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香港(1)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偷袭珍珠港,同时,马尼拉、香港、新加坡都遭到日军袭击,泰国宣告投降。北平、上海、天津的英美驻军全被日军攻击后解除武装。这一天,是世界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时,杜月笙正在陪都重庆,但是,对于他来说,由于香港的失陷,和上海英、法两租界被日军侵入,两处地方的家人、亲友,门徒、学生一下子沦入魔掌,生死不明,焦急凄苦,恐惧紧张得不得了。这一夜,他通宵不眠,和戴笠寸步不离,筹思如何利用日军尚未占领的启德机场,派遣飞机,紧急救出那些人。人多机少,这一纸名单的研拟,真是绞尽脑汁,煞费思量。戴笠的一位好朋友“阿伍”是香港华侨,家资巨万,他早年学过航空,驾驶技术十分高明。12月初,阿伍应戴笠之邀,飞赴重庆瞻仰抗战的司令塔、复兴中华圣地。太平洋战争突起,阿伍在重庆大为着急,因为他的大部分财产都存在香港银行,他赶不回去,百万家财必然会被日军劫收,全部家当付之东流,于是这天纵然戴笠在百忙之中,阿伍仍然不顾一切的缠住他,一定要戴笠设法让他回香港。灵机一动,戴笠当着杜月笙的面,告诉阿伍说:“好的,我设法替你弄一架飞机,由你自己驾驶去香港。飞机落地,你便把飞机交给中国航空公司,我会请他们派驾驶员飞回重庆,不过请你注意,我是要用这架飞机接运香港方面紧要的人。”杜月笙对这一主意赞不绝口,戴笠这个办法不但两全其美,而且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很多问题,以当时香港情势的危急、秩序的混乱,航空公司未必会有人肯去。何况,阿伍驾驶技术之优良,又是熟悉他的人所一致公认的。飞机一去接回哪些人呢?杜公馆人太多了,杜月笙脸色苍白,咬紧牙关,他毅然决然地对戴笠说:“凡是我的人,暂不考虑。”戴笠抬起头来望杜月笙一眼,见他似已下定了决心,于是便不再多说,他开始振笔直写,两人有商有量的决定了先行救出陶希圣、颜惠庆、许祟智、陈济棠、李福林、王新衡……等人。名单决定,便立刻打电报,请中国航空公司分别通知名单内的各人,应于12月9日中午以前赶到机场集中,等阿伍驾驶来的飞机一到,换驾驶员马上起飞。从12月8日夜,到9日傍晚,杜月笙不眠不休,好不容易等到了专机安然返渝的消息,却是大出意外,昨夜拟订名单该接的人一个也没有来。被这架飞机载运回来的,当然也是必须抢运脱险的重要人物,但是,跟杜、戴所拟名单上的诸人面目全非,名单所列者毫无问题的全部陷敌,但是,陶希圣、李济琛、颜惠庆等一个个下落不明,音信杳然。该接的没有接来,杜月笙绕室彷徨,夜不兴寐,他一面想尽方法打通一条通路,利用人民行动委虽会的关系,将从重庆到香港,中间如贵阳、桂林、韶关、龙川、沙鱼涌、大埔,迢遥数千里的一条路上帮会首脑,绿林侠盗全部动员起来,安排一条康庄大道,计划从敌人的虎口中救出这一批要紧的人,以及姚夫人、杜维藩他所有的杜门相关人员。另一方面,杜月笙向戴笠建议,提供了疯狂大胆,而且乍看起来断无可能的计划。他要透过他的驻沪私人代表徐采丞,向日军上海特务机关堂而皇之地提出:沧落香港的许多朋友,都是杜月笙一再恳商拖出来的,如今因为香港起变,他们仓卒来不及安全撤离,这帮朋友在香港面临日军搜捕、暴民劫掠,尤其粮缺声中,三餐不继,可以说是陷于绝境,去死不远。杜月笙宁死不能对不起朋友,所以,日本人如果欣赏杜月笙讲这个义气,帮杜月笙救这些好友,他将派徐采丞包一艘轮船,从上海直驶香港,把杜月笙的朋友们接回上海,住进日本势力还没侵入的法租界,以使杜月笙能够实践诺言,全始全终继续对这帮人有所照料。戴笠晓得日本方面有那么一批人,对于杜月笙的幻想一直未曾破灭,而徐采丞和日本驻沪陆军部部长川本之流私交很好,杜月笙慷慨义烈的此一表示,经过徐采丞的穿针引线,运用日本统治当局的矛盾分歧,这个计划可能会通得过。因此,他本人表示赞成,再经过杜、戴两人分向有关方面解释说明,一月底,杜月笙便给徐采丞去了一封密电,授计与他,叫他火速进行。这又是抗战史中的一个奇迹。经过徐采丞的巧妙运用,竭力奔走,杜月笙疯狂大胆的计划居然获得日本特务“梅”机关的暗中支持,逐步的付诸实现。2月3日,徐采丞借到一架日本军机,由上海直飞香港,代表杜月笙安慰滞港诸亲友,他随身带了不少的钱,他要亲自安排杜门亲友逃离香港。行前,他已包好了一艘轮船,驶往香港负责接运。在这时侯,滞港杜门亲友业已有人得到了消息,他们奔走相告,口耳相传,在风声鹤唳、一夕数惊之中,这些人原已觉得无望,准备束手待毙。杜先生派船来接的消息一到,真是绝处逢生,雀跃不已。可是其中还有波折,日本军机中途发生故障,徐采丞被迫降落台北,3日后修理好了,才续航南飞。这3天的音信中断使杜门亲友望眼欲穿,魂梦为劳,无缘无故多受了不少的罪。

    www.xiAoshuotxT.Net>T<>xt<小<>说<>天<>堂<>