不给保证,此事不决,政府却天天催交名单,这岂非滑稽之至!'陈布雷偷偷瞅一眼蒋介石,只见他面色铁青,但未插嘴,便念下去道:'第七件事,周恩来说任何国家常例,改组政府一定是整个政府包括在内,尤其是行政机构。中国政府改组至少应照杜鲁门总统声明与三国公告,各党派广泛参加,包括一切政府机构,且要有真正的代表权。但是现在谈国府改组却不谈行政院;即谈,对八个政务委员如何分配,也未解决,这又如何能交名单?'

    '第八件事,'陈布雷欲言又止。

    '是什么?'

    '周恩来说蒋主席在政协开幕时,曾宣布四项诺言,但到现在究竟执行了多少?违背了多少?从沧白堂、校场口到新华日报,民主报馆,伤人捣毁的事一件未办,一件未赔,政治犯……'

    '行了行了!'蒋介石把手一伸:'我自己看!'陈布雷递过报纸,只见他怒目而视。

    '第二个问题是军事问题。在军事方面有三个协定,即是停止冲突,恢复交通和整编统编方案,这三件事是互相关联的。我们从事实上来看看,谁在实行,谁在动摇破坏?'

    '内中,第一是停战问题。停止冲突应是全国性的,不管任何区域,任何部队都应停战。可是三个月来,政府对广东的中共部队,一直不承认,一直在继续围攻。直到三天前,才成立了协议,但又只承认了东江抗日纵队,而与东江抗日纵队同样坚持八年抗战的海南岛中共部队仍未被承认,这是没理由的。国民党政府对毒害中国人民的伪军都收编、停战了,而对抗战部队竟不承认,还在进攻,这完全违背停战协定。'蒋介石狞笑道:'哈!他们受不了,海南岛上的共产党,快给我们剿光了吧?'

    关于冯白驹率领的琼崖游击队消息,陈布雷是清楚的,但不便扫兴,只得期期艾艾应道:'是啊,听他们报告,差不多了吧。'

    蒋介石双目一瞪,指指报纸道:'陈主任,他们对我们的军事行动,倒很清楚呢!'陈布雷于是凑过脑袋去,只见周恩来的谈话印得分明:'政府军,到战前开入东北的,从未通知执行总部。这七个军的番号是连原来的十三军、五十二军,尚有九十四军、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新编二十七军。在内地的军队更是一律不得移动,但在停战后,第五师从冀东移到热河,现却又移辽宁。最近豫北新乡集中了一个军,有一个师将从郑州渡河。在豫南有包围中共部队的九个军,内中有两个军正向信阳、确山集中。'

    蒋介石透口气:'这倒不能小看了,听他东北说些什么。'接着往下看:'在东北方面,当签订停止冲突协定时,政府代表说不会派遣部队去。那时中美会商运输军队,也只订运五个军。前天军会发言人说,五个军也要二十万一千人;但就现在已有七军共十六个师,尚有三个纵队计算起来已有二十八万五千人了。现在政府还在计划增派八个军去,再加上已运去的就要达到十五个军之多,人数将超过五十万。这一数目要占第一期整军九十个师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要把全国的这些部队大部分调往东北。其目的将不是防止冲突,而是增加冲突,扩大战争。'蒋介石看到这里往下一瞧,只见还有洋洋万言,于是狠狠地把报纸一摔道:'陈主任,你把大要读给我听吧!我不想看!'陈布雷接过报纸,朝有红笔划着的地方读道:'接下去是说军事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敌伪和遣俘问题;第三,恢复交通问题;第四,整军复员问题;第五,派空军到延安挑衅问题。之后是第三个大题目,东北问题。周恩来以七点理由,说明了他们对东北……'

    '行了行了。'蒋介石道:'让他们高兴几天吧,对周恩来的谈话,我绝对不正面作答!'蒋介石自知答不出所以然来:'从现在起,我们只要问剿共有几分成就,别管他延安说了些什么!'

    正是:对外民主,对内如此;如意算盘,能打几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